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汽車廢氣循環系統的出氣端板,包括中部具有安裝孔且周側具有環形圍邊的端板主體、多個可拆卸設置在環形圍邊內側的彈片、可拆卸設置在端板主體內部邊緣的橡膠密封圈、多個可拆卸設置在端板主體處且具有出氣孔的出氣片。端板主體周側的環形圍邊內設置有多個彈片,在安裝時可通過彈片的彈性抵緊固定在冷卻器的中間殼體的尺寸,通過彈片固定時在一定尺寸內均可彈性抵緊,提高出氣端板的安裝適配性;且橡膠密封圈的設置可提高端板主體安裝后與中間殼體端面邊緣的密封性;同時多個具有出氣孔的出氣片可拆卸連接,可根據需要更換不同出氣孔大小的出氣片進行安裝,以實現更換不同型號的出氣孔,以適配冷卻器的氣體管尺寸。氣體管尺寸。氣體管尺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汽車廢氣循環系統的出氣端板
[0001]本技術涉及汽車配件
,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汽車廢氣循環系統的出氣端板。
技術介紹
[0002]汽車廢氣循環系統是將發動機排出的部分廢氣回送到進氣歧管,并與新鮮混合氣一起再次進入氣缸。由于廢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燃燒卻吸收大量的熱,使氣缸中混合氣的燃燒溫度降低,從而減少了氮氧化合物的生成量,發動機的其余廢氣則直接排出。
[0003]而出氣端板是組裝在汽車廢氣循環系統的冷卻器上的配件,例如授權公告號為CN216044094U,授權公告日為2022年3月15日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汽車廢氣再循環用冷卻器,在中間外殼的兩端固定有進氣端板和出氣端板,在進去端板和出氣端板上分別連接有進氣端殼和出氣端殼,發動機排出的部分廢氣通過進氣管從進氣端蓋進入,經過進氣端板、中間殼體內的氣體管、出氣端板后,從出氣端蓋的出氣管流出,在中間殼體內進行熱交換,使得廢氣的溫度降低,提高后續可吸收的熱量,降低氣缸中國混合氣的燃燒溫度,減少氮氧化合物的生成量。
[0004]但是在出氣端板的設計研發過程中,主要涉及兩個需要注意的問題:(1)出氣端板邊緣需要和冷卻器的中間殼體相配,以實現出氣端板扣合安裝;(2)出氣端板的出氣孔需要和冷卻器的氣體管相對應,以保證廢氣流動的順暢性。
[0005]但是現在不同型號的車輛在廢氣循環時需要的廢氣量不同,因此在冷卻器的中間殼體的尺寸、氣體管的尺寸會略有區別,因此每個出氣端板的加工都需要對應單個型號的冷卻器。導致加工周期較長,影響生產組裝周期。
技術實現思路
[0006]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汽車廢氣循環系統的出氣端板,通過使得出氣端板的出氣孔部位可拆卸設置以實現更換不同型號的出氣孔,使得出氣端板的邊緣設置彈性結構安裝安裝時彈性抵緊連接,從而提高出氣端板的安裝適配性。
[0007]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用于汽車廢氣循環系統的出氣端板,包括中部具有安裝孔且周側具有環形圍邊的端板主體、多個可拆卸設置在環形圍邊內側且實現彈性抵緊安裝的彈片、可拆卸設置在端板主體內部邊緣的橡膠密封圈、多個可拆卸設置在端板主體處且具有出氣孔的出氣片。
[0008]通過采用上述方案,端板主體周側的環形圍邊內設置有多個彈片,在安裝時可通過彈片的彈性抵緊固定在冷卻器的中間殼體的尺寸,通過彈片固定時在一定尺寸內均可彈性抵緊,提高出氣端板的安裝適配性;且橡膠密封圈的設置可提高端板主體安裝后與中間殼體端面邊緣的密封性;同時多個具有出氣孔的出氣片可拆卸連接,可根據需要更換不同出氣孔大小的出氣片進行安裝,以實現更換不同型號的出氣孔,以適配冷卻器的氣體管尺
寸。
[0009]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環形圍邊對應彈片處設置有安裝槽,所述環形圍邊上設置有兩個與安裝槽相通的插接槽,所述彈片包括兩個分別插接設置在插接槽內的插接部、一體設置在兩個插接部之間且突出于安裝槽的弧形部。
[0010]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彈片的兩端的插接部插接在插接槽內,從而實現安裝彈片,彈片的弧形部突出于安裝槽,從而在端板主體安裝過程中實現彈性抵緊。
[0011]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端板主體對應橡膠密封圈處設置有橫截面呈“凸”字型的嵌入槽,所述橡膠密封圈上設置有嵌入設置在嵌入槽內的嵌入部。
[0012]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橡膠密封圈的嵌入部嵌入在端板主體的嵌入槽內,從而可實現對橡膠密封圈進行安裝固定。
[0013]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橡膠密封圈遠離嵌入槽的端面上設置有多道環形凸起。
