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開放式防滲漏凹凸紋理陶土幕墻連接結構,包括豎龍骨、橫龍骨;方鋼管固定在豎龍骨上;保溫層包括固定組件和保溫棉層;固定組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間隔設置形成第一空腔,第三固定板截面形狀呈U形,第三固定板與方鋼管間隔設置形成第二空腔,第一空腔與第二空腔填充有保溫棉;第一連接件分別與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固定連接;第二連接件分別與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固定連接;第一防水板固定在第一連接件上,第二防水板固定在第二連接件上;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之間設置密封結構;定位件與防水板密封連接;陶土板相對固定在定位件,保證了防水板的連接件具有較強的結構穩定性。構穩定性。構穩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開放式防滲漏凹凸紋理陶土幕墻連接結構
[0001]本專利技術屬于建筑幕墻
,尤其涉開放式防滲漏凹凸紋理陶土幕墻連接結構。
技術介紹
[0002]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提高了,因此對居住建筑的外觀和用材更加挑剔。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建筑裝飾的材料也大幅增多,各種各樣,這樣也滿足了人們不同的需求。各型各色的建筑材料都以其獨自的特點吸引著人們,不同的材料也擁有不同的用途,而陶土板也是作為建筑材料的一種。陶土板具有很多建筑材料都不具有的特點,比如綠色環保無污染、無輻射、色澤溫和等,是當代社會俱佳的綠色環保建筑材料,可以將其大規模應用于施工中。陶土板幕墻是以陶土板作為建筑表面裝飾的一種新型的幕墻材料,而它也順應時代進去了大眾視野,將其運用于裝飾建筑外墻,不僅增添了墻面的藝術性,提高了城市魅力,而且陶土板幕墻具有很好地可塑性,能夠經久不衰,提高建筑的使用年限等。
[0003]陶土幕墻采用真空壓力擠壓工藝,提高了陶土板的強度。獨特的真空結構設計也使其自身重量得以減輕,陶土幕墻在安裝時通常采用干掛是安裝系統,每一面陶土板都可以自由拆卸和更換,但是,陶土幕墻安裝完成后,由于防水板安裝穩定性較差,導致陶土幕墻的整體防水性能往往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開放式防滲漏凹凸紋理陶土幕墻連接結構,已解決現有技術中陶土幕墻防水板安裝穩定性較差的技術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開放式防滲漏凹凸紋理陶土幕墻連接結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開放式防滲漏凹凸紋理陶土幕墻連接結構,包括:豎龍骨:用于固定在混凝土墻體上;橫龍骨:與豎龍骨垂直固定連接;方鋼管:與豎龍骨對應設置且固定在豎龍骨上;保溫層:包括相對方鋼管固定連接的固定組件以及保溫棉層;固定組件包括與豎龍骨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板、與方鋼管固定連接的第二固定板、以及與第二固定板固定連接的第三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間隔設置形成第一空腔,第三固定板截面形狀呈U形,第三固定板設置在方鋼管的前側且與方鋼管間隔設置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與第二空腔填充有保溫棉形成保溫棉層;第一連接件:第一連接件分別與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固定連接;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對稱設置,第二連接件分別與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固定連接;
第一防水板:固定在第一連接件上,第二防水板:固定在第二連接件上;第一防水板與第二防水板在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之間形成密封結構;定位件:固定在橫龍骨上,定位件從后向前穿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防水板;定位件與防水板密封連接;陶土板:相對固定在定位件的遠離橫龍骨的一端。
[0006]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的開放式防滲漏凹凸紋理陶土幕墻連接結構的保溫層包括固定組件和在固定組件形成的第一空腔與第二空腔填充保溫棉形成保溫棉層,本申請中,保溫層的固定組件的安裝基準分別是豎龍骨和方鋼管,也即,保溫層具有較強的結構穩定性,不僅如此,在安裝防水板時,防水板的連接件的安裝基準為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從而保證了防水板的連接件具有較強的結構穩定性,這樣,使得本申請中的防水板能夠抵抗較大的載荷,保證防水板具有較長的使用年限。
[0007]進一步的,第一固定板包括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板段和與第一板段垂直設置的第二板段,第二板段靠近豎龍骨的一端設置有第一翻邊,第一翻邊與豎龍骨固定連接;第二固定板沿左右方向延伸設置,第二固定板的朝向方鋼管的一端設置有第二翻邊,第二翻邊與方鋼管固定連接;第三固定板包括與方鋼管前側面平行間隔設置的第三板段,第三板段左側固定有第四板段,第三板段右側固定有第五板段,第四板段朝向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設置有第三翻邊,第三翻邊與第二固定板固定連接,第五板段朝向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設置有第四翻邊,第四翻邊與第二固定板固定連接。
[0008]有益效果: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結構設置合理,方便安裝。
