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空調器的消毒組件及具有其的空調器,消毒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限定出支撐空間,所述支架形成有朝向外部敞開且與所述支撐空間連通的收容口;荷電模塊,所述荷電模塊通過所述收容口收容于所述支撐空間,所述荷電模塊適于對經過所述支撐空間的氣流進行電離和/或靜電除塵。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的消毒組件的荷電模塊拆裝容易、操作方便,無需將消毒模塊整體替換即可完成消毒模塊的清潔,性價比更高。性價比更高。性價比更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用于空調器的消毒組件及具有其的空調器
[0001]本技術涉及空調器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空調器的消毒組件及具有其的空調器。
技術介紹
[0002]相關技術中,設置有消毒模塊的空調可在制冷制熱的同時對空氣進行消毒,然而深入安裝于空調風道內的消毒模塊無法拆卸清潔,強行拆卸會導致整機功能缺失、無法運行,這樣的空調消毒模塊拆洗較困難,難以實現消毒模塊的自助換洗或模塊種類更換,不易拆裝。現有技術中,消毒模塊為消毒濾網的空調的消毒濾網拆卸容易,不過也存在消毒濾網維護耗材費用高昂、性價比低的問題,無法廣泛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種用于空調器的消毒組件。根據本技術設計的消毒組件的荷電模塊拆裝容易、操作方便,無需將消毒模塊整體替換即可完成消毒模塊的清潔,性價比更高。
[0004]本技術還提出一種具有上述消毒組件的空調器。
[0005]根據本技術的消毒組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限定出支撐空間,所述支架形成有朝向外部敞開且與所述支撐空間連通的收容口;荷電模塊,所述荷電模塊通過所述收容口收容于所述支撐空間,所述荷電模塊適于對經過所述支撐空間的氣流進行電離和/或靜電除塵。
[0006]根據本技術的消毒組件通過可拆卸的荷電模塊對氣流進行消毒和/或除塵處理,豐富空調器的功能,適用于多種場景,并且荷電模塊可通過收容口拆卸,拆裝容易、操作方便,無需將消毒模塊整體替換即可完成消毒模塊的清潔,得以實現消毒模塊的自助換洗或模塊種類更換,性價比更高。
[0007]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荷電模塊包括:荷電部,所述荷電部設置有放電針和陰極板,所述放電針與所述陰極板分別與電源連通并適于對氣流進行電離;集塵部,所述集塵部設置于所述荷電部的下游,所述集塵部適于對流經所述集塵部的氣流進行除塵。
[0008]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荷電模塊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上設置有在厚度方向上導通的第一氣流通道,所述第一氣流通道內設置有所述放電針和所述陰極板;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設置有在厚度方向上導通的第二氣流通道,所述第二氣流通道內設置有集塵片,所述集塵片吸附流經所述第二氣流通道內的灰塵。
[0009]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支架上設置有與所述支撐空間連通的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進氣口與所述出氣口在第一方向上正對設置,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設置以令所述第一氣流通道與所述第二氣流通道在第一方向上依次
連通。
[0010]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可抽拉地設置于所述支撐空間。
[0011]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支撐空間的內壁形成有朝向所述收容口延伸第一導向槽和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一導向槽與所述第二導向槽在第一方向上間隔設置,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分別適于與所述第一導向槽與所述第二導向槽配合。
[0012]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框架的側表面設置有多個第一導電彈片,所述第一導向槽內形成有多個與所述第一導電彈片接觸的第二導電彈片;所述第二框架的側表面設置有多個第三導電彈片,所述第二導向槽內形成有多個與所述第三導電彈片接觸的第四導電彈片。
[0013]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消毒組件還包括:供電裝置,所述支架的一端形成有供電裝置安裝倉,所述供電裝置收容于所述供電裝置安裝倉內并分別與多個所述第二導電彈片和多個所述第四導電彈片電連接。
[0014]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消毒組件還包括:外觀蓋板,所述外觀蓋板與所述支架連接并封閉所述收容口,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上分別設置有第一卡接件,所述外觀蓋板朝向所述收容口的一側設置有與所述第一卡接件配合的第二卡接件。
[0015]下面簡單描述根據本技術的另一方面實施例的空調器。
[0016]根據本技術的空調器包括:面框,所述面框形成有朝向頂部敞開的回風口;過濾網,所述過濾網可選擇地安裝于所述回風口;消毒組件,所述消毒組件構造為上述實施例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消毒組件且可選擇地安裝于所述回風口。由于根據本技術的空調器設置有上述實施例的消毒組件,因此該空調器可與常規過濾網互換以實現消毒功能,用戶可選擇地切換空調器功能,并且空調器的功能豐富,結構簡單易實現。
