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適應性大孔徑工件夾爪,包括移動部,移動部底部設有轉動盤,轉動盤中部開有轉動孔,轉動孔通過軸承連接轉動絲桿,轉動絲桿頂部通過傳動皮帶連接水平電機,水平電機設于轉動盤頂部,轉動絲桿底部連接限位滑管,限位滑管表面均勻開有升降槽,限位滑管中部滑動連接升降塊,升降塊四側設有設有凸起塊,凸起塊上開有連接孔,連接孔轉動連接結合條一端,結合條另一端連接夾緊豎板,夾緊豎板底部通過線軌連接轉動盤底部,轉動盤側面底部可拆卸連接位移傳感器,用以解決目前的夾爪行程較短,對于不同孔徑和厚度的待夾取物適應性較低的技術問題。較低的技術問題。較低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適應性大孔徑工件夾爪
[0001]本專利技術主要涉及搬運
,具體涉及一種高適應性大孔徑工件夾爪。
技術介紹
[0002]機械手夾爪,是一種對物品進行夾取轉移工作的重要器件,工作原理一般是運輸到待夾取物頂部,機械手進行夾取搬運,代替了人工勞作極大地提高了搬運效率。
[0003]目前的機械手夾爪一般采用氣動夾爪和電動夾爪,這兩種方式的夾爪行程較短,對于不同孔徑和厚度的待夾取物適應性較低。
技術實現思路
[0004]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提供了一種高適應性大孔徑工件夾爪,用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存在目前的機械手夾爪一般采用氣動夾爪和電動夾爪,這兩種方式的夾爪行程較短,對于不同孔徑和厚度的待夾取物適應性較低的技術問題。
[0005]技術方案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適應性大孔徑工件夾爪,包括移動部,所述移動部底部設有轉動盤,所述轉動盤中部開有轉動孔,所述轉動孔通過軸承連接轉動絲桿,所述轉動絲桿頂部通過傳動皮帶連接水平電機,所述水平電機設于所述轉動盤頂部,所述轉動絲桿底部連接限位滑管,所述限位滑管表面均勻開有升降槽,所述限位滑管中部滑動連接升降塊,所述升降塊四側設有設有凸起塊,所述凸起塊上開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轉動連接結合條一端,所述結合條另一端連接夾緊豎板,所述夾緊豎板底部通過線軌連接所述轉動盤底部,所述轉動盤側面底部可拆卸連接位移傳感器。
[0006]進一步的,所述移動部側面連接工作板,所述工作板上設有豎直電機,所述豎直電機底部通過齒輪匹配連接旋轉板,所述旋轉板頂部轉動連接所述移動部,所述旋轉板底部通過間隔設置的結合柱連接所述轉動盤。
[0007]進一步的,所述升降塊設有兩個。
[0008]進一步的,所述工作板底部可拆卸連接向下箭頭,所述轉動盤頂部對應位置設有向上箭頭。
[0009]進一步的,所述轉動盤兩側連接信息識別裝置,所述信息識別裝置包括對稱設置的支撐柱,所述支撐柱底部可拆卸連接所述轉動盤,所述支撐柱上可拆卸連接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另一端垂直連接橫向柱,所述橫向柱端部連接L連接件,所述L連接件底部可拆卸連接支撐板,所述支撐板中部開有通孔,所述通孔頂部設有凹形支撐架,所述凹形支撐架中部可拆卸連接二維碼識別相機。
[0010]進一步的,所述移動部包括升降滑軌,所述升降滑軌四側設有滑道,所述滑道設于橫向移動倉內,所述橫向移動倉一側設有第一驅動電機,所述第一驅動電機通過齒輪連接所述滑道,所述橫向移動倉內設有第二驅動電機,所述第二驅動電機連接橫向滑軌。
[0011]進一步的,所述夾緊豎板底部向外凸出并設有六根。
[0012]有益效果采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設計合理,利用轉動絲桿配合升降塊,可以對夾緊豎板進行外擴與內縮作業,進而達到向外夾緊的目的,本申請裝置行程長,夾緊力強,通過位移傳感器可以識別不同厚度的物體,進而提高了本裝置的適應性,夾取的物品規格更廣;通過設置二維碼識別相機,可以對產品的規格信息進行讀取從而將其移動到指定的地方,并且配置豎直電機,可以使二維碼相機做往復旋轉,增大二維碼相機的識別范圍。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轉動盤部分底部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轉動盤部分頂部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另一角度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圖1的A處放大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圖2的B處放大示意圖。
