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連接件的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連接端子,其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所述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之間設置有連接兩者的彎折部,所述第一本體、第二本體、彎折部一體成型,所述第一本體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本體包括第一操作部,所述彎折部兩端分別與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連接,本申請具有提高連接端子生產效率的效果。子生產效率的效果。子生產效率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連接端子
[0001]本申請涉及連接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種連接端子。
技術介紹
[0002]目前,連接端子是電氣連接常用的配件之一。汽車中有許多需要進行電氣連接的地方均采用連接端子進行連接。
[0003]相關技術中的一種連接端子,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采用點焊技術進行連接。
[0004]采用點焊的方式將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進行連接,需要較高的制造成本,且操作步驟繁瑣。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了改善連接端子的生產成本,本申請提供一種連接端子。
[0006]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連接端子,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7]一種連接端子,包括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所述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之間設置有連接兩者的彎折部,所述第一本體、第二本體、彎折部一體成型,所述第一本體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本體包括第一操作部,所述彎折部兩端分別與第一固定部以及第二固定部連接。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第一本體、第二本體、彎折部采用一體成型,減少將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焊接的步驟,提高了連接端子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0009]可選的,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操作部之間設置有連接兩者的連接結構。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連接結構,將第一固定部和第一操作部進一步連接,使兩者不易分離。
[0011]可選的,所述連接結構包括第一卡塊,所述第一卡塊設置于第一固定部朝向第一操作部的一側,所述第一操作部朝向第一固定部的端面開設有供第一卡塊嵌入的第一卡孔。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卡塊嵌入到第一卡孔內,可以限制第一固定部與第一操作部相對滑動,提高第一固定部與第一操作部連接的穩定性。
[0013]可選的,所述連接結構包括第二卡塊,所述第二卡塊設置于第一操作部朝向第一固定部的一側,所述第一固定部朝向第一操作部的端面開設有供第二卡塊嵌入的第二卡孔。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二卡塊嵌入到第二卡孔內,可以限制第一固定部與第一操作部相對滑動,提高第一固定部與第一操作部連接的穩定性。
[0015]可選的,所述第一卡塊與第一卡孔過盈配合。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卡塊與第一卡孔過盈配合,使第一固定部無法相對于第一操作部轉動,提高第一操作部與第一固定部連接的牢固度。
[0017]可選的,所述第一卡孔采用盲孔。
[00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第一卡塊隱藏在第一卡孔內,使工作人員無法在對第一卡塊操作。
[0019]可選的,所述第一卡塊與第一固定部一體成型。
[00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無需額外在第一固定部上安裝第一卡塊,且具有方便加工的效果。
[0021]可選的,所述第一本體還包括與第一固定部一側連接的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遠離第一操作部的端面至少設置有一個第一凸塊。
[002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凸塊的設置增加了連接端子與焊料的接觸面積,在焊料冷卻成型時提高焊料與連接端子的牢固度;將物件與第一焊接部焊接時,先在第一焊接部下方涂覆焊料,再將第一焊接部與玻璃緊貼,凸塊起到支撐第一焊接部的作用,增加第一焊接部與物件的間隙,使焊料不易外漏,使位于第一焊接部與物件之間容納更多的焊料,使第一焊接部與物件之間的焊料冷卻成型后的厚度增大,使第一焊接部與物件焊接更牢固。
[0023]可選的,所述第二本體還包括與第一操作部靠近第一焊接部連接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遠離第一操作部的一側連接有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二操作部遠離弧形部的一端設置有倒角。
[002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倒角,具有導向作用,便于將第二操作部插入到其他母端子上的孔,將第二操作部與其他母端子連接。
[0025]可選的,所述第二操作部的水平側面設置有限位塊。
[002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第二操作部插接到其他母端子上,母端子與限位塊抵觸時,限制第二操作部進一步插入其他母端子上的孔內,起到限位作用,同時對連接端子進行保護。
[0027]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0028]1.將第一本體、第二本體、彎折部采用一體成型,減少將第一本體和第二本體焊接的步驟,提高了連接端子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0029]2.第一卡塊嵌入到第一卡孔內且與第一卡孔內壁過盈配合,提高第一固定部與第一操作部連接的穩定性。
附圖說明
[0030]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2是實施例1的剖視圖;
[0032]圖3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33]圖4是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0034]附圖標記:1、第一本體;11、第一固定部;111、第二卡孔;12、第一焊接部;121、第一凸塊;13、第二焊接部;131、第二凸塊;2、第二本體;21、第一操作部;211、第一卡孔;22、弧形部;23、第二操作部;231、限位塊;232、倒角;3、彎折部;4、連接結構;41、第一卡塊;42、第二卡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以下結合附圖1
?
4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6]實施例1
[0037]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連接端子。參照圖1,一種連接端子,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本體1、第二本體2和彎折部3。第二本體2與第一本體1的上方。
[0038]參照圖1,第一本體1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固定部11、第一焊接部12和第二焊接部13。第一固定部11的一端與第一焊接部12連接,第一固定部11的另一端與第二焊接部13連接。
[0039]參照圖1和圖2,第一焊接部12遠離第一操作部21的端面一體成型有兩個第一凸塊121,兩個第一凸塊121均由第一焊接部12沖壓成型。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一凸塊121可以為一個、三個或其他數量。
[0040]參照圖1和圖2,第二焊接部13遠離第一操作部21的端面一體成型有兩個第二凸塊131,兩個第二凸塊131均由第二焊接部13沖壓成型。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二凸塊131可以為一個、三個或其他數量。
[0041]參照圖1和圖2,第二本體2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操作部21、弧形部22和第二操作部23。
[0042]參照圖1和圖2,第一操作部21位于第一固定部11的上方,且與第一固定部11的上端面貼合。彎折部3位于第一固定部11和的第二固定部的同一側。彎折部3的一端與第一固定部11連接,彎折部3的另一端與第一操作部21連接。
[0043]參照圖1和圖2,第一操作部21與第一固定部11之間還設置有連接兩者的連接結構4。第一操作部21朝向第一固定部11的端面開設置有第一卡孔211,第一卡孔211可以為通孔,也可以為盲孔。
[0044]參照圖1和圖2,第一連接結構4包括第一卡塊41,第一卡塊41一體成型于第一固定部11朝向第一操作部21的端面上。第一卡塊41由第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連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體(1)和第二本體(2),所述第一本體(1)和第二本體(2)之間設置有連接兩者的彎折部(3),所述第一本體(1)、第二本體(2)、彎折部(3)一體成型,所述第一本體(1)包括第一固定部(11),所述第二本體(2)包括第一操作部(21),所述彎折部(3)兩端分別與第一固定部(11)以及第二固定部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連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和第一操作部(21)之間設置有連接兩者的連接結構(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連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4)包括第一卡塊(41),所述第一卡塊(41)設置于第一固定部(11)朝向第一操作部(21)的一側,所述第一操作部(21)朝向第一固定部(11)的端面開設有供第一卡塊(41)嵌入的第一卡孔(211)。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種連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結構(4)包括第二卡塊(42),所述第二卡塊(42)設置于第一操作部(21)朝向第一固定部(11)的一側,所述第一固定部(11)朝向第一操作部(2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志堅,
申請(專利權)人:樂清市合達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