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食品加工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動物腸油脂刮除機;包括操作臺,所述操作臺上設有刮油輪和腸體輸送裝置;操作臺上還設有腸體輸送輔助裝置,腸體輸送輔助裝置包括安裝板,安裝板在夾爪的輸送路徑上延伸;安裝板上設有若干組引導組件,每組引導組件包括彈性夾板機構、抬升板機構、撥腸彈簧機構和輪蓋機構,彈性夾板機構包括兩個彈性夾板,兩個彈性夾板組合呈V形;抬升板機構包括抬升板和彈性支架,在彈性支架的支撐下,抬升板的下游端高于上游端;撥腸彈簧機構包括彈簧座,彈簧座上轉動安裝有撥腸彈簧;輪蓋機構包括輪蓋和輔助彈片;輔助彈片將腸體推向輪蓋;可以有效的避免腸體下垂,保證刮油效果。保證刮油效果。保證刮油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動物腸油脂刮除機
[0001]本技術涉及食品加工設備
,尤其涉及動物腸油脂刮除機。
技術介紹
[0002]腸類食品加工過程中,為了減少腸類產品的含油量,提升口感,腸類產品加工成食品前需要使用工具將腸壁多余的油脂去掉。去除油脂過程中,需將腸類產品展平,然后使用刮板與腸外壁接觸,刮出多余油脂。隨著肉食產品加工行業的規模化,加工設備的自動化程度也不斷提高。市場上出現了一些應用于動物腸的油脂刮除設備,例如申請號為202220259369.4的技術專利所公開的動物腸油脂刮除設備,該設備機械化、自動化完成油脂的刮除。但是實際使用中發現,由于腸體柔軟,腸體輸送時會存在兩個夾爪之間的腸體下垂的現象,進而影響刮油效果。因此,需要對設備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動物腸油脂刮除機,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解決腸體輸送過程中腸體下垂,影響刮油效果的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動物腸油脂刮除機,包括操作臺,所述操作臺上設有刮油輪和腸體輸送裝置,腸體輸送裝置具有夾取腸體的夾爪,夾爪夾取腸體并移動經過刮油輪處;操作臺上還設有腸體輸送輔助裝置,腸體輸送輔助裝置包括安裝板,安裝板在夾爪的輸送路徑上延伸;安裝板上設有若干組引導組件,多組引導組件在夾爪的輸送路徑上依次分布;每組引導組件包括在腸體的輸送方向上依次設置的
[0005]彈性夾板機構,所述彈性夾板機構包括兩個彈性夾板,彈性夾板的外端與安裝板的邊緣固定連接,內端向安裝板的內側、下游側延伸;兩個彈性夾板組合呈V形;
[0006]抬升板機構,抬升板機構包括抬升板和彈性支架,抬升板安裝在彈性支架上,在彈性支架的支撐下,抬升板的下游端高于上游端;
[0007]撥腸彈簧機構,所述撥腸彈簧機構包括彈簧座,彈簧座上轉動安裝有撥腸彈簧,撥腸彈簧的其中一個端部與安裝板或彈簧座抵接或卡接;另一端則向安裝板的中部延伸;
[0008]和輪蓋機構,所述輪蓋機構包括輪蓋和輔助彈片;所述輪蓋固定安裝在安裝板上,輪蓋朝向刮油輪孔的側面設有弧形的輪槽,輪槽與刮油輪的刮油輪側刃部相適應;輔助彈片固定在安裝板上,用于將腸體推向輪蓋。
[0009]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輪槽朝向腸體的開口側設有兩個遮擋板,兩個遮擋板分別位于輪槽的上游側和下游側,兩個遮擋板間隔設置,兩者之間形成開口,用于供刮油輪與腸體接觸;輔助彈片對腸體的作用端位于開口的上游側。
[0010]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夾爪包括第一夾爪和第二夾爪,所述第一夾爪上設有撥輪,所述第二夾爪上設有夾持彈簧和夾持避讓部,所述夾持避讓部位于第二夾爪的夾持端,所述夾持彈簧位于夾持避讓部的上側,夾持彈簧的一端與夾爪座或第二夾爪抵接或卡接,另一端則延伸至撥輪處;當第一夾爪和第二夾爪打開時,撥輪對夾持彈簧限位;當第一
夾爪和第二夾爪夾緊時,撥輪撥動夾持彈簧至夾持避讓部的外側,夾持彈簧和夾持避讓部之間形成夾持腸體的空間。
[0011]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上料輸送機構包括輸送鏈板,輸送鏈板上設有上料夾持機構,上料夾持機構包括上料定位板和彈性壓體,上料定位板具有上料槽,上料槽的兩個側壁上分別設有側孔,彈性壓體位于側孔內,對位于上料槽內的腸體進行壓持。
[0012]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上料槽的出料端設有抬升部,在腸體的輸送方向上,抬升部的下游端高于上游端。
[0013]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彈性壓體為鋼絲繩,鋼絲繩的一端固定在機架上,另一端則延伸至上料槽內,在腸體上施加向下的壓力。
[0014]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彈性壓體為金屬片,金屬片的一端固定在上料槽的其中一個側壁上,另一端則向上料槽的另一側壁延伸;金屬片在腸體上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0015]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動物腸油脂刮除機具有以下優點:
