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化配電柜加工用合頁安裝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配電柜,所述配電柜前側靠近右側處有活動門,所述活動門左側靠近后側處有兩個合頁,且兩個所述合頁為上下對稱設置,所述活動門左側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動力輸出軸外側靠近右端處套接有圓環,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鉆頭、固定板、豎板、L形固定桿、安裝板、橫板、連接桿、矩形框、環形板、伸縮桿、第三彈簧、擺動板、第一電機、主動齒輪、從動鏈輪、鏈條等部件之間的相互配合,可實現在配電柜內側壁和活動門上進行打孔,實現孔位位置一致,避免因為孔位偏移導致合頁安裝失敗的情況發生。免因為孔位偏移導致合頁安裝失敗的情況發生。免因為孔位偏移導致合頁安裝失敗的情況發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自動化配電柜加工用合頁安裝機構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配電柜
,具體為一種自動化配電柜加工用合頁安裝機構。
技術介紹
[0002]配電柜顧名思義就是電力供電系統中用于進行電能分配、控制、計量以及連接線纜的配電設備,配電柜使用在負荷比較分散、回路較少的場合;電動機控制中心用于負荷集中、回路較多的場合。它們把上一級配電設備某一電路的電能分配給就近的負荷。這級設備應對負荷提供保護、監視和控制。
[0003]現有的配電柜在加工的過程當中需要與柜門通過合頁進行連接,然而,現有的合頁安裝方式較為復雜,工人首先在預選位置鉆孔,再將合頁對齊孔位,隨后將螺栓打入完成安裝,整個過程費時費力,安裝效率較低,并且可能出現安裝位置偏移的情況。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化配電柜加工用合頁安裝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配電柜,所述配電柜前側靠近右側處有活動門,所述活動門左側靠近后側處有兩個合頁,且兩個所述合頁為上下對稱設置,所述活動門左側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動力輸出軸外側靠近右端處套接有圓環,所述圓環上下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旋轉板,位于上方的所述旋轉板頂部固定連接有橫板,所述橫板右側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左側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右側插接有若干從動鏈輪,且若干所述從動鏈輪從上至下依次呈線性排列,若干所述從動鏈輪外側共同套接有鏈條,且所述鏈條外側固定連接有若干齒塊,所述安裝板左側靠近前側處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動力輸出軸右端貫穿安裝板,并固定連接有主動齒輪,且所述主動齒輪與相鄰的齒塊嚙合,若干所述從動鏈輪圓心處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右端固定連接有鉆頭,若干所述鉆頭右端均貫穿固定板,且所述橫板左側貫穿安裝板,所述橫板頂部靠近右側處固定連接有豎板,所述豎板頂部固定連接有L形固定桿,所述L形固定桿遠離固定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內腔貫穿設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外側靠近左端處固定套接有環形板,所述伸縮桿外側套接有第三彈簧,且所述第三彈簧左端與環形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右端與矩形框內側壁固定連接,所述矩形框左側靠近前側處鉸接有擺動板,所述擺動板與伸縮桿左端貼合。
[0005]優選的,位于下方的所述旋轉板底部固定連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左側有電動伸縮桿,且所述電動伸縮桿右端固定連接在放置板左側處,所述電動伸縮桿外側套接有軸承,所述軸承外側固定連接有兩個斜桿,且兩個所述斜桿為前后對稱設置,兩個所述斜桿右側均固定連接有限位桿,兩個所述限位桿右端均固定連接在放置板左側,兩個所述斜桿右側靠近底部處均固定連接有焊接板,兩個所述焊接板右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板,兩個所述第二連接板底部均固定連接有斜板,兩個所述斜板右側靠近底部處均固定連接有第三連接板。
[0006]優選的,兩個所述第三連接板右側均固定連接有底板,兩個所述底板頂部均固定
連接有存料板,所述存料板左側靠近頂部處開設有滑槽,所述滑槽內腔活動連接有滑板,所述滑板前側固定連接有頂板,兩個所述第二連接板相對應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鋼板,所述鋼板遠離放置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四連接板,所述第四連接板靠近放置板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靠近放置板的一端固定連接在頂板上。
[0007]優選的,兩個所述存料板左側均固定連接有若干卡接板,所述卡接板內腔開設有U型槽,所述U型槽的內腔設有若干螺栓。
[0008]優選的,兩個所述第二連接板右側靠近頂部處均安裝有第三電機,所述第三電機動力輸出軸右端固定連接有凹形板,所述凹形板內腔貫穿設有轉軸,所述轉軸外側套接有三個上料板,位于上方的所述上料板左側和凹形板左側共同固定連接有T型塊,所述T型塊內腔貫穿設有豎桿,所述豎桿右側固定連接有若干第二彈簧,位于中心處的所述上料板內腔開設有矩形槽,位于上下兩側的所述上料板和矩形槽內腔均安裝有插桿,若干所述第二彈簧右端均固定連接在相鄰的插桿上。
