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種粉體輸送降溫設備,屬于物料輸送技術領域,包括輸送管,輸送管的外部設置有降溫組件,降溫組件包括兩個套環,兩個套環的一端均連接有連接頭,兩個套環相鄰一端設置有多個降溫管,降溫管的兩端設置有連接組件,連接組件包括第一連接環和第二連接環,第一連接環與第二連接環分別連接于降溫管的兩端,第一連接環的一端對稱貫穿連接有插銷,第二連接環的兩側對稱貫穿連接有插塊,插銷的一端開設有插槽,插塊的兩側對稱連接有限位塊,第二連接環的內側壁對稱開設有限位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避免輸送管內部溫度升高導致的壓力升高,提高粉體輸送的安全性,同時降低輸送管晃動引起的損傷,延長輸送管的使用壽命。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粉體輸送降溫設備
[0001]本技術涉及物料輸送
,具體講是一種粉體輸送降溫設備。
技術介紹
[0002]目前,各類涉粉行業,比如木工行業、鋰電行業、3D打印行業、金屬打磨行業、靜電噴涂行業等,都會使用到粉體輸送裝置,在粉體輸送生產過程中,常用的幾種技術有:正壓輸送、真空輸送、斗式提升、輸送帶等,這些粉體輸送技術各有優缺點,基本能滿足企業粉體生產過程的要求。
[0003]中國專利申請號為CN201821575434.4的技術公開了一種粉體輸送裝置,包括承接管和用于與承接管對接的對接管,承接管的上端面設有用于與對接管擠壓以實現密封對接的軟體密封圈。本技術提供的粉體輸送裝置,對接管可直接與生產粉體的設備連接,承接管可直接與存儲粉體的容器連接,且承接管的上端面設有軟體密封圈,對接管可通過擠壓軟體密封圈與承接管形成密封對接,從而保證了輸送通道的密閉性,避免外界對粉體產生污染,保證了粉體輸送的安全性。本技術還公開了一種包括上述粉體輸送裝置的輸送設備。
[0004]以上對比文件具有以下問題:
[0005](1)在輸送過程中,粉體之間容易互相摩擦,導致溫度升高,使得輸送設備內部壓力升高,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0006](2)粉體在輸送過程中,管路容易發生晃動,造成管路的損壞,降低管路使用壽命,使用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0007]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粉體輸送降溫設備,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
[0008]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粉體輸送降溫設備,包括輸送管,所述輸送管的外部設置有降溫組件,所述降溫組件包括兩個套環,兩個所述套環套設于輸送管的外部,兩個所述套環的一端均連接有連接頭,兩個所述套環相鄰一端設置有多個降溫管,所述降溫管與連接頭相連通,所述降溫管的兩端設置有連接組件,所述連接組件包括第一連接環和第二連接環,所述第一連接環與第二連接環分別連接于降溫管的兩端,所述第一連接環的一端對稱貫穿連接有插銷,所述第二連接環的兩側對稱貫穿連接有插塊,所述插銷的一端開設有插槽,所述插槽與插塊相匹配,所述插塊的兩側對稱連接有限位塊,所述第二連接環的內側壁對稱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塊通過彈簧與限位槽的內側壁相連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插塊底部的一端做圓角處理。
[0010]進一步的,所述第一連接環的內側壁連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內徑小于第二連接環的外徑。
[0011]進一步的,所述套環的底端設置有減震組件,所述減震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
內底壁連接有多個阻尼器,多個所述阻尼器與套環的底端相連接。
[0012]進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兩端對稱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內部開設有螺紋孔。
[0013]進一步的,所述輸送管的一端連接有溫度傳感器。
[0014]本技術通過改進在此提供一種粉體輸送降溫設備,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改進及優點:
[0015]其一:本技術通過可拼接式降溫管纏繞在輸送管外部,利用冷水對輸送管進行熱交換,將粉體摩擦產生熱量吸收,實現對輸送管的降溫,避免輸送管內部溫度升高導致的壓力升高,提高粉體輸送的安全性。
[0016]其二:本技術通過底座與阻尼器的設置,對輸送管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晃動進行吸收,減少輸送管晃動引起的粉體摩擦升溫,降低對輸送管的損壞,延長輸送管的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7]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解釋:
[0018]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技術的局部俯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圖2中的A區放大示意圖;
[0021]圖4為本技術的側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說明:1、輸送管;2、溫度傳感器;3、降溫組件;31、連接頭;32、套環;33、降溫管;34、連接組件;341、第一連接環;342、第二連接環;343、密封圈;344、插銷;345、插塊;346、限位塊;347、限位槽;348、插槽;4、減震組件;41、底座;42、阻尼器;43、安裝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附圖1至圖4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4]本技術通過改進在此提供一種粉體輸送降溫設備,如圖1
?
