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提高煤灰熔融溫度的助劑及其制備裝置,涉及煤碳領域,所述助劑按重量百分比由20%~30%的氧化鋁、20%~30%二氧化錳粉末、2~5%的二氧化硅及剩余量的煤矸石粉末混合制成。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添加所述助劑,使得煤灰中二氧化硅與氧化鋁在高溫煅燒下可以形成鋁紅柱石,提高煤灰軟化溫度;助劑中的二氧化錳與氧化鋁在高溫下產生鋁熱反應,進行提升整體燃燒效果,從而減少結焦的產生;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電機帶動磁力段及轉動盤轉動,從而使二氧化錳及二氧化硅粉末下落時可以被磁力段吸附其中含鐵雜質,被吸附的雜質附著于隔板之間,當磁力段轉動離開后,被隔板擋下的含鐵雜質隨著重力落入余料回路管中,從而盡可能的減少制備時混入的雜質。備時混入的雜質。備時混入的雜質。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提高煤灰熔融溫度的助劑及其制備裝置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煤碳領域,具體為一種提高煤灰熔融溫度的助劑及其制備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煤灰熔融溫度是用型灰加熱時,觀測其外形變化而確定的一組特征溫度,稱為煤灰熔融溫度,目前普遍采用三角錐法測定煤灰熔融溫度,隨著測試設備加熱溫度由低到高,煤灰三角錐形態不斷變化,依次測得煤灰變形溫度(DT)、軟化溫度(ST)、半球溫度(HT)和流動溫度(FT)4個熔融特性溫度。
[0003]在《發電煤粉鍋爐用煤質量標準》中規定用軟化溫度(ST)作為評價燃煤結渣和結焦特性的主要指標,結焦傾向性一般判定標準:ST<1150℃為嚴重結焦傾向,ST>1300℃為不易結焦傾向。
[0004]煤灰由氧化硅和堿性氧化物等雜質組成的,煤灰成分組成比例的差異,使得不同煤種的煤灰熔融溫度差別較大,特別是煤灰中的鐵和堿類物質含量的增加將使煤灰熔融溫度整體大大降低,煤灰熔融溫度低使得該煤種在鍋爐內高溫燃燒時候,極易結焦,目前大型超臨界鍋爐或超超臨界鍋爐燃燒火焰中心溫度在1500~1700℃之間,燃煤燃盡后產生的煤灰在這樣高的溫度下大多熔化為液態或呈軟化狀態,正常情況下,從火焰中心到爐膛壁隨著溫度的降低煤灰分將從液態變為軟化狀態進而變成固態,但熔融溫度低的煤灰如果還保持著軟化狀態,在碰到爐膛受熱面時由于受到冷卻而粘結在受熱面上,形成結焦,對鍋爐安全運行帶來很大危害。
[0005]目前一些大型火力發電廠,為防止鍋爐結焦,在燃煤方面采取的措施一般為按一定比例摻燒高灰熔融溫度煤(ST>1500℃),以提高整體入爐煤灰熔融溫度,但高灰熔融溫度煤一般灰分較高(30~35%),易造成鍋爐產灰量大、拉運量大、經濟性差及粉塵污染等負面效應,且現有的助劑制備過程中,由于原材料等原因,存在部分含鐵雜質,導致助劑效果受到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0006]基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提高煤灰熔融溫度的助劑及其制備裝置,以解決現有煤炭燃燒結焦傾向高、助劑制備過程中含鐵雜質多的技術問題。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提高煤灰熔融溫度的助劑,所述助劑按重量百分比由20%~30%的氧化鋁、20%~30%二氧化錳粉末、2~5%的二氧化硅及剩余量的煤矸石粉末混合制成。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的氧化鋁與二氧化錳進行鋁熱反應,提升整體燃燒效果,從而減少結焦的產生,通過二氧化硅與氧化鋁反應形成鋁紅柱石,提高煤灰軟化溫度,進一步減少結焦量,通過煤矸石粉末作為混合材料降低助劑成本。
[0009]本專利技術進一步提供一種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0]步驟一:將氧化鋁制成粉末;
[0011]步驟二:將二氧化錳制成粉末;
[0012]步驟三:將二氧化硅制成粉末;
[0013]步驟四:將煤矸石制成粉末;
[0014]步驟五:將氧化鋁粉末、二氧化錳粉末、二氧化硅粉末及煤矸石粉末按比例混合并封裝
[0015]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當采用軟猛礦進行二氧化錳制備時,可將步驟二及步驟三合并。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軟猛礦料含有少量二氧化硅的特性,簡化制作步驟。
[0017]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一種提高煤灰熔融溫度助劑的制備裝置,包括連接框,所述連接框內部設置有電機及余料回路管,所述余料回路管內部設置有貫穿所述余料回路管及所述連接框的排出管,所述余料回路管頂部設置有外罩筒,所述外罩筒外側轉動連接有轉動盤及磁力段,所述轉動盤及所述磁力段外側設置有從動齒輪,所述電機輸出端設置有與所述從動齒輪配合的主動齒輪,所述外罩筒頂部設置有排入管,所述外罩筒內壁設置有與所述排入管及所述排出管配合的隔板。
