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建筑施工用的圓柱體構件打磨裝置,包括機體、機頭、把手、電源線、開關、打磨輪和手帶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機體頂部設有手帶裝置,工作人員將套手帶取出并套于工作人員手腕上,實現了將機具固定在手部,當機具因轉矩較大而脫手時會通過套手帶而懸掛與控制,有效的避免機具掉落至地面而損壞;通過固定框內部設有收藏結構,在不使用時可套手帶放置于收藏筒內部,然后將收藏筒推動固定框內部,實現了對套手帶進行收藏,避免因套手帶過長而被打磨輪損壞。帶過長而被打磨輪損壞。帶過長而被打磨輪損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建筑施工用的圓柱體構件打磨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打磨裝置相關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建筑施工用的圓柱體構件打磨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設實施階段的生產活動,是各類建筑物的建造過程,也可以說是把設計圖紙上的各種線條,在指定的地點,變成實物的過程,圓柱體構件是建筑施工的柱子,柱子是建筑物中用以支承棟梁桁架的長條形構件,工程結構中主要承受壓力,有時也同時承受彎矩的豎向桿件,用以支承梁、桁架、樓板等,圓柱體柱子構件在澆筑時混凝土使可能會出現漏漿凝固后形成的掛簾或模板安裝不穩造成的失準,這時需要使用打磨裝置對柱子表面的掛簾進行打磨去除。
[0003]現有打磨裝置在工作人員使用打磨過程中可能因轉矩較大而脫手,且不便于將機具固定在手部,導致了機具掉落至地面而損壞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因此,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建筑施工用的圓柱體構件打磨裝置。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建筑施工用的圓柱體構件打磨裝置,包括機體,所述機體左端對接有機頭,所述機體和機頭表面均設有把手,所述機體右端的把手內接入有電源線,所述機體右端的把手下端安裝有開關,所述機頭底部的動力輸出端上安裝有打磨輪,所述機體頂部設有手帶裝置,所述手帶裝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設于機體頂端,所述固定框內部安裝有彈簧,所述固定框內部設有收藏結構,所述收藏結構內設有套手帶,所述固定框內部左端設有限位機構,所述固定框內側左端設有限位轉動機構。
[0006]優選的,所述收藏結構包括收藏筒,所述收藏筒與固定框內壁滑動連接,所述收藏筒內部右端設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內設有連接頭,所述套手帶一端與連接頭相連接。
[0007]優選的,所述限位機構包括限位架,所述限位架設于收藏筒左側,所述固定框內部左端設有轉動桿,所述轉動桿左端設有旋鈕,所述轉動桿右端設有限位板。
[0008]優選的,所述限位轉動機構包括固定塊,所述固定塊設于固定框內部左端,所述轉動桿貫穿于固定塊內部,所述轉動桿表面設有滑桿,所述滑桿沿限位槽內壁滑動連接,所述限位槽開設于固定塊內部左端,所述轉動桿表面開設有卡槽,所述卡槽插入有發條彈簧的一端。
[0009]優選的,所述收藏筒底端面左端設有滑塊,滑塊內安裝有滾動體,滾動體沿導向槽內壁滑動,導向槽開設與固定框內部下端。
[0010]優選的,所述連接頭前后兩端均設有凸桿,所述連接塊內部中端開設內徑與凸桿外徑相同的凸桿槽。
[0011]優選的,所述旋鈕表面套設有表面帶有防滑紋路的防滑套,并且旋鈕底端與機體頂端面之間的間距為五毫米。
[0012]優選的,所述限位槽內側表面呈光滑面,所述限位槽呈直角扇形。
[0013]優選的,所述滑桿使用不銹鋼材質。
[0014]優選的,所述固定塊使用塑料材質。
[0015]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6]本技術通過機體頂部設有手帶裝置,工作人員將套手帶取出并套于工作人員手腕上,實現了將機具固定在手部,當機具因轉矩較大而脫手時會通過套手帶而懸掛與控制,有效的避免機具掉落至地面而損壞。
[0017]進一步的,通過固定框內部設有收藏結構,在不使用時可套手帶放置于收藏筒內部,然后將收藏筒推動固定框內部,實現了對套手帶進行收藏,避免因套手帶過長而被打磨輪損壞。
[0018]進一步的,通過固定框內部左端設有限位機構,可對推入固定框內的收藏筒進行限位,防止收藏筒自動彈出的有益效果。
[0019]進一步的,通過固定框內側左端設有限位轉動機構,可將轉動桿的最大轉動角度限制限位90
°
,避免轉動桿過多轉動而影響限位板與限位架相對接,通過發條彈簧還可避免轉動桿自轉。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技術正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本技術手帶裝置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本技術收藏結構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本技術限位機構爆炸視圖;
[0025]圖6是本技術限位轉動機構爆炸視圖。
[0026]其中:機體
?
