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的下端穿插連接有排料閥,所述罐體的外圓柱面下部設置有控制器,所述罐體的外圓柱面中部設置有觀察窗,所述罐體的外圓柱面左上部設置有吸塵裝置,所述罐體的上端左部穿插連接有進料斗,所述罐體的上端中部設置有清理裝置,所述清理裝置延伸至罐體內,所述進料斗的上端通過鉸鏈鉸接有蓋子,所述吸塵裝置延伸至進料斗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通過設置吸塵裝置能夠減少混凝土灰塵的彌漫,減少了對附近空氣的污染,通過設置清理裝置能夠對粘附的混凝土進行清理,使殘留的混凝土全部排出,減少了對混凝土的浪費?;炷恋睦速M?;炷恋睦速M。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存儲裝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隨著社會的發展,目前,混凝土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集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用砂和石作集料,然后與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這種混凝土在攪拌之后一段時間就會凝固,并且混凝土原料在使用前要防止受潮結塊,因此在攪拌之前需要用專門的儲存裝置將混凝土原料儲存起來。
[0003]現有技術(公開號:CN 216127493 U)公開了一種混凝土存儲裝置,包括存儲罐以及設置在存儲罐上的蓋板、進料口和出料口,存儲罐的內側設有貫穿蓋板的主桿,且主桿的延伸端固定連接有齒輪,并且主桿與蓋板之間轉動連接,蓋板的頂部可拆卸連接有驅動電機,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傳動連接有配合齒輪使用的半月齒輪,主桿的兩側均轉動連接有若干個攪拌桿,且若干個攪拌桿均位于存儲罐內側;
[0004]上述專利雖然在對混凝土進行存儲的同時,對混凝土進行間歇性的攪拌,保持混凝土的流動性,但是存在以下弊端,存儲混凝土時,需要通過進料口向儲存罐內倒入混凝土,再倒入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灰塵從出料口彌漫出,污染周邊的空氣,需要進一步的改進,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0007]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包括罐體,所述罐體的下端穿插連接有排料閥,所述罐體的外圓柱面下部設置有控制器,所述罐體的外圓柱面中部設置有觀察窗,所述罐體的外圓柱面左上部設置有吸塵裝置,所述罐體的上端左部穿插連接有進料斗,所述罐體的上端中部設置有清理裝置,所述清理裝置延伸至罐體內,所述進料斗的上端通過鉸鏈鉸接有蓋子,所述吸塵裝置延伸至進料斗內。
[0008]優選的,所述吸塵裝置包括支撐板和吸塵環,所述支撐板設置在罐體的外圓柱面左上部,所述支撐板的上端從左往右依次設置有風機和集塵箱,所述集塵箱內設置有濾網,所述吸塵環固定連接在進料斗的內壁上,所述吸塵環的上端安裝有圓環,所述吸塵環的上端安裝有圓環,所述吸塵環的內壁開設有通孔。
[0009]優選的,所述清理裝置包括電機,所述電機安裝在罐體的上端中部,所述電機的輸出端延伸至罐體內并傳動連接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設置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上設置有硬毛刷。
[0010]優選的,所述風機的吸氣端延伸至集塵箱內,所述集塵箱與吸塵環相通。
[0011]優選的,所述硬毛刷與罐體的內壁活動接觸。
[0012]優選的,所述風機和電機均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術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通過設置吸塵裝置能夠減少混凝土灰塵的彌漫,存儲混凝土時,打開蓋子,將混凝土從低于吸塵環的高度并通過料斗內倒入罐體內,產生灰塵時,開啟風機的電源,風機的吸氣端將集塵箱和吸塵環內的空氣抽出,使吸塵環內產生負壓,灰塵通過吸塵環被吸入到集塵箱內,濾網對灰塵進行阻擋,避免了灰塵從進料斗內彌漫出去,減少了對附近空氣的污染;
[0015]2、本技術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通過設置清理裝置能夠對粘附的混凝土進行清理,當罐體內的混凝土被全部放出時,開啟電機的電源,電機的輸出端帶動轉動桿、連接桿和硬毛刷轉動,硬毛刷與罐體的內壁接觸,將粘附的混凝土刷下來,使殘留的混凝土全部排出,減少了對混凝土的浪費。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技術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的罐體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技術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的吸塵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技術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的清理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罐體;2、控制器;3、觀察窗;4、排料閥;5、支撐柱;6、吸塵裝置;7、進料斗;8、清理裝置;9、蓋子;61、支撐板;62、風機;63、集塵箱;64、濾網;65、吸塵環;66、圓環;81、電機;82、轉動桿;83、連接桿;84、硬毛刷。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述本技術。
[0022]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內”、“外”“前端”、“后端”、“兩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23]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有”、“連接”等,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0024]如圖1
?
4所示,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包括罐體1,罐體1的下端穿插連接有排料閥4,罐體1的外圓柱面下部設置有控制器2,罐體1的外圓柱面中部設置有觀察窗3,罐體1的外圓柱面左上部設置有吸塵裝置6,罐體1的上端左部穿插連接有進料斗7,罐體1的上端中部設置有清理裝置8,清理裝置8延伸至罐體1內,進料斗7的上端通過鉸鏈鉸接有蓋子
9,吸塵裝置6延伸至進料斗7內,觀察窗3用于觀察罐體1的內部情況,罐體1的下端設置有三個支撐柱5。
[0025]吸塵裝置6包括支撐板61和吸塵環65,支撐板61設置在罐體1的外圓柱面左上部;作為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支撐板61焊接在罐體1上;支撐板61的上端從左往右依次設置有風機62和集塵箱63,集塵箱63內設置有濾網64,吸塵環65固定連接在進料斗7的內壁上,吸塵環65的上端安裝有圓環66,吸塵環65的上端安裝有圓環66,吸塵環65的內壁開設有通孔,通孔設置有若干個,吸塵環65為空心結構,圓環66的內徑大于吸塵環65的內徑,集塵箱63的上端可拆卸,方便對濾網64進行收集和灰塵進行清理,吸塵裝置6用于減少混凝土灰塵的彌漫,減少了對附近空氣的污染。
[0026]清理裝置8包括電機81,電機81安裝在罐體1的上端中部;作為一種具體實施方式,電機81通過螺栓可拆卸連接在罐體1上;電機81的輸出端延伸至罐體1內并傳動連接有轉動桿82,轉動桿82設置固定連接有連接桿83,連接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包括罐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體(1)的下端穿插連接有排料閥(4),所述罐體(1)的外圓柱面下部設置有控制器(2),所述罐體(1)的外圓柱面中部設置有觀察窗(3),所述罐體(1)的外圓柱面左上部設置有吸塵裝置(6),所述罐體(1)的上端左部穿插連接有進料斗(7),所述罐體(1)的上端中部設置有清理裝置(8),所述清理裝置(8)延伸至罐體(1)內,所述進料斗(7)的上端通過鉸鏈鉸接有蓋子(9),所述吸塵裝置(6)延伸至進料斗(7)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水泥灰存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塵裝置(6)包括支撐板(61)和吸塵環(65),所述支撐板(61)設置在罐體(1)的外圓柱面左上部,所述支撐板(61)的上端從左往右依次設置有風機(62)和集塵箱(63),所述集塵箱(63)內設置有濾網(64),所述吸塵環(65)固定連接在進料斗(...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志敏,孫東,陳天龍,
申請(專利權)人:沈丘縣永固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