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抗靜電窗簾布,包括窗簾布主體,所述窗簾布主體的內部分別是由防靜電涂層結構、防靜電布料層和功能布料層所共同組成,防靜電涂層結構包覆在防靜電布料層的一側表面,功能布料層設置在防靜電布料層的另外一側表面,所述防靜電涂層結構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靜電聚酯涂料層、防靜電納米涂料層和防靜電樹脂涂料層,防靜電布料層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靜電TC面料層、防靜電CVC面料層和防靜電全棉面料層,功能布料層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水面料層、隔熱面料層和保溫面料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有防靜電涂層結構配合防靜電布料層,可對窗簾布表面進行多層抗靜電保護,具備抗靜電效果好的優點。電效果好的優點。電效果好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抗靜電窗簾布
[0001]本技術涉及窗簾布
,具體為一種抗靜電窗簾布。
技術介紹
[0002]窗簾布是用裝飾布經設計縫紉而做成的窗簾,家庭常用一層窗紗、一層布簾。窗簾軌有窗簾滑軌和窗簾桿。窗簾滑軌一般安裝在窗簾盒內;窗簾桿本身是裝飾品,可用于明裝。
[0003]公開號為CN210766134U的中國授權專利文件,公開了一種不僅抗靜電性能好、隔熱效果佳、生產成本低,而且厚度適中、使用觸感好、使用壽命長,同時抗菌效果長久穩定,同時不易起毛起球的一種抗靜電窗簾布面料,基布層由經紗和緯紗交織而成,所述經紗為150D/48F滌綸低彈絲,緯紗由緯紗一、緯紗二和緯紗三構成,所述緯紗二和緯紗三交替分布且相鄰的緯紗二和緯紗三之間設有緯紗一,所述緯紗一為10S的棉紗,緯紗二為21S的雙股中化纖滌紗,所述緯紗三為10S的滌紗;所述基布層的兩面分別設有抗靜電涂層。
[0004]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窗簾布抗靜電涂層內部抗靜電性能不佳,同時未對布料結構本體進行抗靜電防護設計,因此需要研制一種新型的抗靜電窗簾布。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抗靜電窗簾布,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現有技術中的窗簾布抗靜電涂層內部抗靜電性能不佳,同時未對布料結構本體進行抗靜電防護設計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抗靜電窗簾布,包括窗簾布主體,所述窗簾布主體的內部分別是由防靜電涂層結構、防靜電布料層和功能布料層所共同組成,防靜電涂層結構包覆在防靜電布料層的一側表面,功能布料層設置在防靜電布料層的另外一側表面,所述防靜電涂層結構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靜電聚酯涂料層、防靜電納米涂料層和防靜電樹脂涂料層,防靜電布料層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靜電TC面料層、防靜電CVC面料層和防靜電全棉面料層,功能布料層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水面料層、隔熱面料層和保溫面料層。
[0007]優選的,所述防靜電聚酯涂料層涂覆在防靜電納米涂料層的一側表面,防靜電樹脂涂料層涂覆在防靜電納米涂料層的另外一側表面。
[0008]優選的,所述防靜電TC面料層設置在防靜電CVC面料層的一側表面,防靜電全棉面料層設置在防靜電CVC面料層的另外一側表面。
[0009]優選的,所述防水面料層設置在隔熱面料層的一側表面。
[0010]優選的,所述保溫面料層設置在隔熱面料層的另外一側表面。
[0011]優選的,所述防水面料層的內部設置有高密纖維布料。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3](1)窗簾布主體的內部分別是由防靜電涂層結構、防靜電布料層和功能布料層所
共同組成,防靜電涂層結構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靜電聚酯涂料層、防靜電納米涂料層和防靜電樹脂涂料層,通過在窗簾布表面設置有防靜電涂層結構,同時對防靜電涂層結構內部采用多層抗靜電防護性能好的涂層結構進行層層涂覆防護,具備抗靜電效果好的優點;
[0014](2)防靜電布料層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靜電TC面料層、防靜電CVC面料層和防靜電全棉面料層,通過對窗簾布內部布料進行防靜電設計保護,利用防靜電TC面料層、防靜電CVC面料層和防靜電全棉面料層優異的防靜電性能,從而可進一步起到良好的防靜電保護效果。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的窗簾布主體主視圖;
[0016]圖2為本技術的窗簾布主體內部組成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技術的防靜電涂層結構內部組成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技術的防靜電布料層內部組成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技術的功能布料層內部組成結構示意圖。
[0020]圖中:1、窗簾布主體;2、防靜電涂層結構;3、防靜電布料層;4、功能布料層;5、防靜電聚酯涂料層;6、防靜電納米涂料層;7、防靜電樹脂涂料層;8、防靜電TC面料層;9、防靜電CVC面料層;10、防靜電全棉面料層;11、防水面料層;12、隔熱面料層;13、保溫面料層。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2]請參閱圖1
?
