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預熱裝置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低溫環境下液壓動力站預熱裝置,包括液壓動力站本體,液壓動力站本體上設置有預熱機構一和預熱機構二,預熱機構一包括:滑槽一固定安裝在液壓動力站本體的外壁右側,直線電機固定安裝在滑槽一的槽口內壁,箱槽一外壁底部與直線電機的輸出端通過動子滑塊固定連接,且槽口朝向液壓動力站本體,加熱管固定安裝在箱槽一的內壁,兩個風扇一依次固定安裝在箱槽一的槽口內壁之間,預熱機構二包括:支臂數量有四個。通過啟動加熱片和加熱管,讓風扇一和風扇二牽引各自箱槽內的熱量吹向液壓動力站本體外壁,在低溫環境下進行預熱作業,提高啟動速度,提高作業效率。提高作業效率。提高作業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低溫環境下液壓動力站預熱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預熱裝置
,具體為一種低溫環境下液壓動力站預熱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液壓動力站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發動機驅動油泵工作,通過油泵將油箱內的液壓油泵出至相關液壓設備,液壓設備再通過回油管路將油液回送至油箱中。
[0003]目前市場上出現的液壓動力站種類繁多,結構各異。
[0004]然而在低溫環境下液壓動力站內油液會存在結冰凝固的隱患,導致啟用延遲,影響作業質量,降低作業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0005](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6]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低溫環境下液壓動力站預熱裝置。
[0007](二)技術方案
[0008]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低溫環境下液壓動力站預熱裝置,包括液壓動力站本體,所述液壓動力站本體上設置有預熱機構一和預熱機構二;
[0009]預熱機構一包括:
[0010]滑槽一,固定安裝在所述液壓動力站本體的外壁右側;
[0011]直線電機,固定安裝在所述滑槽一的槽口內壁;
[0012]箱槽一,外壁底部與所述直線電機的輸出端通過動子滑塊固定連接,且槽口朝向液壓動力站本體;
[0013]加熱管,固定安裝在所述箱槽一的內壁;
[0014]兩個風扇一,依次固定安裝在所述箱槽一的槽口內壁之間;
[0015]預熱機構二包括:
[0016]支臂,數量有四個,且各自的底部分別與所述液壓動力站本體的外壁頂部四個角固定連接;
[0017]兩個滑槽二,分別固定安裝在每兩個同側的所述支臂的頂部,且相互對稱設置;
[0018]兩個滑塊,分別滑動連接在兩個所述滑槽二的槽口內壁;
[0019]箱槽二,固定安裝在兩個所述滑塊之間,且槽口朝下;
[0020]加熱片,固定安裝在所述箱槽二的內壁頂部;
[0021]風扇二,固定安裝在所述箱槽二的槽口內壁;
[0022]握臂,是U型結構,且兩個耳端均固定連接在所述箱槽二的外壁頂部。
[0023]優選的,所述預熱機構一的數量為兩個,且另一個對稱設置在液壓動力站本體的外壁左側。通過設置預熱機構對裝置進行預熱,保證在低溫環境下能快速作業。
[0024]優選的,所述液壓動力站本體外壁的背面頂部固定安裝有推臂。通過推臂推動裝
置進行移動。
[0025]優選的,所述液壓動力站本體外壁的背面底部設置有架板,且架板上依次開設有兩個桿孔。
[0026]優選的,所述架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移動電源。通過設置移動電源進行備用或直接供電。
[0027]優選的,兩個所述桿孔的內壁均固定連接有液壓桿的外桿外壁,且液壓桿的數量共有兩個,兩個所述液壓桿的內桿底端均固定安裝有防滑墊。通過設置防滑墊抵在地面對裝置進行防滑穩定。
[0028](三)有益效果
[002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低溫環境下液壓動力站預熱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30]1、該一種低溫環境下液壓動力站預熱裝置,通過啟動加熱片和加熱管,讓風扇一和風扇二牽引各自箱槽內的熱量吹向液壓動力站本體外壁,在低溫環境下進行預熱作業,提高啟動速度,提高作業效率。
[0031]2、該一種低溫環境下液壓動力站預熱裝置,通過調節液壓桿使其內桿下降推動防滑墊抵住地面,提高裝置作業穩定性,避免液壓動力站工作中產生震動不穩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32]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
[0033]圖1為本技術立體圖;
[0034]圖2為本技術左視圖;
[0035]圖3為本技術預熱機構一的剖面正視圖;
[0036]圖4為本技術預熱機構二的剖面正視圖;
[0037]圖5為本技術移動電源的正視圖。
[0038]圖中:1、液壓動力站本體;2、預熱機構一;201、滑槽一;202、直線電機;203、箱槽一;204、加熱管;205、風扇一;3、預熱機構二;301、支臂;302、滑槽二;303、滑塊;304、箱槽二;305、加熱片;306、風扇二;307、握臂;4、推臂;5、架板;6、移動電源;7、液壓桿;8、防滑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40]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41]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
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42]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0043]實施例1
[0044]如圖1
?
4所示,本技術提供了一種低溫環境下液壓動力站預熱裝置,包括液壓動力站本體1,液壓動力站本體1上設置有預熱機構一2和預熱機構二3,預熱機構一2包括:滑槽一201固定安裝在液壓動力站本體1的外壁右側,直線電機202固定安裝在滑槽一201的槽口內壁,箱槽一203外壁底部與直線電機202的輸出端通過動子滑塊固定連接,且槽口朝向液壓動力站本體1,加熱管204固定安裝在箱槽一203的內壁,兩個風扇一205依次固定安裝在箱槽一203的槽口內壁之間,預熱機構二3包括:支臂301數量有四個,且各自的底部分別與液壓動力站本體1的外壁頂部四個角固定連接,兩個滑槽二302分別固定安裝在每兩個同側的支臂301的頂部,且相互對稱設置,兩個滑塊303分別滑動連接在兩個滑槽二302的槽口內壁,箱槽二304固定安裝在兩個滑塊303之間,且槽口朝下,加熱片305固定安裝在箱槽二304的內壁頂部,風扇二306固定安裝在箱槽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低溫環境下液壓動力站預熱裝置,包括液壓動力站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動力站本體(1)上設置有預熱機構一(2)和預熱機構二(3);預熱機構一(2)包括:滑槽一(201),固定安裝在所述液壓動力站本體(1)的外壁右側;直線電機(202),固定安裝在所述滑槽一(201)的槽口內壁;箱槽一(203),外壁底部與所述直線電機(202)的輸出端通過動子滑塊固定連接,且槽口朝向液壓動力站本體(1);加熱管(204),固定安裝在所述箱槽一(203)的內壁;兩個風扇一(205),依次固定安裝在所述箱槽一(203)的槽口內壁之間;預熱機構二(3)包括:支臂(301),數量有四個,且各自的底部分別與所述液壓動力站本體(1)的外壁頂部四個角固定連接;兩個滑槽二(302),分別固定安裝在每兩個同側的所述支臂(301)的頂部,且相互對稱設置;兩個滑塊(303),分別滑動連接在兩個所述滑槽二(302)的槽口內壁;箱槽二(304),固定安裝在兩個所述滑塊(303)之間,且槽口朝下;加熱片(305),固定安裝在所述箱槽二(304)的內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承建,張亞琴,繆紅芳,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如東金友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