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紡織化學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一種靛藍牛仔布染色助劑及染色工藝。所述靛藍牛仔布染色助劑包括改性助劑和增深助劑,改性助劑包括:長鏈醇醚磷酸酯5%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靛藍牛仔布染色助劑及染色工藝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紡織化學
,尤其涉及一種靛藍牛仔布染色助劑及染色工藝。
技術介紹
[0002]牛仔布具有吸濕透氣、美觀舒適和耐磨耐穿等諸多優點,牛仔服飾歷史悠久的文化內涵使其具有廣闊的受眾。牛仔布通過與時尚的結合使其經久不衰,始終占據龐大的市場規模。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藍色牛仔褲是世界上最普遍、最通用的服裝,近年來,藍色牛仔褲也依然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藍色牛仔褲一般使用靛藍染色,這也使得靛藍染料成為最重要的工業染料之一。
[0003]靛藍染料染色需要先在堿性條件下使用還原劑想起還原為隱色體鈉鹽,增加其對纖維的親和力,使其吸附到纖維上,然后再氧化成原來的不溶性染料而固著在纖維上,達到染色著色的目的。由于靛藍隱色體鈉鹽與棉纖維間的親和力低,染料上染率低,需要重復多次還原
?
氧化的染色工藝才能染成深色。但是,這種多次重復染色的工藝存在染料用量多、水洗次數多、工藝復雜、重現性差等問題,同時,由于水洗次數多,導致出現用水量大、能耗多、廢水排放量大等一系列問題。另外,由于靛藍隱色體極易被氧化,第一次上染后靛藍隱色體被氧化附著在纖維表面,堵住纖維縫隙,故而導致后續的多次反復上染很難達到纖維的增深效果。因此,開發一種工藝簡單、可有效增深的靛藍牛仔布的染色工藝,對提升牛仔布的品質、減少用水量、減少廢水排放量、節能降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在現有靛藍牛仔布的染色工藝存在的需要反復多次染色,且依然上染率低,以及用水量量、廢水排放量大等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靛藍牛仔布染色助劑及染色工藝。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靛藍牛仔布染色助劑,包括改性助劑和增深助劑,其中,所述改性助劑包括:長鏈醇醚磷酸酯5%
?
10%,磺酸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5%
?
9%,余量為水;
[0007]所述增深助劑包括:氨基硅油10%
?
15%,長鏈脂肪醇琥珀酸鈉鹽5%
?
8%,長鏈醇聚氧乙烯醚5%
?
10%,余量為水。
[0008]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靛藍牛仔布染色助劑中的改性助劑可在堿性條件下增加纖維潤濕性,以及溶液對纖維的滲透效果,同時,還能提高增深助劑與纖維結合的牢度,因此,在染色前通過改性助劑對牛仔布進行改性,可增加靛藍染料對纖維的滲透效果,以及增深劑與纖維的結合牢度和在纖維表面的成膜性,從而增加靛藍染料對牛仔布的染色深度和染色牢度;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增深助劑,具有明顯的增深效果,能有效減少染料用量,在較低染料用量的前提下獲得較高的染色K/S值,并能有效提高紡織品的色牢度,同時其原料易得,成本較低,在牛仔布染色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0009]優選的,所述長鏈醇醚磷酸酯為月桂醇磷酸酯或異構十三醇磷酸酯中的一種或兩種。
[0010]優選的,所述磺酸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磺酸鈉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中的一種或兩種。
[0011]優選的長鏈醇醚磷酸酯和磺酸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可增加靛藍染料對纖維的潤濕性和滲透性,同時,還能增加增深助劑與纖維的結合牢度,并提高增深助劑在纖維表面的成膜性。
[0012]優選的,所述長鏈脂肪醇琥珀酸鈉鹽為脂肪碳鏈長8
?
12的長鏈脂肪醇琥珀酸鈉鹽。
[0013]示例性的,所述長鏈脂肪醇琥珀酸鈉鹽為癸醇琥珀酸單酯磺酸鈉鹽、十二醇琥珀酸單酯磺酸鈉鹽等。
[0014]優選的,所述長鏈醇聚氧乙烯醚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中至少一種。
[0015]優選的長鏈脂肪醇琥珀酸鈉鹽和長鏈醇聚氧乙烯醚,可提高靛藍染料的染色深度,降低染料用量,且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增深助劑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在纖維表面形成低折射率的薄膜,從而進一步提高染色后牛仔布的K/S值,減少還原
?
