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及治療裝置,其中,該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包括:功能罩體,功能罩體上設置有連接器,內部滑動設置有調節板,調節板上設置有輸送孔和噴霧孔;與功能罩體可拆卸連接的貼合罩體,貼合罩體的內部可拆卸設置有吮吸件,吮吸件的內部設置有送藥孔,送藥孔與連接器和設置在吮吸件上的吮吸頭位置對應。本發明專利技術在使用時改變調節板的位置調節輸送孔、噴霧孔與連接器的對應關系,在連接器與輸送孔對應時,藥物經過輸送孔送入吮吸件中,幼兒通過吮吸頭吸入藥霧,鼻孔呼吸,在連接器與噴霧孔對應時,噴霧孔將藥霧噴灑向幼兒鼻孔,幼兒通過嘴部呼吸,本發明專利技術調節方便,可作為氧氣罩快速替換,滿足重癥幼兒的治療需求。滿足重癥幼兒的治療需求。滿足重癥幼兒的治療需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及治療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氣化治療
,尤其涉及一種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及治療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霧化器是將試液霧化的器械,在醫療領域,通過霧化器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是呼吸系統疾病治療方法中的一種重要且有效的治療方法,采用霧化器將藥液霧化成微小顆粒,藥物通過呼吸吸入的方式進入呼吸道和肺部進行沉積,從而達到無痛、迅速有效的治療目的。
[0003]在現有技術中,對重癥幼兒病患進行霧化治療時,由于其自身心肺功能不佳,因此不宜采用口鼻同時釋放霧化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在現有技術CN111632236A
?
一種廣適性的醫用霧化器面罩中,提供了一種適用于不同臉型的霧化器面罩,但此種現有技術產生的藥霧是同時經過口鼻進行吸入的,可見現有技術缺乏一種針對口或鼻的氣化治療裝置,以供重癥幼兒病患在吸入藥霧的同時能夠緩和呼吸。
[0004]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技術實現思路
[0005]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醫用霧化面罩采用口鼻同時吸入藥霧的設計結構,不適用于心肺功能不佳的重癥幼兒病患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及治療裝置。
[0006]本專利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7]一種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中,所述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包括:
[0008]功能罩體,所述功能罩體上貫通設置有連接器,所述功能罩體的內部滑動設置有調節板,所述調節板上設置有與所述連接器位置對應的輸送孔和噴霧孔,所述輸送孔和所述噴霧孔的形狀與所述連接器的端口形狀對應;
[0009]貼合罩體,所述貼合罩體與所述功能罩體可拆卸連接,所述貼合罩體的內部可拆卸設置有吮吸件,所述吮吸件的內部設置有送藥孔,所述送藥孔的一端與所述連接器的位置對應,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吮吸件上的吮吸頭位置對應。
[0010]所述的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中,所述調節板上朝向所述連接器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所述功能罩體上鏤空設置有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所述第一調節桿貫穿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一導軌上,所述第二調節桿貫穿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二導軌上。
[0011]所述的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中,所述功能罩體上還設置有承接件,所述承接件固定設置在所述功能罩體上對應調節板背離所述連接器的一側,所述調節板與所述承接件貼合的一側抵接滑動連接;
[0012]所述承接件上設置有承接孔,所述承接孔設置的位置與所述連接器的端口位置對應。
[0013]所述的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中,所述承接件的寬度尺寸大于所述調節板的寬度尺寸,所述承接件上對應所述調節板一側邊的位置設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承接件上對應
所述調節板相對另一側邊的位置設置有第二限位板;
[0014]所述承接件上與所述調節板貼合的一側設置有阻尼片。
[0015]所述的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中,所述噴霧孔包括朝向所述連接器一側的第一孔端和背離所述連接器一側的第二孔端,所述第二孔端的中心線與所述第一孔端的中心線不在同一直線上,所述第二孔端與所述第一孔端貫通設置。
[0016]所述的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中,所述貼合罩體上設置有卡合槽,所述吮吸件上設置有安裝卡榫,所述安裝卡榫可拆卸插板設置在所述卡合槽內;
[0017]所述吮吸頭上設置有若干噴孔;
[0018]所述吮吸頭為彈性吮吸頭。