[0016]1)在兩個彈性夾板的作用下,腸體被限制在安裝板的中部且對腸體的輸送施加一阻力,利于將腸體拉直,避免下垂;抬升板位于彈性夾板的下游側,將腸體抬升,便于夾爪夾取腸體;輪蓋機構與刮油輪配合,可提高刮油的質量;
[0017]2)輪槽朝向腸體的開口側設有兩個遮擋板,遮擋板的設置可減小刮油輪對腸體的作用力,避免接觸面過大導致腸體被刮油輪打壞、打斷;
[0018]3)夾爪改進后,能夠保證對腸體有效的夾持,腸體不僅被兩個夾爪夾持,還被夾持彈簧和第二夾爪夾持;雙重夾持效果好。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是動物腸油脂刮除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操作臺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圖2中A區域的局部放大視圖;
[0023]圖4是輪蓋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夾爪第一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6是夾爪第二視角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7是上料板和鋼絲的組裝狀態示意圖;
[0027]圖8是上料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9是輪蓋和刮油輪的裝配示意圖。
[0029]圖中:
[0030]1?
操作臺;11
?
安裝板;12
?
彈性夾板機構;121
?
彈性夾板;13
?
抬升板機構;131抬升板;132
?
彈性支架;133
?
固定座;134
?
限位座;14
?
撥腸彈簧機構;141
?
彈簧座;142
?
撥腸彈簧;15
?
輪蓋機構;151
?
輪蓋;152
?
輔助彈片;153
?
遮擋板;154
?
輪槽;16
?
刮油輪孔;17
?
通孔;
[0031]2?
夾爪;21
?
夾爪座;22
?
第一夾爪;23
?
第二夾爪;24
?
撥輪;25
?
夾持彈簧;26
?
夾持避讓部;
[0032]3?
上料輸送機構;31
?
輸送鏈板;32
?
上料定位板;33
?
彈性壓體;34
?
側孔;35
?
抬升部;
[0033]4?
刮油輪;41
?
刮油輪主刃部;42
?
刮油輪側刃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34]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動物腸油脂刮除機,包括操作臺(1),所述操作臺(1)上設有刮油輪(4)和腸體輸送裝置,腸體輸送裝置具有夾取腸體的夾爪(2),夾爪(2)夾取腸體并移動經過刮油輪(4)處;其特征在于:操作臺(1)上還設有腸體輸送輔助裝置,腸體輸送輔助裝置包括安裝板(11),安裝板(11)在夾爪(2)的輸送路徑上延伸;安裝板(11)上設有若干組引導組件,多組引導組件在夾爪(2)的輸送路徑上依次分布;每組引導組件包括在腸體的輸送方向上依次設置的彈性夾板機構(12),所述彈性夾板機構(12)包括兩個彈性夾板(121),彈性夾板(121)的外端與安裝板(11)的邊緣固定連接,內端向安裝板(11)的內側、下游側延伸;兩個彈性夾板(121)組合呈V形;抬升板機構(13),抬升板機構(13)包括抬升板(131)和彈性支架(132),抬升板(131)安裝在彈性支架(132)上,在彈性支架(132)的支撐下,抬升板(131)的下游端高于上游端;撥腸彈簧機構(14),所述撥腸彈簧機構(14)包括彈簧座(141),彈簧座(141)上轉動安裝有撥腸彈簧(142),撥腸彈簧(142)的其中一個端部與安裝板(11)或彈簧座(141)抵接或卡接;另一端則向安裝板(11)的中部延伸;和輪蓋機構(15),所述輪蓋機構(15)包括輪蓋(151)和輔助彈片(152);所述輪蓋(151)固定安裝在安裝板(11)上,輪蓋(151)朝向刮油輪孔(16)的側面設有弧形的輪槽(154),輪槽(154)與刮油輪(4)的刮油輪側刃部(42)相適應;輔助彈片(152)固定在安裝板(11)上,用于將腸體推向輪蓋(151)。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物腸油脂刮除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輪槽(154)朝向腸體的開口側設有兩個遮擋板(153),兩個遮擋板(153)分別位于輪槽(154)的上游側和下游側,兩個遮擋板(153)間隔設置,兩者之間形成開口,用于供刮油輪...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尹振軍,
申請(專利權)人:濰坊啟園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