[0009]優選的,所述放置板右側固定連接有若干自旋轉螺絲刀,若干所述自旋轉螺絲刀從上至下依次呈線性排列,若干所述上料板相對應的一側均開設有安裝槽。
[0010]優選的,所述第二電機前側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一連接板,且兩個所述第一連接板為前后對稱設置,兩個所述第一連接板前側共同安裝有氣缸。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專利技術通過鉆頭、固定板、豎板、L形固定桿、安裝板、橫板、連接桿、矩形框、環形板、伸縮桿、第三彈簧、擺動板、第一電機、主動齒輪、從動鏈輪、鏈條等部件之間的相互配合,可實現在配電柜內側壁和活動門上進行打孔,實現孔位位置一致,避免因為孔位偏移導致合頁安裝失敗的情況發生。
[0013]2、本專利技術上料板、第二連接板、豎桿、第二彈簧、插桿、凹形板、放置板、自旋轉螺絲刀、電動伸縮桿、軸承、限位桿、焊接板、存料板、卡接板、螺栓、鋼板、第四連接板、第一彈簧、滑板、頂板、第三電機等部件之間的相互配合,可實現將螺栓進行自動化安裝的目的,提高安裝效果。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專利技術結構正視圖;
[0015]圖2為本專利技術結構后視圖;
[0016]圖3為本專利技術部件安裝板俯視圖;
[0017]圖4為本專利技術部件安裝板后視圖;
[0018]圖5為本專利技術部件放置板正視圖;
[0019]圖6為本專利技術部件放置板后視圖。
[0020]圖中標號:1、配電柜;2、合頁;3、安裝板;4、鏈條;5、L形固定桿;6、豎板;7、固定板;8、活動門;9、橫板;10、第一電機;11、圓環;12、第一連接板;13、氣缸;14、第二電機;15、第二連接板;16、斜桿;17、斜板;18、螺栓;19、第三連接板;20、焊接板;21、鋼板;22、第四連接板;23、第一彈簧;24、主動齒輪;25、鉆頭;26、旋轉板;27、放置板;28、上料板;29、凹形板;30、存料板;31、滑板;32、插桿;33、第三電機;34、豎桿;35、第二彈簧;36、擺動板;37、伸縮桿;38、矩形框;39、環形板;40、第三彈簧;41、從動鏈輪;42、連接桿;43、自旋轉螺絲刀;44、底板;
45、卡接板;46、頂板;47、電動伸縮桿;48、軸承;49、限位桿;50、T型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2]請參閱圖1
?
6,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自動化配電柜加工用合頁安裝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配電柜1,配電柜1前側靠近右側處有活動門8,活動門8左側靠近后側處有兩個合頁2,且兩個合頁2為上下對稱設置,活動門8左側有第二電機14,第二電機14前側固定連接有兩個第一連接板12,且兩個第一連接板12為前后對稱設置,兩個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化配電柜加工用合頁安裝機構,包括水平設置的配電柜(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電柜(1)前側靠近右側處有活動門(8),所述活動門(8)左側靠近后側處有兩個合頁(2),且兩個所述合頁(2)為上下對稱設置,所述活動門(8)左側有第二電機(14),所述第二電機(14)動力輸出軸外側靠近右端處套接有圓環(11),所述圓環(11)上下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旋轉板(26),位于上方的所述旋轉板(26)頂部固定連接有橫板(9),所述橫板(9)右側固定連接有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左側有安裝板(3),所述安裝板(3)右側插接有若干從動鏈輪(41),且若干所述從動鏈輪(41)從上至下依次呈線性排列,若干所述從動鏈輪(41)外側共同套接有鏈條(4),且所述鏈條(4)外側固定連接有若干齒塊,所述安裝板(3)左側靠近前側處安裝有第一電機(10),所述第一電機(10)動力輸出軸右端貫穿安裝板(3),并固定連接有主動齒輪(24),且所述主動齒輪(24)與相鄰的齒塊嚙合,若干所述從動鏈輪(41)圓心處固定連接有連接桿(42),所述連接桿(42)右端固定連接有鉆頭(25),若干所述鉆頭(25)右端均貫穿固定板(7),且所述橫板(9)左側貫穿安裝板(3),所述橫板(9)頂部靠近右側處固定連接有豎板(6),所述豎板(6)頂部固定連接有L形固定桿(5),所述L形固定桿(5)遠離固定板(7)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矩形框(38),所述矩形框(38)內腔貫穿設有伸縮桿(37),所述伸縮桿(37)外側靠近左端處固定套接有環形板(39),所述伸縮桿(37)外側套接有第三彈簧(40),且所述第三彈簧(40)左端與環形板(39)固定連接,所述第三彈簧(40)右端與矩形框(38)內側壁固定連接,所述矩形框(38)左側靠近前側處鉸接有擺動板(36),所述擺動板(36)與伸縮桿(37)左端貼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化配電柜加工用合頁安裝機構,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方的所述旋轉板(26)底部固定連接有放置板(27),所述放置板(27)左側有電動伸縮桿(47),且所述電動伸縮桿(47)右端固定連接在放置板(27)左側處,所述電動伸縮桿(47)外側套接有軸承(48),所述軸承(48)外側固定連接有兩個斜桿(16),且兩個所述斜桿(16)為前后對稱設置,兩個所述斜桿(16)右側均固定連接有限位桿(49),兩個所述限位桿(49)右端均固定連接在放置板(27)左側,兩個所述斜桿(16)右側靠近底部處均固定連接有焊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秦家偉,
申請(專利權)人:秦家偉,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