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裝配式樓承板及具有該樓承板的樓承板管道組件,其中,裝配式樓承板,包括樓承板本體及十字板組件,樓承板本體用于支撐樓面混凝土;十字板組件的上部固定連接于樓承板本體的底部上,十字板組件上分別設有第一連接孔及第二連接孔,第一連接孔的開孔方向與第二連接孔的開孔方向垂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裝配式樓承板通過在樓承板本體的底部設置十字板組件,并在十字板組件上設置開孔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使得管道支架可通過第一連接孔或第二連接孔直接安裝于樓承板本體的下方,避免采用現場鉆孔的方式施工管道支架,減少現場施工的工作量和施工時間,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保證樓承板本體能設置不同的方向的設備管道。方向的設備管道。方向的設備管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裝配式樓承板及具有該樓承板的樓承板管道組件
[0001]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種裝配式樓承板及具有該樓承板的樓承板管道組件。
技術介紹
[0002]樓承板是用于支承樓面混凝土的壓制成型的鋼板。在樓承板的下方設置管道時,目前都是采用人工設置的方式,即工人對樓承板進行鉆孔,然后將管道支架通過螺栓鎖固在鉆孔的孔位上,再將管道與管道支架連接。由于需要工人現場對樓承板進行鉆孔,這種方式大大增加了現場施工的工作量和施工時間,影響了管道的安裝效率。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減少現場施工的工作量和施工時間的裝配式樓承板,以及提供一種安裝快捷的樓承板管道組件。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減少現場施工的工作量和施工時間的裝配式樓承板。
[0005]本技術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裝快捷的樓承板管道組件。
[0006]為實現上述第一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裝配式樓承板,包括樓承板本體及十字板組件,所述樓承板本體用于支撐樓面混凝土;所述十字板組件的上部固定連接于所述樓承板本體的底部上,所述十字板組件上分別設有第一連接孔及第二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孔的開孔方向與所述第二連接孔的開孔方向垂直。
[000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裝配式樓承板通過在樓承板本體的底部設置十字板組件,并在十字板組件上設置開孔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使得管道支架可通過第一連接孔或第二連接孔直接安裝于樓承板本體的下方,避免采用現場鉆孔的方式施工管道支架,采用裝配式施工的方式,減少現場施工的工作量和施工時間,大大提高施工效率;且第一連接孔的開孔方向與第二連接孔的開孔方向垂直,保證樓承板本體能設置不同的方向的設備管道,便于設備管道交匯。
[0008]較佳地,所述樓承板本體的底部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個開口朝下的凹槽,每一個所述凹槽內均設有所述十字板組件。
[0009]較佳地,所述十字板組件包括第一鋼板及第二鋼板,兩個所述第二鋼板沿同一個垂直于所述第一鋼板的方向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鋼板的兩側,所述第一連接孔設置于所述第一鋼板上,所述第二連接孔設置于所述第二鋼板上。
[0010]較佳地,所述第一鋼板包括兩個第一分板,兩個第一分板沿同一長度方向連接在一起,兩個所述第二鋼板沿同一個垂直于所述第一分板的方向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分板的兩側,所述第一連接孔設置于所述第一分板上。
[0011]較佳地,每個所述第一分板上均設有所述第一連接孔,每個所述第二鋼板上均設有所述第二連接孔。
[0012]為實現上述第二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樓承板管道組件,包括管道支架、螺栓、設備管道及上述的裝配式樓承板,所述第一連接孔和所述第二連接孔中的一者與所述管道支架的上端通過所述螺栓連接在一起,所述管道支架的下端與所述設備管道連接。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樓承板管道組件設有裝配式樓承板,裝配式樓承板通過在樓承板本體的底部設置十字板組件,并在十字板組件上設置開孔方向相互垂直的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使得管道支架可通過螺栓與第一連接孔和第二連接孔中的一者連接在一起,從而使得管道支架直接安裝于樓承板本體的下方,避免采用現場鉆孔的方式施工管道支架,采用裝配式施工的方式,減少現場施工的工作量和施工時間,因此,本技術的樓承板管道組件具有安裝快捷的特點。還有,由于第一連接孔的開孔方向與第二連接孔的開孔方向垂直,保證了樓承板本體能設置不同的方向的設備管道,便于設備管道交匯。
