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剪力墻外墻樓層接茬處模板加固組件,包括墻體組件、模板組件、螺桿加固組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滿足樓層接茬處模板加固的前提下,簡化了模板加固的施工工藝,通過設置的山形螺母以增加螺桿與下層結構墻體混凝土的握裹力,確保連接處的牢固性,在接茬處加固對拉螺桿采用可拆卸式螺桿,螺桿無需切割處理,外螺桿可拆除,重復利用,得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采用可拆卸式螺桿加固,加固密封效果更好,無錯臺,不漏漿,保證了剪力墻接茬處的混凝土施工質量,操作方便,提高了施工速度,節約了工期。節約了工期。節約了工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剪力墻外墻樓層接茬處模板加固組件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模板加固組件,具體為一種剪力墻外墻樓層接茬處模板加固組件,屬于建筑施工
技術介紹
[0002]剪力墻又稱抗風墻、抗震墻或結構墻。房屋或構筑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的墻體,防止結構剪切破壞。又稱抗震墻,一般用鋼筋混凝土做成。
[0003]現有技術在工程施工時,剪力墻外墻樓層接茬處模板加固,一般采用對拉螺桿或者采用傳統的預埋螺桿進行加固,對拉螺桿加固不嚴,易漏漿,傳統預埋螺桿不能重復利用,伸出墻外的螺桿,使得模板不好拆卸,造成模板損壞,伸出墻外的螺桿需要切割拆除,造成大量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至少一個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剪力墻外墻樓層接茬處模板加固組件,解決了目前樓層接茬處因模板加固不到位,經常出現漏漿、蜂窩麻面、爛根、錯臺、滲水等混凝土施工質量缺陷。
[0005]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剪力墻外墻樓層接茬處模板加固組件,包括
[0006]墻體組件,其構成剪力墻的外墻結構,且其包括位于下端的下層結構墻體以及位于上端的上層結構墻體,且下層結構墻體和上層結構墻體均為混凝土澆筑而成;
[0007]模板組件,其設置在上層結構墻體的內外側,且其包括緊貼在上層結構墻體內外側面上的木模板,木模板的外側面緊貼有豎直狀設置的次龍骨方木;
[0008]螺桿加固組件,其用于對兩側的木模板進行加固,并呈平行狀設置有若干個,且其包括呈水平狀設置的若干個預埋螺桿以及設置在最底端的可拆卸螺桿組件,預埋螺桿的兩端分別貫穿上層結構墻體兩側的木模板,可拆卸螺桿組件的一端埋設在下層結構墻體內,另一端貫穿上層結構墻體外側的木模板;
[0009]可拆卸螺桿組件包括通過螺紋咬合連接的可拆卸式螺桿外桿和可拆卸式螺桿內桿,可拆卸式螺桿外桿的外端以及預埋螺桿的兩端均套設有用于卡放固定主龍骨鋼管的山形卡,并旋擰有法蘭螺母,主龍骨鋼管緊貼在次龍骨方木方木的外側,并與次龍骨方木呈垂直狀設置。
[0010]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預埋入下層結構墻體的可拆卸式螺桿內桿長140
?
160mm,且埋入下層結構墻體內的螺桿內端擰入一個山形螺母。
[0011]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可拆卸式螺桿內桿的外端焊接有用于連接可拆卸式螺桿外桿的錐形螺母。
[0012]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預埋螺桿的間距為400~600mm。
[0013]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次龍骨方木為50
×
100的木方或50
×
50的鋼包木,主龍骨鋼管為φ48雙鋼管。
[0014]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模板組件安裝前,位于外側的木模板在下口結構接茬處粘貼一道2cm寬海綿膠條。
[0015]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上層結構墻體的混凝土強度達到拆模要求后,先拆除可拆卸螺桿組件的可拆卸式螺桿外桿,再拆除模板組件的木模板。
