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醫療用品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彈力繃帶包扎器具,包括空心柱體,所述空心柱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兩組弧形帶A,兩組所述弧形帶A的外表面均開設有放置槽,兩組所述弧形帶A的頂面均開設有滑槽,兩組所述弧形帶A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弧形帶B,所述弧形帶A和弧形帶B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三組圓形棍,兩組所述弧形帶A的內部插接有方形柱,且方形柱的外表面與滑槽的內壁滑動配合,所述方形柱的右側設置有固定組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置了可調節裝置,從而可以根據患者傷處肢體,調節繃帶的大小,避免由于包扎不適引起治療效果的降低,從而使得彈力繃帶的有效性得到保證,并且裝置的尾端設置為頓性,可以幫助患者避免受到二次傷害。害。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彈力繃帶包扎器具
[0001]本技術涉及醫療用品
,具體為一種彈力繃帶包扎器具。
技術介紹
[0002]四肢外傷是常見意外傷害之一,尤其是指足趾活動頻繁,更易受傷,在傷口常規的清創包扎后,常采用的無菌紗塊纏繞后,再用膠布粘住尾端固定,最后再用彈力繃帶加以固定的包扎方法,彈力繃帶是用自然纖維編織而成,質料柔軟,彈性極高,主要用于外科包扎護理,其形狀可以通過綁扎的形式對創面敷料進行固定或限制肢體活動,以對創面愈合起到間接的輔助作用;
[0003]但是由于彈力繃帶有尺碼要求,且于各人各指大小,紗塊包扎的厚度均有差異,彈力繃帶松緊度僅靠醫務人員肉眼判斷,提前將繃帶預松,方便佩戴,若在預松過程中,彈力繃帶過松,沒有一定壓力,達不到傷口壓迫止血,預防創面滲血,積液的效果,彈力繃帶過緊,壓力過大,在包扎過程中拉扯均會對傷者造成一定的不適感,壓力過大,形成勒痕易影響血運,易壞死。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彈力繃帶包扎器具,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不能預調繃帶的松緊程度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彈力繃帶包扎器具,包括空心柱體,所述空心柱體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兩組弧形帶A,兩組所述弧形帶A的外表面均開設有放置槽,兩組所述弧形帶A的頂面均開設有滑槽,兩組所述弧形帶A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弧形帶B,所述弧形帶A和弧形帶B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三組圓形棍,兩組所述弧形帶A的內部插接有方形柱,且方形柱的外表面與滑槽的內壁滑動配合,所述方形柱的右側設置有固定組件,所述空心柱體的外表面套接有圓形框,所述圓形框的內部均勻開設有卡槽。
[0006]優選的,所述弧形帶B的一端設置在放置槽的內部,且弧形帶B的外表面與放置槽的內壁滑動配合。
[0007]優選的,所述固定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方形柱外表面的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外表面套設有彈簧,所述伸縮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靠近伸縮桿的一側面固定連接有L形桿。
[0008]優選的,所述固定塊呈弧形,且固定塊的外表面與卡槽的內壁滑動配合。
[0009]優選的,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方形柱的一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固定塊的一側面固定連接。
[0010]優選的,所述圓形棍的底端呈頓性,且圓形棍的外表面粘合有橡膠墊。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設置了可調節裝置,從而可以根據患者傷處肢體,調節繃帶的大小,避免由于包扎不適引起治療效果的降低,從而使得彈力繃帶的有效性得到保證,并且裝置的尾端設置為頓性,可以幫助患者避免受到二次
傷害;
[0012]1、通過設置該裝置,從而可以在為患者包扎治療時可以調節至包扎的最佳位置,增加治療效果;
[0013]2、通過設置伸縮桿、彈簧和固定塊,在包扎彈性繃帶的過程中,通過拉動L形桿將固定塊拉出卡槽,然后沿著滑槽的方向滑動方形柱,方形柱進而帶動弧形帶B進入放置槽的內部使得弧形帶A與弧形帶B之間的直徑減少,進而使得圓形棍向中間移動,直至將彈性繃帶調節至患者受傷肢體部位包扎的最佳位置,然后送開L形桿,此時伸縮桿與彈簧由于彈性的恢復力使得固定塊進入對應的卡槽中固定住,進而使得方形柱的固定住,由于方形柱固定在當前位置是的弧形帶B固定在放置槽的內部,使得圓形棍處于最佳位置,從而就可以在調節之后將其固定在最佳位置;
[0014]3、通過設置圓形棍400的底端為頓性,從而可以在為患者的治療的時候,避免患者的肢體受到二次傷害,進而增加治療的時間和成本。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正視示意圖;
[0016]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爆炸示意圖;
[0017]圖3為本技術的空心圓柱內部示意圖;
[0018]圖4為本技術中固定裝置示意圖。
[0019]圖中:100、空心柱體;200、弧形帶A;201、放置槽;202、滑槽;300、弧形帶B;400、圓形棍;500、方形柱;600、固定組件;601、伸縮桿;602、彈簧;603、固定塊;604、L形桿;700、圓形框;701、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1]請參閱圖1
?
