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突加突卸水力測功器,包括水力測功器、連接于水力測功器上的進水水路和出水水路,所述進水水路上設置加速進水裝置,出水水路上設置加速排水裝置,所述加速進水裝置包括沿著進水方向依次設置于進水水路上的第一儲氣瓶、第一高壓緩沖罐、第一球閥,第一球閥的出水一端流入水力測功器;所述加速排水裝置包括沿著出水方向設置的第二儲氣瓶、氣動進氣閥,氣動進氣閥的輸出端與水力測功器相連,水力測功器的輸出端引出有電動排水閥和氣動排水閥。增設了快速進水、快速排放兩個裝置。具有相較于傳統水力測功器更突出的發動機類電機測試特性。電機測試特性。電機測試特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突加突卸水力測功器
[0001]本技術涉及水力測功器
,尤其是一種突加突卸水力測功器。
技術介紹
[0002]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高速水力測功器為驗證燃氣輪機性能必不可少的測功及耗功設備。作為燃氣輪機試驗的關鍵配套設備,其具有測量精度高、響應靈敏、運行能力強、維護性好等優點,已成為航空發動機及艦船用燃氣輪機研制、耐久性試驗、修復后性能試驗必不可少的手段。
[0003]目前市場上銷售的大功率水力測功器,應對燃氣輪機等發動機工況時,除了在普通穩態特性試驗及測試能力工況下應用之外,難以在其它特殊工況,例如測試燃氣輪機等發動機電機負載“突加”及“突卸”的能力,在發動機負載測試方面,不具備普遍適用性。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生產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突加突卸水力測功器,通過在水力測功器的基礎上增加快速進水裝置和快速排放裝置,能夠在極短時間內進行。
[0005]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突加突卸水力測功器,包括水力測功器、連接于水力測功器上的進水水路和出水水路,所述進水水路上設置加速進水裝置,出水水路上設置加速排水裝置,
[0007]所述加速進水裝置包括沿著進水方向依次設置于進水水路上的第一儲氣瓶、第一高壓緩沖罐、第一球閥,第一球閥的出水一端流入水力測功器;
[0008]所述加速排水裝置包括沿著出水方向設置的第二儲氣瓶、氣動進氣閥,氣動進氣閥的輸出端與水力測功器相連,水力測功器的輸出端引出有電動排水閥和氣動排水閥。
[0009]所述水力測功器分為進水側、排水側兩部分,氣動進水閥連通至進水側,氣動進氣閥連接至排水側,電動排水閥、氣動排水閥從排水側的輸出端引出。
[0010]所述氣動進水閥并聯設置三個。
[0011]所述氣動進氣閥并聯設置三個。
[0012]進水水路上的第一儲氣瓶和第一高壓緩沖罐之間通過第一球閥連接,球閥用于控制儲氣瓶的出氣量。
[0013]所述水力測功器的進水一端采用電動進水閥加水。
[0014]水力測功器的排水側設置一處電動排水閥、三處氣動排水閥,電動排水閥、氣動排水閥之間并聯設置。
[0015]第一高壓緩沖罐的氣源來源于外界壓縮空氣站,壓縮空氣站與第一高壓緩沖罐之間即為第一儲氣瓶組件,第一儲氣瓶組件包括第一氣罐和第一減壓閥,第一氣罐同時向第一高壓緩沖罐、氣動進水閥處輸氣;第一氣罐與氣動進水閥之間設有第一減壓閥。
[0016]氣動進氣閥由第二儲氣瓶組件供氣,第二儲氣瓶組件包括第二氣罐和第二減壓
閥,第二氣罐與氣動進氣閥之間設有第二減壓閥;氣動排水閥由第二氣罐供氣,第二氣罐與氣動排水閥之間設有第二減壓閥。
[0017]所有氣罐的進氣方向一側,沿著氣流方向依次設有油水分離器、氣水分離器、過濾器。
[0018]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9]本技術結構緊湊、合理,操作方便,在原有發動機特性測試的基礎上,增加發電特性測試能力,設置了快速進水、快速排放兩個裝置。除了具備發動機普通穩態特性試驗及測試能力基礎上,還具備在極短時間內進行水力測功器功率的增減特性,具備代替發動機用電機負載的“突加”“突卸”特性,具有相較于傳統水力測功器更突出的發動機類電機特性。
[0020]本技術中的突加突卸通過增加高壓緩沖罐實現,高壓緩沖罐中一半是水,一半是空氣,對上面部分的空氣加壓,能夠加速高壓緩沖罐的出水速度,從而實現水流速度的“突加突卸”。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技術的整體結構連接示意圖。
[0022]圖2為圖1中的第一儲氣瓶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圖1中的第二儲氣瓶組件結構示意圖。
[0024]其中:1、水力測功器;2、進水水路;3、出水水路;4、第一儲氣瓶組件;5、第一高壓緩沖罐;6、第一球閥;7、第二儲氣瓶組件; 8、氣動進氣閥;9、氣動進水閥;10、第二球閥;11、過濾器;12、電動排水閥;13、氣動排水閥;14、電動進水閥;15、第一氣罐;16、第一減壓閥;17、第二氣罐;18、第二減壓閥;19、油水分離器;20、氣水分離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
[0026]如圖1
?
