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池片糾偏裝置,包括:第一輸送線,用于輸送待糾偏的電池片,所述第一輸送線設有檢測工位;第二輸送線,與所述第一輸送線相鄰設置,用于輸送已糾偏的電池片;檢測組件,設于所述檢測工位,用于檢測電池片的位置;以及輸送及糾偏機構,連接所述第一輸送線和第二輸送線,用于在檢測工位吸取電池片并進行糾偏,然后將其放置在第二輸送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對電池片進行糾偏,保證焊接的精確度,提高焊接質量和光伏轉換效率。提高焊接質量和光伏轉換效率。提高焊接質量和光伏轉換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電池片糾偏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自動化生產設備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電池片糾偏裝置。
技術介紹
[0002]電池組件是把多個電池片通過焊帶焊接連接形成電池串,然后通過紅外焊接將電池串焊而成的。當焊帶和電池片銀漿線不能精確定位,會降低電池片和焊帶的焊接質量,增加了光伏組件電阻,從而影響光伏轉換效率。目前的電池焊接裝置在輸送電池片的過程中容易造成電池片偏位,導致焊接精度降低,影響焊接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片糾偏裝置,能夠對電池片進行糾偏,保證焊接的精確度,提高焊接質量和光伏轉換效率。
[0004]一種電池片糾偏裝置,包括:第一輸送線,用于輸送待糾偏的電池片,所述第一輸送線設有檢測工位;第二輸送線,與所述第一輸送線相鄰設置,用于輸送已糾偏的電池片;檢測組件,設于所述檢測工位,用于檢測電池片的位置;以及輸送及糾偏機構,連接所述第一輸送線和第二輸送線,用于在檢測工位吸取電池片并進行糾偏,然后將其放置在第二輸送線。
[0005]進一步的,所述輸送及糾偏機構包括第一平移組件、第一升降組件、以及糾偏組件,所述第一平移組件用于驅動糾偏組件移動,所述第一升降組件用于驅動糾偏組件豎直升降。第一平移組件和第一升降組件能夠分別驅動糾偏組件水平及豎直移動,提高糾偏組件的靈活性和適用性。
[0006]進一步的,所述糾偏組件包括位移平臺、轉臺、以及吸取件,所述吸取件用于吸取電池片,所述位移平臺用于驅動所述吸取件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動,所述轉臺用于驅動所述吸取件旋轉。糾偏組件通過位移平臺調節電池片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位置,并通過可轉動的轉臺調節電池片的角度,能夠準確快速地調節電池片的位置,有效保證焊接的精確度。
[0007]進一步的,所述吸取件包括吸取座和若干吸盤,若干所述吸盤對角設于所述吸取座的下端面。吸盤能夠穩固地吸附產品,保證產品移動時的穩定性。
[0008]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組件包括第一升降驅動件、皮帶、以及第一升降座,所述糾偏組件設于所述第一升降座,所述第一升降驅動件的輸出端與皮帶連接,所述第一升降驅動件通過皮帶驅動所述第一升降座豎直升降。
[0009]進一步的,所述檢測組件包括CCD相機,所述CCD相機架設在所述檢測工位上方。CCD相機能夠快速地對位于檢測工位的電池片拍照,從而分析電池片的位置。
[0010]進一步的,所述檢測工位設有光源,所述光源用于照亮待檢測電池片。
[0011]進一步的,所述檢測工位位于所述第一輸送線的末端。
[0012]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輸送線和第二輸送線上排列有用于吸附電池片的吸料孔。吸
料孔能夠保證電池片在輸送過程中的穩定。
[0013]進一步的,所述第一輸送線、第二輸送線、檢測組件和輸送及糾偏機構呈鏡像設置。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檢測組件檢測電池片的位置,再通過輸送及糾偏機構對電池片進行糾偏,從而保證電池片位置的精確度,提高電池片和焊帶的焊接質量和光伏轉換效率。輸送及糾偏機構包括糾偏組件,糾偏組件通過位移平臺調節電池片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位置,并通過可轉動的轉臺調節電池片的角度,能夠準確快速地調節電池片的位置,有效保證焊接的精確度。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片糾偏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的電池片糾偏裝置的輸送及糾偏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標號說明:
[0018]第一輸送線31、第二輸送線32;
[0019]檢測組件33、CCD相機331、光源332;
[0020]輸送及糾偏機構34、第一平移組件341、第一升降組件342、糾偏組件343、位移平臺3431、轉臺3432、吸取件3433、吸取座3435、吸盤3436、第一升降驅動件3421、皮帶3422、第一升降座3423。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了便于理解本技術,下面將參照相關附圖對本技術進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圖中給出了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方式。但是,本技術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實現,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實施方式。
