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脫色及污水COD去除的肺形側耳菌株及其應用,屬于生物技術領域,所述菌株為肺形側耳(Pleurotuspulmonarius)RG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脫色及污水COD去除的肺形側耳菌株及其應用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生物
,特別是涉及一種脫色及污水COD去除的肺形側耳菌株及其應用。
技術介紹
[0002]從20世紀起真菌的降解能力被發現,首次報道了黃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能夠分泌木質素降解酶。1983年Ming Tie等人證實了其能夠依靠木質素降解酶或是木質素修飾酶來降解木質素,研究發現這些酶屬于胞外酶,能夠分泌到細胞體外或吸附在細胞壁上,黃孢原毛平革菌通過這些胞外酶的作用,對木質素、纖維素以及半纖維素進行降解。1985年Bumpus等首次發現黃孢原毛平革菌能通過木質素降解酶將幾種難降解有機污染物無機化。黃孢原毛平革菌首先被美國農業部林產品實驗室和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真菌脫色研究組采用。1982年開發了一種特殊的處理技術,實驗結果表明:廢水的顏色大于1萬倍時,脫色是一級反應,大于1萬倍時,廢水色度是零級反應。
[0003]Chang等人將在1987年使用黃孢原毛平革菌為處理紙漿和制漿造紙廢水申請專利。1992年Sublett等將黃孢原毛平革菌固定在RBC上,對軍火工業廢水(紅水)的降解能力進行了研究,實驗結果表明,在間歇連續式運行條件下,模擬紅水和真實紅水均能得到有效的處理。
[0004]Lewandowsk等人在1990年利用了黃孢原毛平革菌處理2
?
氯酚廢水,介紹了不同類型反應器的設計和工作狀況,重點開發了PBB和完全混合的反應堆。首次發表黃孢原毛平革菌處理有害廢水反應器的反應器設計的具體參數。Kapdan等在2002年建立了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的RBC反應器,研究了不同運行參數對含酞菁染料廢水生物脫色的生物脫色效果。
[0005]國內研究對于黃孢原毛平革菌處理工業廢水的研究起步較晚,2003年李慧蓉等建立了黃孢原毛平革菌對3種工業有機廢水的降解反應體系。但目前仍亟需獲得一種處理廢水效果更好的菌株。
技術實現思路
[0006]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脫色及污水COD去除的肺形側耳菌株及其應用,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肺形側耳RG
?
171可以實現對濕地污水的高效脫色和COD降解。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8]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肺形側耳(Pleurotuspulmonarius)RG
?
171,所述肺形側耳RG
?
171于2022年12月08日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單位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保藏編號:CGMCC No.40366。
[0009]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微生物菌劑,包含所述的肺形側耳RG
?
171。
[0010]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在處理濕地污水中的應用。
[0011]進一步的,所述應用為脫色和COD降解。
[0012]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處理濕地污水的方法,包括將肺形側耳RG
?
171或微生物菌劑接種于所述濕地污水中,進行脫色和COD降解的步驟。
[0013]進一步的,所述脫色和COD降解的時間為14d。
[0014]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濕地污水處理劑,包含肺形側耳RG
?
171或微生物菌劑。
[0015]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以下技術效果:
[0016](1)本專利技術中利用愈創木酚和苯胺藍固體培養基進行了初步篩選后,以黃孢原毛平革菌作為對照,測定肺形側耳RG
?
171對污水的脫色率和COD去除率,對肺形側耳RG
?
171進行復篩,獲得具有較強脫色及COD去除能力的肺形側耳RG
?
171。將肺形側耳RG
?
171接種于愈創木酚
?
PDA和苯胺藍
?
PDA固體培養基上,測量顯色圈/褪色圈直徑,通過試驗測定在愈創木酚
?
PDA測量顯色圈直徑59.37
±
0.74mm;而在苯胺藍
?
PDA固體培養基測量褪色圈直徑57.43
±
1.75mm。
[0017](2)在14d內肺形側耳RG
?
171脫色率和COD去除率較對照黃孢原毛平革菌分別高3.37%和116.46%。
[0018](3)肺形側耳RG
?
171在添加20%濕地污水的第10天達到酶峰,酶活峰值為64.32U/L,脫色率第14天達到74.43%,COD去除率第14天達到79.85%。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為基于ITS序列構建CGMCC40366及其相關種的系統發育樹;
[0021]圖2為吸附實驗脫色率變化;
[0022]圖3為吸附實驗COD去除率變化;
[0023]圖4為肺形側耳RG
?
171降解過程中漆酶活力及脫色率、COD去除率的變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現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多種示例性實施方式,該詳細說明不應認為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而應理解為是對本專利技術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實施方案的更詳細的描述。
[0025]應理解本專利技術中所述的術語僅僅是為描述特別的實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另外,對于本專利技術中的數值范圍,應理解為還具體公開了該范圍的上限和下限之間的每個中間值。在任何陳述值或陳述范圍內的中間值,以及任何其他陳述值或在所述范圍內的中間值之間的每個較小的范圍也包括在本專利技術內。這些較小范圍的上限和下限可獨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圍內。
[0026]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本文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本專利技術所述領域的常規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相同含義。雖然本專利技術僅描述了優選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或測試中也可以使用與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說明書中提到的所有文獻通過引用并入,用以公開和描述與所述文獻相關的方法和/或材料。在與任何并入的
文獻沖突時,以本說明書的內容為準。
[0027]在不背離本專利技術的范圍或精神的情況下,可對本專利技術說明書的具體實施方式做多種改進和變化,這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的。由本專利技術的說明書得到的其他實施方式對技術人員而言是顯而易見得的。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和實施例僅是示例性的。
[0028]關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為開放性的用語,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029]以下實施例中所用的污水樣品為濕地污水,采集自興凱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指標:水樣顏色為橙,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肺形側耳(Pleurotuspulmonarius)RG
?
171,其特征在于,所述肺形側耳RG
?
171于2022年12月08日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單位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保藏編號:CGMCC No.40366。2.一種微生物菌劑,其特征在于,包含權利要求1所述的肺形側耳RG
?
171。3.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肺形側耳RG
?
171或權利要求2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波,李游,張振豪,張桐,戴丹,胡佳君,李玉,
申請(專利權)人:吉林農業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