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育種方法:選用秈型光溫敏核不育系“花18S”為母本,以秈型兩系恢復系“IR11”為父本,生產(chǎn)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種子。所述不育系花“18S”是以Y58S為母本、廣占63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育種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雜交水稻制種
,具體是指一種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育種方法。
技術介紹
[0002]中國是世界主要的水稻生產(chǎn)大國,2020年全國水稻種植面積4億畝,稻谷總產(chǎn)為2億多噸,占中國糧食總產(chǎn)36%以上,占世界稻谷總產(chǎn)的30%,雜交水稻占50%,兩系法雜交水稻是中國獨創(chuàng)的農(nóng)業(yè)科技成果,于1995年研究成功,當前年種植面積占雜交水稻品種的50%以上。“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獲2013年中國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第三代雜交水稻農(nóng)業(yè)科技主創(chuàng)新成果,然而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抗倒、抗性強、適應性廣、適宜機插、制種風險小、制種成本低的雜交水稻新組合很少,生產(chǎn)上應用的超級兩系雜交水稻新品種存在高產(chǎn)與抗倒等抗性、高產(chǎn)與優(yōu)質(zhì)等不協(xié)調(diào)的缺陷。是急需解決的難題。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育種方法。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育種方法:選用秈型光溫敏核不育系“花18S”為母本,以秈型兩系恢復系“IR11”為父本,生產(chǎn)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種子。
[0005]進一步地,所述不育系花“18S”是以Y58S為母本、廣占63
?
4S為父本雜交,后經(jīng)5年9代南北交替系選,優(yōu)良性狀定向聚合育成的溫敏秈型兩系核不育系。
[0006]進一步地,所述恢復系“IR11”是以自育中間材料HR07116
?
4和華南常規(guī)稻黃華占雜交后系統(tǒng)選育而成。
[0007]本專利技術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的優(yōu)點在于:本專利技術通過優(yōu)良性狀定向聚合育成的光溫敏秈型隱性核雄性不育系與特色恢復系配組而實現(xiàn)雜種優(yōu)勢利用的方法,組配出的兩系雜交水稻具有制種產(chǎn)量高、雜交稻產(chǎn)量高、米質(zhì)優(yōu)、抗性強、適應性廣、適宜機插、制種風險小、制種成本低的特點。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專利技術一種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育種方法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結合附圖1,一種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育種方法,選用秈型光溫敏核不育系“花18S”為母本,以秈型兩系恢復系“IR11”為父本,生產(chǎn)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種子。
[0010]所述不育系花“18S”是以Y58S為母本、廣占63
?
4S為父本雜交,后經(jīng)5年9代南北交替系選,優(yōu)良性狀定向聚合育成的溫敏秈型兩系核不育系。2016年通過江蘇省品審委組織
專家鑒定。在合肥5月份
?
6月上旬播種,播始歷期為76
?
85天,比同期播種的1892S短3天,不育期株高60cm,株型適中,葉片直挺,葉色綠,主莖葉片16葉左右,劍葉長27.9cm,寬1.6cm,稍內(nèi)卷,葉鞘綠色,葉耳、柱頭無色,花藥乳白色,著粒密度高。一般穗長18.8cm,每穗穎花數(shù)182個,谷粒長寬比3.0。在海南陵水可育期間,播種播始歷期為98
?
107天,一般株高55cm,穗長23.8cm,每穗穎花數(shù)160個,千粒重24g左右。
[0011]所述恢復系“IR11”是以自育中間材料HR07116
?
