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裝配式FRP管
?
型鋼混凝土復合結構及施工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土木工程
,尤其涉及裝配式FRP管
?
型鋼混凝土復合結構及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0002]隨著現代工程結構向高聳、大跨、復雜化發展,傳統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承載力及施工技術等方面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工程結構的需求。此外,長期服役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普遍存在混凝土腐蝕和鋼筋銹蝕的現象,這些問題會導致混凝土結構性能劣化和耐久性下降。目前使用FRP管
?
型鋼混凝土梁,可以有效改善耐久性能,但是在裝配過程中多采用大量螺栓的連接方式,需要大量的板材,需要進行精準的對中,增加裝配難度,影響整體的裝配效率;因此,亟需一種連接方式簡單,縮短工期,保證整體結構穩定性強,加固性能好的裝配式FRP管
?
型鋼混凝土復合結構及施工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裝配式FRP管
?
型鋼混凝土復合結構及施工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達到連接方式簡單,縮短工期,整體結構穩定性強,加固性能好的目的。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如下方案:裝配式FRP管
?
型鋼混凝土復合結構,包括若干直角型連接結構,若干所述直角型連接結構分別位于所述混凝土復合結構的拐角處,相鄰所述直角型連接結構之間連接有若干T型連接結構,若干所述直角型連接結構與若干所述T型連接結構形成裝配式框架;
[0005]所述T型連接結構包括共面設置的第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裝配式FRP管
?
型鋼混凝土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直角型連接結構,若干所述直角型連接結構分別位于所述混凝土復合結構的拐角處,相鄰所述直角型連接結構之間連接有若干T型連接結構,若干所述直角型連接結構與若干所述T型連接結構形成裝配式框架;所述T型連接結構包括共面設置的第一水平復合梁(1)、第二水平復合梁(2)與第一豎向復合梁(4),所述第一水平復合梁(1)、第二水平復合梁(2)與所述第一豎向復合梁(4)之間通過澆筑形成的第一連接區(3)進行榫卯裝配式連接;所述直角型連接結構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三水平復合梁(15)、第四水平復合梁(17)與第二豎向復合梁(32),所述第三水平復合梁(15)、第四水平復合梁(17)與所述第二豎向復合梁(32)之間通過澆筑形成的第二連接區(16)進行榫卯裝配式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FRP管
?
型鋼混凝土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復合梁(1)與所述第二水平復合梁(2)共線設置,所述第一豎向復合梁(4)豎向連接在所述第一水平復合梁(1)與所述第二水平復合梁(2)連接處的下方,所述第一水平復合梁(1)、第二水平復合梁(2)與所述第一豎向復合梁(4)分別為FRP管
?
型鋼混凝土復合梁。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配式FRP管
?
型鋼混凝土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水平復合梁(15)與所述第四水平復合梁(17)水平設置,所述第二豎向復合梁(32)豎向連接在所述第三水平復合梁(15)與所述第四水平復合梁(17)的連接處下方,所述第三水平復合梁(15)、第四水平復合梁(17)與所述第二豎向復合梁(32)分別為FRP管
?
型鋼混凝土復合梁。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配式FRP管
?
型鋼混凝土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區(3)包括相互接觸設置的第一定位柱(10)與第二定位柱(8),所述第一定位柱(10)垂直澆筑在所述第一水平復合梁(1)的端面上,所述第二定位柱(8)垂直澆筑在所述第二水平復合梁(2)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定位柱(10)與所述第二定位柱(8)之間豎向開設有第一多邊形槽(11),所述第一多邊形槽(11)內澆筑有第二填充區(12),所述第一定位柱(10)與所述第二定位柱(8)的外側澆筑有第一填充區(7),所述第一填充區(7)截面的外尺寸不小于所述第一水平復合梁(1)或所述第二水平復合梁(2),所述第一豎向復合梁(4)連接在所述第一填充區(7)的下方。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配式FRP管
?
型鋼混凝土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充區(12)包括適配于所述第一多邊形槽(11)內的第一鋼筋網(26),所述第一鋼筋網(26)與伸出所述第一定位柱(10)、第二定位柱(8)的所述第一鋼筋(13)焊接,所述第一鋼筋網(26)的底端伸入所述第一豎向復合梁(4)且還與所述第一豎向復合梁(4)頂部的所述第一鋼筋(13)焊接,所述第一鋼筋網(26)周邊澆筑有混凝土。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裝配式FRP管
?
型鋼混凝土復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豎向復合梁(4)的頂部兩側分別澆筑有第一混凝土肋板(6),所述第一水平復合梁(1)與所述第二水平復合梁(2)靠近所述第一鋼筋網(26)的一端底部分別澆筑有第一導向板(5),兩組所述第一導向板(5)分別滑動連接在兩組所述第一混凝土肋板(6)的頂面上,所述第一定位柱(10)遠離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悅,張峰,高磊,楊國濤,商懷帥,劉曉陽,黃謙,譚昭凱,宋霓霞,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理工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