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濕式電除塵器領域,具體公開一種組合濕式電除塵器,包括進煙管和出煙管,所述進煙管上端面開設有環槽,所述出煙管外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外螺紋筒,所述外螺紋筒上貫穿并螺紋連接有內螺紋環,所述內螺紋環側壁上固定連接有拉桿,所述出煙管下端面開設有卡接腔,所述卡接腔內貫穿伸出并彈性連接有L型塊,將出煙管下端和進煙管上端對齊,轉動拉桿從而使內螺紋環轉動,內螺紋環和外螺紋筒螺紋連接從而使內螺紋環轉動的同時向下移動,即內螺紋環轉動連接的L型塊向下移動,從而塞入環槽內對環槽進行脹緊密封,從而便于煙氣通過,在L型塊向下移動時擠壓軟膜從而使軟膜也向下移動塞入環槽內,從而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從而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從而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組合濕式電除塵器
[0001]本技術涉及濕式電除塵器領域,具體是一種組合濕式電除塵器。
技術介紹
[0002]濕式電除塵器是一種用來處理含微量粉塵和微顆粒的新除塵設備,主要用來除去含濕氣體中的塵、酸霧、水滴、氣溶膠、臭味、PM2.5等有害物質,是治理大氣粉塵污染的理想設備。濕式電除塵器通常簡稱WESP,與干式電除塵器的除塵基本原理相同,要經歷荷電、收集和清灰三個階段。
[0003]現有的技術中,當煙氣中的粉塵、雜質較多時,需要通過幾臺濕式電除塵器組合,串聯在一起進行除塵,通常是將一臺濕式電除塵器的出煙口和另一臺濕式電除塵器的進煙口通過連接,但是在長期過程中,出煙口和進煙口的連接處易發生泄漏,從而影響其正常運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組合濕式電除塵器,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組合濕式電除塵器,包括進煙管和出煙管,所述進煙管上端面開設有環槽,所述出煙管外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外螺紋筒,所述外螺紋筒上貫穿并螺紋連接有內螺紋環,所述內螺紋環側壁上固定連接有拉桿,所述出煙管下端面開設有卡接腔,所述卡接腔內貫穿伸出并彈性連接有L型塊,所述L型塊和內螺紋環轉動連接。
[0007]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環槽上固定連接有軟膜,所述軟膜朝向進煙管軸心的一側開設有若干組通孔。
[0008]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進煙管內壁上端固定連接有報警塊,所述報警塊上固定連接有報警器,所述報警塊內開設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內設置有控制開關,所述控制腔內貫穿伸出并滑動連接有T字塊,且所述T字塊上套設有彈簧。
[0009]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出煙管內開設有水槽,所述水槽和卡接腔的相鄰側壁上開設有環腔,所述水槽內注入有密封液。
[0010]作為本技術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L型塊上端固定連接有活塞環,所述活塞環伸入環腔并密封滑動連接,所述環腔側壁上開設有若干組斜孔,所述活塞環內開設有若干組八字孔。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術中,通過將出煙管下端和進煙管上端對齊,轉動拉桿從而使內螺紋環轉動,內螺紋環和外螺紋筒螺紋連接從而使內螺紋環轉動的同時向下移動,即內螺紋環轉動連接的L型塊向下移動,從而塞入環槽內對環槽進行脹緊密封,從而便于煙氣通過,在L型塊向下移動時擠壓軟膜從而使軟膜也向下移動塞入環槽內,從而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0013]2、本技術中,通過當長期工作進煙管和出煙管之間的脹緊密封失效時,煙氣移動從而通過通孔進入軟膜內,從而使軟膜形成二次密封,從而防止煙氣泄漏,且煙氣進入軟膜內會使軟膜鼓脹從而推動質地較輕的T字塊,T字塊移動從而擠壓控制開關,控制開關從而發出信號給報警器并控制報警器發出警報,從而促使人們及時進行維修處理。
[0014]3、本技術中,通過在L型塊向下移動時,L型塊上固定連接的活塞環向下移動,在活塞環上的八字孔和斜孔相對應時,水槽內的密封液依次通過八字孔、斜孔及L型塊內部的空腔下落,流到下方的軟膜上,從而便于軟膜被擠壓伸入環槽內時具有排出空氣的效果,從而能夠進行更好的脹緊,且能夠有效的防止軟膜的磨損,L型塊繼續下移,活塞環上的八字孔和斜孔位置不對應,從而使水槽內的密封液難以流出,從而便于下一次使用。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中一種組合濕式電除塵器的剖視圖;
