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坐姿矯正輔助裝置,包括支撐組件,包括支撐柱、支撐件、升降件以及固定件,所述支撐件位于所述支撐柱底部,所述升降件位于所述支撐柱內,所述固定件設置于所述支撐件頂部;以及緊固組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益效果為:通過設置升降件可調節座椅和腳踏之間的距離,以此適用于不同高度的兒童,通過設置緊固件,使彈性綁帶的長度可進行調節,以此適用于不同體型的兒童,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該裝置在使用時無法調節腳部固定框到座板的距離,使其不能適用于不同身高的兒童,同時該裝置通過彈性限位帶對兒童進行固定,但對于瘦小的兒童來說,該固定方法過于松散,而對于肥胖的兒童來說,該固定方法又過于繃緊的問題。該固定方法又過于繃緊的問題。該固定方法又過于繃緊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坐姿矯正輔助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坐姿矯正器
,特別是一種坐姿矯正輔助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坐姿是人體測量術語,通常是指人體在坐著時候的姿態,在腦癱兒童進行康復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對其坐姿進行矯正,中國專利申請號為202220885045.1的一種腦癱兒童坐姿矯正椅,其有益效果為:該腦癱兒童坐姿矯正椅,通過設置腳部固定框、彈性腳部固定帶和彈性限位帶,當兒童坐在該矯正椅上時,能夠通過彈性腳部固定帶將兒童的腳部有效的固定在兩個腳部固定框內,同時能夠通過彈性限位帶將兒童的上身固定在靠板上,從而實現對兒童坐姿定位的目的,提高了矯正的效果,但是該裝置在使用時無法調節腳部固定框到座板的距離,使其不能適用于不同身高的兒童,同時該裝置通過彈性限位帶對兒童進行固定,但對于瘦小的兒童來說,該固定方法過于松散,而對于肥胖的兒童來說,該固定方法又過于繃緊,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坐姿矯正輔助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術的實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簡要介紹一些較佳實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請的說明書摘要和技術名稱中可能會做些簡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說明書摘要和技術名稱的目的模糊,而這種簡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
[0004]鑒于上述和/或現有的坐姿矯正輔助裝置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本技術。
[0005]因此,本技術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現有技術中該裝置在使用時無法調節腳部固定框到座板的距離,使其不能適用于不同身高的兒童,同時該裝置通過彈性限位帶對兒童進行固定,但對于瘦小的兒童來說,該固定方法過于松散,而對于肥胖的兒童來說,該固定方法又過于繃緊。
[0006]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坐姿矯正輔助裝置,其包括,支撐組件,包括支撐柱、支撐件、升降件以及固定件,所述支撐件位于所述支撐柱底部,所述升降件位于所述支撐柱內,所述固定件設置于所述支撐件頂部;以及,
[0007]緊固組件,設置于所述升降件上,包括座椅、扶手以及緊固件,所述座椅位于所述升降件頂部,所述扶手設置于所述座椅一側,所述緊固件位于所述座椅一側。
[0008]作為本技術所述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支撐件包括支撐板以及滑輪,所述支撐板位于所述支撐柱底部,所述滑輪設置于所述支撐板的底部。
[0009]作為本技術所述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升降件包括蝸桿以及旋柄,所述蝸桿位于所述支撐柱內,所述旋柄設置于所述蝸桿端部。
[0010]作為本技術所述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升降件還包括渦輪以及傳動齒輪,所述渦輪設置于所述蝸桿一側,所述傳動齒輪位于所述渦輪一側。
[0011]作為本技術所述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升降件還包
括第一轉軸以及第二轉軸,所述第一轉軸設置于所述渦輪一側,所述第二轉軸位于所述傳動齒輪一側。
[0012]作為本技術所述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升降件還包括齒條以及滑桿,所述齒條設置于所述傳動齒輪一側,所述滑桿位于所述齒條一側。
[0013]作為本技術所述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腳踏以及松緊帶,所述腳踏位于所述支撐板一側,所述松緊帶設置于所述腳踏表面。
[0014]作為本技術所述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緊固件包括固定塊以及彈性綁帶,所述固定塊設置于所述座椅一側,所述彈性綁帶位于所述固定塊一側。
[0015]作為本技術所述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緊固件還包括固定架以及按鈕,所述固定架位于所述座椅一側,所述按鈕設置于所述固定架內。
[0016]作為本技術所述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一種優選方案,其中:所述緊固件還包括鋸齒壓條以及彈簧,所述鋸齒壓條設置于所述固定架內,所述彈簧端部位于所述鋸齒壓條一側。
