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粉塵煙氣處理設備技術領域,提出了pp粉塵噴淋塔,包括塔體,所述塔體的內部設置有排氣部件,所述塔體的頂部設置有噴淋機構,所述噴淋機構包括電機、噴淋座、頂壓部件、噴淋部件;通過在底盤的頂面設置螺旋狀的導流板,進而形成用于含有pp粉塵的廢氣流通的螺旋風道,由于導流板的螺旋風道內設置緩流板,緩流板順著螺旋風道的流通方向傾斜設置,且緩流板與內側導流板留有一段距離可用于氣流通過,通過螺旋風道可延長氣流的流通路徑,同時由傾斜的導流板對螺旋風道內的廢氣氣流進行阻流,減緩流速,同時通過噴淋機構對廢氣進行擺動噴淋,解決了相關技術中的廢氣氣流與噴淋水源的接觸時間較短以及噴淋的覆蓋面積較小的問題。較小的問題。較小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pp粉塵噴淋塔
[0001]本技術涉及粉塵煙氣處理設備
,具體的,涉及pp粉塵噴淋塔。
技術介紹
[0002]pp粉為強氧化劑,紫紅色晶體,可溶于水,遇乙醇即被還原。PP粉工業制備時,反應物燃燒時會形成大量的粉塵煙氣,這些煙氣直接噴出會影響空氣質量,形成污染,因此在這一工業劑制備環境中,都需要利用噴淋塔對制備設備所發出的氣體先進行噴淋降塵處理,再降塵處理后的氣體進入下一級氣體處理系統中,以提高最終排氣的質量。
[0003]如申請號為CN201921882939.X公開了一種pp粉塵噴淋塔,包括噴孔和過濾套;所述噴淋塔為圓柱狀腔結構,其一側通過法蘭連接座連接有進煙管,此進煙管與外部PP粉塵性質的煙道進行連接;所述噴淋塔的頂部中間位置貫穿有法蘭連接座,且通過這個法蘭連接座向上貫穿有一根用于連接外部水源的進水管;所述噴淋塔的底部坐落在底座上,且此底座為環形腔底座結構;該裝置中氣體向排出口位置排出時,先在這些氣腔中形成反復性的回旋,加大它們于頂部向下噴淋水源的接觸機會及時間,從而可提高廢氣中塵雜的降塵質量,噴啉塔底部帶有槽腔座,可用于使排出污中的塵雜進行預先收集,可減少后續污水處理設備的勞動強度。
[0004]然而上述技術仍存在以下問題:廢氣氣流流速較快,即使經過氣腔中的反復回旋廢氣氣流與噴淋水源的接觸時間較短,進而影響廢氣的噴淋效果,此外噴淋的位置固定,導致噴淋的覆蓋面積較小,影響水源與廢氣的接觸。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提出pp粉塵噴淋塔,解決了相關技術中的廢氣氣流與噴淋水源的接觸時間較短以及噴淋的覆蓋面積較小的問題。
[0006]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pp粉塵噴淋塔,包括塔體,所述塔體的內部設置有排氣部件,所述塔體的頂部設置有噴淋機構,所述噴淋機構包括:
[0007]電機,固定安裝在塔體的頂部中心位置;
[0008]噴淋座,固定懸空于排氣部件的上方;
[0009]頂壓部件,位于噴淋座的內側且在電機的驅使下周向旋轉;
[0010]噴淋部件,環形設置在噴淋座上且在頂壓部件旋轉時的頂壓下對排氣部件內經過的廢氣進行噴淋處理。
[0011]優選的,所述排氣部件包括底盤,所述底盤的頂面固定連接有導流板,所述導流板呈螺旋狀而形成用于廢氣流通的螺旋風道,所述底盤的中心位置開設有出風口。
[0012]優選的,所述導流板的螺旋風道內固定有緩流板,所述緩流板順著螺旋風道的流通方向傾斜設置。
[0013]優選的,所述噴淋座的底部開設有若干個缺口,所述缺口的內側固定連接有橫向設置的限位桿。
[0014]優選的,所述頂壓部件包括轉盤,所述轉盤固定在電機的輸出軸端,所述轉盤的外側面設有弧形凸起。
[0015]優選的,所述弧形凸起與轉盤的表面均為光滑面。
[0016]優選的,所述噴淋部件包括噴淋頭,所述噴淋頭的底部兩側固定連接有定位軸,所述定位軸與缺口轉動連接,且連接處卡接有扭簧,所述噴淋頭的頂部側壁上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遠離噴淋頭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球頭,所述噴淋頭通過扭簧的彈力抵在限位桿上。
[0017]優選的,所述噴淋頭的頂端連接有一段軟管。
[0018]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為:
[0019]1、本技術中通過在底盤的頂面設置螺旋狀的導流板,進而形成用于含有pp粉塵的廢氣流通的螺旋風道,由于導流板的螺旋風道內設置緩流板,緩流板順著螺旋風道的流通方向傾斜設置,且緩流板與內側導流板留有一段距離可用于氣流通過,通過螺旋風道可延長氣流的流通路徑,使氣流螺旋運動,同時由傾斜的導流板對螺旋風道內的廢氣氣流進行阻流,減緩流速,同時通過噴淋機構對廢氣進行擺動噴淋,解決了相關技術中的廢氣氣流與噴淋水源的接觸時間較短以及噴淋的覆蓋面積較小的問題;
[0020]2、本技術中電機的驅使下轉盤可在噴淋座內進行周向旋轉,球頭受到轉盤表面弧形凸起的頂壓下能夠克服扭簧的彈力,進而使噴淋頭以定位軸為旋轉中心進行轉動,在當轉盤持續轉動而致球頭離開弧形凸起時,噴淋頭通過扭簧的彈力反向旋轉抵在限位桿上,通過轉盤的周向旋轉,可使噴淋頭往復擺動,進而增加噴淋時的覆蓋面積,有利于pp粉塵的降塵處理。
