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機器人結構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機器人的輔助定位結構,包括機器人本體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連接在機器人本體的底部,所述底座的四個拐角處均設置有連接塊,四個所述連接塊的中間位置均開設有通孔,四個所述通孔內部均設置有螺桿,四個所述螺桿的底部均連接有軸承,該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螺桿擠壓吸盤,將吸盤內的空氣擠出,底座底部的橡膠墊也加大了對地面的摩擦力,使得底座與地面穩固吸附,可拆卸的連接塊也不影響機器人本體的搬運,避免了底座通過螺栓直接固定安裝在地面上,這樣不僅會導致平滑地面的損害,而且機器人長時間的運行所產生的震動也會使得螺栓出現松動,導致底座不穩,發生位移,影響到機器人后續的加工的問題。工的問題。工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機器人的輔助定位結構
[0001]本技術屬于機器人結構
,具體為一種機器人的輔助定位結構。
技術介紹
[0002]當今時代發展迅速,機械工業也在快速發展,并廣泛應用到各個行業中,從手動到自動,在當代工業中,機器人指能自動執行任務的人造機器裝置,用以取代或協助人類工作,歷史上最早的機器人見于隋煬帝命工匠按照柳抃形象所營造的木偶機器人,施有機關,有坐、起、拜、伏等能力。機器人具有感知、決策、執行等基本特征,可以輔助甚至替代人類完成危險、繁重、復雜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服務人類生活,擴大或延伸人的活動及能力范圍。
[0003]目前的機器人都是由底座通過螺栓直接固定安裝在地面上,這樣不僅會導致平滑地面的損害,而且機器人長時間的運行所產生的震動也會使得螺栓出現松動,導致底座不穩,發生位移,影響到機器人后續的加工,因此,這里提出一種機器人的輔助定位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機器人的輔助定位結構,包括機器人本體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連接在機器人本體的底部,所述底座的四個拐角處均設置有連接塊,四個所述連接塊的中間位置均開設有通孔,四個所述通孔內部均設置有螺桿,且螺桿和通孔螺紋連接,四個所述螺桿的底部均連接有軸承,四個所述軸承的底部連接有用于吸附地板的吸盤,以使得底座穩固地吸附在地板上。
[0005]進一步,所述軸承分為外圈和內圈,所述軸承的外圈和吸盤固定,所述軸承內圈和螺桿過盈配合。
[0006]進一步,所述底座的一側開設有第一限位槽,所述連接塊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且限位塊延伸至第一限位槽內,所述限位塊的頂部設置成圓錐形,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一側開設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一側開設有第三限位槽,且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相通,所述第三限位槽的內部設置有拉動桿,且拉動桿的一端設置為坡面,并貫穿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延伸至第一限位槽內。
[0007]進一步,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一側內壁和拉動桿靠近坡面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彈簧,且彈簧套接在拉動桿上。
[0008]進一步,所述底座的底部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部擠壓嵌入有橡膠墊,所述橡膠墊的底部設置有波浪紋。
[0009]進一步,所述螺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轉動盤。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螺桿擠壓吸盤,將吸盤內的空氣擠出,底座底部的橡膠墊也加大了對地面的摩擦力,使得底座與地面穩固吸附,可拆卸的連接塊也不影響機器人本體的搬運,避免了底座通過螺栓直接固定安裝在地面上,這樣不僅會導致平滑地面的損害,而且機器人長時間的運行所產生的震動也會使得螺栓出現松動,
導致底座不穩,發生位移,影響到機器人后續的加工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1]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
[0012]圖1為本技術的主體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3]圖2為本技術的連接塊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4]圖3為本技術的連接塊和底座剖面示意圖;
[0015]圖4為本技術的底座仰視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1、機器人本體;2、底座;3、連接塊;4、通孔;5、螺桿;6、軸承;7、吸盤;8、第一限位槽;9、限位塊;10、第二限位槽;11、第三限位槽;12、拉動桿;13、彈簧;14、橡膠墊;15、轉動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18]如圖1
?
4所示,本技術包括機器人本體1和底座2,底座2固定連接在機器人本體1的底部,底座2的四個拐角處均設置有連接塊3,四個連接塊3的中間位置均開設有通孔4,四個通孔4內部均設置有螺桿5,且螺桿5和通孔4螺紋連接,四個螺桿5的底部均連接有軸承6,四個軸承6的底部連接有用于吸附地板的吸盤7,以使得底座2穩固地吸附在地板上。
[0019]如圖1
?
2所示,軸承6分為外圈和內圈,軸承6的外圈和吸盤7固定,軸承6內圈和螺桿5過盈配合。
[0020]在使用本裝置時,將底座2平放在地面上,擰動轉動盤15,螺桿5在通孔4內螺紋轉動,同時對吸盤7向下擠壓,軸承6使得螺桿5轉動吸盤7不動,當螺桿5轉動到合適位置時,吸盤7中的空氣被擠壓出,吸盤7牢牢地吸附在地面上
[0021]如圖3所示,底座2的一側開設有第一限位槽8,連接塊3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9,且限位塊9延伸至第一限位槽8內,限位塊9的頂部設置成圓錐形,第一限位槽8的一側開設有第二限位槽10,第二限位槽10的一側開設有第三限位槽11,且第一限位槽8、第二限位槽10和第三限位槽11相通,第三限位槽11的內部設置有拉動桿12,且拉動桿12的一端設置為坡面,并貫穿第二限位槽10和第三限位槽11延伸至第一限位槽8內,以使得當限位塊9的圓錐端伸入第一限位槽8,通過圓錐面向拉動桿12移動擠壓,使得底座2與連接塊3固定連接。
[0022]如圖3所示,第二限位槽10的一側內壁和拉動桿12靠近坡面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彈簧13,且彈簧13套接在拉動桿12上,以使得拉動桿12回彈復位。
[0023]如圖4所示,底座2的底部開設有安裝槽,安裝槽內部擠壓嵌入有橡膠墊14,橡膠墊14的底部設置有波浪紋,便于增加橡膠墊14的摩擦力,與地面更好的接觸,以使得增加底座2與地面的摩擦力,使得底座2不易滑動。
[0024]如圖1
?
2所示,螺桿5的頂部固定連接有轉動盤15,使得更好的擰動螺桿5。
[0025]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
[0026]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機器人的輔助定位結構,包括機器人本體(1)和底座(2),所述底座(2)固定連接在機器人本體(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四個拐角處均設置有連接塊(3),四個所述連接塊(3)的中間位置均開設有通孔(4),四個所述通孔(4)內部均設置有螺桿(5),且螺桿(5)和通孔(4)螺紋連接,四個所述螺桿(5)的底部均連接有軸承(6),四個所述軸承(6)的底部連接有用于吸附地板的吸盤(7),以使得底座(2)穩固地吸附在地板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器人的輔助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軸承(6)分為外圈和內圈,所述軸承(6)的外圈和吸盤(7)固定,所述軸承(6)內圈和螺桿(5)過盈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器人的輔助定位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的一側開設有第一限位槽(8),所述連接塊(3)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9),且限位塊(9)延伸至第一限位槽(8)內,所述限位塊(9)的頂部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清躍,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四點零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