[0014]附圖標記1、移動部;111、升降滑軌;112、滑道;113、橫向移動倉;114、第一驅動電機;115、第二驅動電機;2、轉動盤;21、支撐柱;22、連接塊;23、橫向柱;24、L連接件;25、支撐板;26、通孔;27、凹形支撐架;28、二維碼識別相機;3、轉動孔;4、轉動絲桿;5、傳動皮帶;6、水平電機;7、限位滑管;8、升降槽;9、升降塊;10、凸起塊;11、結合條;12、夾緊豎板;13、線軌;14、位移傳感器;15、工作板;151、向下箭頭;152、向上箭頭;16、豎直電機;17、旋轉板;18、結合柱。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便于理解本專利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專利技術的若干實施例,但是,本專利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例,相反地,提供這些實施例的目的是使對本專利技術的公開內容更加透徹全面。
[0016]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頁”、“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
[0017]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18]在本專利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設有”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
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專利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
[0019]參照附圖1
?
7,一種高適應性大孔徑工件夾爪,包括移動部1,所述移動部1底部設有轉動盤2,所述轉動盤2中部開有轉動孔3,所述轉動孔3通過軸承連接轉動絲桿4,所述轉動絲桿4頂部通過傳動皮帶5連接水平電機6,所述水平電機6設于所述轉動盤2頂部,所述轉動絲桿4底部連接限位滑管7,所述限位滑管7表面均勻開有升降槽8,所述限位滑管7中部滑動連接升降塊9,所述升降塊9四側設有設有凸起塊10,所述凸起塊10上開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轉動連接結合條11一端,所述結合條11另一端連接夾緊豎板12,所述夾緊豎板12底部通過線軌13連接所述轉動盤2底部,所述轉動盤2側面底部可拆卸連接位移傳感器14,本裝置工作時,移動部1將夾緊豎板12移動到待測物體頂部,并下降,此處以輪胎為例,在夾取工作前,位移傳感器14測定底面距離,待位移傳感器14移到到待測物頂部時,反饋一個高度值,以此得到待測物的高度值,進而使移動部1根據兩則相減的高度值向下移動指定的距離,便于后續的夾取作業,夾緊豎板12在收起的狀態下進入輪胎中部的孔洞,此時水平電機6在開始工作,帶動轉動絲桿4在轉動盤2中間轉動,導致升降塊9在限位滑管7內升降,從而帶動結合條11上下擺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適應性大孔徑工件夾爪,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動部(1),所述移動部(1)底部設有轉動盤(2),所述轉動盤(2)中部開有轉動孔(3),所述轉動孔(3)通過軸承連接轉動絲桿(4),所述轉動絲桿(4)頂部通過傳動皮帶(5)連接水平電機(6),所述水平電機(6)設于所述轉動盤(2)頂部,所述轉動絲桿(4)底部連接限位滑管(7),所述限位滑管(7)表面均勻開有升降槽(8),所述限位滑管(7)中部滑動連接升降塊(9),所述升降塊(9)四側設有設有凸起塊(10),所述凸起塊(10)上開有連接孔,所述連接孔轉動連接結合條(11)一端,所述結合條(11)另一端連接夾緊豎板(12),所述夾緊豎板(12)底部通過線軌(13)連接所述轉動盤(2)底部,所述轉動盤(2)側面底部可拆卸連接位移傳感器(1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適應性大孔徑工件夾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部(1)側面連接工作板(15),所述工作板(15)上設有豎直電機(16),所述豎直電機(16)底部通過齒輪匹配連接旋轉板(17),所述旋轉板(17)頂部轉動連接所述移動部(1),所述旋轉板(17)底部通過間隔設置的結合柱(18)連接所述轉動盤(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適應性大孔徑工件夾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塊(9)設有兩個。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適應性大孔徑工件夾爪,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鋒,汪文軍,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蒼井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