1、機頭
?
2、把手
?
3、電源線
?
4、開關
?
5、打磨輪
?
6、手帶裝置
?
7、固定框
?
71、彈簧
?
72、收藏結構
?
73、收藏筒
?
731、連接塊
?
732、連接頭
?
733、套手帶
?
74、限位機構
?
75、限位轉動機構
?
76、限位架
?
751、轉動桿
?
752、旋鈕
?
753、限位板
?
754、固定塊
?
761、滑桿
?
762、限位槽
?
763、卡槽
?
764、發條彈簧
?
765。
具體實施方式
[0027]為了進一步解釋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
[0028]請參閱圖1和圖2,本技術提供一種建筑施工用的圓柱體構件打磨裝置,包括機體1,機體1左端對接有機頭2,機體1和機頭2表面均設有把手3,機體1右端的把手3內接入有電源線4,電源線4與機體1右端相連接,機體1右端的把手3下端安裝有開關5,機頭2底部的動力輸出端上安裝有打磨輪6,機體1頂部設有手帶裝置7。
[0029]請參閱圖3和圖4,本技術提供一種建筑施工用的圓柱體構件打磨裝置,手帶裝置7包括固定框71,固定框71一體成型于機體1頂部右端,固定框71內部左端安裝有用于推送收藏筒73的彈簧72,固定框71內部設有收藏結構73,收藏結構73包括收藏筒731,收藏
筒731底部設有滑塊,滑塊內安裝有滾動體,固定框71內部下端開設有用于滑塊滑動的導向槽,以實現提升收藏筒731的滑動效果,避免收藏筒731出現卡殼的現象,收藏筒731內部右端一體成型有連接塊732,連接塊732內設于內徑與凸桿外徑相同的凸桿槽,凸桿一體成型于連接塊732表面前后兩端,凸桿與凸桿槽內壁轉動連接,以實現連接頭733靈活轉動以及將連接頭733固定于連接塊732內部的作用,套手帶74一端與連接頭733相連接,當套手帶74轉動至收藏筒731內部時可實現對套手帶74的收藏和防護作用,當套手帶74轉動至收藏筒731右端時可對套手帶74進行限位固定,放置易脫落的作用,固定框71內部左端設有限位機構75,固定框71內側左端設有限位轉動機構76。
[0030]請參閱圖3、圖5和圖6,本技術提供一種建筑施工用的圓柱體構件打磨裝置,限位機構75包括限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施工用的圓柱體構件打磨裝置,包括機體(1),所述機體(1)左端對接有機頭(2),所述機體(1)和機頭(2)表面均設有把手(3),所述機體(1)右端的把手(3)內接入有電源線(4),所述機體(1)右端的把手(3)下端安裝有開關(5),所述機頭(2)底部的動力輸出端上安裝有打磨輪(6);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手帶裝置(7),所述機體(1)頂部設有手帶裝置(7),所述手帶裝置(7)包括固定框(71),所述固定框(71)設于機體(1)頂端,所述固定框(71)內部安裝有彈簧(72),所述固定框(71)內部設有收藏結構(73),所述收藏結構(73)內設有套手帶(74),所述固定框(71)內部左端設有限位機構(75),所述固定框(71)內側左端設有限位轉動機構(7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建筑施工用的圓柱體構件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藏結構(73)包括收藏筒(731),所述收藏筒(731)與固定框(71)內壁滑動連接,所述收藏筒(731)內部右端設有連接塊(732),所述連接塊(732)內設有連接頭(733),所述套手帶(74)一端與連接頭(733)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建筑施工用的圓柱體構件打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機構(75)包括限位架(751),所述限位架(751)設于收藏筒(731)左側,所述固定框(71)內部左端設有轉動桿(752),所述轉動桿(752)左端設有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毅,陳寶憲,陳波克,齊鵬亮,胡春艷,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