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閥門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氣動V型球閥,包括球閥閥體、轉動盒、氣控閥體、執行氣缸、氣缸活塞盤、氣路軸桿和氣控換向閥,所述球閥閥體的上方固定設置有轉動盒,所述轉動盒的上方固定設置有氣控閥體,所述轉動盒的一側表面位置固定設置有執行氣缸,所述執行氣缸的內部活動設置有氣缸活塞盤,所述氣缸活塞盤的一側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設置有氣路軸桿,所述氣路軸桿的一端插設伸入到轉動盒的內部;本發明專利技術氣動V型球閥氣動執行時更加穩定,能夠避免磨損漏氣導致的失靈問題,通過設置的檢測環槽能夠對密封膠圈的磨損進行檢測,當單個密封膠圈出現磨損漏氣時,能夠將氣壓輸送到氣控換向閥,從而實現檢測發現。從而實現檢測發現。從而實現檢測發現。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氣動V型球閥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閥門
,具體為一種氣動V型球閥。
技術介紹
[0002]氣動V型球閥是指球閥配上氣動執行器,執行速度相對較快,不需要工人親力親為,截止閥演變而來在進、出口處應全部呈現球面,從而截斷流動,氣動執行器在長時間使用中,密封橡膠圈一但出現磨損便會容易產生失靈問題,導致閥體無法開關,現有技術下的氣動V型球閥,例如中國專利CN2167248Y公開的氣動V形調節球閥,技術方案包括:具有氣缸7、連桿箱8、V型球閥,V型球閥的閥座1上設有不銹鋼密封圈2,不銹鋼密封圈2的外徑上嵌設橡膠圈3,并由內徑夾住不銹鋼密封圈2的外徑槽、外角卡進閥體絲槽的星形卡簧4固定,不銹鋼密封圈2、橡膠圈3和星形卡簧4構成球閥的可動硬密封。氣缸7內設活塞5和活塞桿9,活塞5的活塞環6為匚型氣漲式橡膠環;氣缸7與閥體10通過連桿箱8聯接,連桿箱8內設有十字節11和偏心軸14,十字節11二側裝有與偏心軸14連接的連接板12、13,偏心軸14與閥芯15的芯軸16固定聯接,這樣,連桿箱8將氣缸7內活塞5的直線運動變換為閥芯15的0
°
~90
°
的轉角運動;上述專利通過活塞環實現氣動執行器的密封,但無法對氣動執行器的密封結構形成閉環檢測和二次保護,穩定性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氣動V型球閥,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氣動V型球閥,包括球閥閥體、轉動盒、氣控閥體、執行氣缸、氣缸活塞盤、氣路軸桿和氣控換向閥,所述球閥閥體的上方固定設置有轉動盒,所述轉動盒的上方固定設置有氣控閥體,所述轉動盒的一側表面位置固定設置有執行氣缸,所述執行氣缸的內部活動設置有氣缸活塞盤,所述氣缸活塞盤的一側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設置有氣路軸桿,所述氣路軸桿的一端插設伸入到轉動盒的內部,所述氣路軸桿的端部位置,位于轉動盒的內部固定設置有氣控換向閥,所述轉動盒的內部設置有聯動結構,所述氣缸活塞盤的內部設置有具有密封檢測功能的二次密封結構,所述二次密封結構與氣控換向閥連通。
[0005]所述聯動結構包括轉軸、旋轉卡條、卡條位移槽、驅動銷桿、定位橫條和定位槽。
[0006]所述轉軸豎直轉動設置在轉動盒的內部,所述轉軸的表面固定設置有旋轉卡條,所述旋轉卡條的表面開設有卡條位移槽,所述驅動銷桿豎直插設在卡條位移槽的內部,所述驅動銷桿的下端與氣路軸桿的外表面固定安裝。
[0007]所述轉動盒的內壁表面位置固定安裝有定位橫條,所述定位橫條的內部開設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長度方向與氣路軸桿的軸線方向平行,所述驅動銷桿的上端插設在定位槽的內部。
[0008]所述二次密封結構包括側壁環槽、氣腔膠圈、密封膠圈、支撐環、連接桿、鼓氣支路、橡膠連接嘴、鼓氣主路、檢測環槽、檢測支路和軸腔氣路。
[0009]所述氣缸活塞盤的側壁表面位置開設有兩組側壁環槽,兩組所述側壁環槽的內部均分別套設固定有氣腔膠圈,所述氣腔膠圈的外圈套設固定有密封膠圈,所述密封膠圈位于側壁環槽內。
[0010]所述氣腔膠圈的內腔中設置有支撐環,所述支撐環呈圓環狀,且數量至少有兩組,所述支撐環相互之間固定設置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呈圓柱形,且在支撐環相互之間呈圓周陣列式均勻分布。
[0011]所述氣缸活塞盤的內部開設有鼓氣支路,所述鼓氣支路與所述側壁環槽相互連通,所述氣腔膠圈的外表面固定連通設置有橡膠連接嘴,所述橡膠連接嘴插設在鼓氣支路的內部,且橡膠連接嘴的外壁表面與鼓氣支路的內壁表面氣密貼合,所述氣路軸桿的內部開設有鼓氣主路,所述鼓氣主路與所述鼓氣支路連通,所述鼓氣主路的另一端與氣控換向閥連通,所述氣缸活塞盤的側壁表面位置開設有檢測環槽,所述檢測環槽位于兩組側壁環槽之間,所述氣缸活塞盤的內部開設有檢測支路,所述氣路軸桿的內部開設有軸腔氣路,所述檢測環槽依次通過檢測支路和軸腔氣路與氣控換向閥連通。
