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粘性外泌體,由提取的外泌體及其自身成分構成,粘附特性相比提取的外泌體明顯增加,可以良好的修飾在材料表面,從而充分發揮外泌體的作用。該粘性外泌體在材料表面的修飾工藝易于實現和控制,適用范圍廣。該粘性外泌體還可以用于藥品/化妝品制劑。該粘性外泌體還可以用于藥品/化妝品制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粘性外泌體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生物制品,具體涉及通過物理處理方式獲得的動物/植物來源的粘性外泌體。
技術介紹
[0002]外泌體是從活細胞中分泌、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脂質雙層膜細胞外囊泡。提取外泌體所使用的細胞種類多樣,如骨髓基質干細胞、胚胎干細胞、淋巴細胞、雪旺細胞、神經細胞、小膠質細胞、成纖維細胞、成骨細胞、破骨細胞、纖毛細胞等來源于動物的細胞,以及用于加工中草藥的藥用植物或其他植物的細胞,從不同類型細胞的培養物中提取的外泌體可以應用于修復不同的受損器官和組織。
[0003]提取的外泌體表面光滑、呈球狀、體積微小,在生物支架、敷料以及藥物載體,如微球等上的粘附率通常為2%~5%,并且其分布及粘附濃度難以控制。正是由于外泌體本身并不具備良好的粘附特性,故而影響了其在生物組織工程等領域中的應用。目前國內外尚沒有改善外泌體粘附特性的研究報道。替代方案是在應用中引入其他成分,如膠原或者粘合劑、氣溶膠、聚乙烯醇等增稠劑,并通過引入這些成分增加外泌體在功能材料上的粘附率,但不足在于改變了外泌體的釋放環境,對外泌體充分發揮自身生物學功能產生不利影響。中國專利CN113018501A公開了將內皮祖細胞外泌體凍干粉,經與水/透明質酸鈉混合而制得的噴劑型外泌體敷料,但外泌體在噴涂對象表面的粘附效果并未評估。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粘性外泌體,可以通過外泌體自身成分產生的粘性,在功能材料上進行高效的粘附。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粘性外泌體,該粘性外泌體包括外泌體本體以及附著在該外泌體本體上的外泌體內容物的成分(例如包括外泌體的脂質雙層膜包裹的蛋白、核酸等成分以及該脂質雙層膜在破裂后殘存的成分)。
[0007]優選的,所述外泌體本體通過外泌體內容物的成分相互聚集。
[0008]優選的,所述外泌體本體為提取自生物材料的一個或多個外泌體。
[0009]優選的,所述生物材料來源于動物、植物、原生生物或微生物。
[0010]優選的,所述粘性外泌體是通過將提取自生物材料的外泌體經梯度降溫
?
回溫處理而制得的。
[0011]一種粘性外泌體制劑,該外泌體制劑包括上述粘性外泌體以及用于分散該粘性外泌體的融合劑,通過分散所述粘性外泌體,形成用于摻混、涂覆(例如噴涂)、浸漬該粘性外泌體的工作液,從而在應用中為實現外泌體與功能材料的融合(例如將外泌體修飾在功能材料表面和/或內部)提供便利條件和途徑。
[0012]優選的,所述融合劑選自水或含有水的混合液。在使用粘性外泌體之前,使用生物
相容性良好的溶劑(例如生理鹽水、去離子無菌水)或生物體液作為融合劑,將粘性外泌體配制成溶液或懸濁液,避免引起免疫排斥反應和其他不良反應。
[0013]優選的,所述生物體液因作用組織的不同而不同,可以選擇經過消毒處理的血清、血液、關節液、組織液、淚液、唾液、消化液、腸道分泌液、鼻腔分泌液、耳道分泌液等;所述溶劑除了選擇生理鹽水、純凈水、去離子水之外,還可以選擇生物制品配制液(例如透明質酸溶液、明膠溶液)、石蠟溶液、水凝膠等。這些溶劑及生物體液可以提高粘性外泌體的粘附特性。
[0014]優選的,所述工作液中粘性外泌體的濃度為0.1~10μg/L。
[0015]優選的,所述功能材料為采用3D打印或其他方式制備的組織工程生物醫用支架,具體選自磷酸鈣支架、生物陶瓷支架、生物玻璃支架、鈦合金支架、膠原支架、合成高分子材料支架、天然高分子材料支架、水凝膠支架、生物膜、膠原膜、水凝膠膜等中的任意一種。
[0016]優選的,所述功能材料為醫用導管、導絲、輸液器、針管、針頭、敷料等醫用材料、器械中的任意一種。
[0017]優選的,所述功能材料為人工血管、人工韌帶、各種體腔、假體、人工關節(生物型或金屬型)等醫用植入物中的任意一種。
[0018]優選的,所述外泌體制劑還包括納米材料(例如生物微球、納米金、納米銀等)。
