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多功能平板音響,包括墻體,所述墻體上開設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的左側頂部處開設有開口,所述第一空腔內腔左側處設有平板音響本體,所述平板音響本體的底部中間位置處固定連接有固定軸,所述平板音響本體的底部設有支撐塊,且所述支撐塊的底部設有移動機構,本發明專利技術在使用時,通過固定軸、圓盤、圓形凹槽、弧形板、L形桿、推塊和第二彈簧之間的相互配合通過將圓盤卡接進圓形凹槽內腔中,從而可將平板音響本體卡接安裝在支撐塊上,拆裝便捷。拆裝便捷。拆裝便捷。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多功能平板音響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音響設備
,具體為一種多功能平板音響。
技術介紹
[0002]音響是指除了人的語言、音樂之外的其他聲響,包括自然環境的聲響、動物的聲音、機器工具的音響、人的動作發出的各種聲音等。音響主要包括功放、周遍設備、揚聲器、調音臺、麥克風、顯示設備等等。其中,音箱就是聲音輸出設備、喇叭、低音炮等等。一個音箱里通常包括高、低、中三種揚聲器。
[0003]現有的多功能平板音響,通常采用壁掛的方式安裝在墻面上,但是,壁掛的方式通常需要先在墻面上打釘,此種安裝方式不僅影響墻面的美觀性,且安裝的穩定性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多功能平板音響。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多功能平板音響,包括墻體,所述墻體上開設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的左側頂部處開設有開口,所述第一空腔內腔左側處設有平板音響本體,所述平板音響本體的底部中間位置處固定連接有固定軸,所述平板音響本體的底部設有支撐塊,且所述支撐塊的底部設有移動機構,所述支撐塊的頂部中間位置處開設有圓形凹槽,且所述圓形凹槽內腔活動連接有圓盤,所述固定軸的底端與圓盤的頂部圓心處固定連接,所述圓盤的頂部設有卡接機構,所述第一空腔的內腔右側壁固定連接有兩個橫板,且兩個所述橫板為上下設置,兩個所述橫板相鄰一側均設有繞線輥,兩個所述繞線輥上共同貫穿設有轉軸,兩個所述橫板上均固定連接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一空腔的內腔頂部靠近右側處固定連接有第一伺服電機,所述轉軸的底端插接在相鄰第一軸承內腔,且所述轉軸的頂端貫穿相鄰第一軸承內腔,并與第一伺服電機的動力輸出端固定連接,位于頂部的所述繞線輥上設置有電源線,且所述電源線的一端與平板音響本體電性連接,位于底部的所述繞線輥上設置有音響線,且所述音響線的一端與平板音響本體電線連接。
[0006]優選的,所述第一空腔的內側壁粘結有海綿層,所述平板音響本體的外側壁均與海綿層相互貼合。
[0007]優選的,所述墻體上靠近左側處開設有限位腔,且所述限位腔內腔靠近頂部處貼合設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防塵板,所述限位腔的頂部開設有第一開槽,所述防塵板的頂部貫穿第一開槽內腔,并與平板音響本體的底部相互貼合,所述限位板的底部靠近前后兩側處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且所述第一彈簧的底端與限位腔內腔底部固定連接。
[0008]優選的,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兩個豎板,且兩個所述豎板分別位于支撐塊的前后兩側,兩個所述豎板上靠近頂部處均固定連接有第二軸承,且所述第二軸承內腔貫穿設有活動軸,兩個所述活動軸相鄰一端分別與支撐塊的前后兩側固定連接,兩個所述豎板的底部
共同固定連接有移動板,所述移動板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推板,所述第一空腔的內腔右側壁靠近底部處固定連接有電動推桿,且所述電動推桿的動力端與推板的右側固定連接。
[0009]優選的,所述推板的底部靠近前后兩側處均鉸接有滾輪,所述第一空腔的內腔底部靠近前后兩側處均開設有與滾輪相互匹配的滑槽,兩個所述滾輪分別活動連接在相鄰的滑槽內腔。
[0010]優選的,位于前側的所述活動軸的前端固定連接有從動錐形齒輪,且所述從動錐形齒輪的前側右側處嚙合有傳動錐形齒輪,所述傳動錐形齒輪的右側圓心處固定連接有方孔圓管,所述移動板的頂部靠近左側處固定連接有側板,且所述側板上靠近頂部處固定連接有第三軸承,所述方孔圓管的右端貫穿第三軸承內腔,并延伸至第一空腔的內腔靠近右側處,所述第一空腔的內腔右側壁靠近底部處安裝有第二伺服電機,且所述第二伺服電機的動力輸出端固定連接有傳動齒輪,所述傳動齒輪的頂部嚙合有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上圓心處貫穿設有第一方桿,所述第一方桿的一端插接在方孔圓管的內腔右側,且所述第一方桿的另一端與第一空腔的內腔右側壁轉動連接。
[0011]優選的,所述卡接機構包括兩個弧形板,且兩個所述弧形板分別貼合設置于圓盤的頂部前后兩側處,兩個所述弧形板的弧形邊均與固定軸的外側壁相互貼合,且兩個所述弧形板相遠離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L形桿,所述支撐塊的左側靠近前后兩側處均開設有矩形凹槽,且所述矩形凹槽內腔頂部和底部共同貼合設有推塊,兩個所述推塊的左側均延伸至支撐塊的左側,兩個所述矩形凹槽的頂部均開設有與L形桿相互匹配的第二開槽,兩個所述L形桿的另一端分別貫穿相鄰的第二開槽內腔,并分別與相鄰的推塊頂部固定連接,兩個所述推塊相遠離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且所述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矩形凹槽內側壁固定連接。