[0012]所述球閥閥體的內部轉動設置有V型球芯,所述V型球芯與所述轉軸傳動固定,所述氣控閥體的外部固定連通設置有伸出驅動管、回退驅動管、進氣嘴和常通高壓氣管,所述伸出驅動管與執行氣缸遠離轉動盒的一端連通,所述回退驅動管與執行氣缸靠近轉動盒的一端連通,所述常通高壓氣管與氣控換向閥連通。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氣動V型球閥氣動執行時更加穩定,能夠避免磨損漏氣導致的失靈問題,通過設置的檢測環槽能夠對密封膠圈的磨損進行檢測,當單個密封膠圈出現磨損漏氣時,能夠將氣壓輸送到氣控換向閥,從而實現檢測發現;通過設置的氣腔膠圈等結構,能夠在氣控換向閥受到漏氣氣壓時膨脹,對密封膠圈形成向外的支撐,使得密封膠圈重新與執行氣缸的內壁表面貼合,實現二次密封,避免完全漏氣失靈。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專利技術整體結構的示意圖。
[0015]圖2為本專利技術局部剖開示意圖。
[0016]圖3為圖2中A區域放大示意圖。
[0017]圖4為本專利技術立體半剖示意圖。
[0018]圖5為圖4中B區域放大示意圖。
[0019]圖6為圖5中C區域放大示意圖。
[0020]圖中:1、球閥閥體;2、轉動盒;3、氣控閥體;4、執行氣缸;5、氣缸活塞盤;6、氣路軸桿;7、氣控換向閥;201、轉軸;202、旋轉卡條;203、卡條位移槽;204、驅動銷桿;205、定位橫條;206、定位槽;501、側壁環槽;502、氣腔膠圈;503、密封膠圈;504、支撐環;505、連接桿;506、鼓氣支路;507、橡膠連接嘴;508、鼓氣主路;509、檢測環槽;510、檢測支路;511、軸腔氣路;101、V型球芯;301、伸出驅動管;302、回退驅動管;303、進氣嘴;304、常通高壓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2]請參閱圖1至圖6,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氣動V型球閥,包括球閥閥體1、轉動盒2、氣控閥體3、執行氣缸4、氣缸活塞盤5、氣路軸桿6和氣控換向閥7,球閥閥體1的上方固定設置有轉動盒2,轉動盒2的上方固定設置有氣控閥體3,轉動盒2的一側表面位置固定設置有執行氣缸4,執行氣缸4的內部活動設置有氣缸活塞盤5,氣缸活塞盤5的一側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設置有氣路軸桿6,氣路軸桿6的一端插設伸入到轉動盒2的內部,氣路軸桿6的端部位置,位于轉動盒2的內部固定設置有氣控換向閥7,轉動盒2的內部設置有聯動結構,氣缸活塞盤5的內部設置有具有密封檢測功能的二次密封結構,二次密封結構與氣控換向閥7連通。
[0023]聯動結構包括轉軸201、旋轉卡條202、卡條位移槽203、驅動銷桿204、定位橫條205和定位槽206,轉軸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氣動V型球閥,包括球閥閥體(1)、轉動盒(2)、氣控閥體(3)、執行氣缸(4)、氣缸活塞盤(5)、氣路軸桿(6)和氣控換向閥(7),所述球閥閥體(1)的上方固定設置有轉動盒(2),所述轉動盒(2)的上方固定設置有氣控閥體(3),所述轉動盒(2)的一側表面位置固定設置有執行氣缸(4),所述執行氣缸(4)的內部活動設置有氣缸活塞盤(5),所述氣缸活塞盤(5)的一側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設置有氣路軸桿(6),所述氣路軸桿(6)的一端插設伸入到轉動盒(2)的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路軸桿(6)的端部位置,位于轉動盒(2)的內部固定設置有氣控換向閥(7),所述轉動盒(2)的內部設置有聯動結構,所述氣缸活塞盤(5)的內部設置有具有密封檢測功能的二次密封結構,所述二次密封結構與氣控換向閥(7)連通,所述二次密封結構包括側壁環槽(501)、氣腔膠圈(502)、密封膠圈(503)、支撐環(504)、連接桿(505)、鼓氣支路(506)、橡膠連接嘴(507)、鼓氣主路(508)、檢測環槽(509)、檢測支路(510)和軸腔氣路(511),所述氣缸活塞盤(5)的側壁表面位置開設有兩組側壁環槽(501),兩組所述側壁環槽(501)的內部均分別套設固定有氣腔膠圈(502),所述氣腔膠圈(502)的外圈套設固定有密封膠圈(503),所述密封膠圈(503)位于側壁環槽(501)內,所述氣腔膠圈(502)的內腔中設置有支撐環(504),所述支撐環(504)呈圓環狀,且數量至少有兩組,所述支撐環(504)相互之間固定設置有連接桿(505),所述連接桿(505)呈圓柱形,且在支撐環(504)相互之間呈圓周陣列式均勻分布,所述氣缸活塞盤(5)的內部開設有鼓氣支路(506),所述鼓氣支路(506)與所述側壁環槽(501)相互連通,所述氣腔膠圈(502)的外表面固定連通設置有橡膠連接嘴(507),所述橡膠連接嘴(507)插設在鼓氣支路(506)的內部,且橡膠連接嘴(507)的外壁表面與鼓氣支路(506)的內壁表面氣密貼合,所述氣路軸桿(6)的內部開設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文,
申請(專利權)人:藍帕控制閥門江蘇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