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養殖池水循環系統,包括制氧裝置以及依次連接的養殖池、過濾池、蛋白分離池、脫氣池、生化池以及消毒池;所述過濾池內設有過濾裝置,所述蛋白分離池內設有蛋白分離裝置,所述消毒池內設有消毒裝置,所述制氧裝置與養殖池以及蛋白分離池通過管道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實現養殖池內的池水循環養殖,制氧裝置可生成臭氧對池水進行蛋白分離,同時還能生成氧氣對養殖池進行供氧,大大提高了池水內的氧氣含量,實現對池水含氧量的自由調控,有利于水產品的健康生長,提升了水產品的成活率和產量。成活率和產量。成活率和產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養殖池水循環系統
[0001]本技術涉及水產養殖
,具體涉及的是一種養殖池水循環系統。
技術介紹
[0002]隨著養殖技術的推廣與發展,養殖池養殖方式已經成為養殖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力量。現有的傳統養殖池主要為粗放養,首先在土地上挖出土塘坑,然后再將附近的水源抽出并引入土塘坑內進行水產養殖。現有的養殖池主要采用直接抽取的自然水,在養殖過程中也未對池水進行水處理,這樣會使得池水中的微生物無法控制,影響水產品的養殖質量和產量,此外,池水排放和處理成本也較高,大大增加了養殖的成本費用。
[0003]有鑒于此,本申請人針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養殖池水循環系統,能夠對養殖池內的水進行過濾和消殺處理,同時控制養殖池內的微生物含量,大大提高了養殖產量。
[0005]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技術的解決方案是:
[0006]一種養殖池水循環系統,包括制氧裝置以及依次連接的養殖池、過濾池、蛋白分離池、脫氣池、生化池以及消毒池;所述過濾池內設有過濾裝置,所述蛋白分離池內設有蛋白分離裝置,所述消毒池內設有消毒裝置,所述制氧裝置與養殖池以及蛋白分離池通過管道連通。
[0007]進一步的,所述養殖池外設有高速風機,所述養殖池分隔為多個獨立池,養殖池上設置有主管路,主管路與制氧裝置以及高速風機連通,所述主管路對應各獨立池上設有分管路,所述分管路伸入獨立池底部,分管路的末端設有多個出氣孔。
[0008]進一步的,所述過濾裝置采用滾筒式微濾機。
[0009]進一步的,所述制氧裝置采用變壓吸附制氧機。
[0010]進一步的,所述消毒裝置采用紫外線消毒裝置。
[0011]進一步的,所述生化池內設有填料,所述填料呈現圓盤狀,填料上設有多個均勻分部的穿孔。
[0012]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新型在養殖過程中,先將養殖池內的排出的池水導入過濾池內,過濾裝置對排出的池水進行初步過濾,將較大的顆粒雜質過濾分離;之后池水進入蛋白分離池,制氧裝置制成臭氧導入蛋白分離池,蛋白分離裝置對池水進行處理,將池水內的蛋白分離噴出,以此提升水體質量,從而提升水產品的養殖效率和養殖產量;然后池水再排入脫氣池內,脫氣池將多余的臭氧轉化為氧氣,接著池水排入生化池內,生化池能夠培養養殖所需的微生物和菌類,提高池水的營養含量,最后池水排入消毒池內經過紫外線消殺并回流至養殖池內。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本技術能夠實現養殖池內的池水循環養殖,制氧裝置可生成臭氧對池水進
行蛋白分離,同時還能生成氧氣對養殖池進行供氧,大大提高了池水內的氧氣含量,實現對池水含氧量的自由調控,有利于水產品的健康生長,提升了水產品的成活率和產量。
[0015]2、與傳統的養殖池相比,本技術能夠對池水進行循環利用,大大減少了池水的排放量,進一步降低了排放和養殖成本。
[0016]3、本技術中的生化池能夠投放培養各種養殖所需的微生物、菌類以及各種礦物質,以滿足水產品的養殖需求,此外還能夠對池水的硬度以及PH值進行調節,為水產養殖提供最佳的養殖環境,進一步改善池水質量,提高養殖質量。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主管路與分管路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填料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
[0021]養殖池1、主管路11、分管路12、出氣孔13、過濾池2、
[0022]過濾裝置21、蛋白分離池3、蛋白分離裝置31、脫氣池4、
[0023]生化池5、消毒池6、消毒裝置61、制氧裝置7、高速風機8、
[0024]填料9、穿孔91。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為了進一步解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技術進行詳細闡述。
[0026]如圖1
?