[0009]所述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結構相同且對稱設置,均包括沿相互垂直的第一連接段、第二連接段、第三連接段,第一連接段與第三連接段平行設置且分別固定在第二連接段的左右兩側,第一連接段的朝向第二固定板的一側設置有第六翻邊,第六翻邊與第二固定板固定連接;第三連接段的朝向第三固定板的一側設置有第七翻邊,第七翻邊與第三固定板固定連接。
[0010]有益效果: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能夠相對于保溫層的固定組件進行穩定的安裝。
[0011]所述防水板包括與連接件的第三連接段固定連接的折邊,所述密封結構設置在第一防水板的這邊與第二防水板的折邊之間。
[0012]有益效果:防水板折邊的設置能夠增加防水板固定穩定性,而且方便密封結構的設置。
[0013]所述定位件的截面形狀為工字形,包括與橫龍骨固定連接的T形插套和與T形插套密封插接的T形插件, T形插套從后向前依次穿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防水板且與防水板密封連接。
[0014]有益效果:在保證定位件能夠為陶土板的安裝提供穩定的基礎,同時,定位件的安裝也比較簡單方便。
[0015]進一步的,所述T形插件包括插接段和與插接段垂直固定連接的定位段;所述陶土板與定位件之間通過掛接組件固定連接,掛接組件包括設置在T形插件左右兩側的L形槽鋼,L形槽鋼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鋼板和第二鋼板,第一鋼板的截面沿前后方向延伸設置且
與插接段固定連接,第二鋼板的截面沿左右方向延伸設置且與定位段固定連接,第二鋼板在左右方向的長度大于定位段在左右方向一半的長度使第二鋼板形成懸伸段;掛接組件還包括在懸伸段與陶土板連接的掛件。
[0016]有益效果:掛接組件的設置保證了陶土板的安裝穩定性。
[0017]所述掛件包括固定在第二鋼板上的呈L狀的安裝座和固定在陶土板上的安裝板,安裝座的水平面上設置有調節長孔,安裝板上開設有與調節長孔對應的穿孔,安裝板與安裝座通過螺栓可調連接。
[0018]有益效果:掛件的設置能夠方便調節陶土板與第二鋼板之間的距離。
[0019]相鄰兩塊陶土板在前后方向形成折縫。
[0020]有益效果:折縫的設置能夠減少雨水從陶土板縫隙中進入,從而保護陶土板幕墻連接結構。
附圖說明
[0021]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開放式防滲漏凹凸紋理陶土幕墻連接結構的橫剖視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開放式防滲漏凹凸紋理陶土幕墻連接結構的縱剖視圖;圖3是圖1中開放式防滲漏凹凸紋理陶土幕墻連接結構的A處局部放大圖;圖4是圖1中第一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1中第二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1中第三固定板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1中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1
?
豎龍骨;2
?
橫龍骨;3
?
方鋼管;4
?
第一固定板;5
?
第二固定板;6
?
保溫棉層;7
?
第三固定板;8
?
連接件;9
?
防水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開放式防滲漏凹凸紋理陶土幕墻連接結構,其特征是,包括:豎龍骨:用于固定在混凝土墻體上;橫龍骨:與豎龍骨垂直固定連接;方鋼管:與豎龍骨對應設置且固定在豎龍骨上;保溫層:包括相對方鋼管和豎龍骨固定連接的固定組件以及保溫棉層;固定組件包括與豎龍骨固定連接的第一固定板、與方鋼管固定連接的第二固定板、以及與第二固定板固定連接的第三固定板,第一固定板與第二固定板在前后方向間隔設置形成第一空腔,第三固定板截面形狀呈U形,第三固定板設置在方鋼管的前側且與方鋼管間隔設置形成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與第二空腔填充有保溫棉形成保溫棉層;第一連接件:第一連接件分別與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固定連接;第二連接件:與第一連接件對稱設置,第二連接件分別與第二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固定連接;第一防水板:固定在第一連接件上,第二防水板:固定在第二連接件上;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之間設置密封結構;定位件:固定在橫龍骨上,定位件從后向前穿過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防水板;定位件與防水板密封連接;陶土板:相對固定在定位件的遠離橫龍骨的一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開放式防滲漏凹凸紋理陶土幕墻連接結構,其特征是,第一固定板包括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板段和與第一板段垂直設置的第二板段,第二板段靠近豎龍骨的一端設置有第一翻邊,第一翻邊與豎龍骨固定連接;第二固定板沿左右方向延伸設置,第二固定板的朝向方鋼管的一端設置有第二翻邊,第二翻邊與方鋼管固定連接;第三固定板包括與方鋼管前側面平行間隔設置的第三板段,第三板段左側固定有第四板段,第三板段右側固定有第五板段,第四板段朝向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設置有第三翻邊,第三翻邊與第二固定板固定連接,第五板段朝向第二固定板的一端設置有第四翻邊,第四翻邊與第二固定板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開放式防滲漏凹凸紋理陶土幕墻連接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東昌,王彩峰,王孟,周豐厚,邱光文,耿雪潔,雷震智,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七局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