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一種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屬于臥式潛水電泵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種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采用的方案為:外殼、底筒、頂蓋、連接管和底座,所述外殼底端固定安裝有底筒,相對于傳統的臥式潛水電泵,本設備在使用時可以穩定、高效的對將電機內部的氣化水排出,其中充分利用氣往高處水往低處流的特點,然后及時的補充水源,降低電機因缺水燒毀的風險,大大提高了電泵的使用壽命,保證了設備自身的工作質量,還可以對電泵外部進行降溫處理,將多余的水源輸送到外殼內部,使得水源直接與電泵的殼體進行接觸,去除電泵多余的熱量,使得整體的降溫效果更加完美;本發明專利技術適用于臥式潛水電泵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適用于臥式潛水電泵領域。本發明專利技術適用于臥式潛水電泵領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臥式潛水電泵
,尤其涉及一種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
技術介紹
[0002]目前國家對地下水開采管控力度越來越大,地表水的開采使用日益增多,普通潛水電泵在使用時,因為長時間處于工作狀態,導致電機整體溫度升高,且電機自身的散熱效果不佳,容易出現電機內部水氣化導致電機內部部件缺水燒毀的問題,縮短了設備自身的使用壽命,影響整體的工作質量。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是提供一種自動補水、快速散熱的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
[0005]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包括:外殼、底筒、頂蓋、連接管和底座,外殼底端固定安裝有底筒,外殼頂端設置有頂蓋,外殼表面固定安裝有底座,底座上方設置有連接管,外殼表面位于底座側面固定安裝有補水裝置,補水裝置包括外筒和連接口,外殼頂端設置有外筒,外筒側面固定安裝有連接口,底座表面固定安裝有連接裝置,外殼頂端靠近頂蓋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固定裝置。
[0006]優選的,底筒內部等距開設有圓形孔槽,在使用中便于取出多余的熱量,保證設備運行的穩定性。
[0007]優選的,補水裝置還包括支撐桿、固定螺母和固定螺栓,外殼頂端對稱固定安裝有支撐桿,支撐桿與外筒固定連接,外筒表面對稱固定安裝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內部螺紋安裝有固定螺栓。
[0008]優選的,連接口一共分為兩組,在使用中利用兩個高低不一致的連接口,充分發揮氣往高處水往低處流的特點,將內部多余的氣體排出,并且補充水源。
[0009]優選的,連接裝置包括螺紋槽、螺紋桿、連管、連接孔、嚙合端、連接塊和螺紋端,底座與外殼內部共同對稱開設有螺紋槽,螺紋槽內部螺紋安裝有螺紋桿,底座表面固定安裝有連管,連接管端部位于連管頂端固定安裝有連接塊,連接塊底端固定安裝有螺紋端,連管內部開設有嚙合端,連管內部位于嚙合端側面開設有連接孔,嚙合端與螺紋端螺紋連接。
[0010]優選的,底座底端位于外殼表面設置有密封墊,在使用中利用密封墊,保證底座與外殼連接的穩定性和密封性。
[0011]優選的,固定裝置包括固定槽、固定桿、貼合槽、密封圈和貼合塊,頂蓋側面固定安裝有貼合塊,外殼內部位于貼合塊側面開設有貼合槽,貼合槽與貼合塊滑動連接,貼合槽內部設置有密封圈,頂蓋與外殼內部共同對稱開設有固定槽,固定槽內部螺紋安裝有固定桿。
[0012]優選的,頂蓋內部位于固定桿側面開設有凹槽,在使用中方便對固定桿進行轉動和調節,使得裝置的使用更加方便。
[0013]優選的,連接管采用的是高壓膠管,在使用中保證連接管輸送水源時的穩定性,不會出現輕易破損的情況。
[0014]優選的,頂蓋內部開設有圓形孔槽,在使用中便于管路與內部泵體、電機的連接。
[0015]與相關技術相比較,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1、通過補水裝置和連接裝置的使用,可以穩定、高效的對將電機內部的氣化水排出,其中充分利用氣往高處水往低處流的特點,然后及時的補充水源,降低電機因缺水燒毀的風險,大大提高了電泵的使用壽命,保證了設備自身的工作質量;2、通過固定裝置和補水裝置的使用,可以對電泵外部進行降溫處理,將多余的水源輸送到外殼內部,使得水源直接與電泵的殼體進行接觸,去除電泵多余的熱量,使得整體的降溫效果更加完美。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之二;圖3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整體結構示意圖之三;圖4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補水裝置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連接裝置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固定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標號:1、外殼;2、底筒;3、頂蓋;4、連接管;5、底座;6、補水裝置;61、外筒;62、支撐桿;63、固定螺母;64、固定螺栓;65、連接口;7、連接裝置;71、螺紋槽;72、螺紋桿;73、連管;74、連接孔;75、嚙合端;76、連接塊;77、螺紋端;8、固定裝置;81、固定槽;82、固定桿;83、貼合槽;84、密封圈;85、貼合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
[0019]請結合參閱圖1、圖2、圖3、圖4、圖5和圖6,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包括:外殼1、底筒2、頂蓋3、連接管4和底座5。
[0020]實施例一: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如圖1、圖2和圖3所示,外殼1底端固定安裝有底筒2,外殼1頂端設置有頂蓋3,外殼1表面固定安裝有底座5,底座5上方設置有連接管4,外殼1表面位于底座5側面固定安裝有補水裝置6,補水裝置6包括外筒61和連接口65,外殼1頂端設置有外筒61,外筒61側面固定安裝有連接口65,底座5表面固定安裝有連接裝置7,外殼1頂端靠近頂蓋3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固定裝置8。
[0021]在使用中通過將300QJ200
?
