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模具內鉚合產品的送釘結構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36691187 閱讀: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19:58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模具輔助部件制造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模具內鉚合產品的送釘結構,包括模具本體,模具本體上設有第一直線輸送裝置、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第一直線輸送裝置與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相互垂直且在同一平面A內,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輸送始端抵接第一輸送裝置的輸送端的一側,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兩端之間在遠離第一輸送裝置處設有一個彈性支撐器,彈性支撐器的支撐力方向垂直于平面A,模具本體上在平行于平面A的平面B上設有支撐件,第二直線輸送裝置上遠離彈性支撐器處與支撐件固定連接,彈性支撐器與平面B之間預設第一間隙,解決了先下料再鉚螺釘導致產品尺寸發生變化的問題。問題。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模具內鉚合產品的送釘結構


    [0001]本技術屬于模具輔助部件制造
    ,具體為一種模具內鉚合產品的送釘結構。

    技術介紹

    [0002]在工業生產中,RD在設計產品時經常會在產品上設計螺釘用于將兩件產品的連接在一起。現有的小件產品上鉚螺釘的工藝為:連續模下料+工程模鉚合。采用這種生產方式存在諸多弊端,如:產品先下料后再與螺釘鉚合會導致材料形變而發生尺寸變化,從而不符合產品的尺寸要求。但是先鉚合再下料的方案設計很困難,主要難點在于怎樣將螺釘輸送到模具本體上。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采用在模具本體上設置兩個直線輸送裝置配合一個彈性支撐器的方式,設計了一種模具內鉚合產品的送釘結構,可以將螺釘輸送到模具本體上,然后在模具本體上用于驅動螺釘的結構的作用下將螺釘鉚合在產品上,從而解決了如何將鉚釘輸送到模具內與產品鉚合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模具內鉚合產品的送釘結構,包括模具本體,所述模具本體上設有第一直線輸送裝置、第二直線輸送裝置,所述第一直線輸送裝置與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相互垂直且在同一平面A內,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輸送始端抵接所述第一直線輸送裝置的輸送端的一側,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兩端之間在遠離第一直線輸送裝置處設有一個彈性支撐器,所述彈性支撐器的支撐力方向垂直于所述平面A,所述模具本體上在平行于平面A的平面B上設有支撐件,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上遠離所述彈性支撐器處與所述支撐件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支撐器與平面B之間預設第一間隙。
    [0006]優選的,所述模具本體的上表面在所述平面B內。
    [0007]優選的,所述第一直線輸送裝置包括第一氣缸、第一輸送槽,所述第一輸送槽貫穿設于承載器上,所述第一氣缸固定在所述模具本體上,所述第一氣缸的伸縮方向和第一輸送槽的軸線均平行于所述平面 A,所述第一輸送槽與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垂直,所述承載器的移動路徑與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始端相交,所述第一輸送槽的軸線與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輸送方向平行,所述承載器固定設于所述第一氣缸的活塞桿上。
    [0008]優選的,第二直線輸送裝置包括第二輸送槽,所述第二輸送槽設于輸送條上,所述輸送條固定設于所述模具本體上,所述模具本體上在所述第二輸送槽的始端的延長線上設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第二輸送槽的軸線共線,第二氣缸的活塞桿的橫截面的形狀大小小于所述第二輸送槽的橫截面的形狀大小,所述第二氣缸與所述輸送條之間預設第二間隙,所述第一直線輸送裝置的終端在所述第二間隙處與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始端相交,所述第二氣缸的活塞桿的頂端與所述輸送條之間的距離等與所述第一直
    線輸送裝置的寬度。
    [0009]優選的,所述彈性支撐器包括通孔、支撐塊、扭簧,所述通孔位于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輸送線上的兩端之間,所述通孔的軸線與所述平面A垂直,所述通孔內在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輸送線的兩側各設有一個支撐塊,兩個所述支撐塊之間預設第三間隙,每個所述支撐塊均通過扭簧與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連接,所述扭簧的軸線與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軸線平行。
    [0010]優選的,所述承載器上朝向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一側設有凸塊,所述凸塊位于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與所述第一氣缸之間,當所述凸塊抵接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靠近所述第一氣缸的一側時,所述第一輸送槽的軸線與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輸送線共線。
    [0011]優選的,所述模具本體上還設有過渡塊,所述過渡塊位于所述第一輸送槽背向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一側,所述過渡塊上設有相互平行且在同一平面內的第一過渡槽和第二過渡槽,第一過渡槽和第二過渡槽均平行于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輸送方向,所述第一過渡槽與第二過渡槽之間預設第四間隙,所述第一過渡槽和第二過渡槽均在平面A內,所述第一過渡槽的軸線與所述第二輸送槽的軸線共線,所述第一過渡槽在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始端的延長線上,所述第一過渡槽內設有推送裝置,所述第二過渡槽在所述第一氣缸與第二直線輸送裝置之間。
    [001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術采用在模具本體上設置兩個直線輸送裝置配合一個彈性支撐器的方式,設計了一種模具內鉚合產品的送釘結構,使得在模具本體上能夠產品下料之前就將螺釘鉚合在兩個產品上,從而解決了先下料再鉚螺釘導致產品尺寸發生變化的問題。
    [0014]2、本技術中的第一氣缸驅動承載器移動,當承載器上的第一輸送槽移動到與第二直線輸送裝置共線時,第二直線輸送裝置上的驅動裝置便將第一輸送槽內的螺釘驅動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內輸送,從而輸送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上的彈性支撐器上;當本實用新連接振動機時,通過承載器的設置,使得每次第二直線輸送裝置上輸送的螺釘的數量是一定的,方便控制每次第二直線輸送裝置上輸送的螺釘的數量。
