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餐具的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到一種餐盤,包括餐盤本體,所述餐盤本體上設置有四個用于盛放食物的凹槽一,其中兩個凹槽一沿餐盤本體的寬度方向間隔設置,另兩個凹槽一沿餐盤本體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沿餐盤本體寬度方向設置的兩個凹槽一的中心連線,與沿餐盤本體長度方向設置的兩個凹槽一的中心連線垂直相交,使得四個凹槽一的位置在餐盤本體上分別12呈點鐘、3點鐘、6點鐘和9點鐘方位,各凹槽一在餐盤本體上的位置更有規律,方位指向性更強,便于視障人士用餐時對各凹槽一的位置進行定位,提高視障人士用餐的便利性。提高視障人士用餐的便利性。提高視障人士用餐的便利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餐盤
[0001]本技術屬于餐具的
,具體是涉及到一種餐盤。
技術介紹
[0002]目前市面上的餐盤款式較多,一般都是面向普通大眾使用,視障人士因視覺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存在視覺敏銳度較低或視野受損的問題,以致無法達到正常視力標準,觀測物體時的清晰度不如常人,若視障人士采用普通的碗碟進行用餐,在夾菜過程中容易將位于邊緣的碗碟碰倒,或容易在辨認碗碟位置時將碗碟推碰到較遠處,導致下次夾菜時辨認碗碟位置困難。若視障人士采用傳統的一體式餐盤進行用餐,相對于獨立式碗碟,雖然能避免將碗碟碰倒或推碰到較遠處的問題,但是由于一體式餐盤中食物放置槽的位置沒有較好的指向性,視障人士在用餐時較難對餐盤內食物的位置進行比較準確的判斷,仍然存在用餐不便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提高視障人士用餐便利性的餐盤。
[0004]本技術的內容包括餐盤本體,所述餐盤本體上設置有四個用于盛放食物的凹槽一,其中兩個凹槽一沿餐盤本體的寬度方向間隔設置,另兩個凹槽一沿餐盤本體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沿餐盤本體寬度方向設置的兩個凹槽一的中心連線,與沿餐盤本體長度方向設置的兩個凹槽一的中心連線垂直相交。
[0005]更進一步地,四個所述凹槽一的底部均設置有便于食物聚集的斜坡。
[0006]更進一步地,四個所述凹槽一的斜坡朝向餐盤本體同一側傾斜設置,所述餐盤本體同一側為餐盤本體在用餐時靠近使用者的一側。
[0007]更進一步地,所述斜坡的傾斜角度為15
°
。
[0008]更進一步地,沿餐盤本體寬度方向設置的兩個凹槽一在餐盤本體長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同,該兩個凹槽一中,在餐盤本體長度方向上尺寸大的凹槽一用于盛放主食。
[0009]更進一步地,四個所述凹槽一的顏色不同。
[0010]更進一步地,所述餐盤本體上還設置有用于放置餐具的凹槽二。
[0011]更進一步地,所述凹槽二內設置有用于吸附餐具的磁吸件。
[0012]更進一步地,所述凹槽二設置有兩個,四個所述凹槽一位于兩個凹槽二之間。
[0013]更進一步地,所述餐盤本體上設置有兩個折彎部,兩個折彎部均沿餐盤本體的寬度方向設置,四個所述凹槽一位于兩個折彎部之間,單個折彎部位于四個凹槽一與單個凹槽二之間。
[0014]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整體一體式設置,相對于獨立式碗碟進行用餐,本技術不易被打翻,穩定性更好。通過將四個凹槽一兩兩設置在餐盤本體的寬度方向和長度方向上,使得四個凹槽一的位置在餐盤本體上分別12呈點鐘、3點鐘、6點鐘和9點鐘方位,各凹槽一在餐盤本體上的位置更有規律,方位指向性更強,便于視障人士用餐時對各凹槽一
的位置進行定位,提高視障人士用餐的便利性。
附圖說明
[0015]附圖1為本技術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16]附圖2為本技術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在圖中,1
?
餐盤本體;11
?
折彎部;2
?
凹槽一;21
?
斜坡;3
?
凹槽二;31
?