附圖說明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2]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pp粉塵噴淋塔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pp粉塵噴淋塔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4]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排氣部件結構示意圖;
[0025]圖4為本技術提出的噴淋座與頂壓部件結構示意圖;
[0026]圖5為本技術提出的噴淋座結構示意圖;
[0027]圖6為本技術提出的噴淋部件結構示意圖;
[0028]圖中:1、塔體;2、噴淋機構;3、排氣部件;31、底盤;32、導流板;33、緩流板;34、出風口;21、電機;22、噴淋座;221、缺口;222、限位桿;23、頂壓部件;231、轉盤;232、弧形凸起;24、噴淋部件;241、噴淋頭;242、定位軸;243、扭簧;244、連接桿;245、球頭;246、軟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涉及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30]請參閱圖1與圖2,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pp粉塵噴淋塔,包括塔體1,塔體
1的內部設置有排氣部件3,如圖3所示,排氣部件3包括底盤31,底盤31的頂面固定連接有導流板32,導流板32呈螺旋狀而形成用于廢氣流通的螺旋風道,底盤31的中心位置開設有出風口34,導流板32的螺旋風道最外端為進風口,含有pp粉塵的廢氣通過進風口進入至螺旋風道,導流板32的螺旋風道內固定有緩流板33,緩流板33順著螺旋風道的流通方向傾斜設置,緩流板33與內側導流板32留有一段距離,用于氣流通過,螺旋風道可延長氣流的流通路徑,使氣流螺旋運動,同時由傾斜的導流板32對螺旋風道內的廢氣氣流進行阻流,減緩流速。
[0031]請參閱圖1與圖2,塔體1的頂部設置有噴淋機構2,噴淋機構2包括電機21、噴淋座22、頂壓部件23以及噴淋部件24。
[0032]其中電機21固定安裝在塔體1的頂部中心位置,電機21為驅動源,噴淋座22固定懸空于排氣部件3的上方,如圖5所示,噴淋座22的底部開設有若干個缺口221,缺口221的內側固定連接有橫向設置的限位桿222,頂壓部件23位于噴淋座22的內側且在電機21的驅使下周向旋轉,如圖3所示,頂壓部件23包括轉盤231,轉盤231固定在電機21的輸出軸端,轉盤231可在電機21的驅使下進行周向旋轉,轉盤231的外側面設有弧形凸起232,弧形凸起232與轉盤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pp粉塵噴淋塔,包括塔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體(1)的內部設置有排氣部件(3),所述塔體(1)的頂部設置有噴淋機構(2),所述噴淋機構(2)包括:電機(21),固定安裝在塔體(1)的頂部中心位置;噴淋座(22),固定懸空于排氣部件(3)的上方;頂壓部件(23),位于噴淋座(22)的內側且在電機(21)的驅使下周向旋轉;噴淋部件(24),環形設置在噴淋座(22)上且在頂壓部件(23)旋轉時的頂壓下對排氣部件(3)內經過的廢氣進行噴淋處理。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p粉塵噴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部件(3)包括底盤(31),所述底盤(31)的頂面固定連接有導流板(32),所述導流板(32)呈螺旋狀而形成用于廢氣流通的螺旋風道,所述底盤(31)的中心位置開設有出風口(3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pp粉塵噴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流板(32)的螺旋風道內固定有緩流板(33),所述緩流板(33)順著螺旋風道的流通方向傾斜設置。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pp粉塵噴淋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噴淋座(22)的底部開設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勝龍,
申請(專利權)人:河北夏弦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