180配YQS300
?
160電機的臥式泵放置到外殼1內部,然后定位好后通過固定裝置8的使用,對外殼1開口處進行封閉,然后通過臥式泵正常使用,在運行時,可以通過連接裝置7的使用后,對補水裝置6與底座5進行連通,保證后續補水裝置6內部的水源能夠輸送到外殼1內部的臥式泵的電機中,最后通過補水裝置6的使用,對外殼1
內部進行輸送水源,一邊對電機內部的水源進行補充,一邊對泵體整體的殼體進行降溫,實現降溫、補水的目的。
[0022]參考圖1所示,底筒2內部等距開設有圓形孔槽,在使用中便于取出多余的熱量,保證設備運行的穩定性。
[0023]參考圖4所示,補水裝置6還包括支撐桿62、固定螺母63和固定螺栓64,外殼1頂端對稱固定安裝有支撐桿62,支撐桿62與外筒61固定連接,外筒61表面對稱固定安裝有固定螺母63,固定螺母63內部螺紋安裝有固定螺栓64。
[0024]在使用中打開固定螺母63和固定螺栓64,對外筒61內部的水源進行補充,在通過連接口65和連接管4的使用,將外筒61內部的水源輸送外殼1內部的電機中,利用氣往高處水往低處流的特點,將電機內部氣體排出和水箱里水流入電機內腔,降低電機運行溫度,以及補充因溫度過高而氣化的水。
[0025]參考圖4所示,連接口65一共分為兩組,在使用中利用兩個高低不一致的連接口65,充分發揮氣往高處水往低處流的特點,將內部多余的氣體排出,并且補充水源。
[0026]參考圖5所示,連接裝置7包括螺紋槽71、螺紋桿72、連管73、連接孔74、嚙合端75、連接塊76和螺紋端77,底座5與外殼1內部共同對稱開設有螺紋槽71,螺紋槽71內部螺紋安裝有螺紋桿72,底座5表面固定安裝有連管73,連接管4端部位于連管73頂端固定安裝有連接塊76,連接塊76底端固定安裝有螺紋端77,連管73內部開設有嚙合端75,連管73內部位于嚙合端75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1)、底筒(2)、頂蓋(3)、連接管(4)和底座(5),所述外殼(1)底端固定安裝有底筒(2),所述外殼(1)頂端設置有頂蓋(3),所述外殼(1)表面固定安裝有底座(5),所述底座(5)上方設置有連接管(4),所述外殼(1)表面位于底座(5)側面固定安裝有補水裝置(6),所述補水裝置(6)包括外筒(61)和連接口(65),所述外殼(1)頂端設置有外筒(61),所述外筒(61)側面固定安裝有連接口(65),所述底座(5)表面固定安裝有連接裝置(7),所述外殼(1)頂端靠近頂蓋(3)的一側固定安裝有固定裝置(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筒(2)內部等距開設有圓形孔槽。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水裝置(6)還包括支撐桿(62)、固定螺母(63)和固定螺栓(64),所述外殼(1)頂端對稱固定安裝有支撐桿(62),所述支撐桿(62)與外筒(61)固定連接,所述外筒(61)表面對稱固定安裝有固定螺母(63),所述固定螺母(63)內部螺紋安裝有固定螺栓(64)。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口(65)一共分為兩組。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帶補水排氣的臥式潛水電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裝置(7)包括螺紋槽(71)、螺紋桿(72)、連管(73)、連接孔(74)、嚙合端(75)、連接塊(76)和螺紋端(77),所述底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寧克法,薛少輝,耿尚友,王帥杰,董玉榮,李有田,
申請(專利權)人:山西天海泵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