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鋼球自動植入機,植入裝置包括固定板和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氣動夾爪,氣動夾爪的頂部設置有鋼球座,固定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提升氣缸,另一側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推料氣缸,且推料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推料桿,固定板另一側的下端設置有進料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鋼球自動植入技術領域。該鋼球自動植入機,通過提升氣缸帶動整個機構下降至鋼球座植入面,鋼球供料從供料口流入工裝,推料氣缸推動頂針將鋼球植入鋼球座,伺服電機帶動鋼球座旋轉至下一穴位,待鋼球全部植入完成,提升氣缸帶動整個機構上升,植入完成,從而在狹小空間實現鋼球自動植入,且連續供料實現鋼球不掉落。且連續供料實現鋼球不掉落。且連續供料實現鋼球不掉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鋼球自動植入機
[0001]本技術涉及鋼球自動植入
,具體為一種鋼球自動植入機。
技術介紹
[0002]現有鋼球與鋼球軸進行裝配時,需要將鋼球安裝在鋼球軸中,在人工的安裝時,需要一個個將鋼球插入到鋼球軸的內腔中,但由于鋼球本身較小和鋼球軸表面狹小的空間,時常出現鋼球從鋼球軸上掉落的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鋼球自動植入機,解決了由于鋼球本身較小和鋼球軸表面狹小的空間,時常出現鋼球從鋼球軸上掉落現象的問題。
[0004]為實現以上目的,本技術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一種鋼球自動植入機,包括電動滑軌,所述電動滑軌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的頂部設置有植入裝置;
[0005]所述植入裝置包括固定板和伺服電機,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氣動夾爪,所述氣動夾爪的頂部用于裝夾鋼球座,所述固定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提升氣缸,所述固定板另一側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推料氣缸,且推料氣缸的伸縮端固定連接有推料塊,所述推料塊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推料桿,所述固定板另一側的下端設置有進料機構;
[0006]所述進料機構包括上蓋和下蓋,所述上蓋的表面對稱開設有供料口,所述下蓋的底部開設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和供料口的內腔均對稱開設有鋼球孔;
[0007]所述推料桿能夠從鋼球孔中的鋼球推入氣動夾爪裝夾的鋼球座內。
[0008]優選的,所述上蓋和下蓋通過螺絲相互固定安裝。
[0009]優選的,所述上蓋和下蓋的一側固定連接在固定板一側的下端。
[0010]優選的,所述鋼球孔相互連通,且推料桿與鋼球孔相互對齊。
[0011]優選的,所述鋼球座的穴位端口于限位槽的內腔中,且相互貼合。
[0012]優選的,所述伺服電機的固定連接在支撐座的底部。
[0013]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鋼球自動植入機。與現有技術相比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該鋼球自動植入機,通過提升氣缸帶動整個機構下降至鋼球座植入面,鋼球供料從供料口流入工裝,推料氣缸推動頂針將鋼球植入鋼球座,伺服電機帶動鋼球座旋轉至下一穴位,待鋼球全部植入完成,提升氣缸帶動整個機構上升,植入完成,從而在狹小空間實現鋼球自動植入,且連續供料實現鋼球不掉落。
[0015]2、該鋼球自動植入機,通過上蓋兩側的鋼球孔,使鋼球座一次可以實現雙顆植入,提高了鋼球的安裝效果。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技術結構植入裝置示意圖;
[0018]圖3為本技術結構植入裝置拆分示意圖;
[0019]圖4為本技術結構鋼球座示意圖;
[0020]圖5為本技術結構圖3中A處局部放大圖;
[0021]圖6為本技術結構進料機構示意圖;
[0022]圖7為本技術結構進料機構仰視圖。
[0023]圖中:1、電動滑軌;3、支撐座;4、植入裝置;41、固定板;42、伺服電機;43、氣動夾爪;44、推料氣缸;45、提升氣缸;46、推料塊;47、進料機構;471、上蓋;472、下蓋;473、鋼球孔;474、供料口;475、限位槽;48、鋼球座;49、推料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5]請參閱圖1,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鋼球自動植入機,包括電動滑軌1,電動滑軌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座3,支撐座3的頂部設置有植入裝置4。
[0026]請參閱圖2
?
5,植入裝置4包括固定板41和伺服電機42,伺服電機4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氣動夾爪43,氣動夾爪43的頂部用于裝夾鋼球座48,固定板4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提升氣缸45,另一側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推料氣缸44,且推料氣缸44的伸縮端固定連接有推料塊46,推料塊4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推料桿49,固定板41另一側的下端設置有進料機構47,且推料桿49與鋼球孔473相互對齊,鋼球座48的穴位端口于限位槽475的內腔中,且相互貼合,伺服電機42的固定連接在支撐座3的底部。
[0027]請參閱圖6
?
7,進料機構47包括上蓋471和下蓋472,上蓋471的表面對稱固定開設有供料口474,下蓋472的底部固定開設有限位槽475,限位槽475和供料口474的內腔均對稱固定開設有鋼球孔473,上蓋471和下蓋472通過螺絲相互固定安裝,上蓋471和下蓋472的一側固定連接在固定板41一側的下端,鋼球孔473相互連通,
[0028]工作時,首先將鋼球座48放在氣動夾爪43的頂部,并啟動氣動夾爪43,使氣動夾爪43頂部的夾爪對鋼球座48進行夾持,然后啟動電動滑軌1,通過電動滑軌1帶動支撐座3進行移動,使鋼球座48位于進料機構47底部的中心位置,然后啟動提升氣缸45,提升氣缸45帶動進料機構47下降,使限位槽475插入到鋼球座48端口的穴位中,然后再通過供料機構將鋼球從兩側的供料口474進入,一次性進入兩顆鋼球,且進入的第一鋼球會進入隨著鋼球孔473的內腔掉落在鋼球座48穴位的端口,然后啟動推料氣缸44,使推料氣缸44帶動推料塊46進行下降,使推料桿49進入到鋼球孔473的內腔中,隨著繼續下降,推料桿49的一端會擠壓鋼球,使鋼球按壓進鋼球座48的穴位中,然后推料氣缸44帶動推料塊46復位,啟動伺服電機42,使伺服電機42帶動鋼球座旋轉至下一穴位,然后后面的鋼球隨著供料會使前面的鋼球再一次進入到鋼球孔473中,然后推料氣缸44帶動推料塊46底部的推料桿49對鋼球進行按壓,使鋼球再一次進入到鋼球座48的穴位中,直到鋼球座48的穴位內鋼球全部植入完成。
[0029]同時本說明書中未作詳細描述的內容均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球自動植入機,包括電動滑軌(1),所述電動滑軌(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支撐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座(3)的頂部設置有植入裝置(4);所述植入裝置(4)包括固定板(41)和伺服電機(42),所述伺服電機(42)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氣動夾爪(43),所述氣動夾爪(43)的頂部用于裝夾鋼球座(48),所述固定板(4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提升氣缸(45),所述固定板(41)另一側的上端固定連接有推料氣缸(44),且推料氣缸(44)的伸縮端固定連接有推料塊(46),所述推料塊(46)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推料桿(49),所述固定板(41)另一側的下端設置有進料機構(47);所述進料機構(47)包括上蓋(471)和下蓋(472),所述上蓋(471)的表面對稱開設有供料口(474),所述下蓋(472)的底部開設有限位槽(475);所述限位槽(475)和供料...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濤濤,李泉,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德鋅達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