[0019]所述的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中,所述功能罩體上設置有排氣件,所述排氣件包括嵌合設置在所述功能罩體上的第一排氣盤,所述第一排氣盤上設置有若干鏤空部;
[0020]所述排氣件還包括轉動設置在所述第一排氣盤上的第二排氣盤,所述第二排氣盤上設置有若干排氣孔。
[0021]所述的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中,所述貼合罩體上背離所述功能罩體的一側設置有接觸件,所述接觸件環周固定設置在所述接觸罩體上,所述接觸件為彈性件;
[0022]所述功能罩體上的兩端分別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用于安裝綁扎繩。
[0023]所述的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中,所述功能罩體上朝向所述貼合罩體的一側環周設置有若干裝配槽,所述貼合罩體上對應所述功能罩體上的一側環周設置有若干裝配卡榫,若干所述裝配槽與若干所述裝配卡榫的位置一一對應,所述裝配卡榫與所述裝配槽可拆卸連接。
[0024]一種治療裝置,其中,所述治療裝置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幼兒霧化治療面罩。
[0025]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專利技術在實際使用時通過改變調節板的位置調節輸送孔、噴霧孔與連接器之間的對應關系,在連接器與輸送孔對應時,藥物經過輸送孔送入吮吸件中,幼兒可通過吮吸頭吸入藥霧,鼻孔呼吸,在連接器與噴霧孔對應時,噴霧孔將藥霧噴灑至幼兒鼻孔位置,此時幼兒可通過嘴部呼吸,本專利技術調節方便,還可作為氧氣罩快速替換,有效滿足重癥幼兒的治療需求。
附圖說明
[0026]圖1是本專利技術幼兒霧化治療面罩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7]圖2是本專利技術幼兒霧化治療面罩的結構爆炸圖;
[0028]圖3是本專利技術幼兒霧化治療面罩的調節板結構示意圖;
[0029]圖4是本專利技術幼兒霧化治療面罩的承接件結構示意圖;
[0030]圖5是本專利技術幼兒霧化治療面罩的吮吸件結構示意圖;
[0031]圖6是本專利技術幼兒霧化治療面罩的第一狀態剖視圖;
[0032]圖7是本專利技術幼兒霧化治療面罩的第二狀態剖視圖;
[0033]圖8是本專利技術幼兒霧化治療面罩中排氣件的結構示意圖。
[0034]在圖1至圖8中:100、功能罩體;111、第一導軌;112、第二導軌;130、排氣件;131、第一排氣盤;132、第二排氣盤;133、鏤空部;134、排氣孔;140、連接板;150、裝配槽;200、貼合
罩體;210、卡合槽;220、接觸件;230、裝配卡榫;300、連接器;400、調節板;410、輸送孔;420、噴霧孔;421、第一孔端;422、第二孔端;431、第一調節桿;432、第二調節桿;500、承接件;510、承接孔;521、第一限位板;522、第二限位板;530、阻尼片;600、吮吸件;610、送藥孔;620、吮吸頭;621、噴孔;630、安裝卡榫。
具體實施方式
[0035]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
[0036]需要說明,若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則所述方向性指示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
[0037]另外,若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則所述“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包括:功能罩體,所述功能罩體上貫通設置有連接器,所述功能罩體的內部滑動設置有調節板,所述調節板上設置有與所述連接器位置對應的輸送孔和噴霧孔,所述輸送孔和所述噴霧孔的形狀與所述連接器的端口形狀對應;貼合罩體,所述貼合罩體與所述功能罩體可拆卸連接,所述貼合罩體的內部可拆卸設置有吮吸件,所述吮吸件的內部設置有送藥孔,所述送藥孔的一端與所述連接器的位置對應,另一端與設置在所述吮吸件上的吮吸頭位置對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板上朝向所述連接器的一側設置有第一調節桿和第二調節桿,所述功能罩體上鏤空設置有第一導軌和第二導軌,所述第一調節桿貫穿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一導軌上,所述第二調節桿貫穿滑動設置在所述第二導軌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罩體上還設置有承接件,所述承接件固定設置在所述功能罩體上對應調節板背離所述連接器的一側,所述調節板與所述承接件貼合的一側抵接滑動連接;所述承接件上設置有承接孔,所述承接孔設置的位置與所述連接器的端口位置對應。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件的寬度尺寸大于所述調節板的寬度尺寸,所述承接件上對應所述調節板一側邊的位置設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承接件上對應所述調節板相對另一側邊的位置設置有第二限位板;所述承接件上與所述調節板貼合的一側設置有阻尼片。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幼兒霧化治療面罩,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春麗,葉輝,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寶安區婦幼保健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