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涉及繞線機電機技術領域,該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包括殼體,所述殼體遠離輸出軸的一側表面上固定連接有散熱鰭片,散熱鰭片靠近殼體的一側貫穿進殼體內,散熱鰭片位于殼體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吸熱片,散熱鰭片背對殼體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環狀安裝塊,環狀安裝塊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支撐架表面上固定連接有驅動馬達,驅動馬達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驅動扇葉,該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加快了吸熱片吸收殼體內熱量的速度以及效率,避免了該永磁電機內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下運轉導致永磁鐵出現脫磁的問題,保障了該繞線機運行時的穩定性。保障了該繞線機運行時的穩定性。保障了該繞線機運行時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
[0001]本技術涉及繞線機電機
,特別涉及一種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
技術介紹
[0002]繞線機是把線狀的物體纏繞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設備,通常用于銅線纏繞,而繞線機上的纏繞組件需要通過永磁電機進行驅動,因此永磁電機是繞線機上的主要驅動部件。
[0003]現有永磁電機在使用過程中其內部殼體會產生大量的熱量,然而現有永磁電機為了提高密封性,因此殼體整體采用一體化殼體,然而現有永磁電機殼體的散熱效率較低,這樣就導致永磁電機運行所產生的熱量堆積在殼體內無法散發出,因此使得永磁電機殼體內熱量逐漸變高,當永磁電機長時間運行時,這樣永磁電機殼體內會堆積越來越多的熱量,因此就會導致殼體內永磁鐵出現脫磁的問題,從而影響了該永磁電機使用時的使用壽命,降低了繞線機運行時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提供一種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能夠解決永磁電機殼體的散熱效率較低,這樣就導致永磁電機運行所產生的熱量堆積在殼體內無法散發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包括殼體,所述殼體遠離輸出軸的一側表面上固定連接有散熱鰭片,散熱鰭片靠近殼體的一側貫穿進殼體內,散熱鰭片位于殼體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吸熱片,散熱鰭片背對殼體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環狀安裝塊,環狀安裝塊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架,支撐架背對散熱鰭片的一側表面上固定連接有驅動馬達,驅動馬達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驅動扇葉,環狀安裝塊的內壁中固定連接有防塵隔板,防塵隔板設置在遠離散熱鰭片的一側,防塵隔板上設置有清理機構。
[0006]優選的,所述清理機構包括嵌入塊,嵌入塊鑲嵌在防塵隔板的中心處,驅動扇葉背對驅動馬達一側的中心處固定連接有連接轉桿,連接轉桿遠離驅動扇葉的一端轉動貫穿出嵌入塊,連接轉桿貫穿出嵌入塊的一端轉動連接有連接轉板,連接轉板面向防塵隔板的一側表面上固定連接有與防塵隔板表面接觸的清潔毛刷。
[0007]優選的,所述連接轉板與連接轉桿之間設置有扭力彈簧,扭力彈簧的一端固定在連接轉桿上并且另一端固定在連接轉板上。
[0008]優選的,所述嵌入塊面向連接轉板的一側表面上固定連接有接觸凸塊,連接轉板面向接觸凸塊的一側表面上固定連接有連接塊,連接塊靠近接觸凸塊的一側設置有連接滑輪。
[0009]優選的,所述接觸凸塊設置為半球狀。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1](1)、該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通過驅動扇葉降低了環狀安裝塊內的壓強,這樣外部冷空氣在大氣壓強作用下流入至環狀安裝塊內并最終吹向至散熱鰭片上,這樣從而加快了散熱鰭片之間的空氣流速,因此散熱鰭片傳導出熱量隨著氣流流出,這樣進一步提高了散熱鰭片的散熱效率,從而加快了吸熱片吸收殼體內熱量的速度以及效率,因此避免了該永磁電機內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下運轉導致永磁鐵出現脫磁的問題,進一步保障了該繞線機運行時的穩定性,同時采用該方式不會出現灰塵被吸入至永磁電機殼體內的情況,因此進一步提高了永磁電機殼體內的潔凈度,這樣進一步提高了繞線機永磁電機的使用壽命。
[0012](2)、該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通過清潔毛刷就可以對防塵隔板進行表面進行清理,這樣從而防止了防塵隔板長時間使用時過多的灰塵堵塞住網孔的問題,進一步保障了防塵隔板長時間的透氣性以及使用效果,同時也不需要人為對防塵隔板進行清理,進一步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力度。
[0013](3)、該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當連接滑輪不與接觸凸輪接觸時,扭力彈簧拉動連接轉板恢復至初始位置,因此使得連接轉板發生震動,從而附著在清潔毛刷上的灰塵在震動下脫落,這樣從而提高了清潔毛刷的潔凈度,保障了清潔毛刷的清潔效率。
附圖說明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地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一種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防護方機構俯視平面圖;
[0017]圖3為圖2中A處放大圖。
[0018]附圖標記:1、殼體;2、散熱鰭片;3、吸熱片;4、環狀安裝塊;5、驅動馬達;6、支撐架;7、驅動扇葉;8、防塵隔板;9、連接轉桿;10、連接轉板;11、扭力彈簧;12、清潔毛刷;13、接觸凸塊;14、連接塊;15、連接滑輪;16、嵌入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19]請參閱圖1
?
