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設有一本體、一工作件及至少一減震件,該本體為一呈長條狀的桿體,該本體的兩端分別設有一握柄端及一結合端,該工作件與該本體的結合端相結合,該至少一減震件設于該本體上且介于該握柄端及該結合端之間,讓使用者握持該本體并借由該工作件進行使用時,可經由該至少一減震件提供一減震及緩沖效果,該至少一減震件的長度大于該本體長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等于該本體的長度,提供一種可依據使用需求握持且能提高減震效果的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能提高減震效果的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能提高減震效果的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手工具,尤指一種可依據使用需求握持且能提高減震效果的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
技術介紹
[0002]目前用以敲擊或砍伐用的錘體或斧具,大多會于握柄的一端套設有一握柄套,借由該握柄套減緩錘體或斧具因碰撞物品所產生的反作用力,然而,位于該握柄一端的握柄套雖可提供一減震及緩沖的效果,但現有握柄套位于該握柄上的長度大多小于該握柄長度二分之一,亦即僅有在握持該握柄后端部位時,方可通過該握柄套提供一減震或緩沖的效果,但現有錘體或斧具于使用時,若在近距離或需小幅度移動的情況下時,使用者大多會握持遠離該握柄套的前端進行使用,此時,當使用者握持未設有該握柄套的前端進行使用時,現有錘體或斧具于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反作用力,無法被減緩或緩沖,會讓使用者于使用的過程中感覺不舒服且容易造成手部受傷,不僅無法依據使用者的需要握持不同部位進行使用,且無法有效提供減震及緩沖效果,誠有加以改進的地方。
技術實現思路
[0003]因此,本技術有鑒于現有鐵錘或斧具在結構及使用上的缺失及不足,特經過不斷的研究與試驗,終于發展出一種可改進現有缺失的本技術。
[0004]本技術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是通過精簡的結構配置方式,進而提供一可依據使用需求握持且能提高減震效果的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
[0005]為達上述目的,本技術主要提供一種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設有一本體、一工作件及至少一減震件,該本體為一呈長條狀的桿體,該本體的兩端分別設有一握柄端及一結合端,該工作件與該本體的結合端相結合,該至少一減震件設于該本體上且介于該握柄端及該結合端之間,讓使用者握持該本體并借由該工作件進行使用時,可經由該至少一減震件提供一減震及緩沖效果,該至少一減震件的長度大于該本體長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等于該本體的長度。
[0006]進一步,如前所述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中該工作件為一錘頭。
[0007]再進一步,如前所述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中該工作件為一斧片。
[0008]較佳的是,如前所述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中該本體于結合端設有一結合部,該結合部設有一套設孔,該工作件可移動地與該結合部相結合設有一套設部、一敲擊部及一鎖合部,該套設部可移動地與該結合部的套設孔相結合,該敲擊部設于該套設部的一端且位于該結合部下方,該鎖合部與該套設部相結合且與該結合部相抵靠,于該結合部及該敲擊部之間設有一彈性件。
[0009]較佳的是,如前所述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中該敲擊部為一斧片。
[0010]較佳的是,如前所述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中該至少一減震件可為一由硅膠、橡膠或熱塑性軟性膠料所制成的套體。
[0011]較佳的是,如前所述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中該至少一減震件具有單一厚度。
[0012]較佳的是,如前所述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中該至少一減震件的厚度由該結合端朝該握柄端逐漸增厚。
[0013]較佳的是,如前所述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中該手工具設有數個減震件,該數個減震件套設于該本體上且相貼靠,該數個減震件由不同材質所制成。
[0014]較佳的是,如前所述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中各減震件具有不同的厚度。
[0015]借由上述的技術特征,本技術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于使用時,不僅可通過位于該本體上且長度大于該本體長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等于該本體的長度的結構配置方式,讓用戶可方便地依據其需要握持相對應的減震件進行使用,且可通過位于該結合部及該敲擊部之間的彈性件,提供一讓反作用力產生延遲回彈的減震及吸震效果,于使用的過程中提供雙重的減震及緩沖效果,有效減緩使用者或患者的不適感,讓使用者能穩固地握持該本體進行敲擊,進而提供一可依據使用需求握持且能提高減震效果的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
[0016]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外觀側視圖。
[0018]圖2為本技術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外觀側視圖。
[0019]圖3為本技術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操作側視圖。
[0020]圖4為本技術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另一操作側視圖。
[0021]圖5為本技術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外觀側視圖。
[0022]圖6為本技術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外觀側視圖。
[0023]圖7為本技術第四較佳實施例的操作側視圖。
[0024]圖8為本技術第五較佳實施例的外觀側視圖。
[0025]圖9為本技術第六較佳實施例的外觀側視圖。
[0026]圖10為本技術第六較佳實施例的操作側視圖。
[0027]圖11為本技術第七較佳實施例的外觀側視圖。
[0028]圖12為本技術第八較佳實施例的外觀側視圖。
[0029]圖13為本技術第八較佳實施例的操作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以下配合圖式及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技術為達成預定技術目的所采取的技術手段。
[0031]本技術是一種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請配合參看如圖1所示的第一較佳實施例,該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設有一本體10、一工作件20及至少一減震件30,其中:
[0032]該本體10為一呈長條狀的桿體,該本體10的兩端分別設有一握柄端11及一結合端12,該工作件20與該本體10的結合端11相結合,較佳的是,該工作件20為一錘頭,該至少一減震件30設于該本體10上且介于該握柄端11及該結合端12之間,讓使用者握持該本體10并
借由該工作件20進行使用時,可經由該至少一減震件30提供一減震效果,該至少一減震件30可為一由硅膠、橡膠或熱塑性軟性膠料(Thermo
?
Plastic
?
Rubber material)所制成的套體,進一步,該本體10具有一長度L1,該至少一減震件30的長度為L2,其中該減震件30的長度L2大于該本體10長度L1的二分之一,且小于等于該本體10的長度L1(1/2L1<L2≦L1),增加使用者可握持該本體10進行使用的范圍,例如,當需要遠距離或大幅度揮動該本體10時,可握持靠近該握柄端11的該至少一減震件30,使該工作件20與物品相碰撞后,可經由該至少一減震件30減少回傳至使用者手上的反作用力;而當需要近距離或小范圍移動該本體10時,使用者可握持靠近該結合端12的該至少一減震件30,使該工作件20與物品相碰撞后,可經由該至少一減震件30減少回傳至使用者手上的反作用力,讓使用者不論握持該本體10的哪個部位進行使用時,皆可通過該至少一減震件30產生一減震緩沖的效果,較佳的是,該至少一減震件30可為單一厚度或厚度由該結合端12朝該握柄端11逐漸增厚。
[0033]請配合參看如圖2所示的本技術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的第二較佳實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設有一本體、一工作件及至少一減震件,該本體為一呈長條狀的桿體,該本體的兩端分別設有一握柄端及一結合端,該工作件與該本體的結合端相結合,該至少一減震件設于該本體上且介于該握柄端及該結合端之間,讓使用者握持該本體并借由該工作件進行使用時,能經由該至少一減震件提供一減震及緩沖效果,該至少一減震件的長度大于該本體長度的二分之一,且小于等于該本體的長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該工作件為一錘頭。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該工作件為一斧片。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緩沖效果的手工具,其特征在于,該本體于結合端設有一結合部,該結合部設有一套設孔,該工作件能移動地與該結合部相結合設有一套設部、一敲擊部及一鎖合部,該套設部能移動地與該結合部的套設孔相結合,該敲擊部設于該套設部的一端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施瑞源,
申請(專利權)人:施瑞源,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