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閥門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用于低溫真空環境下的多功能集成閥門,包括閥體,閥體內設有腔體,閥體上安裝有用于真空檢測的真空計、用于氣路通斷的第一電磁閥、用于與第一電磁閥配合實現排廢控制的第二電磁閥、用于安全泄壓的安全閥和用于連接外部吹掃氣體的吹掃氣路接頭,真空計和吹掃氣路接頭安裝在閥體的同一安裝面上,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安裝在閥體的同一安裝面上,閥體兩端還安裝有安裝接口和擴展接口,安裝接口、擴展接口、真空計和安全閥都與腔體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閥體上安裝多個設備,實現多種功能,設置擴展接口和安裝接口,增加其功能性,根據需要變更閥體結構,形成多種種類的安裝面,集成其它器件,實現更多功能。現更多功能。現更多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低溫真空環境下的多功能集成閥門
[0001]本技術涉及閥門
,尤其涉及了一種用于低溫真空環境下的多功能集成閥門。
技術介紹
[0002]真空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在線監控真空度、安全泄壓、吹掃再生、廢氣排放、真空獲得等多功能需求。目前,往往通過多個獨立器件實現其功能,集成度非常低,在很多使用場合下并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在有較高集成度要求或小型化要求的設備上,本申請的閥門提供了一種新型的使用方案,同時,可以通過擴展接口擴展需求功能。
[0003]本技術應用于低溫真空領域的檢測與控制方面的多功能使用場景,主要目的在于實現真空設備的多功能使用需求,包括在線監控真空度、安全泄壓、吹掃再生、廢氣排放等多功能需求,同時,允許通過擴展口實現其它功能需求,例如擴展真空閥門,來實現真空獲得的控制需求。
[0004]申請號CN201810511127.8的專利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真空開泄氣一體閥,包括:高真空閥、真空泄壓閥和閥體基板,所述閥體基板上開設有工藝孔,其上還設有一組、二組、三組或三組以上電磁閥,所述工藝孔與所述電磁閥連接,所述高真空閥與所述真空泄壓閥均通過電磁閥控制其打開或閉合。這種閥集成了多組兩位三通的電磁閥,通過配合設計的機械結構,能夠達到控制真空管路的通斷,料桶內泄壓的作用,但是這種閥門的功能性設計比較單一,無法實現在低溫真空領域的檢測與控制方面的多功能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用于低溫真空環境下的多功能集成閥門。
[0006]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
[0007]一種用于低溫真空環境下的多功能集成閥門,包括閥體,閥體內設有腔體,閥體上安裝有用于真空檢測的真空計、用于氣路通斷的第一電磁閥、用于與第一電磁閥配合實現排廢控制的第二電磁閥、用于安全泄壓的安全閥和用于連接外部吹掃氣體的吹掃氣路接頭,真空計和吹掃氣路接頭安裝在閥體的同一安裝面上,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安裝在閥體的同一安裝面上,閥體兩端還安裝有安裝接口和擴展接口,安裝接口、擴展接口、真空計和安全閥都與腔體連通。在一個閥體上集成了再生吹掃功能、排廢功能、安全泄壓功能、真空檢測功能,同時,一端設有擴展接口用于擴展其他功能,另一端設有安裝接口,用于設備安裝;再生吹掃功能,通過啟動吹掃氣路接頭連接外部吹掃氣體,通過第一電磁閥的通斷,實現閥體中氣路的通斷,實現吹掃控制;排廢功能,即當真空環境存留過多雜質或有害氣體時,通過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的通斷,實現排廢控制;安全泄壓功能,即當閥門內部環境的壓力超過一定預設值,向安全閥另一側排放氣體;真空檢測功能,在閥體的一個安裝面上設置真空計,實現真空測量。
[0008]作為優選,第一電磁閥與閥體的連接處設有第一氣路通道和第二氣路通道,第一氣路通道位于第二氣路通道的上側,第一電磁閥的閥芯穿入第二氣路通道內,第二電磁閥與閥體的連接處設有第三氣路通道和第四氣路通道,第三氣路通道位于第四氣路通道的上側,第二電磁閥的閥芯穿入第四氣路通道內,第一氣路通道、第三氣路通道都與閥體內部連通。通過第一電磁閥的閥芯的動作控制第二氣路通道與第一氣路通道的通斷;通過第二電磁閥的閥芯的動作控制第四氣路通道與第三氣路通道的通斷。
[0009]作為優選,安全閥內設有閥芯,閥體內設有閥座,閥座與閥芯邊緣接觸,閥座上位于閥芯側邊設有排廢孔,排廢孔與第四氣路通道連通,安裝接口上設有吹掃接頭,吹掃接頭與第二氣路通道連通。
[0010]作為優選,閥體內部設有公共通道、吹掃通道和排廢通道,公共通道一端與吹掃氣路接頭連通,公共通道另一端沿第三氣路通道到第一氣路通道設置,公共通道與第三氣路通道、第一氣路通道連通,吹掃通道一端與第二氣路通道連通,吹掃通道另一端與吹掃接頭連通,排廢通道一端與第四氣路通道連通,排廢通道另一端與排廢孔連通。閥體內部設有三個通道即公共通道、吹掃通道和排廢通道,通過兩個電磁閥即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的通斷,實現氣路的通斷控制;第一電磁閥控制公共通道與吹掃通道的連通;第二電磁閥配合第一電磁閥控制排廢通道與安全閥連通。
