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紙碗封邊技術領域,并公開了一種自動化紙碗封邊的膠水定量控制出膠裝置,包括成型工作臺,成型工作臺上設置有紙碗模具,紙碗模具軸線的兩側均設置有弧形折碗片,弧形折碗片與成型工作臺鉸接,紙碗模具的上方設置有出膠機構,出膠機構包括儲膠桶、等量筒和出膠板,等量筒沿著豎直方向移動,等量筒的頂部開設有活塞腔,活塞腔內滑動設置有活塞,等量筒的底部通過進膠管連接儲膠桶,等量筒的底部通過出膠管與出膠板連通,出膠板的斜度平行于紙碗模具的斜度,出膠板內設置有出膠腔,出膠板的底部均勻開設有若干出膠孔。通過控制出膠量避免出現涂膠量過少或過多的情況,避免出現局部未涂膠的情況,提高紙碗的封邊效果。果。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自動化紙碗封邊的膠水定量控制出膠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紙碗封邊
,具體為一種自動化紙碗封邊的膠水定量控制出膠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紙碗:把用化學木漿制成的原紙(白紙板)進行機械加工、粘合所做得的一種紙容器,外觀呈碗形,紙碗的特點是安全衛生其衛生性能、輕巧方便。公共場所、飯店、餐廳都可使用,其次,還廣泛用于方便面包裝或自熱食品的包裝,紙碗屬于一次性用品。紙碗通過扇形紙環繞一周形成,紙碗的兩端通過膠水粘接進行封邊,目前有針對紙碗進行自動化封邊的機器,但在封邊時,膠水的涂抹量難以控制,容易出現局部涂膠量過少或過多的情況,從而影響封邊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自動化紙碗封邊的膠水定量控制出膠裝置,通過控制出膠量避免出現涂膠量過少或過多的情況,使紙碗封邊涂膠更均勻,避免出現局部未涂膠的情況,提高紙碗的封邊效果。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自動化紙碗封邊的膠水定量控制出膠裝置,包括成型工作臺,所述成型工作臺上設置有紙碗模具,所述紙碗模具的軸線水平設置,所述紙碗模具與所述成型工作臺的頂面形成有進紙間隙,所述紙碗模具軸線的兩側均設置有弧形折碗片,所述弧形折碗片與所述成型工作臺鉸接,所述紙碗模具的上方設置有出膠機構,所述出膠機構包括儲膠桶、等量筒和出膠板,所述等量筒沿著豎直方向移動,所述等量筒的頂部開設有活塞腔,所述活塞腔內滑動設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頂部連接有往復機構,所述往復機構用于帶動所述活塞沿著活塞腔的軸線做往復直線運動,所述等量筒的底部通過進膠管連接所述儲膠桶,所述等量筒的底部連通設置有出膠管,所述出膠管遠離所述等量筒的一端傾斜連接所述出膠板,所述出膠板的斜度平行于所述紙碗模具的斜度,所述出膠板內設置有出膠腔,所述出膠板的底部均勻開設有若干出膠孔,所述進膠管和出膠管上分別設置有進膠單向閥和出膠單向閥。
[000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效果為,出膠孔密集的排布在出膠板上,且出膠板的斜度適配紙碗模具的錐度,從而使出膠板貼合扇形紙碗的單邊進行涂膠,通過出膠板與紙碗模具的接觸對膠水進行擠壓,使膠水擴散,從而使膠水全覆蓋扇形紙環的單邊,使涂膠更加全面且均勻,通過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使每次出膠量保持恒定,從而設定合適的出膠量后,即可保證后續涂膠的穩定,進而提高紙碗的封邊效果。
[000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紙碗模具的上方設置有橫梁,所述橫梁的兩端均豎直設置有第一氣缸,所述第一氣缸的缸體安裝在所述成型工作臺上,所述第一氣缸的伸縮軸與所述橫梁連接,所述等量筒安裝在所述橫梁上。
[000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效果為,通過第一氣缸的伸縮帶動橫梁上下移動,從而帶動
等量筒上下移動,進而使出膠板貼合扇形紙環的單邊進行膠水涂抹。
[0008]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往復機構包括第二氣缸和活塞桿,所述第二氣缸的缸體安裝在所述等量筒的頂部,所述第二氣缸的伸縮軸與連接所述活塞桿的一端,所述活塞桿的另一端與所述活塞連接。
[0009]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效果為,通過第二氣缸的伸縮帶動活塞在等量筒內進行往復直線運動,通過控制第二氣缸的伸縮量控制進入等量筒內的膠水量和控制膠水的涂抹量。
[0010]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一所述弧形折碗片的弧長小于另一所述弧形折碗片的弧長。
[001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效果為,對扇形紙環進行成型時,端弧長的弧形折碗片先將半邊扇形紙環折疊在紙碗模具上,由于此弧形折碗片的長度相對較短,無法全覆蓋扇形紙環的半邊,使扇形紙環的單邊裸露,從而使膠水能順利的涂抹在扇形紙環的單邊上,然后長弧長的弧形折碗片將剩下半邊的扇形紙環折起,此弧形折彎片的長度能覆蓋扇形紙環的涂膠單邊,從而將扇形紙環的兩個單邊進行重合膠粘,實現紙碗的自動化成型。