圖3所示,本實施例的突加突卸水力測功器,包括水力測功器1、連接于水力測功器1上的進水水路2和出水水路3,進水水路2上設置加速進水裝置,出水水路3上設置加速排水裝置,
[0027]加速進水裝置包括沿著進水方向依次設置于進水水路2上的第一儲氣瓶4、第一高壓緩沖罐5、第一球閥6,第一球閥6的出水一端流入水力測功器1;
[0028]加速排水裝置包括沿著出水方向設置的第二儲氣瓶7、氣動進氣閥8,氣動進氣閥8的輸出端與水力測功器1相連,水力測功器1的輸出端引出有電動排水閥12和氣動排水閥13。
[0029]水力測功器1分為進水側、排水側兩部分,氣動進水閥9連通至進水側,氣動進氣閥8連接至排水側,電動排水閥12、氣動排水閥 13從排水側的輸出端引出。
[0030]氣動進水閥9并聯設置三個。
[0031]氣動進氣閥8并聯設置三個。
[0032]進水水路2上的第一儲氣瓶4和第一高壓緩沖罐5之間通過第一球閥6連接,球閥用于控制儲氣瓶的出氣量。
[0033]水力測功器1的進水一端采用電動進水閥14加水。
[0034]水力測功器1的排水側設置一處電動排水閥12、三處氣動排水閥13,電動排水閥12、氣動排水閥13之間并聯設置。
[0035]第一高壓緩沖罐5的氣源來源于外界壓縮空氣站,壓縮空氣站與第一高壓緩沖罐5之間即為第一儲氣瓶組件4,第一儲氣瓶組件4包括第一氣罐15和第一減壓閥16,第一氣罐15同時向第一高壓緩沖罐5、氣動進水閥9處輸氣;第一氣罐15與氣動進水閥9之間設有第一減壓閥16。
[0036]氣動進氣閥8由第二儲氣瓶組件7供氣,第二儲氣瓶組件7包括第二氣罐17和第二減壓閥18,第二氣罐17與氣動進氣閥8之間設有第二減壓閥18;氣動排水閥13由第二氣罐17供氣,第二氣罐17 與氣動排水閥13之間設有第二減壓閥18。
[0037]所有氣罐的進氣方向一側,沿著氣流方向依次設有油水分離器 19、氣水分離器20、過濾器11。
[0038]本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及工作過程如下:
[0039]本技術的水力測功器1在正常進排水閥基礎上,增設了快速進水裝置及快速排水裝置。進行常規發動機特性測試時,采用正常進排水閥工作,保證水力測功器1的吸收功率特性正常。
[0040]在特殊工況下,例如,需要進行類似電氣負載的突加功能測試時,需要單位時間內進入更多的水,本實施例的水力測功器1通過快速進水裝置,向水力測功器1的進水側快速注入水,能在極短時間內提升水力測功器1吸收率,達到突加負載的目的。
[0041]本實施例包括進水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突加突卸水力測功器,包括水力測功器(1)、連接于水力測功器(1)上的進水水路(2)和出水水路(3),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水路(2)上設置加速進水裝置,出水水路(3)上設置加速排水裝置,所述加速進水裝置包括沿著進水方向依次設置于進水水路(2)上的第一儲氣瓶組件(4)、第一高壓緩沖罐(5)、第一球閥(6),第一球閥(6)的出水一端流入水力測功器(1);所述加速排水裝置包括沿著出水方向設置的第二儲氣瓶組件(7)、氣動進氣閥(8),氣動進氣閥(8)的輸出端與水力測功器(1)相連,水力測功器(1)的輸出端引出有電動排水閥(12)和氣動排水閥(13)。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突加突卸水力測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測功器(1)分為進水側、排水側兩部分,氣動進水閥(9)連通至進水側,氣動進氣閥(8)連接至排水側,電動排水閥(12)、氣動排水閥(13)從排水側的輸出端引出。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突加突卸水力測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進水閥(9)并聯設置三個。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突加突卸水力測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進氣閥(8)并聯設置三個。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突加突卸水力測功器,其特征在于:進水水路(2)上的第一儲氣瓶組件(4)和第一高壓緩沖罐(5)之間通過第一球閥(6)連接,球閥用于控制儲氣瓶的出氣量。6.如權利要求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虞,陸彬,廖鵬,張波,征建生,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無錫分部,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