[001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的連接框固定電機,通過電機帶動設備運作,通過排出管將除鐵后的材料排出至混合桶,通過外罩筒對含鐵雜質進行引導,通過轉動盤配合磁力段轉動,并通過磁力段對含鐵雜質進行吸附,通過從動齒輪帶動轉動盤及磁力段轉動,通過主動齒輪帶動從動齒輪,通過排入管引入材料,通過隔板對含鐵雜質進行截流,避免雜質隨著磁力段在外罩筒內壁轉動。
[0019]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余料回路管內部設置有與所述排出管配合的分流罩。
[002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的分流罩對含鐵雜質進行引導,避免堆積于排出管外側。
[0021]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專利技術通過添加所述助劑,使得煤灰中二氧化硅與氧化鋁在高溫煅燒下可以形成鋁紅柱石,提高煤灰軟化溫度;助劑中的二氧化錳與氧化鋁在高溫下產生鋁熱反應,進行提升整體燃燒效果,從而減少結焦的產生;
[0023]2、本專利技術通過電機帶動磁力段及轉動盤轉動,從而使二氧化錳及二氧化硅粉末下落時可以被磁力段吸附其中含鐵雜質,被吸附的雜質附著于隔板之間,當磁力段轉動離開后,被隔板擋下的含鐵雜質隨著重力落入余料回路管中,從而盡可能的減少制備時混入的雜質,極大地提高助劑的產品質量。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專利技術制備裝置的主體示意圖;
[0025]圖2為本專利技術制備裝置的余料回路管剖視圖;
[0026]圖3為本專利技術制備裝置的內部剖視圖;
[0027]圖4為本專利技術制備裝置的整體結構圖。
[0028]圖中:1、連接框;2、余料回路管;3、排出管;4、從動齒輪;5、轉動盤;6、外罩筒;7、排入管;8、磁力段;9、主動齒輪;10、電機;11、隔板;12、分流罩。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
[0030]下面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整體結構,對其實施例進行說明。
[0031]實施例1
[0032]一種提高煤灰熔融溫度的助劑,助劑按重量百分比由20%的氧化鋁、25%二氧化錳粉末、3%的二氧化硅及剩余量的煤矸石粉末混合制成,通過設置的氧化鋁與二氧化錳進行鋁熱反應,提升整體燃燒效果,從而減少結焦的產生,通過二氧化硅與氧化鋁反應形成鋁紅柱石,提高煤灰軟化溫度,進一步減少結焦量,通過煤矸石粉末作為混合材料降低助劑成本。
[0033]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4]步驟一:將氧化鋁制成粉末;
[0035]步驟二:將二氧化錳制成粉末;
[0036]步驟三:將二氧化硅制成粉末;
[0037]步驟四:將煤矸石制成粉末;
[0038]步驟五:將氧化鋁粉末、二氧化錳粉末、二氧化硅粉末及煤矸石粉末按比例混合并封裝。
[0039]當采用軟猛礦進行二氧化錳制備時,可將步驟二及步驟三合并,通過利用軟猛礦料含有少量二氧化硅的特性,簡化制作步驟。
[0040]一種提高煤灰熔融溫度助劑的制備裝置,如圖2和圖3所示,包括連接框1,通過設置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提高煤灰熔融溫度的助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劑按重量百分比由20%~30%的氧化鋁、20%~30%二氧化錳粉末、2~5%的二氧化硅及剩余量的煤矸石粉末混合制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提高煤灰熔融溫度的助劑,其特征在于:助劑的制備步驟如下:步驟一:將氧化鋁制成粉末;步驟二:將二氧化錳制成粉末;步驟三:將二氧化硅制成粉末;步驟四:將煤矸石制成粉末;步驟五:將氧化鋁粉末、二氧化錳粉末、二氧化硅粉末及煤矸石粉末按比例混合并封裝。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提高煤灰熔融溫度的助劑,其特征在于:當采用軟猛礦進行二氧化錳制備時,可將步驟二及步驟三合并。4.一種提高煤灰熔融溫度助劑的制備裝置,包括連接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框(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巖,
申請(專利權)人:彭巖,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