磁吸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如附圖1和2所示,本技術包括餐盤本體1,餐盤本體1為長方形,所述餐盤本體1上設置有用于盛放食物的凹槽一2,該凹槽一2設置有四個,四個所述凹槽一2兩兩相對設置,具體為,其中兩個凹槽一2沿餐盤本體1的寬度方向間隔設置,該兩個凹槽一2沿餐盤本體1的寬度方向相對設置,另兩個凹槽一2沿餐盤本體1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該兩個凹槽一2沿餐盤本體1的長度方向相對設置。上述四個凹槽一2中,沿餐盤本體1寬度方向設置的兩個凹槽一2的中心連線,與沿餐盤本體1長度方向設置的兩個凹槽一2的中心連線垂直相交。即沿餐盤本體1寬度方向設置的兩個凹槽一2,分別位于餐盤本體1的12點鐘方向和6點鐘方向,而沿餐盤本體1長度方向設置的兩個凹槽一2,則分別位于餐盤本體1的3點鐘方向和9點鐘方向。其中,上述兩條中心連接的相交點即為餐盤本體1的中點。
[0019]本技術將各用于盛放食物的區域,即各凹槽一2設置在同一餐盤上,整體一體式設置,相對于獨立式碗碟進行用餐,本技術不易被打翻,穩定性更好,也不會出現單個碗碟被碰倒或推碰至遠處的問題。而通過將四個凹槽一2兩兩設置在餐盤本體1的寬度方向和長度方向上,使得四個凹槽一2的位置在餐盤本體1上分別呈12點鐘、3點鐘、6點鐘和9點鐘方位,各凹槽一2在餐盤本體1上的位置更有規律,方位指向性更強,便于視障人士用餐時對各凹槽一2的位置進行定位,提高視障人士用餐的便利性。
[0020]如圖1和2所示,四個所述凹槽一2的內部設置斜坡21,斜坡21的設置,在凹槽一2內剩余少量實物的狀態下,能夠便于食物下滑而聚集在凹槽一2底部,便于視障人士鏟取食物。同時斜坡21也可作為餐具移動時的導向作用,具體為,視障人士可將餐具沿斜坡21表面移動,從而進行鏟取食物的導向作用,提高鏟取食物的便利性。
[0021]而為了便于視障人士判斷四個凹槽一2中斜坡21的傾斜方向,四個所述凹槽一2的斜坡21朝向同一方向設置,即朝向餐盤本體1的同一側傾斜設置,具體優選為,前述的餐盤本體1同一側即為餐盤本體1在用餐時靠近使用者的一側,使得食物下滑時為朝靠近使用者的一側方向下滑,便于視障人士鏟取食物。進一步優選所述斜坡21的傾斜角度為15
°
。
[0022]優選所述凹槽一2的橫截面形狀均為方形,如長方形或正方形,與圓形相比,能夠在餐盤本體1上獲得更大的空間利用率。而由于人們用餐時習慣將主食放置在靠近自己的一側,菜品和湯品則放置的前方位置,因此在本技術中,如圖1和2所示,沿餐盤本體1寬度方向設置的兩個凹槽一2的橫截面積不同,該兩個凹槽一2中,橫截面積大凹槽一2用于盛放主食,從而便于分辨用餐時餐盤擺放的位置,進而便于用餐時斜坡21為朝向使用者的方向。
[0023]優選凹槽一2上設置有顏色,比如紅色、藍色等鮮艷色,通過在凹槽一2上設置顏色,利用色彩的視覺沖擊力,也能讓視障人士能可視到大概的凹槽一2位置,其中,優選四個
所述凹槽一2的顏色不同,輔助視障人士辨別各凹槽一2的位置。
[0024]在本技術的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顏色設置在凹槽一2的內壁上,凹槽一2的內壁上均設置有顏色。該種設置方式顏色所占面積大,視覺沖擊力更強。
[0025]在本技術的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所述顏色設置在凹槽一2的槽口邊緣,并繞凹槽一2的槽口邊緣環向設置,即該實施方式下,凹槽一2為槽口的外沿區域上設置有一圈顏色。將顏色設置在槽口位置處,凹槽一2內的食物不易完全遮擋住顏色。
[0026]如圖1和2所示,所述餐盤本體1上還設置有凹槽二3,凹槽二3可方便餐具的放置和擺放。其中,配合本餐盤使用的餐具上設置有可磁吸材料,所述凹槽二3內設置有用于吸附餐具的磁吸件31,用于吸附餐具,避免視障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餐盤,其特征是,包括餐盤本體(1),所述餐盤本體(1)上設置有四個用于盛放食物的凹槽一(2),其中兩個凹槽一(2)沿餐盤本體(1)的寬度方向間隔設置,另兩個凹槽一(2)沿餐盤本體(1)的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沿餐盤本體(1)寬度方向設置的兩個凹槽一(2)的中心連線,與沿餐盤本體(1)長度方向設置的兩個凹槽一(2)的中心連線垂直相交。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餐盤,其特征是,四個所述凹槽一(2)的底部均設置有便于食物聚集的斜坡(21)。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餐盤,其特征是,四個所述凹槽一(2)的斜坡(21)朝向餐盤本體(1)同一側傾斜設置,所述餐盤本體(1)同一側為餐盤本體(1)在用餐時靠近使用者的一側。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餐盤,其特征是,所述斜坡(21)的傾斜角度為15
°
。5.如權利要求1
?
3任一項所述的餐盤,其特征是,沿餐盤本體(1)寬...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陽曉麗,吳碧馨,林嬌梅,孔榮麗,陳吉帥,白丹笛,
申請(專利權)人:海南醫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