3,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包括殼體1,殼體1遠離輸出軸的一側表面上固定連接有若干個散熱鰭片2,散熱鰭片2的數量根據殼體1的實際直徑設置在此不做數量上的限定,散熱鰭片2靠近殼體1的一側貫穿進殼體1內,散熱鰭片2位于殼體1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吸熱片3,同時吸熱片3以及散熱鰭片2采用散熱性能好的銅鋁合金材質制成,因此通過吸熱片3以及散熱鰭片2可以很好地將殼體1內的熱量傳導出殼體1的外側。
[0020]進一步地,散熱鰭片2背對殼體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環狀安裝塊4,環狀安裝塊4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架6,支撐架6背對散熱鰭片2的一側表面上固定連接有驅動馬達5,驅動馬達5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驅動扇葉7,因此通過啟動驅動馬達5,因此同步帶動了驅動扇葉7進行旋轉,從而驅動扇葉7降低了環狀安裝塊4內的壓強,這樣外部冷空氣在大氣壓強作用下流入至環狀安裝塊4內并最終吹向至散熱鰭片2上,這樣從而加快了散熱鰭片2之間的空氣流速,因此散熱鰭片2傳導出熱量隨著氣流流出,這樣進一步提高了散熱鰭片2的散熱效率,從而加快了吸熱片2吸收殼體1內熱量的速度以及效率,因此避免了該永磁電機
內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下運轉導致永磁鐵出現脫磁的問題,進一步保障了該繞線機運行時的穩定性,同時采用該方式不會出現灰塵被吸入至永磁電機殼體內的情況,因此進一步提高了永磁電機殼體內的潔凈度,這樣進一步提高了繞線機永磁電機的使用壽命。
[0021]進一步地,環狀安裝塊4的內壁中固定連接有防塵隔板8,同時防塵隔板8設置在遠離散熱鰭片2的一側,因此防塵隔板8可以對進入到環狀安裝塊4內氣流中的灰塵進行阻擋,從而防止了過多的灰塵附著在散熱鰭片2上影響散熱鰭片2散熱效率的問題。
[0022]進一步地,防塵隔板8的中心處鑲嵌有嵌入塊16,驅動扇葉7背對驅動馬達5一側的中心處固定連接有連接轉桿9,連接轉桿9遠離驅動扇葉7的一端轉動貫穿出嵌入塊16,連接轉桿9貫穿出嵌入塊16的一端轉動連接有連接轉板10,連接轉板10與連接轉桿9之間設置有扭力彈簧11,扭力彈簧11的一端固定在連接轉桿9上并且另一端固定在連接轉板10上,因此扭力彈簧11對連接轉板10形成拉力,使得連接轉板10的初始狀態為與防塵隔板8平行,連接轉板10面向防塵隔板8的一側表面上固定連接有與防塵隔板8表面接觸的清潔毛刷12,當連接轉板10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1),所述殼體(1)遠離輸出軸的一側表面上固定連接有散熱鰭片(2),散熱鰭片(2)靠近殼體(1)的一側貫穿進殼體(1)內,散熱鰭片(2)位于殼體(1)內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吸熱片(3),散熱鰭片(2)背對殼體(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環狀安裝塊(4),環狀安裝塊(4)的內壁上固定連接有支撐架(6),支撐架(6)背對散熱鰭片(2)的一側表面上固定連接有驅動馬達(5),驅動馬達(5)的輸出軸上固定連接有驅動扇葉(7),環狀安裝塊(4)的內壁中固定連接有防塵隔板(8),防塵隔板(8)設置在遠離散熱鰭片(2)的一側,防塵隔板(8)上設置有清理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防護功能的繞線機用永磁電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機構包括嵌入塊(16),嵌入塊(16)鑲嵌在防塵隔板(8)的中心處,驅動扇葉(7)背對驅動馬達(5)一側的中心處固定連接有連接轉桿(9),連接轉桿(9)遠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凱,董辰,韓保才,李淮輝,馬云龍,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德盛祥電機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