圖4所示,包括輸送管1,所述輸送管1的外部設置有降溫組件3,所述降溫組件3包括兩個套環32,兩個所述套環32套設于輸送管1的外部,兩個所述套環32的一端均連接有連接頭31,兩個所述套環32相鄰一端設置有多個降溫管33,所述降溫管33與連接頭31相連通,所述降溫管33的兩端設置有連接組件34,所述連接組件34包括第一連接環341和第二連接環342,所述第一連接環341與第二連接環342分別連接于降溫管33的兩端,所述第一連接環341的內側壁連接有密封圈343,所述密封圈343的內徑小于第二連接環342的外徑,從而在兩個連接環進行拼接時,利用第二連接環342對密封圈343進行擠壓,提高密封效果,所述第一連接環341的一端對稱貫穿連接有插銷344,所述第二連接環342的兩側對稱貫穿連接有插塊345,所述插銷344的一端開設有插槽348,所述插槽348與插塊345相匹配,所述插塊345底部的一端做圓角處理,從而在插銷344插入時作用于插塊345圓角處,使其向上滑動,方便安裝,所述插塊345的兩側對稱連接有限位塊346,所述第二連接環342的內側壁對稱開設有限位槽347,所述限位塊
346通過彈簧與限位槽347的內側壁相連接,所述套環32的底端設置有減震組件4,所述減震組件4包括底座41,所述底座41的內底壁連接有多個阻尼器42,多個所述阻尼器42與套環32的底端相連接,從而利用阻尼器42將輸送管1輸送時產生的晃動作用力吸收,減少晃動,所述阻尼器42的兩端對稱連接有安裝板43,所述安裝板43的內部開設有螺紋孔,從而方便底座41的安裝作業,所述輸送管1的一端連接有溫度傳感器2,從而方便監測輸送管1溫度變化,更直觀的表現降溫效果,并在降溫失效時及時做出相應處理。
[0025]工作原理:在進行安裝時,將第一連接環341與第二連接環342對齊并插入,利用第二連接環342對密封圈343進行擠壓,提高密封效果,而后插入插銷344,利用插銷344作用于插塊345圓角處,使其向上滑動,插塊345帶動限位塊346沿限位槽347滑動,并使得彈簧受力壓縮,在插銷344完全插入后,彈簧復位并帶動插塊345插入插槽348中,完成拼接,根據輸送管1的長度尺寸,對應拼接多個降溫管33,在進行粉體輸送作業時,利用連接頭31接通冷水,冷水沿連接頭31輸送至降溫管33,利用冷水與輸送管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粉體輸送降溫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輸送管(1),所述輸送管(1)的外部設置有降溫組件(3),所述降溫組件(3)包括兩個套環(32),兩個所述套環(32)套設于輸送管(1)的外部,兩個所述套環(32)的一端均連接有連接頭(31),兩個所述套環(32)相鄰一端設置有多個降溫管(33),所述降溫管(33)與連接頭(31)相連通,所述降溫管(33)的兩端設置有連接組件(34),所述連接組件(34)包括第一連接環(341)和第二連接環(342),所述第一連接環(341)與第二連接環(342)分別連接于降溫管(33)的兩端,所述第一連接環(341)的一端對稱貫穿連接有插銷(344),所述第二連接環(342)的兩側對稱貫穿連接有插塊(345),所述插銷(344)的一端開設有插槽(348),所述插槽(348)與插塊(345)相匹配,所述插塊(345)的兩側對稱連接有限位塊(346),所述第二連接環(342)的內側壁對稱開設有限位槽(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丁乃利,
申請(專利權)人:泰安市鼎力膠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