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網關用防護器,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內壁兩側合頁連接有保護蓋,所述殼體的一側開設有兩個第一通孔,所述殼體的一側開設有若干個第一邊孔,所述殼體的底面四個拐角處固定安裝有若干個支撐柱;防護組件,所述防護組件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內部,用于防護網關本體,通過保護蓋可以將網關本體固定在殼體的內部,使網關不會因碰撞導致損傷,從而保障網關本體的穩定運行,提高防護器的實用性,大幅度降低網關本體的平均故障發生率,提高產品系統可靠性,通過設置第二限位柱,通過第二限位柱可以對保護蓋進行限位,防止了保護蓋的打開導致網關本體受損,從而導致了網關本體的不可用,保障了網關本體的安全性。安全性。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網關用防護器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互聯網網關防護
,具體涉及一種網關用防護器。
技術介紹
[0002]根據申請號為:CN202122695298.0的中國專利,一種工業互聯網網關用防護裝置,包括網關機盒,所述網關機盒正面的左右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凸板,兩個所述凸板之間設置有滑架,通過嵌簧推動兩個滑架常態合攏封閉接線區域,且使用時只需將插頭推入斜面槽,即可通過斜面槽推動滑架向外側位移露出接線口,并進行插接,同時完成鏈接后,滑架可回位再次封閉插接區域,不僅使用操作簡單,且可以保持良好的隔絕防護,避免外界落灰,且在纜線插頭插入網關機盒后兩側嵌簧推動上下兩側的滑架回位將纜線包夾固定,以此反向對纜線進行鎖定限位,可有效避免插頭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松動、脫落,保證了網關機盒能夠進行有效的數據傳輸。
[0003]但上述的一種工業互聯網網關用防護裝置任存在一些不足,此裝置內壁面與網關本體基本貼合,若裝置外部受到碰撞時內部的網關本體沒有緩沖空間,容易導致網關本體的碰撞損壞,從而大幅度提高了網關本體的平均故障發生率,降低了產品系統可靠性,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網關用防護器。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網關用防護器,解決了防護裝置外部受到碰撞時內部的網關本體沒有緩沖空間,容易導致網關本體的碰撞損壞,從而大幅度提高了網關本體的平均故障發生率,降低了產品系統可靠性的問題。
[0005]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網關用防護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內壁兩側合頁連接有保護蓋,所述殼體的一側開設有兩個第一通孔,所述殼體的一側開設有若干個第一邊孔,所述殼體的底面四個拐角處固定安裝有若干個支撐柱,防護組件,所述防護組件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內部,用于防護網關本體。
[000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保護蓋,通過保護蓋可以將網關本體固定在殼體的內部,使網關不會因碰撞導致損傷,從而保障網關本體的穩定運行,提高防護器的實用性。
[0007]較佳的,所述防護組件包括:兩個卡接孔,兩個所述卡接孔開設在所述殼體的頂面,所述殼體的兩側均開設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內部活動套設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的外圓壁面活動套設有拉簧,所述第二限位柱的外圓壁面活動套設有固定環,所述拉簧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限位柱固定安裝,所述拉簧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環固定安裝,所述固定環的外圓壁面與所述卡接槽的內圓壁面固定安裝。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第二限位柱,通過第二限位柱可以對保護蓋進行限位,防止了保護蓋的打開導致網關本體受損,從而導致了網關本體的不可用,保障了網
關本體的安全性。
[0009]較佳的,所述防護組件還包括:兩個第一限位柱,兩個所述第一限位柱設置在所述保護蓋的底面,所述第一限位柱的外圓壁面開設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與所述第二限位柱活動套設,所述第一限位柱與所述卡接孔活動套設,所述殼體內部底面的四個拐角處固定安裝有若干個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的頂面開設有若干個透氣孔,所述放置板的頂面設置有網關本體。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彈簧,通過彈簧可以在防護器在受到外力碰撞時減緩內部網關本體的作用力,使網關本體在碰撞時免受碰撞損壞,從而大幅度降低網關本體的平均故障發生率,提高產品系統可靠性。