[0014]較佳地,所述樓承板管道組件還包括鋼筋混凝土結構,所述鋼筋混凝土結構設置于所述十字板組件的上部。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技術的樓承板管道組件的結構圖。
[0016]圖2是圖1中A處的放大圖。
[0017]圖3是本技術的裝配式樓承板的結構圖。
[0018]圖4是本技術的十字板組件的立體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詳細說明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構造特征,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作進一步說明。
[0020]請參閱圖1至圖4,本技術的樓承板管道組件200包括管道支架201、螺栓202、設備管道203及裝配式樓承板100。裝配式樓承板100包括樓承板本體1及十字板組件2,樓承板本體1用于支撐樓面混凝土;十字板組件2的上部固定連接于樓承板本體1的底部上,十字板組件2呈十字結構,十字板組件2上分別設有第一連接孔21及第二連接孔22,第一連接孔21的開孔方向與第二連接孔22的開孔方向垂直。第一連接孔21和第二連接孔22中的一者與管道支架201的上端通過螺栓202連接在一起,管道支架201的下端與設備管道203連接。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連接孔21與管道支架201的上端通過螺栓202連接在一起,但不以此為限。進一步地,本技術的樓承板管道組件200還包括鋼筋混凝土結構204,鋼筋混凝土結構204設置于十字板組件2的上部。
[0021]請參閱圖3,樓承板本體1的底部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個開口朝下的凹槽11,每一個凹槽11內均設有十字板組件2。各凹槽11的間距以及各十字板組件2的間距可根據裝配式模量設計,適用于既有建筑不同長度范圍的改造,簡化了管道支架201的種類,便于工業化生產及優化構件管理。
[0022]請參閱圖4,在本實施例中,十字板組件2包括第一鋼板23及第二鋼板24,兩個第二鋼板24沿同一個垂直于第一鋼板23的方向分別設置于第一鋼板23的兩側,第一連接孔21設置于第一鋼板23上,第二連接孔22設置于第二鋼板24上。具體地,第一鋼板23包括兩個第一
分板231,兩個第一分板231沿同一長度方向連接在一起,兩個第二鋼板24沿同一個垂直于第一分板231的方向分別設置于第一分板231的兩側,第一連接孔21設置于第一分板231上。更具體地,每個第一分板231上均設有第一連接孔21,每個第二鋼板24上均設有第二連接孔22。但十字板組件2的結構不以此為限,舉例而言,十字板組件2可采用一體形成的十字板件。
[0023]結合圖1至圖4,本技術的樓承板管道組件200的具體施工原理如下:
[0024]首先,預制構件廠根據設計方案圖對裝配式樓承板100進行生產,生產完成后,將裝配式樓承板100運輸至施工現場。接著,施工人員將裝配式樓承板100的樓承板本體1在預設位置進行定位和固定,再在樓承板本體1的上部澆筑鋼筋混凝土結構204,待鋼筋混凝土結構204的強度達到后,施工人員根據圖紙安裝管道支架201,將十字板組件2的第一連接孔21和第二連接孔22中的一者與管道支架201的上端通過螺栓202連接在一起。其中,管道支架201和第一連接孔21的連接方向與管道支架201和第二連接孔22的連接方向垂直,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連接方向。最后,將管道支架201的下端與設備管道203連接在一起。
[0025]綜上,本技術的樓承板管道組件200設有裝配式樓承板100,裝配式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裝配式樓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樓承板本體,所述樓承板本體用于支撐樓面混凝土;十字板組件,所述十字板組件的上部固定連接于所述樓承板本體的底部上,所述十字板組件上分別設有第一連接孔及第二連接孔,所述第一連接孔的開孔方向與所述第二連接孔的開孔方向垂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樓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樓承板本體的底部沿其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個開口朝下的凹槽,每一個所述凹槽內均設有所述十字板組件。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樓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板組件包括第一鋼板及第二鋼板,兩個所述第二鋼板沿同一個垂直于所述第一鋼板的方向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鋼板的兩側,所述第一連接孔設置于所述第一鋼板上,所述第二連接孔設置于所述第二鋼板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裝配式樓承板,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亮,周書東,全財華,張彤煒,蘇梓豪,歐陽浩,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