4,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例:
[0022]一種彈力繃帶包扎器具,包括空心柱體100,空心柱體100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兩組弧形帶A200,兩組弧形帶A200的外表面均開設有放置槽201,兩組弧形帶A200的頂面均開設有滑槽202,兩組弧形帶A200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弧形帶B300,弧形帶A200和弧形帶B300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三組圓形棍400,兩組弧形帶A200的內部插接有方形柱500,且方形柱500的外表面與滑槽202的內壁滑動配合,方形柱500的右側設置有固定組件600,空心柱體100的外表面套接有圓形框700,圓形框700的內部均勻開設有卡槽701;
[0023]進一步的,弧形帶B300的一端設置在放置槽201的內部,且弧形帶B300的外表面與放置槽201的內壁滑動配合,通過設置弧形帶B300與放置槽201滑動配合,從而可以使得方形柱500在移動的同時帶動弧形帶B300進入放置槽201的內部,進而調節弧形帶A200和弧形帶B300之間的直徑大小;
[0024]進一步的,固定組件600包括固定安裝在方形柱500外表面的伸縮桿601,伸縮桿
601的外表面套設有彈簧602,伸縮桿601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固定塊603,固定塊603靠近伸縮桿601的一側面固定連接有L形桿604,通過設置固定組件600,從而可以在將彈性繃帶調節至包扎的最佳位置后,可以通過固定組件600使得方形柱500固定在當前位置,進而使得弧形帶B300固定;
[0025]進一步的,固定塊603呈弧形,且固定塊603的外表面與卡槽701的內壁滑動配合,通過設置固定塊603呈弧形,可以使得在固定塊603在圓形框700的內部滑動時更加容易,同時設置固定塊603的外表面與卡槽701的內壁滑動配合,從而可以使得固定塊603可以在彈簧602的作用力下固定在卡槽701的內部;
[0026]進一步的,彈簧602的一端與方形柱500的一側面固定連接,彈簧602的另一端與固定塊603的一側面固定連接,通過設置彈簧602,從而可以使得固定塊603在彈簧602的作用下固定在卡槽701的內部;
[0027]進一步的,圓形棍400的底端呈頓性,且圓形棍400的外表面粘合有橡膠墊,通過將圓形棍400的底端設置呈頓性,從而可以避免患者的肢體在包扎時受到二次傷害影響治療效果。
[0028]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彈力繃帶包扎器具,包括空心柱體(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體(100)的內部固定連接有兩組弧形帶A(200),兩組所述弧形帶A(200)的外表面均開設有放置槽(201),兩組所述弧形帶A(200)的頂面均開設有滑槽(202),兩組所述弧形帶A(200)的一端均固定連接有弧形帶B(300),所述弧形帶A(200)和弧形帶B(300)的外表面均固定連接有三組圓形棍(400),兩組所述弧形帶A(200)的內部插接有方形柱(500),且方形柱(500)的外表面與滑槽(202)的內壁滑動配合,所述方形柱(500)的右側設置有固定組件(600),所述空心柱體(100)的外表面套接有圓形框(700),所述圓形框(700)的內部均勻開設有卡槽(70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彈力繃帶包扎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帶B(300)的一端設置在放置槽(201)的內部,且弧形帶B(300)的外表面與放置槽...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嚴慧滔,盧玉艷,
申請(專利權)人:嚴慧滔,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