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洗碗機的排水裝置及洗碗機,所述排水裝置包括:水槽;排水泵,與所述水槽連通;主排水管,具有連通排水泵且至少部分向上延伸設置的排水前段,以及與所述排水前段相連并向下延伸的排水后段;虹吸排水管,其進口端與排水泵連通,出口端高于進口端并連通至主排水管的排水后段,虹吸排水管的橫截面積小于主排水管的橫截面積;所述主排水管的出口端低于虹吸排水管的進口端,所述虹吸排水管在排水泵停止工作后進行虹吸排水。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主排水管在排水開始階段可實現快速排水,提高排水效率,虹吸排水管利用虹吸效應實現虹吸排水,能夠在節省排水時間的情況下避免洗碗機水槽中存在殘余水的問題。洗碗機水槽中存在殘余水的問題。洗碗機水槽中存在殘余水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洗碗機的排水裝置及洗碗機
[0001]本技術屬于洗碗機
,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洗碗機的排水裝置及洗碗機。
技術介紹
[0002]現有技術中的洗碗機在洗滌結束之后,大多利用排水泵進行排水。然而,受限于排水泵的工作特點,往往不能將洗滌水完全排凈,導致排水結束后,洗碗機的水槽底部仍留有少量殘余水。在洗碗機內部存在殘余水的長期積存,容易滋生細菌,進而在洗滌餐具時對餐具造成二次污染,影響用戶健康。而殘余水的長期積存還會產生異味,使得用戶打開洗碗機時具有刺鼻難聞的氣味,嚴重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0003]目前針對水槽中存在殘余水的問題,主要采用以下兩種解決方案。第一種方案是利用熱烘干方法使殘余水蒸發,從而實現除殘水的目的。但由于需要安裝加熱模塊,會造成成本的提高,同時加熱模塊工作時耗能高,不利于節約能源。另一方面,烘干只能令水分蒸發,可能導致烘干后在水槽底部留有殘余水中的殘渣,而且加熱模塊還存在一定的失火等安全隱患。
[0004]第二種方案是利用文丘里方式排殘水。然而,該方案所需的結構復雜,同樣存在成本較高的問題。同時,文丘里管的內徑較小,而殘余水中可能存在食物殘渣,進而存在堵塞文丘里管的隱患,導致排殘水功能無法實現,因此該方案的可靠性較低。
[0005]有鑒于此,特提出本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0006]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洗碗機的排水裝置及洗碗機,能夠實現洗碗機快速向外排水,同時利用虹吸效應防止排水后水槽中存在殘余水的問題。
[0007]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技術方案的基本構思是:
[0008]一種洗碗機的排水裝置,包括:
[0009]水槽;
[0010]排水泵,與所述水槽連通;
[0011]主排水管,具有連通排水泵且至少部分向上延伸設置的排水前段,以及與所述排水前段相連并向下延伸的排水后段;
[0012]虹吸排水管,其進口端與排水泵連通,出口端高于進口端并連通至主排水管的排水后段,虹吸排水管的橫截面積小于主排水管的橫截面積;
[0013]所述主排水管的出口端低于虹吸排水管的進口端,所述虹吸排水管在排水泵停止工作后進行虹吸排水。
[0014]進一步地,所述排水前段和排水后段的相連處形成主排水管的最高位置;
[0015]所述虹吸排水管具有向上延伸的延伸段,令虹吸排水管的出口端連接于所述排水
后段的上部區域;所述虹吸排水管的出口端低于主排水管的最高位置。
[0016]進一步地,所述延伸段的延伸末端具有向下彎折的彎折段,所述虹吸排水管經彎折段與排水后段連接。
[0017]進一步地,所述彎折段的一端與延伸段的頂端相連,另一端通過一傾斜部與排水后段相連通;所述傾斜部由彎折段向下延伸并向靠近排水后段的方向傾斜。
[0018]進一步地,所述主排水管的排水前段上設置第一截止閥,用于控制所述排水前段的通斷;所述虹吸排水管上設置第二截止閥,用于控制虹吸排水管的通斷。
[0019]進一步地,主排水管的排水前段由主排水管的進口端沿水平方向延伸一定距離,再豎直向上延伸,第一截止閥設置在排水前段水平延伸的區域上;
[0020]和/或,虹吸排水管具有水平延伸設置的水平段,以及由水平段的延伸末端向上延伸的延伸段,所述第二截止閥設置在虹吸排水管的水平段上。
[0021]進一步地,所述虹吸排水管上設置流量檢測裝置。
[0022]進一步地,所述流量檢測裝置設置在虹吸排水管上的第二截止閥與延伸段的起始端之間。
[0023]一種洗碗機,包括上述所述的洗碗機的排水裝置。
[0024]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技術中,洗碗機在排水初期開啟排水泵,通過主排水管和虹吸排水管同時向外排水,且主排水管的橫截面積更大,可實現較高的排水效率,節省排水時間。而排水泵關閉后,可利用虹吸排水管實現虹吸排水,使得水槽中的殘余水在虹吸效應下由虹吸排水管和虹吸排水管的排水后段向外排出,虹吸排水管橫截面積更小,可保證虹吸效果,確保殘余水被排凈,避免了水槽中存在殘余水對餐具帶來二次污染的問題。