[0017]本技術有益效果為:通過設置升降件可調節座椅和腳踏之間的距離,以此適用于不同高度的兒童,通過設置緊固件,使彈性綁帶的長度可進行調節,以此適用于不同體型的兒童,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該裝置在使用時無法調節腳部固定框到座板的距離,使其不能適用于不同身高的兒童,同時該裝置通過彈性限位帶對兒童進行固定,但對于瘦小的兒童來說,該固定方法過于松散,而對于肥胖的兒童來說,該固定方法又過于繃緊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0019]圖1為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結構圖。
[0020]圖2為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圖1中A處局部結構放大圖。
[0021]圖3為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蝸桿和渦輪連接結構圖。
[0022]圖4為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傳動齒輪和第二轉軸連接結構圖。
[0023]圖5為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彈性綁帶和固定架連接結構圖。
[0024]圖6為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按鈕和鋸齒壓條連接結構圖。
[0025]圖7為坐姿矯正輔助裝置的鋸齒壓條和彈簧連接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使本技術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做詳細的說明。
[0027]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術,但是本技術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來實施,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在不違背本技術內涵的情況下做類似推廣,因此本技術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28]其次,此處所稱的“一個實施例”或“實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術至少一個實現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性。在本說明書中不同地方出現的“在一個實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個實施例,也不是單獨的或選擇性的與其他實施例互相排斥的實施例。
[0029]實施例1
[0030]參照圖1~7,為本技術第一個實施例,該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坐姿矯正輔助裝置,坐姿矯正輔助裝置包括支撐組件100,包括支撐柱101、支撐件102、升降件103以及固定件104,支撐件102位于支撐柱101底部,升降件103位于支撐柱101內,固定件104設置于支撐件102頂部。
[0031]支撐柱101用于對升降件103進行固定支撐,支撐件102用于對支撐柱101進行固定支撐,固定件104用于對兒童的腳部進行固定。
[0032]緊固組件200,設置于升降件103上,包括座椅201、扶手202以及緊固件203,座椅201位于升降件103頂部,扶手202設置于座椅201一側,緊固件203位于座椅201一側。
[0033]座椅201固定于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坐姿矯正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組件(100),包括支撐柱(101)、支撐件(102)、升降件(103)以及固定件(104),所述支撐件(102)位于所述支撐柱(101)底部,所述升降件(103)位于所述支撐柱(101)內,所述固定件(104)設置于所述支撐件(102)頂部;以及緊固組件(200),設置于所述升降件(103)上,包括座椅(201)、扶手(202)以及緊固件(203),所述座椅(201)位于所述升降件(103)頂部,所述扶手(202)設置于所述座椅(201)一側,所述緊固件(203)位于所述座椅(201)一側。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坐姿矯正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102)包括支撐板(102a)以及滑輪(102b),所述支撐板(102a)位于所述支撐柱(101)底部,所述滑輪(102b)設置于所述支撐板(102a)的底部。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坐姿矯正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103)包括蝸桿(103a)以及旋柄(103b),所述蝸桿(103a)位于所述支撐柱(101)內,所述旋柄(103b)設置于所述蝸桿(103a)端部。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坐姿矯正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103)還包括渦輪(103c)以及傳動齒輪(103d),所述渦輪(103c)設置于所述蝸桿(103a)一側,所述傳動齒輪(103d)位于所述渦輪(103c)一側。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坐姿矯正輔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件(103)還包括第一轉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熊雨薇,張海霞,徐楚萍,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空軍醫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