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提供一種鍋爐水冷壁對接管口的找正工裝,受力架為外部與內部通過開口連通的結構,受力架一側安裝有伸縮式頂進系統,伸縮式頂進系統伸入受力架的內端部與位于受力架內部的前咬口夾轉動連接,受力架另一側內部固定有與前咬口夾位置對應的后咬口夾,伸縮式頂進系統驅動前咬口夾向后咬口夾移動至位于前咬口夾和后咬口夾之間的兩根水冷管管口同心合口后對其夾緊固定,前咬口夾和后咬口夾側壁上的槽口對接后形成焊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解決了水冷管管壁焊接對接管口采用人力找正對口不穩定、易走偏的弊端,消除焊接傷人的風險,管口同心合口精確度高,管口對正焊接效率高,具有適用范圍廣、降低對人體傷害、提高施工效率,節約成本、人力、時間的優點。時間的優點。時間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鍋爐水冷壁對接管口的找正工裝
[0001]本技術屬于水冷管找正輔具
,具體涉及一種鍋爐水冷壁對接管口的找正工裝。
技術介紹
[0002]本鍋爐為亞臨界超高溫自然循環燃氣鍋爐,可適用于各種變壓工況運行,具有較高的鍋爐效率和可靠性,其技術及結構特點如下:鍋爐為單爐膛,一次汽溫調節采用二級二點噴水方式,在爐膛設計時采用了較大的爐膛斷面,較高的爐膛高度和較大的爐膛容積,以獲得較低的爐膛容積熱負荷和適宜的爐膛出口煙溫。采用內螺紋管+光管垂直管屏水冷壁系統,能保證在變壓運行的高負荷階段、低負荷階段和啟動階段中控制金屬壁溫、控制高干度蒸干 (DRO)、防止低干度高熱負荷區的膜態沸騰(DNB)以及水動力的穩定性等。水冷壁系統施工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常規的水冷壁施工采用F型扳手,需要兩人以上才能完成管道對口及焊接,施工中人手距離工件焊口較近,施焊時火花飛濺,存在近距離對人手部、面部及裸露部分造成燙傷等問題,未解決上述問題,有必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鍋爐水冷壁對接管口的找正工裝,通過在受力架一側設置伸縮式頂進系統,并使伸縮式頂進系統內端部與設于受力架另一側內沿上的后咬口夾位置對應的前咬口夾轉動連接,由伸縮式頂進系統驅動前咬口夾向后咬口夾移動后實現兩根水冷管管口同心合口并夾緊固定,解決了水冷管管壁焊接對接管口采用人力找正對口不穩定、易走偏的弊端,并通過設于前咬口夾和后咬口夾側壁上的槽口對接后形成的焊口對兩根水冷管管口壁進行焊接,消除焊接傷人的風險,管口同心合口精確度高,管口對正焊接效率高,具有適用范圍廣、降低對人體傷害、提高施工效率,節約成本、人力、時間的優點。
[0004]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鍋爐水冷壁對接管口的找正工裝,包括受力架,所述受力架為外部與內部通過開口連通的結構,所述受力架一側安裝有伸縮式頂進系統,所述伸縮式頂進系統伸入受力架的內端部與位于受力架內部的前咬口夾轉動連接,所述受力架另一側內部固定有與前咬口夾位置對應的后咬口夾,所述伸縮式頂進系統驅動前咬口夾向后咬口夾移動至位于前咬口夾和后咬口夾之間的兩根水冷管管口同心合口后對其夾緊固定,兩根同心合口的水冷管管口處通過設于前咬口夾和后咬口夾側壁上的槽口對接后形成的焊口進行焊接。
[0005]其中,所述伸縮式頂進系統包括傳力絲桿、定位螺母和轉動連接件,所述定位螺母固定于受力架開口端一側端部,所述傳力絲桿與定位螺母適配連接并貫穿定位螺母設置,所述傳力絲桿內端部通過轉動連接件與前咬口夾外側中部轉動連接,并通過轉動傳力絲桿帶動前咬口夾向后咬口夾方向移動。
[0006]進一步地,所述傳力絲桿外端部固定有便于轉動傳力絲桿的助力手柄。
[0007]進一步地,所述轉動連接件包括活動球頭,所述活動球頭一端的連接端固定于傳力絲桿內端部,所述活動球頭另一端的球頭端定位安裝于前咬口夾外側中部的半球座的球槽內。
[0008]進一步地,所述轉動連接件包括連接頭和連接球,所述連接頭一端焊接于前咬口夾外側中部,所述連接球固定于傳力絲桿內端端面上并定位適配于連接頭另一端的球槽內。
[0009]進一步地,所述前咬口夾和后咬口夾的截面形狀均為V形結構,所述前咬口夾和后咬口夾兩側壁中部的槽口為V形槽口,所述前咬口夾和后咬口夾將兩根同心合口的水冷管夾緊固定后由前咬口夾和后咬口夾同側的兩個槽口形成菱形焊口進行焊接。
[0010]進一步地,所述受力架為外部與內部通過開口連通的C型結構且受力架兩側邊長度不同。
[0011]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