氧化的重復次數,簡化染色工藝,減少廢水量的排放。
[0016]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靛藍牛仔布染色工藝,使用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和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改性助劑依次對牛仔布進行改性,然后將改性牛仔布浸軋靛藍隱色體溶液,烘干后,浸軋上述任一項所述的增深助劑,得靛藍牛仔布。
[0017]優選的,所述靛藍牛仔布染色工藝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0018]步驟一、30℃
?
60℃條件下,將牛仔布浸入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溶液中,得初級改性牛仔布;
[0019]步驟二、將所述初級改性牛仔布浸入所述改性助劑中,得次級改性牛仔布;
[0020]步驟三、于惰性氣氛保護下,向電解液中加入靛藍染料,攪拌條件下對靛藍染料進行電解還原,得靛藍隱色體溶液;
[0021]步驟四、將所述次級改性牛仔布浸軋所述靛藍隱色體溶液,透風氧化,重復浸軋和透風氧化操作3
?
6次,水洗,烘干,得染色牛仔布;
[0022]步驟五、將所述染色牛仔布浸軋所述增深助劑,焙烘,皂洗,水洗,烘干,得靛藍牛仔布。
[0023]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靛藍牛仔布染色工藝,首先通過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和改性助劑對牛仔布進行改性,改變牛仔布纖維表面的性質,提高靛藍隱色體與纖維的潤濕性,從而使得靛藍隱色體更容易上染到纖維上,將染色后的牛仔布浸軋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增深助劑,可在纖維表面形成一層低折射率的薄膜,進一步提高染色K/S值,且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改性助劑還可提高增深助劑與纖維的結合牢度,因此,在提高增深效果的同時還能有效提高染色牢度,較現有技術明顯提高了染色效果,減少了還原
?
氧化次,縮短了染色時間,減少了廢水排放量,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
[0024]本專利技術中所述惰性氣氛由惰性氣體提供,惰性氣體可為本領域常規的氮氣或氬氣等。
[0025]優選的,步驟一中,所述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溶液為十二烷基二甲基芐基氯化銨溶液、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液、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銨溶液或雙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銨
溶液中至少一種。
[0026]優選的,步驟一中,浸入時間為15min
?
30min。
[0027]優選的,步驟一中,所述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溶液的濃度為2g/L
?
10g/L,所述牛仔布與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溶液的浴比為10:1
?
20:1。
[0028]優選的,步驟二中,浸入時間為15min
?
45min。
[0029]優選的,步驟二中,所述初級牛仔布與改性助劑的浴比為5:1
?
10:1。
[0030]優選的,步驟三中,所述電解液中靛藍染料的初始濃度為5g/L
?
10g/L。
[0031]優選的,步驟三中,所述電解液包括還原金屬鹽5g/L
?
20g/L和還原劑5g/L
?
20g/L,pH 11
?
1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靛藍牛仔布染色助劑,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助劑和增深助劑,其中,所述改性助劑包括:長鏈醇醚磷酸酯5%
?
10%,磺酸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5%
?
9%,余量為水;所述增深助劑包括:氨基硅油10%
?
15%,長鏈脂肪醇琥珀酸鈉鹽5%
?
8%,長鏈醇聚氧乙烯醚5%
?
10%,余量為水。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靛藍牛仔布染色助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長鏈醇醚磷酸酯為月桂醇磷酸酯或異構十三醇磷酸酯中的一種或兩種;和/或所述磺酸鈉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為十二烷基磺酸鈉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中的一種或兩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靛藍牛仔布染色助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長鏈脂肪醇琥珀酸鈉鹽為脂肪碳鏈長8
?
12的長鏈脂肪醇琥珀酸鈉鹽。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靛藍牛仔布染色助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長鏈醇聚氧乙烯醚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或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中至少一種。5.一種靛藍牛仔布染色工藝,其特征在于,使用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和權利要求1
?
4任一項所述的改性助劑依次對牛仔布進行改性,然后將改性牛仔布浸軋靛藍隱色體溶液,烘干后,浸軋權利要求1
?
4任一項所述的增深助劑,得靛藍牛仔布。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靛藍牛仔布染色工藝,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如下步驟:步驟一、30℃
?
60℃條件下,將牛仔布浸入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溶液中,得初級改性牛仔布;步驟二、將所述初級改性牛仔布浸入所述改性助劑中,得次級改性牛仔布;步驟三、于惰性氣氛保護下,向電解液中加入靛藍染料,攪拌條件下對靛藍染料進行電解還原,得靛藍隱色體溶液;步驟四、將所述次級改性牛仔布浸軋所述靛藍隱色體溶液,透風氧化,重復浸軋和透風氧化操作2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景明,黃敏,宋凱利,金子敏,秦大恩,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鑫蘭紡織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