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該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包含一固定部及一穿透部,該固定部具有一入口、一出口以及一固定壁面,該入口及該出口設置于該固定壁面且連通至一由該固定壁面定義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用以供一釣竿線頭置入固定,該固定壁面從該出口的位置處形成一抵擋端,該穿透部朝相對于該固定壁面的該出口一端的方向漸縮而延伸形成,該穿透部的內部設置一連通該出口、該容置空間及該入口的貫穿孔,用以穿設一釣線并用以連接該釣竿線頭。借此,通過該抵擋端可防止該釣線及該釣竿線頭脫落,進而使該釣線及該釣竿線頭于該固定部內定位。位。位。
Fishing rod thread head locking bean structure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
[0001]本技術涉及一種鎖緊豆結構,尤指一種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
技術介紹
[0002]一般釣具構造內部有一部分為釣線2與綁繩3交接處,為了防止該釣線2與該綁繩3脫落,相關專利請參閱中國臺灣TW M265921防止釣線纏結的套體,請參照圖1及圖2所示,利用一套體1將該釣線2與該綁繩3套在一起,該套體1的一端內部設置一具有一開口111的容室11,該套體1的另一端設置一連通該容室11的透孔12,利用該釣線2從該容室11的該開口111穿入該容室11的內部再穿過該透孔12,使該綁繩3的位置在該容室11的內部,可防止該釣線2與該綁繩3脫落。但是,該套體1的該容室11只是單純供該綁繩3置入,并無設置任何的抵擋裝置,當釣友使用該釣具時,該綁繩3會脫出該容室11外,造成該釣線2與該綁繩3脫落。
[0003]因此,本案申請人為了改善現有防止釣線纏結的套體的缺失,同時本案申請人仍不斷思索套體改進方法,故而現今有了本技術的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解決現有防止釣線纏結的套體容易存在釣線與綁繩脫落的問題。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止釣線與釣竿線頭脫落的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
[0005]為達前述技術的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該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包含一固定部及一穿透部,該固定部具有一入口、一出口以及一固定壁面,該入口及該出口設置于該固定壁面且連通至一由該固定壁面定義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用以供一釣竿線頭置入固定,該固定壁面從該出口的位置處形成一防止該釣竿線頭脫出的抵擋端,該穿透部朝相對于該固定壁面的該出口一端的方向漸縮而延伸形成,該穿透部的內部設置一連通該入口、該容置空間及該出口的貫穿孔,用以穿設一釣線并用以連接該釣竿線頭。
[0006]更進一步,該抵擋端的內徑比該容置空間的內徑小。
[0007]更進一步,該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為軟性體。
[0008]更進一步,該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的該穿透部的外徑比該固定部的外徑小。
[0009]更進一步,該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的該穿透部朝相對于該固定壁面的該出口一端的方向漸擴而延伸形成一凸座,該凸座的外徑比該固定部的外徑大,且該凸座具有一與該貫穿孔相通的凹弧圓槽。
[0010]更進一步,該固定部還包含一設置在該容置空間內的釣組配件。
[0011]更進一步,該釣組配件為擋珠、八字環、環扣、太空豆、或綁結。
[0012]透過本技術前述實施,相較于現有具有以下特點:
[0013]本技術將集合該固定部與該穿透部為組配,故可發揮其該固定壁面從該出口的位置處形成該抵擋端,防止釣線與釣竿線頭脫落的功能性,以固定該釣竿線頭,使業者節
省在作業上的時間又簡易方便制作。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現有中國臺灣TW M265921防止釣線纏結的套體的剖視圖;
[0015]圖2為圖1綁繩會脫出套體的容室外的示意圖;
[0016]圖3為本技術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的剖視圖;
[0017]圖4為本技術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供釣線穿設與釣竿線頭的使用示意圖;
[0018]圖5為圖4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供釣線穿套釣竿線頭的使用示意圖;
[0019]圖6為圖5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包覆釣線與釣竿線頭的使用狀態圖;
[0020]圖7為本技術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的另一實施例剖視圖;
[0021]圖8為圖7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運用在磯釣使用的釣組使用示意圖;
[0022]圖9為圖7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運用在釣蝦使用的釣組使用示意圖;
[0023]圖10為本技術各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成串的使用狀態圖。
[0024]【符號說明】
[0025](現有)
[0026]1:套體
[0027]11:容室
[0028]111:開口
[0029]12:透孔
[0030]2:釣線
[0031]3:綁繩
[0032](本技術)
[0033]4: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
[0034]41:固定部
[0035]411:入口
[0036]412:出口
[0037]413:固定壁面
[0038]414:容置空間
[0039]415:抵擋端
[0040]42:穿透部
[0041]421:貫穿孔
[0042]422:凸座
[0043]423:凹弧圓槽
[0044]5:釣竿線頭
[0045]6:釣線
[0046]7:固定拉拔結構
[0047]71:細線圈
[0048]8、8a:釣組
[0049]80:浮標
[0050]800:外弧緣
[0051]81:母線
[0052]82:子線
[0053]83:擋珠
[0054]84:八字環
[0055]85:環扣
[0056]86:釣鉤
[0057]87:太空豆
[0058]88:綁結
具體實施方式
[0059]以下配合所附的圖示,詳加說明本技術的結構如何組合、使用,應當更容易了解本技術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特點及其所達成的功效。
[0060]請參閱圖3至圖6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該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4包含一固定部41及一穿透部42,該固定部41具有一入口411、一與該入口411相對的出口412以及一固定壁面413,該入口411及該出口412設置在該固定壁面413且連通至一由該固定壁面413定義的容置空間414,該容置空間414用以供一釣竿線頭5置入固定,該固定壁面413從該出口412的位置處形成一抵擋端415,該穿透部42朝相對于該固定壁面413的該出口412一端的方向漸縮而延伸形成,該穿透部42的內部設置一連通該入口411、該容置空間414及該出口412的貫穿孔421,用以穿設一釣線6并用以連接該釣竿線頭5。更具體說明,該抵擋端415的內徑比該容置空間414的內徑??;據此,當該釣線6自該貫穿孔421穿入該入口411、該容置空間414并穿過該出口412,使該釣線6穿過該出口412外形成細環圈狀,方便釣友將該釣線6用以連接該釣竿線頭5,進而使該固定部41的該出口412從該釣竿線頭5的方向推入而將該釣竿線頭5容納在該容置空間414內,透過該抵擋端415可防止該釣線6及該釣竿線頭5脫落,進而使該釣線6及該釣竿線頭5在該固定部41內定位。更具體說明,該穿透部42的外徑比該固定部41的外徑小。
[0061]此外,請參閱圖6所示,該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4為軟性體,為了使該釣線6及該釣竿線頭5容納在該容置空間414內,可將該釣線6及該釣竿線頭5包覆在該容置空間414內。
[0062]復參照圖4至圖6所示,當該釣線6與該釣竿線頭5搭配本技術的該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包含一固定部及一穿透部,該固定部具有一入口、一出口以及一固定壁面,該入口及該出口設置在該固定壁面且連通至一由該固定壁面定義的容置空間,該容置空間用以供一釣竿線頭置入固定,該固定壁面從該出口的位置處形成一防止該釣竿線頭脫出的抵擋端,該穿透部朝相對于該固定壁面的該出口一端的方向漸縮而延伸形成,該穿透部的內部設置一連通該入口、該容置空間及該出口的貫穿孔,用以穿設一釣線并用以連接該釣竿線頭。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抵擋端的內徑比該容置空間的內徑小。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釣竿線頭鎖緊豆結構,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金弘,
申請(專利權)人:劉金弘,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