[0016]圖2為本技術中一種組合濕式電除塵器的局部的放大圖;
[0017]圖3為圖1中A處放大示意圖;
[0018]圖4為圖1中B處放大示意圖。
[0019]圖中:1、進煙管;11、出煙管;12、外螺紋筒;13、內螺紋環;14、拉桿;15、卡接腔;16、L型塊;17、環槽;2、軟膜;21、通孔;3、報警塊;31、報警器;32、控制腔;33、控制開關;34、T字塊;4、活塞環;41、斜孔;42、八字孔;43、水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1]請參閱圖1~4,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組合濕式電除塵器,包括進煙管1和出煙管11,所述進煙管1上端面開設有環槽17,所述出煙管11外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外螺紋筒12,所述外螺紋筒12上貫穿并螺紋連接有內螺紋環13,所述內螺紋環13側壁上固定連接有拉桿14,所述出煙管11下端面開設有卡接腔15,所述卡接腔15內貫穿伸出并彈性連接有L型塊16,所述L型塊16和內螺紋環13轉動連接。
[0022]所述環槽17上固定連接有軟膜2,所述軟膜2朝向進煙管1軸心的一側開設有若干組通孔21,將出煙管11下端和進煙管1上端對齊,轉動拉桿14從而使內螺紋環13轉動,內螺紋環13和外螺紋筒12螺紋連接從而使內螺紋環13轉動的同時向下移動,即內螺紋環13轉動連接的L型塊16向下移動,從而塞入環槽17內對環槽17進行脹緊密封,從而便于煙氣通過,在L型塊16向下移動時擠壓軟膜2從而使軟膜2也向下移動塞入環槽17內,從而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0023]所述進煙管1內壁上端固定連接有報警塊3,所述報警塊3上固定連接有報警器31,所述報警塊3內開設有控制腔32,所述控制腔32內設置有控制開關33,所述控制腔32內貫穿伸出并滑動連接有T字塊34,且所述T字塊34上套設有彈簧,當長期工作進煙管1和出煙管11之間的脹緊密封失效時,煙氣移動從而通過通孔21進入軟膜2內,從而使軟膜2形成二次密
封,從而防止煙氣泄漏,且煙氣進入軟膜2內會使軟膜2鼓脹從而推動質地較輕的T字塊34,T字塊34移動從而擠壓控制開關33,控制開關33從而發出信號給報警器31并控制報警器31發出警報,從而促使人們及時進行維修處理。
[0024]所述出煙管11內開設有水槽43,所述水槽43和卡接腔15的相鄰側壁上開設有環腔,所述水槽43內注入有密封液。
[0025]所述L型塊16上端固定連接有活塞環4,所述活塞環4伸入環腔并密封滑動連接,所述環腔側壁上開設有若干組斜孔41,所述活塞環4內開設有若干組八字孔42,在L型塊16向下移動時,L型塊16上固定連接的活塞環4向下移動,在活塞環4上的八字孔42和斜孔41相對應時,水槽43內的密封液依次通過八字孔42、斜孔41及L型塊16內部的空腔下落,流到下方的軟膜2上,從而便于軟膜2被擠壓伸入環槽17內時具有排出空氣的效果,從而能夠進行更好的脹緊,且能夠有效的防止軟膜2的磨損,L型塊16繼續下移,活塞環4上的八字孔42和斜孔41位置不對應,從而使水槽43內的密封液難以流出,從而便于下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組合濕式電除塵器,包括進煙管(1)和出煙管(11),其特征在于:所述進煙管(1)上端面開設有環槽(17),所述出煙管(11)外側壁上固定連接有外螺紋筒(12),所述外螺紋筒(12)上貫穿并螺紋連接有內螺紋環(13),所述內螺紋環(13)側壁上固定連接有拉桿(14),所述出煙管(11)下端面開設有卡接腔(15),所述卡接腔(15)內貫穿伸出并彈性連接有L型塊(16),所述L型塊(16)和內螺紋環(13)轉動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濕式電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環槽(17)上固定連接有軟膜(2),所述軟膜(2)朝向進煙管(1)軸心的一側開設有若干組通孔(2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組合濕式電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進煙管(1)內壁上端固...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海燕,孫建清,常江濤,喇曉東,李剛,
申請(專利權)人:張家口浩方環??萍加邢薰?/a>,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