[0012]優選的,所述支撐塊上靠近底部處開設有第二空腔,且所述第二空腔內腔靠近頂部處貼合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塊上貫穿設有第二方桿,所述第二空腔的頂部與底部均開設有方孔,位于頂部的所述方孔內腔與圓形凹槽內腔相連通,所述圓盤的底部圓心處開設有方形凹槽,且所述第二方桿的頂端貫穿相鄰方孔,并插接在方形凹槽內腔,所述第二方桿的底端貫穿相鄰方孔內腔,并活動連接有拉環,所述第二方桿的外側套設有第三彈簧,且所述第三彈簧的上下兩端分別與限位塊和第二空腔內腔底部固定連接。
[0013]優選的,所述開口內腔底部與第一空腔內腔底部之間的垂直距離小于移動板與第一空腔內腔底部之間的垂直距離。
[0014]優選的,兩個所述繞線輥之間的垂直距離大于三十厘米,且所述電源線和音響線均為張緊設置。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專利技術通過固定軸、圓盤、圓形凹槽、弧形板、L形桿、推塊和第二彈簧之間的相互配合通過將圓盤卡接進圓形凹槽內腔中,從而可將平板音響本體卡接安裝在支撐塊上,拆裝便捷;
[0017]2、本專利技術通過活動軸、豎板、傳動錐形齒輪、從動錐形齒輪、側板、第一方桿、傳動齒輪、從動齒輪和第二伺服電機之間的相互配合可對平板音響本體的偏轉角度進行調節,并在移動板、推板、滾輪和電動推桿的相互配合下可將平板音響本體推至第一空腔的外側,此外,通過第二方桿、限位塊、拉環和第三彈簧之間的相互配合可在對平板音響本體水平轉
動角度調節完成后對其卡接固定,從而可對其進行翻面,進而方便工作人員對平板音響本體進行檢修和維修,降低檢修和維護的勞動強度;
[0018]3、本專利技術通過第一伺服電機、轉軸和繞線輥之間的相互配合可分別對電源線和音響線進行收縮和延伸,避免線纜雜亂的堆積在第一空腔內腔中,為檢修和維護帶來便利,同時可保持電源線與音響線之間的距離始終大于三十厘米,避免帶強電的電源線和帶弱電的音響線交織在一起導致平板音響本體產生雜音和電流聲,提高平板音響的音質。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專利技術部件支撐塊左視剖視圖;
[0021]圖3為本專利技術部件推板左視圖;
[0022]圖4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
[0023]圖5為圖1中B處的放大圖;
[0024]圖6為圖1中C處的放大圖;
[0025]圖7為圖1中D處的放大圖;
[0026]圖8為圖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功能平板音響,包括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1)上開設有第一空腔,且所述第一空腔的左側頂部處開設有開口,所述第一空腔內腔左側處設有平板音響本體(2),所述平板音響本體(2)的底部中間位置處固定連接有固定軸(13),所述平板音響本體(2)的底部設有支撐塊(14),且所述支撐塊(14)的底部設有移動機構,所述支撐塊(14)的頂部中間位置處開設有圓形凹槽,且所述圓形凹槽內腔活動連接有圓盤(27),所述固定軸(13)的底端與圓盤(27)的頂部圓心處固定連接,所述圓盤(27)的頂部設有卡接機構,所述第一空腔的內腔右側壁固定連接有兩個橫板,且兩個所述橫板為上下設置,兩個所述橫板相鄰一側均設有繞線輥(4),兩個所述繞線輥(4)上共同貫穿設有轉軸(5),兩個所述橫板上均固定連接有第一軸承,所述第一空腔的內腔頂部靠近右側處固定連接有第一伺服電機(6),所述轉軸(5)的底端插接在相鄰第一軸承內腔,且所述轉軸(5)的頂端貫穿相鄰第一軸承內腔,并與第一伺服電機(6)的動力輸出端固定連接,位于頂部的所述繞線輥(4)上設置有電源線(7),且所述電源線(7)的一端與平板音響本體(2)電性連接,位于底部的所述繞線輥(4)上設置有音響線(8),且所述音響線(8)的一端與平板音響本體(2)電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平板音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內側壁粘結有海綿層(3),所述平板音響本體(2)的外側壁均與海綿層(3)相互貼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平板音響,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1)上靠近左側處開設有限位腔,且所述限位腔內腔靠近頂部處貼合設有限位板(25),所述限位板(25)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防塵板(26),所述限位腔的頂部開設有第一開槽,所述防塵板(26)的頂部貫穿第一開槽內腔,并與平板音響本體(2)的底部相互貼合,所述限位板(25)的底部靠近前后兩側處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24),且所述第一彈簧(24)的底端與限位腔內腔底部固定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平板音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包括兩個豎板(16),且兩個所述豎板(16)分別位于支撐塊(14)的前后兩側,兩個所述豎板(16)上靠近頂部處均固定連接有第二軸承,且所述第二軸承內腔貫穿設有活動軸(15),兩個所述活動軸(15)相鄰一端分別與支撐塊(14)的前后兩側固定連接,兩個所述豎板(16)的底部共同固定連接有移動板(11),所述移動板(11)的右側固定連接有推板(10),所述第一空腔的內腔右側壁靠近底部處固定連接有電動推桿(9),且所述電動推桿(9)的動力端與推板(10)的右側固定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多功能平板音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0)的底部靠近前后兩側處均鉸接有滾輪(12),所述第一空腔的內腔底部靠近前后兩側處均開設有與滾輪(12)相互匹配的滑槽,兩個所述滾輪(12)分別活動連接在相鄰的滑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嗣林,
申請(專利權)人:金嗣林,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