[0012]1、本技術方案通過在受力架一側設置伸縮式頂進系統,并使伸縮式頂進系統內端部與設于受力架另一側內沿上的后咬口夾位置對應的前咬口夾轉動連接,由伸縮式頂進系統驅動前咬口夾向后咬口夾移動后實現兩根水冷管管口同心合口并夾緊固定,解決了水冷管管壁焊接對接管口采用人力找正對口不穩定、易走偏的弊端,滿足兩管對焊的同心度要求,提高焊接消除焊接傷人的風險;
[0013]2、本技術方案通過設于前咬口夾和后咬口夾側壁上的槽口對接后形成的焊口對兩根水冷管管口壁進行焊接,使兩管在可靠定位的條件下焊接,保證管口同心合口精確度,提高管口對正焊接效率和質量;
[0014]3、本技術方案采用傳力絲桿和定位螺母組合的伸縮結構,并使傳力絲桿內端部通過轉動連接件與前咬口夾外側中部轉動連接,實現前咬口夾和后咬口夾之間距離的可靠調節,滿足多種型號的水冷管管口對正焊接要求,適用范圍廣;
[0015]4、本技術方案結構簡單,加工方便,便于兩管對焊,操作簡便,具有適用范圍廣、降低對人體傷害、提高施工效率,節約成本、人力、時間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技術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技術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19]下面結合附圖1描述本技術的第一種實施例,從而對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0]鍋爐水冷壁對接管口的找正工裝,包括受力架8,所述受力架8為外部與內部通過開口連通的結構,所述受力架8一側安裝有伸縮式頂進系統,所述伸縮式頂進系統伸入受力
架8的內端部與位于受力架8內部的前咬口夾5轉動連接,所述受力架8另一側內部固定有與前咬口夾5位置對應的后咬口夾6,所述伸縮式頂進系統驅動前咬口夾5向后咬口夾6移動至位于前咬口夾5和后咬口夾6之間的兩根水冷管管口同心合口后對其夾緊固定,兩根同心合口的水冷管管口處通過設于前咬口夾5和后咬口夾6側壁上的槽口7對接后形成的焊口進行焊接。
[0021]伸縮式頂進系統的具體結構如下:所述伸縮式頂進系統包括傳力絲桿2、定位螺母3和轉動連接件,所述定位螺母3固定于受力架8開口端一側端部,所述傳力絲桿2與定位螺母3適配連接并貫穿定位螺母3設置,所述傳力絲桿2內端部通過轉動連接件與前咬口夾5外側中部轉動連接,并通過轉動傳力絲桿2帶動前咬口夾5向后咬口夾6方向移動;具體的,所述傳力絲桿2 外端部固定有便于轉動傳力絲桿2的助力手柄1。
[0022]轉動連接件的具體結構也可為:所述轉動連接件包括連接頭4和連接球,所述連接頭4一端焊接于前咬口夾5外側中部,所述連接球固定于傳力絲桿2 內端端面上并定位適配于連接頭4另一端的球槽內,從而使固定于傳力絲桿2 內端端面上的連接球在連接頭4另一端的球槽內可以自由轉動,但不會脫離連接頭4另一端的球槽,為前咬口夾5方位的調節提供轉動條件。
[0023]前咬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鍋爐水冷壁對接管口的找正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受力架(8),所述受力架(8)為外部與內部通過開口連通的結構,所述受力架(8)一側安裝有伸縮式頂進系統,所述伸縮式頂進系統伸入受力架(8)的內端部與位于受力架(8)內部的前咬口夾(5)轉動連接,所述受力架(8)另一側內部固定有與前咬口夾(5)位置對應的后咬口夾(6),所述伸縮式頂進系統驅動前咬口夾(5)向后咬口夾(6)移動至位于前咬口夾(5)和后咬口夾(6)之間的兩根水冷管管口同心合口后對其夾緊固定,兩根同心合口的水冷管管口處通過設于前咬口夾(5)和后咬口夾(6)側壁上的槽口(7)對接后形成的焊口進行焊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鍋爐水冷壁對接管口的找正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縮式頂進系統包括傳力絲桿(2)、定位螺母(3)和轉動連接件,所述定位螺母(3)固定于受力架(8)開口端一側端部,所述傳力絲桿(2)與定位螺母(3)適配連接并貫穿定位螺母(3)設置,所述傳力絲桿(2)內端部通過轉動連接件與前咬口夾(5)外側中部轉動連接,并通過轉動傳力絲桿(2)帶動前咬口夾(5)向后咬口夾(6)方向移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鍋爐水冷壁對接管口的找正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力絲桿(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義,尚二永,左雪艷,李海山,向惠忠,
申請(專利權)人:九冶建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