3所示,一種養殖池水循環系統,包括制氧裝置7以及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養殖池1、過濾池2、蛋白分離池3、脫氣池4、生化池5以及消毒池6;所述過濾池2內設有過濾裝置21,過濾裝置21的進水端與養殖池1連接且出水端與蛋白分離池3連接,所述蛋白分離池3內設有蛋白分離裝置31,所述消毒池6內設有消毒裝置61,所述制氧裝置7與養殖池1以及蛋白分離池3通過管道連通。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新型在養殖過程中,先將養殖池1內的排出的池水導入過濾池2內,過濾裝置21對排出的池水進行初步過濾,將較大的顆粒雜質過濾分離;之后池水進入蛋白分離池3,制氧裝置7制成臭氧導入蛋白分離池3,蛋白分離裝置31對池水進行處理,將池水內的蛋白分離噴出,以此提升水體質量,從而提升水產品的養殖效率和養殖產量;然后池水再排入脫氣池4內,脫氣池4將多余的臭氧轉化為氧氣,接著池水排入生化池5內,生化池5能夠培養養殖所需的微生物、菌類以及各種礦物質元素,例如鈣粒子、磷粒子、鎂離子以及氫氧根林子,提高池水的營養含量,同時改善池水的PH值,最后池水排入消毒池6內經過紫外線消殺并回流至養殖池1內。
[0027]優選的,所述養殖池1外設有高速風機8,所述養殖池1分隔為多個獨立池,養殖池1上設置有主管路11,主管路11與制氧裝置7以及高速風機8連通,所述主管路11對應各獨立池上設有分管路12,所述分管路12伸入獨立池底部,分管路12的末端設有多個出氣孔13。采用上述結構后,能夠分別獨立控制各獨立齒的供氧含量,使得養殖池1的適用性和調節性更強。
[0028]更具體的,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過濾裝置21采用滾筒式微濾機。所述制氧裝置7采
用變壓吸附制氧機。所述消毒裝置61采用紫外線消毒裝置61。上述裝置均為市面上常規的使用設備。
[0029]優選的,為了進一步提升菌類的培養質量,所述生化池5內設有填料9,所述填料9呈現圓盤狀,填料9上設有多個均勻分部的穿孔91。填料9作為微生物載體,可為微生物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穿孔91內部的側壁生長厭氧菌,產生反硝化作用可以脫氮;填料9的外側面可生長好氧菌,去除有機物。
[003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1]1、本技術能夠實現養殖池1內的池水循環養殖,制氧裝置7可生成臭氧對池水進行蛋白分離,同時還能生成氧氣對養殖池1進行供氧,大大提高了池水內的氧氣含量,實現對池水含氧量的自由調控,有利于水產品的健康生長,提升了水產品的成活率和產量。
[0032]2、與傳統的養殖池1相比,本技術能夠對池水進行循環利用,大大減少了池水的排放量,進一步降低了排放和養殖成本。
[0033]3、本技術中的生化池5能夠投放各種養殖所需的微生物、菌類以及各種礦物質,以滿足水產品的養殖需求,此外還能夠對池水的硬度以及PH值進行調節,為水產養殖提供最佳的養殖環境,進一步改善池水質量,提高養殖質量。
[0034]上述實施例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養殖池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制氧裝置以及依次連接的養殖池、過濾池、蛋白分離池、脫氣池、生化池以及消毒池;所述過濾池內設有過濾裝置,所述蛋白分離池內設有蛋白分離裝置,所述消毒池內設有消毒裝置,所述制氧裝置與養殖池以及蛋白分離池通過管道連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養殖池水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池外設有高速風機,所述養殖池分隔為多個獨立池,養殖池上設置有主管路,主管路與制氧裝置以及高速風機連通,所述主管路對應各獨立池上設有分管路,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蔡元偉,
申請(專利權)人:福建興恒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