[0016]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在滿足樓層接茬處模板加固的前提下,簡化了模板加固的施工工藝,通過設置的山形螺母以增加螺桿與下層結構墻體混凝土的握裹力,確保連接處的牢固性,在接茬處加固對拉螺桿采用可拆卸式螺桿,螺桿無需切割處理,外螺桿可拆除,重復利用,得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采用可拆卸式螺桿加固,加固密封效果更好,無錯臺,不漏漿,保證了剪力墻接茬處的混凝土施工質量,操作方便,提高了施工速度,節約了工期。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接茬處支模加固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可拆卸螺桿組件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預埋螺桿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下層結構墻體,2、上層結構墻體,3、可拆卸式螺桿外桿,4、可拆卸式螺桿內桿,5、次龍骨方木,6、木模板,7、主龍骨鋼管,8、山形卡,9、錐形螺母,10、山形螺母,11、法蘭螺母,12、海綿膠條,13、預埋螺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2]實施例一
[0023]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剪力墻外墻樓層接茬處模板加固組件,包括
[0024]墻體組件,其構成剪力墻的外墻結構,且其包括位于下端的下層結構墻體1以及位于上端的上層結構墻體2,且下層結構墻體1和上層結構墻體2均為混凝土澆筑而成;
[0025]模板組件,其設置在上層結構墻體2的內外側,且其包括緊貼在上層結構墻體2內外側面上的木模板6,木模板6的外側面緊貼有豎直狀設置的次龍骨方木5;
[0026]螺桿加固組件,其用于對兩側的木模板6進行加固,并呈平行狀設置有若干個,且其包括呈水平狀設置的若干個預埋螺桿13以及設置在最底端的可拆卸螺桿組件,預埋螺桿13的兩端分別貫穿上層結構墻體2兩側的木模板6,可拆卸螺桿組件的一端埋設在下層結構墻體1內,另一端貫穿上層結構墻體2外側的木模板6;
[0027]可拆卸螺桿組件包括通過螺紋咬合連接的可拆卸式螺桿外桿3和可拆卸式螺桿內桿4,可拆卸式螺桿外桿3的外端以及預埋螺桿13的兩端均套設有用于卡放固定主龍骨鋼管7的山形卡8,并旋擰有法蘭螺母11,主龍骨鋼管7緊貼在方木5的外側,并與次龍骨方木5呈
垂直狀設置。
[0028]實施例二
[0029]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除包括實施例一中的所有技術特征之外,還包括:
[0030]預埋入下層結構墻體1的可拆卸式螺桿內桿4長150mm,且埋入下層結構墻體1內的螺桿內端擰入一個山形螺母10,通過設置的山形螺母10以增加螺桿與下層結構墻體1混凝土的握裹力,確保連接處的牢固性。
[0031]可拆卸式螺桿內桿4的外端焊接有用于連接可拆卸式螺桿外桿3的錐形螺母9,使內螺桿通過錐形螺母9與外螺桿連接成一個整體,對上層結構墻體2下邊緣進行加固。
[0032]實施例三
[0033]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除包括實施例一中的所有技術特征之外,還包括:
[0034]預埋螺桿13的間距為500mm。
[0035]次龍骨方木5為50
×
100的木方或50
×
50的鋼包木,所述主龍骨鋼管7為φ48雙鋼管。
[0036]實施例四
[0037]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除包括實施例一中的所有技術特征之外,還包括:
[0038]模板組件安裝前,位于外側的木模板6在下口結構接茬處粘貼一道2cm寬海綿膠條12,增加模板與結構間的密封性,防止漏漿。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剪力墻外墻樓層接茬處模板加固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墻體組件,其構成剪力墻的外墻結構,且其包括位于下端的下層結構墻體(1)以及位于上端的上層結構墻體(2),且所述下層結構墻體(1)和上層結構墻體(2)均為混凝土澆筑而成;模板組件,其設置在所述上層結構墻體(2)的內外側,且其包括緊貼在上層結構墻體(2)內外側面上的木模板(6),所述木模板(6)的外側面緊貼有豎直狀設置的次龍骨方木(5);螺桿加固組件,其用于對兩側的木模板(6)進行加固,并呈平行狀設置有若干個,且其包括呈水平狀設置的若干個預埋螺桿(13)以及設置在最底端的可拆卸螺桿組件,所述預埋螺桿(13)的兩端分別貫穿上層結構墻體(2)兩側的木模板(6),所述可拆卸螺桿組件的一端埋設在下層結構墻體(1)內,另一端貫穿上層結構墻體(2)外側的木模板(6);所述可拆卸螺桿組件包括通過螺紋咬合連接的可拆卸式螺桿外桿(3)和可拆卸式螺桿內桿(4),所述可拆卸式螺桿外桿(3)的外端以及預埋螺桿(13)的兩端均套設有用于卡放固定主龍骨鋼管(7)的山形卡(8),并旋擰有法蘭螺母(11),所述主龍骨鋼管(7)緊貼在方木(5)的外側,并與次龍骨方木(5)呈垂直狀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剪力墻外墻樓層接茬處模板加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輝倫,劉志強,任兆兵,李虎東,孫佳,周鵬,張翔,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城建集團北京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