4和華南常規(guī)稻黃華占雜交后系統(tǒng)選育而成。經(jīng)多點自然誘發(fā)鑒定表現(xiàn)抗稻瘟和紋枯病,分蘗力強,成穗率高,莖稈彈性韌性好、配合力強。合肥4月下旬播種,全生育期132天左右,株高108cm,株型緊湊,植株整齊一致,長勢穩(wěn)健,成穗率高,上層葉片直立。葉色較濃綠,芽鞘、葉緣、葉耳、節(jié)間無色。播始歷期86天左右,主莖葉片數(shù)17葉;穗層整齊、熟相好。穗粒數(shù)190粒左右,結實率90%,千粒重26.5克,穗粒結構協(xié)調(diào)。
[0012]本專利技術在具體實施時:
[0013]1、播期:母本在鹽城主莖葉片數(shù)15葉上下,播始期76天左右,父本主莖葉片數(shù)17葉上下,播始期85天左右,時差9天左右,葉差2葉上下。1期父本5月17日播種,2期父本5月27日播種;秧田與大田比1:50;母本播期根據(jù)1期父本的葉齡大小定,盡量在5月30日前播種,播量:每667
㎡
凈秧板落谷量在25公斤。
[0014]2、制種田塊的選擇:制種區(qū)周圍200米內(nèi)無異父本秈稻,500米內(nèi)無粳(糯)稻,時間隔離必須確保25天以上。對于前茬遺留的水稻不同品種種源,特別育秧田必須通過一些有效措施加以清除。
[0015]3、適期早栽:6月20日前全部全部移栽結束,保障親本始穗期在8月17日前。制種田栽插按200—210厘米分廂(幅寬),父母本間隔為26.7厘米,栽插行比1:10,移栽時先栽父本,栽插規(guī)格株距為15厘米,每667平方米栽2200穴左右,栽足基本苗0.8—1.0萬,同一塊田父本一期插完,再插第二期,兩期父本栽插比例3:3,父母本葉差小,母本可能偏早的,在父本栽插比例上,第一期父本栽插比例上要加大,把正常比例調(diào)整為4:3,如葉差大則反之,避免父本行都為同一期父本,母本栽插規(guī)格為13.3厘米
×
15.7厘米,每667平方米栽插2.2—2.5萬穴,栽足基本苗6萬,父本下午帶泥栽;母本淺栽,保活棵,促快發(fā)。
[0016]4、花遇標準:理想花遇標準:母本始穗早于父本1
?
2天。花期預測以葉齡為基礎,長勢長相為輔,幼穗剝查來驗證,調(diào)花措施以促為主,盡量避免控制措施。
[0017]5、巧用“九二〇”:在父母本花遇的情況下,父母本每667
㎡
第一次同時噴施九二〇量10—15克,隔天第二次用量12—16克,第4天用第三次,每667
㎡
用4—8克,每次使用時間和用量還要根據(jù)群體大小、溫度高低、下雨與否來決定,“九二〇”以母本基本不苞頸父本花位高于母本花位20—30厘米就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用“九二〇”時加愛苗、滅黑靈或者“井粉合劑”等藥劑。
[0018]6、治住病蟲害:一定要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特別要杜絕粒黑粉病和治住稻飛虱等。
[0019]7、及時去雜:防雜保純貫穿于從播種、大田和收獲整個過程,在抽穗前后是去雜的關鍵時期,整株拔除各類雜株。
[0020]8、適時收割,及時晾曬,嚴防混雜:正常氣溫下,母本抽穗32天后收割。先割父本,特別是在臺風來之前搶收割玩父本,父本收完檢查母本行無父本等殘留雜株,再割母本,母
本收獲后及時一次性晾曬到水分12.5%以內(nèi)。
[0021]本專利技術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2014年配組,2015年、2016年正季合肥和徐州種植,表現(xiàn)高產(chǎn),對稻瘟病抗性強;2017、2018年在江蘇、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多點種植測試,表現(xiàn)突出,平均畝產(chǎn)分別比對照豐兩優(yōu)四號增產(chǎn)5.6%和5.7%,二級優(yōu)質(zhì)米;2019年參加江蘇省雜交中秈預試株高116厘米,比對照Ⅱ優(yōu)084矮6厘米,平均畝產(chǎn)676.8公斤,比對照Ⅱ優(yōu)084增產(chǎn)4.53%,生育期143.2天,比對照Ⅱ優(yōu)084早5天,農(nóng)業(yè)部食品質(zhì)量監(jiān)督檢測武漢中心檢驗2級優(yōu)質(zhì)米;2020年、20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選用秈型光溫敏核不育系“花18S”為母本,以秈型兩系恢復系“IR11”為父本,生產(chǎn)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種子。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宜機插的兩系雜交水稻育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育系花“18S”是以Y58S為母本、廣占63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姜雷,高修樺,朱海梅,李玉靜,王鑫,魏賢坤,袁慶,劉奇,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省徐州大華種業(yè)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