[0012]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成型工作臺在所述紙碗模具的兩側均開設有收納槽,所述弧形折碗片位于所述收納槽內,所述收納槽的下方設置有第三氣缸,所述第三氣缸的缸體鉸接在所述成型工作臺上,所述第三氣缸的伸縮軸鉸接在所述弧形折碗片的背部。
[001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效果為,通過第三氣缸的伸縮帶動弧形折碗片繞著與成型工作臺的鉸接點偏轉,具有響應速度快的優點,加快紙碗的成型效率。
[001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成型工作臺的頂部固定有安裝架,所述安裝架的形狀為“冂”字形,所述紙碗模具軸向的一端通過連桿與所述安裝架固定連接。
[001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效果為,通過安裝架將紙碗模具懸空設置在成型工作臺上,使紙碗模具與成型工作臺之間形成扇形紙環進入的進紙空間。
[001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等量筒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等量筒的外壁沿自身軸向設置有刻度尺。
[001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效果為,使出膠量數字化,以穩定控制出膠量。
[0018]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9]1、出膠孔密集的排布在出膠板上,且出膠板的斜度適配紙碗模具的錐度,從而使出膠板貼合扇形紙碗的單邊進行涂膠,通過出膠板與紙碗模具的接觸對膠水進行擠壓,使膠水擴散,從而使膠水全覆蓋扇形紙環的單邊,使涂膠更加全面且均勻,通過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使每次出膠量保持恒定,從而設定合適的出膠量后,即可保證后續涂膠的穩定,進而提高紙碗的封邊效果。
[0020]2、對扇形紙環進行成型時,端弧長的弧形折碗片先將半邊扇形紙環折疊在紙碗模具上,由于此弧形折碗片的長度相對較短,無法全覆蓋扇形紙環的半邊,使扇形紙環的單邊裸露,從而使膠水能順利的涂抹在扇形紙環的單邊上,然后長弧長的弧形折碗片將剩下半邊的扇形紙環折起,此弧形折彎片的長度能覆蓋扇形紙環的涂膠單邊,從而將扇形紙環的兩個單邊進行重合膠粘,實現紙碗的自動化成型。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技術一種自動化紙碗封邊的膠水定量控制出膠裝置的立體圖;
[0022]圖2為本技術一種自動化紙碗封邊的膠水定量控制出膠裝置中等量筒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本技術一種自動化紙碗封邊的膠水定量控制出膠裝置的正視圖;
[0024]圖中,1
?
成型工作臺,2
?
紙碗模具,3
?
弧形折碗片,4
?
儲膠桶,5
?
等量筒,6
?
出膠板,7
?
活塞腔,8
?
活塞,9
?
進膠管,10
?
出膠管,11
?
出膠腔,12
?
出膠孔,13
?
橫梁,14
?
第一氣缸,15
?
第二氣缸,16
?
活塞桿,17
?
收納槽,18
?
第三氣缸,19
?
安裝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化紙碗封邊的膠水定量控制出膠裝置,包括成型工作臺(1),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工作臺(1)上設置有紙碗模具(2),所述紙碗模具(2)的軸線水平設置,所述紙碗模具(2)與所述成型工作臺(1)的頂面形成有進紙間隙,所述紙碗模具(2)軸線的兩側均設置有弧形折碗片(3),所述弧形折碗片(3)與所述成型工作臺(1)鉸接,所述紙碗模具(2)的上方設置有出膠機構,所述出膠機構包括儲膠桶(4)、等量筒(5)和出膠板(6),所述等量筒(5)沿著豎直方向移動,所述等量筒(5)的頂部開設有活塞腔(7),所述活塞腔(7)內滑動設置有活塞(8),所述活塞(8)的頂部連接有往復機構,所述往復機構用于帶動所述活塞(8)沿著活塞腔(7)的軸線做往復直線運動,所述等量筒(5)的底部通過進膠管(9)連接所述儲膠桶(4),所述等量筒(5)的底部連通設置有出膠管(10),所述出膠管(10)遠離所述等量筒(5)的一端傾斜連接所述出膠板(6),所述出膠板(6)的斜度平行于所述紙碗模具(2)的斜度,所述出膠板(6)內設置有出膠腔(11),所述出膠板(6)的底部均勻開設有若干出膠孔(12),所述進膠管(9)和出膠管(10)上分別設置有進膠單向閥和出膠單向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紙碗封邊的膠水定量控制出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紙碗模具(2)的上方設置有橫梁(13),所述橫梁(13)的兩端均豎直設置有第一氣缸(14),所述第一氣缸(14)的缸體安裝在所述成型工作臺(1)上,所述第一氣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富,
申請(專利權)人:成都樂美紙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