[0014]通過采用上述方案,橡膠密封圈上的多道凸起可提高安裝后的密封性。
[0015]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端板主體上設置有與安裝孔上下兩側相通的限位槽,所述出氣片的兩端嵌入設置在限位槽內,所述出氣片兩端和端板主體之間通過沉頭螺栓連接。
[0016]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在出氣片安裝時,出氣片兩端嵌入在限位槽內可進行定位,出氣片兩端和端板主體之間通過沉頭螺栓固定,從而實現對出氣片進行固定。
[0017]本技術的進一步設置為:相鄰的兩個所述出氣片之間設置有扣合結構,所述扣合結構包括設置在一個出氣片側面的扣合槽、設置在另一個出氣片側面且與扣合槽相配的扣合條。
[0018]通過采用上述方案,相鄰的兩個出氣片之間通過扣合槽、扣合條相扣合,從而提高多個出氣片安裝后的結構穩定性和牢固度。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爆炸圖;
[0021]圖3是本技術的另一個結構爆炸圖。
[0022]附圖標記:1、端板主體;11、安裝孔;12、環形圍邊;13、安裝槽;14、插接槽;15、嵌入槽;16、限位槽;2、彈片;21、插接部;22、弧形部;3、橡膠密封圈;31、嵌入部;32、環形凸起;4、出氣片;41、出氣孔;5、沉頭螺栓;6、扣合結構;61、扣合槽;62、扣合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4]實施例:一種用于汽車廢氣循環系統的出氣端板,如圖1所示,包括中部具有安裝孔11且周側具有環形圍邊12的端板主體1、多個可拆卸設置在環形圍邊12內側且實現彈性抵緊安裝的彈片2、可拆卸設置在端板主體1內部邊緣的橡膠密封圈3、多個可拆卸設置在端板主體1處且具有出氣孔41的出氣片4。
[0025]如圖1到圖2所示,環形圍邊12對應彈片2處設置有安裝槽13,環形圍邊12上設置有
兩個與安裝槽13相通的插接槽14。彈片2包括兩個分別插接設置在插接槽14內的插接部21、一體設置在兩個插接部21之間且突出于安裝槽13的弧形部22。
[0026]如圖1到圖3所示,端板主體1對應橡膠密封圈3處設置有橫截面呈“凸”字型的嵌入槽15,橡膠密封圈3上設置有嵌入設置在嵌入槽15內的嵌入部31。橡膠密封圈3遠離嵌入槽15的端面上設置有多道環形凸起32。
[0027]如圖1和圖3所示,端板主體1上設置有與安裝孔11上下兩側相通的限位槽16,出氣片4的兩端嵌入設置在限位槽16內,出氣片4兩端和端板主體1之間通過沉頭螺栓5連接。同時相鄰的兩個出氣片4之間設置有扣合結構6,扣合結構6包括設置在一個出氣片4側面的扣合槽61、一體設置在另一個出氣片4側面且與扣合槽61相配的扣合條62。
[0028]實施效果:端板主體1周側的環形圍邊12內設置有多個彈片2,在安裝時可通過彈片2的彈性抵緊固定在冷卻器的中間殼體的尺寸,通過彈片2固定時在一定尺寸內均可彈性抵緊,提高出氣端板的安裝適配性;且橡膠密封圈3的設置可提高端板主體1安裝后與中間殼體端面邊緣的密封性;同時多個具有出氣孔41的出氣片4可拆卸連接,可根據需要更換不同出氣孔41大小的出氣片4進行安裝,以實現更換不同型號的出氣孔41,以適配冷卻器的氣體管尺寸。
[0029]彈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汽車廢氣循環系統的出氣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部具有安裝孔(11)且周側具有環形圍邊(12)的端板主體(1)、多個可拆卸設置在環形圍邊(12)內側且實現彈性抵緊安裝的彈片(2)、可拆卸設置在端板主體(1)內部邊緣的橡膠密封圈(3)、多個可拆卸設置在端板主體(1)處且具有出氣孔(41)的出氣片(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汽車廢氣循環系統的出氣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圍邊(12)對應彈片(2)處設置有安裝槽(13),所述環形圍邊(12)上設置有兩個與安裝槽(13)相通的插接槽(14),所述彈片(2)包括兩個分別插接設置在插接槽(14)內的插接部(21)、一體設置在兩個插接部(21)之間且突出于安裝槽(13)的弧形部(2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汽車廢氣循環系統的出氣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主體(1)對應橡膠密封圈(3)處設置有橫截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劍,
申請(專利權)人:臺州杜貝耳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