[0026]本技術中,虹吸排水管與排水后段的上部區域相連,相連處低于主排水管的最高位置,也即虹吸排水時排水水流不會經過主排水管的最高位置,能夠確保排水泵關閉后可形成虹吸效應。
[0027]本技術中,通過設置第一截止閥和第二截止閥,可在洗滌過程中控制主排水管和虹吸排水管均處于切斷狀態,避免產生虹吸效應將洗滌水排出,造成干燒故障。同時,第一截止閥可用于控制切斷主排水管的排水前段,然后再控制排水泵關閉,確保虹吸排水管和主排水管的排水后段被排水水流充滿,從而實現虹吸排水。第二截止閥切斷虹吸排水管,還可以避免排水接近完成時排水水流倒流回排水泵或水槽中的情況,確保將殘余水充分排出。
[002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附圖說明
[0029]附圖作為本技術的一部分,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的理解,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但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顯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附圖。在附圖中:
[0030]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洗碗機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洗碗機的第一種控制方法流程圖;
[0032]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洗碗機的第二種控制方法流程圖;
[0033]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一中洗碗機的第三種控制方法流程圖;
[0034]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二中洗碗機的結構示意圖;
[0035]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二中洗碗機的控制方法流程圖。
[0036]圖中:100、主排水管;101、第一截止閥;110、排水前段;120、排水后段;130、排水末段;200、虹吸排水管;201、第二截止閥;202、流量傳感器;210、延伸段;220、彎折段;260、水平段;300、水槽;400、排水泵;500、內膽;600、地面。
[0037]需要說明的是,這些附圖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術的構思范圍,而是通過參考特定實施例為本領域技術人員說明本技術的概念。
具體實施方式
[0038]為使本技術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技術的范圍。
[0039]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豎直”、“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洗碗機的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槽;排水泵,與所述水槽連通;主排水管,具有連通排水泵且至少部分向上延伸設置的排水前段,以及與所述排水前段相連并向下延伸的排水后段;虹吸排水管,其進口端與排水泵連通,出口端高于進口端并連通至主排水管的排水后段,虹吸排水管的橫截面積小于主排水管的橫截面積;所述主排水管的出口端低于虹吸排水管的進口端,所述虹吸排水管在排水泵停止工作后進行虹吸排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碗機的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前段和排水后段的相連處形成主排水管的最高位置;所述虹吸排水管具有向上延伸的延伸段,令虹吸排水管的出口端連接于所述排水后段的上部區域;所述虹吸排水管的出口端低于主排水管的最高位置。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洗碗機的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段的延伸末端具有向下彎折的彎折段,所述虹吸排水管經彎折段與排水后段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洗碗機的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彎折段的一端與延伸段的頂端相連,另一端通過一傾斜部與排水后段相連通;所述傾斜...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林,柴樹昌,邵明巖,解婷,楊楠楠,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海爾洗碗機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