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型氣動夾爪,包括設有氣缸活塞的氣缸、推桿安裝座、設有夾頭的夾爪組件、氣缸復位彈簧和連接氣缸活塞的推桿;推桿安裝座、推桿和氣缸活塞同軸配合;推桿包括推桿下端和推桿上端,氣缸活塞和推桿下端連接,推桿上端抵住夾頭并驅動夾頭開合;氣缸復位彈簧套設于推桿的外壁和氣缸活塞的外壁上,氣缸復位彈簧的下端連接氣缸活塞,氣缸復位彈簧的上端連接推桿安裝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以上結構,開合靈活,而且長時間動作后夾緊力度仍然較好,夾頭無需設計呈和小型精密元件專用專配的結構,通用性好。通用性好。通用性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小型氣動夾爪
[0001]本技術涉及夾爪
,具體涉及一種小型氣動夾爪。
技術介紹
[0002]氣動夾爪是機械手夾持式手部的配套零件,其利用壓縮空氣作為動力用來夾取或抓取工件,可用于抓取或裝配小型零件。在機械手的自動化過程中,氣動夾爪廣泛應用于各種工件的夾持和移送。尤其在現有涉及小型精密元件的產品生產線中,為保證對小型精密元件的可靠抓取,完成自動裝配任務,一般需要配置結構復雜、價格昂貴的機械手(工業機器人),使用機械手的氣動夾爪抓取元器件(例如霍爾元件)。為了縮小現有機械手的體積,縮小空間占用率,如何優化小型氣動夾爪的大小和結構是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3]如圖1所示現有小型氣動夾爪100,包括夾爪氣缸101、夾爪102,夾爪 102由夾爪柄部103和夾爪爪部104組成;夾爪柄部103的上端與夾爪氣缸101 的驅動桿固定連接,夾爪柄部103的下端與夾爪爪部104的一端固定連接;夾爪爪部104的另一端為與小型精密元件尺寸相對應的爪部凸起105。現有技術中的氣動夾爪,爪部凸起105的開合不夠靈活,長時間動作后,夾緊不了小型精密元件,而且和小型精密元件需要專用專配,通用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公開了一種小型氣動夾爪,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氣動夾爪開合不夠靈活,長時間動作后,夾緊不了小型精密元件,而且和小型精密元件需要專用專配,通用性差的問題。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小型氣動夾爪,包括設有氣缸活塞的氣缸、推桿安裝座、設有夾頭的夾爪組件、氣缸復位彈簧和連接氣缸活塞的推桿;推桿安裝座、推桿和氣缸活塞同軸配合;推桿包括推桿下端和推桿上端,氣缸活塞和推桿下端連接,推桿上端抵住夾頭并驅動夾頭開合;氣缸復位彈簧套設于推桿的外壁和氣缸活塞的外壁上,氣缸復位彈簧的下端連接氣缸活塞,氣缸復位彈簧的上端連接推桿安裝座。
[0007]進一步,所述推桿上端形成球面結構。
[0008]進一步,整體高度H1小于65mm,最大直徑D1小于16mm;所述推桿的高度H2是17~20mm;所述球面結構的直徑是D2小于7mm。
[0009]進一步,所述氣缸包括缸體,所述氣缸活塞套設于缸體中;所述推桿安裝座包括套設于缸體內的插入部和與缸體卡接的卡接部,插入部連接卡接部;所述推桿穿過推桿安裝座連接氣缸活塞。
[0010]進一步,所述氣缸復位彈簧的下端抵住所述氣缸活塞的活塞外壁凸圈,氣缸復位彈簧的上端抵住所述插入部。
[0011]進一步,所述夾爪組件包括和所述推桿安裝座連接的夾爪安裝座和夾頭復位彈簧;所述夾頭穿過夾爪安裝座,夾頭的下端設有與所述推桿上端配合的錐形槽;夾頭復位彈
簧沿著所述推桿的徑向方向延伸設置;夾頭復位彈簧的外端抵住夾爪安裝座的內壁,夾頭復位彈簧的內端抵住夾頭。
[0012]進一步,所述夾頭由3個L型導向塊構成,3個L型導向塊繞所述推桿的中心軸線環形陣列,3個L型導向塊的下端相互配合形成所述錐形槽;所述夾頭復位彈簧的內端抵住L型導向塊。
[0013]進一步,所述夾爪安裝座的內壁形成夾頭安裝腔,所述錐形槽位于夾頭安裝腔中;所述L型導向塊包括設有榫槽的安裝部和夾取部,安裝部和夾取部垂直連接,所述夾頭復位彈簧的內端插入榫槽中。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5]本技術初始狀態下,相鄰L型導向塊緊密貼合,夾頭閉合;采用推桿實現驅動夾頭打開,采用氣缸復位彈和夾頭復位彈簧配合的結構,在彈簧力作用下將打開的夾頭復位,開合靈活,而且長時間動作后夾緊力度仍然較好,夾頭無需設計呈和小型精密元件專用專配的結構,通用性好。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采用機械結構使用壽命長,價格低廉等特點。本技術體積較小,整體高度H1是58mm,最大直徑D1是14mm,有效夾取小型精密元件,縮小機械手的體積,縮小空間占用率。
附圖說明
[0016]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是現有技術小型氣動夾爪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技術一種小型氣動夾爪,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19]圖3是圖2的正視示意圖;
[0020]圖4是圖3沿著A
?
A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0021]圖5是圖4中推桿的剖面示意圖;
[0022]圖6是圖3的俯視示意圖;
[0023]圖1中,100、現有氣動夾爪;101、夾爪氣缸;102、夾爪;103、夾爪柄部;104、夾爪爪部;105、爪部凸起;
[0024]圖2~6中,200、小型氣動夾爪;1、氣缸;11、氣缸活塞;12、缸體;13、活塞外壁凸圈;2、推桿安裝座;21、插入部;22、卡接部;3、夾爪組件;31、夾頭;311、L型導向塊;312、榫槽;313、安裝部;314、夾取部;32、夾爪安裝座;33、夾頭復位彈簧;34、錐形槽;35、夾頭安裝腔;4、氣缸復位彈簧; 5、推桿;51、推桿下端;52、推桿上端;。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
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
[0026]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術語“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27]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小型氣動夾爪,其特征在于:包括設有氣缸活塞(11)的氣缸(1)、推桿安裝座(2)、設有夾頭(31)的夾爪組件(3)、氣缸復位彈簧(4)和連接氣缸活塞的推桿(5);推桿安裝座、推桿和氣缸活塞同軸配合;推桿包括推桿下端(51)和推桿上端(52),氣缸活塞和推桿下端連接,推桿上端抵住夾頭并驅動夾頭開合;氣缸復位彈簧套設于推桿的外壁和氣缸活塞的外壁上,氣缸復位彈簧的下端連接氣缸活塞,氣缸復位彈簧的上端連接推桿安裝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小型氣動夾爪,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桿上端(52)形成球面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小型氣動夾爪,其特征在于:整體高度H1小于65mm,最大直徑D1小于16mm;所述推桿(5)的高度H2是17~20mm;所述球面結構的直徑是D2小于7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小型氣動夾爪,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1)包括缸體(12),所述氣缸活塞(11)套設于缸體中;所述推桿安裝座(2)包括套設于缸體內的插入部(21)和與缸體卡接的卡接部(22),插入部連接卡接部;所述推桿(5)穿過推桿安裝座連接氣缸活塞。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小型氣動夾爪,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復位彈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燕,湯榮豐,湯榮劍,饒君芳,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智鑫云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