    [0015]3、本技術通過第二氣缸作為第二輸送槽的驅動裝置,使得第二氣缸的活塞桿在第二輸送槽內推動螺釘移動,能夠很好地保持螺釘的狀態。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中拆除蓋板后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輸送條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彈性支撐器被沖壓機構施加沖力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5為彈性支撐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為第一直線輸送裝置與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共同所在的平面A與模具本體的上表面平行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7為第一直線輸送裝置與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共同所在的平面A與模具本體的上表面不平行時的結構示意圖。
    [0023]其中,1、模具本體;2、平面A;3、平面B;4、支撐件;5、第一間隙;6、第一氣缸;7、第一輸送槽;8、承載器;9、第二輸送槽;10、輸送條;11、第二氣缸;12、通孔;13、支撐塊;14、扭簧;15、凸塊;16、過渡塊;17、第一過渡槽;18、第二過渡槽;19、蓋板; 20、產品;21、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參見圖1
    ?
    7,一種模具內鉚合產品的送釘結構,包括模具本體1,所述模具本體1上設有第一直線輸送裝置、第二直線輸送裝置,所述第一直線輸送裝置與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相互垂直且在同一平面 A2內,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輸送始端抵接所述第一直線輸送裝置的輸送端的一側,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兩端之間在遠離第一直線輸送裝置處設有一個彈性支撐器,所述彈性支撐器的支撐力方向垂直于所述平面A2,所述模具本體1上在平行于平面A2的平面B3上設有支撐件4,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上遠離所述彈性支撐器處與所述支撐件4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支撐器與平面B3之間預設第一間隙 5。
    [0025]在本實施方式中,模具本體1上還設置的下料刀具以及將螺釘從彈性支撐器上頂到產品20上的構件均沒有畫出來,本技術只設計模具本體內的用于鉚螺釘的送釘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模具內鉚合產品的送釘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體(1),所述模具本體(1)上設有第一直線輸送裝置、第二直線輸送裝置,所述第一直線輸送裝置與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相互垂直且在同一平面A(2)內,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輸送始端抵接所述第一直線輸送裝置的輸送端的一側,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兩端之間在遠離第一直線輸送裝置處設有一個彈性支撐器,所述彈性支撐器的支撐力方向垂直于所述平面A(2),所述模具本體(1)上在平行于平面A(2)的平面B(3)上設有支撐件(4),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上遠離所述彈性支撐器處與所述支撐件(4)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支撐器與平面B(3)之間預設第一間隙(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內鉚合產品的送釘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體(1)的上表面在所述平面B(3)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模具內鉚合產品的送釘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線輸送裝置包括第一氣缸(6)、第一輸送槽(7),所述第一輸送槽(7)貫穿設于承載器(8)上,所述第一氣缸(6)固定在所述模具本體(1)上,所述第一氣缸(6)的伸縮方向和第一輸送槽(7)的軸線均平行于所述平面A(2),所述第一輸送槽(7)與所述第一氣缸(6)的活塞桿垂直,所述承載器(8)的移動路徑與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始端相交,所述第一輸送槽的軸線與所述第二直線輸送裝置的輸送方向平行,所述承載器(8)固定設于所述第一氣缸(6)的活塞桿上。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模具內鉚合產品的送釘結構,其特征在于,第二直線輸送裝置包括第二輸送槽(9),所述第二輸送槽(9)設于輸送條(10)上,所述輸送條(10)固定設于所述模具本體(1)上,所述模具本體(1)上在所述第二輸送槽(9)的始端的延長線上設有第二氣缸(11),所述第二氣缸(11)的活塞桿與所述第二輸送槽(9)的軸線共線,第二氣缸(11)的活塞桿的橫截面的形狀大小小于所述第二輸送槽(9)的橫截面的形狀大小,所述第二氣缸(11)與所述輸送條(10)之間預設第二間隙,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彬宅畢麗琴
    申請(專利權)人:滬華五金電子吳江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超碰| 免费无遮挡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电影|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znlu| 无码成人一区二区| 免费无码黄动漫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娇色 |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不卡| 久久伊人亚洲AV无码网站|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中文字幕日产无码|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体验区|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在线|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人妻无码久久中文字幕专区 |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人成无码久久电影网站|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色偷偷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一二区免费| 无码乱码av天堂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 中日精品无码一本二本三本|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素人福利免费|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无码永久免费AV网站| 特级毛片内射www无码|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无码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