[0017]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空調器還包括:第一磁吸件,所述第一磁吸件構造為多個且設于所述回風口的外周;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構造為與所述第一磁吸件一一對應的多個且設置于所述支架的出氣口外周。
[0018]綜上所述,根據本技術的消毒組件通過設置可拆卸的荷電部和集塵部以對氣流進行消毒、除塵處理,豐富空調器的功能,適用于多種場景,并且荷電部和集塵部可抽拉式拆裝,拆裝容易、操作方便,可對荷電部和集塵部直接清潔,無需將荷電部和集塵部整體替換,可實現消毒組件的自助換洗,性價比更高。
[0019]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20]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1]圖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安裝過濾網的空調器整體結構圖。
[0022]圖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安裝過濾網的空調器整體結構圖。
[0023]圖3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安裝消毒組件的空調器整體結構圖。
[0024]圖4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安裝消毒組件的空調器整體結構圖。
[0025]圖5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第一磁吸件和第二磁吸件位置示意圖。
[0026]圖6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消毒組件結構圖。
[0027]圖7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消毒組件爆炸圖。
[0028]圖8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支架結構圖。
[0029]圖9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支架結構圖。
[0030]圖10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支架結構圖。
[0031]圖11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荷電部及集塵部預裝于外觀蓋板后的結構圖。
[0032]圖12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荷電部結構圖。
[0033]圖13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集塵部結構圖。
[0034]圖14是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外觀蓋板結構圖。
[0035]附圖標記:
[0036]空調器1;
[0037]消毒組件10;支架11;支撐空間111;收容口112;供電裝置安裝倉113;第一導向槽114;第二導向槽115;第二導電彈片116;第四導電彈片117;
[0038]荷電部121;第一框架1211;第一導電彈片1212;集塵部122;第二框架1221;第三導電彈片1222;第一卡接件123;
[0039]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空調器的消毒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所述支架限定出支撐空間,所述支架形成有朝向外部敞開且與所述支撐空間連通的收容口;荷電模塊,所述荷電模塊通過所述收容口收容于所述支撐空間,所述荷電模塊適于對經過所述支撐空間的氣流進行電離和/或靜電除塵。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空調器的消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荷電模塊包括:荷電部,所述荷電部設置有放電針和陰極板,所述放電針與所述陰極板分別與電源連通并適于對氣流進行電離;集塵部,所述集塵部設置于所述荷電部的下游,所述集塵部適于對流經所述集塵部的氣流進行除塵。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空調器的消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荷電模塊包括: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上設置有在厚度方向上導通的第一氣流通道,所述第一氣流通道內設置有所述放電針和所述陰極板;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設置有在厚度方向上導通的第二氣流通道,所述第二氣流通道內設置有集塵片,所述集塵片吸附流經所述第二氣流通道的灰塵。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調器的消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設置有與所述支撐空間連通的進氣口和出氣口,所述進氣口與所述出氣口在第一方向上正對設置,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在第一方向上依次設置以令所述第一氣流通道與所述第二氣流通道在第一方向上依次連通。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空調器的消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與所述第二框架可抽拉地設置于所述支撐空間。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空調器的消毒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空間的內壁形成有朝向所述收容口延伸的第一導向槽和第二導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芊,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