5,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抗靜電窗簾布,包括窗簾布主體1,窗簾布主體1的內部分別是由防靜電涂層結構2、防靜電布料層3和功能布料層4所共同組成,防靜電涂層結構2包覆在防靜電布料層3的一側表面,功能布料層4設置在防靜電布料層3的另外一側表面,防靜電涂層結構2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靜電聚酯涂料層5、防靜電納米涂料層6和防靜電樹脂涂料層7,防靜電布料層3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靜電TC面料層8、防靜電CVC面料層9和防靜電全棉面料層10,功能布料層4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水面料層11、隔熱面料層12和保溫面料層13。
[0023]進一步,防靜電聚酯涂料層5涂覆在防靜電納米涂料層6的一側表面,防靜電樹脂涂料層7涂覆在防靜電納米涂料層6的另外一側表面。
[0024]進一步,防靜電TC面料層8設置在防靜電CVC面料層9的一側表面,防靜電全棉面料層10設置在防靜電CVC面料層9的另外一側表面。
[0025]進一步,防水面料層11設置在隔熱面料層12的一側表面。
[0026]進一步,保溫面料層13設置在隔熱面料層12的另外一側表面。
[0027]進一步,防水面料層11的內部設置有高密纖維布料。
[0028]工作原理:使用時,窗簾布主體1的內部分別是由防靜電涂層結構2、防靜電布料層3和功能布料層4所共同組成,防靜電涂層結構2包覆在防靜電布料層3的一側表面,功能布料層4設置在防靜電布料層3的另外一側表面,防靜電涂層結構2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靜電
聚酯涂料層5、防靜電納米涂料層6和防靜電樹脂涂料層7,通過在窗簾布主體1表面設置有防靜電涂層結構2,同時對防靜電涂層結構2內部采用多層抗靜電防護性能好的涂層結構進行層層涂覆防護,具備抗靜電效果好的優點,防靜電布料層3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靜電TC面料層8、防靜電CVC面料層9和防靜電全棉面料層10,通過對窗簾布內部布料進行防靜電設計保護,利用防靜電TC面料層8、防靜電CVC面料層9和防靜電全棉面料層10優異的防靜電性能,從而可進一步起到良好的防靜電保護效果。
[0029]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技術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抗靜電窗簾布,包括窗簾布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窗簾布主體(1)的內部分別是由防靜電涂層結構(2)、防靜電布料層(3)和功能布料層(4)所共同組成,防靜電涂層結構(2)包覆在防靜電布料層(3)的一側表面,功能布料層(4)設置在防靜電布料層(3)的另外一側表面,所述防靜電涂層結構(2)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靜電聚酯涂料層(5)、防靜電納米涂料層(6)和防靜電樹脂涂料層(7),防靜電布料層(3)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靜電TC面料層(8)、防靜電CVC面料層(9)和防靜電全棉面料層(10),功能布料層(4)的內部分別設置有防水面料層(11)、隔熱面料層(12)和保溫面料層(1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靜電窗簾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靜電聚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晶明,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余杭明晶紡織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