[0011]作為優選,安全閥內還設有連接件,閥芯的下端穿入連接件內,閥芯上套設有用于控制卸荷壓力的彈簧,彈簧的端部與連接件接觸,閥芯的上端套設有用于實現內外部密閉控制的第一O型圈,第一O型圈與閥座的內側接觸,安全閥與閥體的連接處還設有第一密封圈,安全閥內位于連接件的下側還設有開口。開口用于泄壓和排廢氣。
[0012]作為優選,第一電磁閥與閥體的連接處設有第二密封圈,第一電磁閥與閥體的連接處位于第二氣路通道的外側設有第二O型圈,第二電磁閥與閥體的連接處設有第三密封圈,第二電磁閥與閥體的連接處位于第四氣路通道的外側設有第三O型圈。
[0013]作為優選,真空計與閥體的連接處設有固定座,固定座通過螺釘與閥體連接,真空計穿入閥體內的端部設有墊圈。真空計為常規的真空測量器件,實現真空檢測功能,可以依據選型的不同,調整與閥體的連接。
[0014]作為優選,閥體上位于擴展接口的側邊設有通孔,通孔與公共通道連通,通孔內設有塞墊。
[0015]作為優選,閥體為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或六棱柱以上的棱柱體。閥體結構為四棱柱體加兩端接頭的結構形式,四棱柱體形成的四個安裝面,用于檢測或控制器件的安裝;兩端接頭分別用于安裝連接和作為擴展接口使用,例如擴展真空閥門,用于設備獲得的通斷控制;閥體結構的四棱柱體結構可以根據需要變更為其他棱柱體結構,形成多種種類的安裝面,集成其它器件,實現更多功能,如溫度檢測、濕度檢測、特殊氣體檢測等。
[0016]本技術由于采用了以上技術方案,具有顯著的技術效果:本申請通過設計一種新的閥體,實現真空設備的多功能使用需求,在一個閥體上集成了再生吹掃功能、排廢功能、安全泄壓功能、真空檢測功能,同時,一端設有擴展接口用于擴展其他功能,另一端設有安裝接口,用于設備安裝;閥體內部設有三個通道即公共通道、吹掃通道和排廢通道,再生吹掃功能,通過啟動吹掃氣路接頭連接外部吹掃氣體,通過第一電磁閥的通斷,第一電磁閥控制公共通道與吹掃通道的連通,實現閥體中氣路的通斷,實現吹掃控制;排廢功能,即當
真空環境存留過多雜質或有害氣體時,通過兩個電磁閥即第一電磁閥和第二電磁閥的通斷,實現氣路的通斷控制,第二電磁閥配合第一電磁閥控制排廢通道與安全閥連通,實現排廢控制;安全泄壓功能,即當閥門內部環境的壓力超過一定預設值,向安全閥另一側排放氣體;真空檢測功能,在閥體的一個安裝面上設置真空計,實現真空測量。
[0017]本技術在閥體上安裝多個設備,實現多種功能,設置擴展接口和安裝接口,增加其功能性,根據需要變更閥體結構,形成多種種類的安裝面,集成其它器件,實現更多功能。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是安全閥的內部示意圖。
[0020]圖3是第一氣路通道、第二氣路通道、第三氣路通道和第四氣路通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低溫真空環境下的多功能集成閥門,包括閥體(1),閥體(1)內設有腔體(101),其特征在于:閥體(1)上安裝有用于真空檢測的真空計(2)、用于氣路通斷的第一電磁閥(3)、用于與第一電磁閥(3)配合實現排廢控制的第二電磁閥(4)、用于安全泄壓的安全閥(5)和用于連接外部吹掃氣體的吹掃氣路接頭(6),真空計(2)和吹掃氣路接頭(6)安裝在閥體(1)的同一安裝面上,第一電磁閥(3)和第二電磁閥(4)安裝在閥體(1)的同一安裝面上,閥體(1)兩端還安裝有安裝接口(7)和擴展接口(8),安裝接口(7)、擴展接口(8)、真空計(2)和安全閥(5)都與腔體(101)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低溫真空環境下的多功能集成閥門,其特征在于:第一電磁閥(3)與閥體(1)的連接處設有第一氣路通道(301)和第二氣路通道(302),第一氣路通道(301)位于第二氣路通道(302)的上側,第一電磁閥(3)的閥芯穿入第二氣路通道(302)內,第二電磁閥(4)與閥體(1)的連接處設有第三氣路通道(401)和第四氣路通道(402),第三氣路通道(401)位于第四氣路通道(402)的上側,第二電磁閥(4)的閥芯穿入第四氣路通道(402)內,第一氣路通道(301)、第三氣路通道(401)都與閥體(1)內部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低溫真空環境下的多功能集成閥門,其特征在于:安全閥(5)內設有閥芯(501),閥體(1)內設有閥座(102),閥座(102)與閥芯(501)邊緣接觸,閥座(102)上位于閥芯(501)側邊設有排廢孔(1021),排廢孔(1021)與第四氣路通道(402)連通,安裝接口(7)上設有吹掃接頭(701),吹掃接頭(701)與第二氣路通道(302)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低溫真空環境下的多功能集成閥門,其特征在于:閥體(1)內部設有公共通道(9)、吹掃通道(10)和排廢通道(11),公共通道(9)一端與吹掃氣路接頭(6)連通,公共通道(9)另一端沿第三氣路通道(401)到第一氣路通道(3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玉真,陳家富,孔軍,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博開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