[0022]如圖1所示,一較佳實施例中,本技術的電池片糾偏裝置主要包括第一輸送線31、第二輸送線32、檢測組件33、以及輸送及糾偏機構34。第一輸送線31用于輸送待糾偏的電池片,第一輸送線31設有檢測工位,第二輸送線32與第一輸送線31相鄰設置,第二輸送線32用于輸送經過糾偏的電池片,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第二輸送線32的輸送方向與第一輸送線31的輸送方向平行,以保證電池輸送方向的一致性,方便調節電池位置,簡化糾偏的邏輯和動作。檢測組件33設于檢測工位,用于檢測電池片的位置,本實施例中,檢測工位位于第一輸送線31的輸送方向的末端,電池片經過第一輸送線31的輸送后進入檢測工位,并由檢測組件33檢測電池片位置,以便于后續進行糾偏操作。輸送及糾偏機構34連接第一輸送線31和第二輸送線32,本實施例中,輸送及糾偏機構34通過支架架設在第一輸送線31和第二輸送線32上方,輸送及糾偏機構34用于在檢測工位吸取電池片進行糾偏,并將完成糾偏后的電池片放置在第二輸送線32。檢測組件33能夠檢測電池片的位置,并通過糾偏機構34對電池片進行糾偏,從而保證電池片位置的精確度,提高電池片和焊帶的焊接質量和光伏轉換效率。
[0023]請同時參考圖1和圖2,輸送及糾偏機構34包括第一平移組件341、第一升降組件342、以及糾偏組件343。第一平移組件341用于驅動糾偏組件343沿水平方向移動,從而將電池片從第一輸送線31移動至第二輸送線32,可以理解的,第一平移組件341采用現有的直線
移動機構即可,本實施例中,第一平移組件341采用單軸機械手。
[0024]第一升降組件342用于驅動糾偏組件343豎直升降,第一升降組件342包括第一升降驅動件3421、皮帶3422、以及第一升降座3423。第一升降座3423活動設置,糾偏組件343設于第一升降座3423上,第一升降驅動件3421能夠驅動第一升降座3423沿豎直方向移動,從而帶動糾偏組件343豎直移動。具體的,第一升降驅動件3421的輸出端通過傳動輪與皮帶3422連接,第一升降座3423通過連接塊與皮帶3422連接,皮帶3422豎直設置,第一升降驅動件3421驅動皮帶3422轉動,從而帶動第一升降座3423豎直移動。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第一升降驅動件3421采用電機。
[0025]糾偏組件343用于對電池片進行糾偏,具體的,糾偏組件343包括位移平臺3431、轉臺3432、以及吸取件3433。吸取件3433包括吸取座3435和若干吸盤3436,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吸盤3436為四個,四個吸盤3436對角設于吸取座3435下端面的四個角部,吸盤3436與未圖示的負壓氣源連接,可通過負壓吸取電池片。位移平臺3431用于驅動吸取件3433在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池片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輸送線(31),用于輸送待糾偏的電池片,所述第一輸送線(31)設有檢測工位;第二輸送線(32),所述第一輸送線(31)相鄰設置,用于輸送已糾偏的電池片;檢測組件(33),設于所述檢測工位,用于檢測電池片的位置;以及輸送及糾偏機構(34),連接所述第一輸送線(31)和第二輸送線(32),用于在檢測工位吸取電池片并進行糾偏,然后將其放置在第二輸送線(3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片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輸送及糾偏機構(34)包括第一平移組件(341)、第一升降組件(342)、以及糾偏組件(343),所述第一平移組件(341)用于驅動糾偏組件(343)移動,所述第一升降組件(342)用于驅動糾偏組件(343)豎直升降。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池片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糾偏組件(343)包括位移平臺(3431)、轉臺(3432)、以及吸取件(3433),所述吸取件(3433)用于吸取電池片,所述位移平臺(3431)用于驅動所述吸取件(3433)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移動,所述轉臺(3432)用于驅動所述吸取件(3433)旋轉。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池片糾偏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件(3433)包括吸取座(3435)和若干吸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七四專利代理機構,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