[0011]較佳的,所述殼體的內部底面開設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內部固定安裝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的底面固定安裝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旋轉軸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風扇。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驅動電機,通過驅動電機可以帶動風扇進行旋轉,使加速防護器內部空氣循環,從而降低網關本體的溫度,避免了網關本體因溫度過高而導致系統出錯。
[0013]較佳的,所述保護蓋的一側開設有兩個第二邊孔,所述第二邊孔與所述第一邊孔相對應,所述保護蓋的一側開設有若干個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第一通孔相對應。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第二邊孔,通過第二邊孔可以對網關本體外側的線路進行限位,避免了線路的掉落導致網關本體的出錯,從而降低了工作效率。
[0015]較佳的,所述保護蓋的底面固定安裝有橡膠墊。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設置橡膠墊,通過橡膠墊可以對網關本體的頂部進行保護,避免因碰撞損壞網關本體。
[0017]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過設置第二限位柱,通過第二限位柱可以對保護蓋進行限位,防止了保護蓋的打開導致網關本體受損,從而導致了網關本體的不可用,保障了網關本體的安全性,通過設置保護蓋,通過保護蓋可以將網關本體固定在殼體的內部,使網關不會因碰撞導致損傷,從而保障網關本體的穩定運行,提高防護器的實用性。
[0018]通過設置彈簧,通過彈簧可以在防護器在受到外力碰撞時減緩內部網關本體的作用力,使網關本體在碰撞時免受碰撞損壞,從而大幅度降低網關本體的平均故障發生率,提高產品系統可靠性,通過設置驅動電機,通過驅動電機可以帶動風扇進行旋轉,使加速防護器內部空氣循環,從而降低網關本體的溫度,避免了網關本體因溫度過高而導致系統出錯,通過設置第二邊孔,通過第二邊孔可以對網關本體外側的線路進行限位,避免了線路的掉落導致網關本體的出錯,從而降低了工作效率,通過設置橡膠墊,通過橡膠墊可以對網關本體的頂部進行保護,避免因碰撞損壞網關本體。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拆分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二邊孔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0020]附圖標記:1、殼體;2、保護蓋;3、第一通孔;4、第一邊孔;5、第二邊孔;6、第二通孔;7、第一限位柱;8、限位孔;9、卡接孔;10、卡接槽;11、第二限位柱;12、固定環;13、拉簧;14、放置槽;15、放置板;16、彈簧;17、透氣孔;18、驅動電機;19、風扇;20、防護罩;21、支撐柱;22、網關本體;23、橡膠墊。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2]參考圖1、圖2、圖3和圖4,一種網關用防護器,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的內壁兩側合頁連接有保護蓋2,殼體1的一側開設有兩個第一通孔3,殼體1的一側開設有若干個第一邊孔4,殼體1的底面四個拐角處固定安裝有若干個支撐柱21,殼體1的內部設置有防護組件,用于防護網關本體22,通過設置保護蓋2,通過保護蓋2可以將網關本體22固定在殼體1的內部,使網關不會因碰撞導致損傷,從而保障網關本體22的穩定運行,提高防護器的實用性,防護組件包括兩個卡接孔9,兩個卡接孔9開設在殼體1的頂面,殼體1的兩側均開設有卡接槽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網關用防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的內壁兩側合頁連接有保護蓋(2),所述殼體(1)的一側開設有兩個第一通孔(3),所述殼體(1)的一側開設有若干個第一邊孔(4),所述殼體(1)的底面四個拐角處固定安裝有若干個支撐柱(21);防護組件,所述防護組件設置在所述殼體(1)的內部,用于防護網關本體(2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網關用防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組件包括:兩個卡接孔(9),兩個所述卡接孔(9)開設在所述殼體(1)的頂面,所述殼體(1)的兩側均開設有卡接槽(10),所述卡接槽(10)的內部活動套設有第二限位柱(11),所述第二限位柱(11)的外圓壁面活動套設有拉簧(13),所述第二限位柱(11)的外圓壁面活動套設有固定環(12),所述拉簧(13)的一端與所述第二限位柱(11)固定安裝,所述拉簧(13)的另一端與所述固定環(12)固定安裝,所述固定環(12)的外圓壁面與所述卡接槽(10)的內圓壁面固定安裝。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網關用防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組件還包括:兩個第一限位柱(7),兩個所述第一限位柱(7)設置在所述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葛愿,繆世豪,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工程大學人工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