[0019]一種藥品/化妝品針劑,該針劑含有上述粘性外泌體,可以通過注射導管到達所需作用的組織臟器部位(例如膝關節腔、腦脊液腔、滑囊腔、眼瞼內眼內等血流或組織液流速較為平緩的部位),并粘附于局部組織,在局部發揮作用。
[0020]一種同樣含有上述粘性外泌體的藥品/化妝品噴劑、栓劑、液體劑型、膏劑或凝膠膠囊,可通過涂覆在所需作用的粘膜組織(如鼻腔、口腔、耳道、眼結膜、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顏面部、軀干創面等組織粘膜)并粘附在粘膜表面發揮作用。
[0021]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0022]本專利技術的粘性外泌體是通過外泌體自身成分形成良好的粘附特性,不含外泌體的組成成分之外的其他物質,保證粘性外泌體的組成和性質穩定,而且外泌體自身成分具有生物相容性和易體內降解、吸收的特點,有利于充分發揮不同來源的外泌體各自的生物學功能。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普通外泌體電鏡觀察結果:(a)凍干前;(b)凍干后。
[0024]圖2為粘性外泌體電鏡觀察結果。
[0025]圖3為粘性外泌體和普通外泌體在復溶后的粘度比較結果。
[0026]圖4為經噴涂普通外泌體后的材料表面的電鏡觀察結果。
[0027]圖5為經噴涂粘性外泌體后的材料表面的電鏡觀察結果。
[0028]圖6為粘性外泌體和普通外泌體粘附率的比較結果。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所述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非對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
[0030](一)外泌體的制備
[0031]1.1普通外泌體分離和鑒定
[0032]可選擇使用差速離心法、密度梯度離心法、尺寸排阻色譜法、過濾法、聚合物沉淀技術、免疫分離技術、篩分分離技術等手段提取動物或植物中的外泌體。也可以通過商業途徑購買動物或植物來源的外泌體。
[0033]以骨髓間充質干細胞(MSCs)為例,可以采用以下流程提取外泌體:
[0034]1)收集細胞在對數生長期的培養基或組織液,放入無菌燒杯中;
[0035]2)將無菌燒杯中的液體放入冷凍離心管,先于4℃、1000
×
g離心30min,取上清液于4℃、2000
×
g再離心10min,取上清液于4℃、10000
×
g再離心30min,取上清液(通過此步驟,清除液體中的死細胞、聚集體和較大囊泡等雜質);
[0036]3)將上一步最終獲得的液體,采用0.22μm的濾器進行過濾,收集濾液(通過此步驟,獲得外泌體的富集液);
[0037]4)將富集液繼續于4℃、100000
×
g離心12h后,棄去上清液,取沉淀用去離子水進行重懸,重懸液一部分用于鑒定,剩余部分保存于
?
80℃冰箱。
[0038]對于以上步驟1,若生物材料的來源為植物(例如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粘性外泌體,其特征在于:該粘性外泌體包括外泌體本體以及附著在該外泌體本體上的外泌體內容物的成分。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粘性外泌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泌體本體通過外泌體內容物的成分相互聚集。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粘性外泌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泌體本體為提取自生物材料的一個或多個外泌體。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粘性外泌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外泌體是通過將提取自生物材料的外泌體經梯度降溫
?
回溫處理而制得的。5.一種粘性外泌體制劑,其特征在于:該外泌體制劑包括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外泌體以及用于分散該粘性外泌體的融合劑。6.根據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征宇,潘軍強,鄭宇,孫立國,
申請(專利權)人:李征宇,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