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電燒烤爐,其包括:外殼,其內部設有空間,其上端面設有面板;面板上設有三個區域;加熱器,其設于面板的下端面,其包括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及第三部位;第一部位為設于第一加熱區域下方的第一發熱部位,第三部位為設于保溫區域下方的鏤空部位,第二部位為設于第二加熱區域下方的第二加熱部位;送風系統;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輸入模塊,其固定安裝在外殼上;控制器,其均電性連接于加熱器、風扇、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及輸入模塊.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兩個加熱區域和一個保溫區域,結構簡單,成本低,容易生產,安全系數高,使用壽命長的優點。使用壽命長的優點。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電燒烤爐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電燒烤爐
技術介紹
[0002]傳統的電烤爐只有一個加熱區域,不能夠通過不同的溫度烤不同的食物,更加沒有將烤好的食物進行保溫的功能,因此使用起來不夠人性化,在產品還有待優化。傳統的電烤爐結構復雜,體積大,成本高,重量大。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電燒烤爐,其具有兩個加熱區域和一個保溫區域,結構簡單,成本低,容易生產,安全系數高,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0004]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電燒烤爐,其包括:
[0006]外殼,其內部設有空間,其上端面設有面板;面板上設有三個區域,分別為設于面板一端的第一加熱區域、設于面板另一端的第二加熱區域及設于第一加熱區域與第二加熱區域之間的保溫區域;
[0007]加熱器,其設于面板的下端面,其包括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及第三部位;第一部位為設于第一加熱區域下方的第一發熱部位,第三部位為設于保溫區域下方的鏤空部位,第二部位為設于第二加熱區域下方的第二加熱部位;
[0008]送風系統,其包括風扇、輸送通道及隔熱板;風扇固定安裝在外殼內部的空間;輸送通道一端與風扇的出風口連接,輸送通道的另一端與隔熱板相連通;隔熱板設于加熱器的下方;
[0009]第一溫度傳感器,其設于第一加熱區域;
[0010]第二溫度傳感器,其設于第二加熱區域;
[0011]輸入模塊,其固定安裝在外殼上;
[0012]控制器,其設于空間內部且與外殼固定連接;控制器均電性連接于加熱器、風扇、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及輸入模塊。
[0013]風扇通過螺栓與外殼固定連接;輸送通道端部設有進風口,輸送通道內部設有空氣流通道,輸送通道側壁設有若干出風口,進風口、空氣流通到及出風口依次連通;隔熱板設有若干空氣分流通道,每一個空氣分流通道均對接一個出風口。
[0014]隔熱板的下端面設有蓋板,蓋板與空氣分流通道配合形成并聯的分流結構。
[0015]風扇與輸送通道之間管狀通過接頭連接;外殼上設有配合風扇進風的第一入風口和設有配合空氣分流通道出風的第二出風口。
[0016]加熱器包括微晶板和設于微晶板上端面的加熱膜,加熱膜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0017]輸入模塊包括電源按鈕、第一溫度調節旋鈕、第一顯示器、第一定時調節按鈕、第二溫度調節旋鈕、第二顯示器和第二定時調節按鈕。
[0018]電源按鈕設于外殼的前側壁中央位置;第一溫度調節按鈕和第二溫度調節按鈕分別對稱設于電源按鈕兩端,第一溫度調節按鈕和第二溫度調節按鈕均與外殼固定連接;第一顯示器設于第一溫度調節按鈕旁,第二顯示器設于第二溫度調節按鈕旁;第一定時按鈕設于第一溫度調節按鈕與第一顯示器之間;第二定時按鈕設于第二溫度調節按鈕與第二顯示器之間。
[0019]外殼包括殼體和面板,殼體與面板之間相互連接;殼體與面板之間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或者通過卡扣結構連接。
[0020]控制器設于加熱器與外殼側壁之間的位置。
[0021]通過第一加熱器和第二加熱器的熱量傳遞到保溫區域,實現將放置在保溫區域上的食物進行保溫,第一溫度傳感器是用于探測第一加熱區域的溫度,第一溫度調節旋鈕是用于調節第一加熱器對第一加熱區域的加熱溫度,而第一顯示器是用顯示當下第一加熱器的溫度,也就是第一加熱區域的溫度。
[0022]隔熱板的作用是防止加熱器的熱量流失,同時通風系統是將隔熱板下端面的溫度驅散,防止下端面過熱,起到保護作用。
[0023]第一入風口進入空氣,控制器控制風扇工作,將空氣送入至輸送通道內部,通過空氣分流通道將空氣說是那個到隔熱板上,進行散熱。
[0024]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具有兩個加熱區域和一個保溫區域,結構簡單,成本低,容易生產,安全系數高,使用壽命長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原理示意圖一;
[0026]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原理示意圖二,已經隱藏了蓋板;
[0027]圖3是本專利技術產品隱藏掉面板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0028]圖4是本專利技術產品隱藏掉蓋板的結構原理示意圖;
[0029]圖5是本專利技術產品隱藏掉蓋板、隔熱板及加熱器的結構原理示意圖一;
[0030]圖6是本專利技術產品隱藏掉蓋板、隔熱板及加熱器的結構原理示意圖二;
[0031]圖7是本專利技術局部結構的剖切示意圖,用于示意風扇與輸送通道的送風原理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及圖7所示,本專利技術電燒烤爐,其包括:
[0033]外殼1,其內部設有空間,其上端面設有面板14;面板14上設有三個區域,分別為設于面板14一端的第一加熱區域11、設于面板14另一端的第二加熱區域12及設于第一加熱區域11與第二加熱區域12之間的保溫區域13;
[0034]加熱器2,其設于面板14的下端面,其包括第一部位21、第二部位22 及第三部位23;第一部位21為設于第一加熱區域11下方的第一發熱部位,第三部位23為設于保溫區域13下方的鏤空部位,第二部位22為設于第二加熱區域12下方的第二加熱部位;
[0035]送風系統3,其包括風扇31、輸送通道32及隔熱板33;風扇31固定安裝在外殼1內部的空間;輸送通道32一端與風扇31的出風口連接,輸送通道32的另一端與隔熱板33相連通;
隔熱板33設于加熱器2的下方;
[0036]第一溫度傳感器10,其設于第一加熱區域11;
[0037]第二溫度傳感器4,其設于第二加熱區域12;
[0038]輸入模塊5,其固定安裝在外殼1上;
[0039]控制器6,其設于空間內部且與外殼1固定連接;控制器6均電性連接于加熱器2、風扇31、第一溫度傳感器310、第二溫度傳感器4及輸入模塊5。
[0040]風扇31通過螺栓與外殼1固定連接;輸送通道32端部設有進風口,輸送通道32內部設有空氣流通道,輸送通道32側壁設有若干出風口,進風口、空氣流通到及出風口依次連通;隔熱板33設有若干空氣分流通道331,每一個空氣分流通道331均對接一個出風口。
[0041]隔熱板33的下端面設有蓋板,蓋板與空氣分流通道331配合形成并聯的分流結構。
[0042]風扇31與輸送通道32之間管狀通過接頭連接;外殼1上設有配合風扇 31進風的第一入風口和設有配合空氣分流通道331出風的第二出風口。
[0043]加熱器2包括微晶板和設于微晶板上端面的加熱膜,加熱膜與控制器6 電性連接。
[0044]輸入模塊5包括電源按鈕51、第一溫度調節旋鈕52、第一顯示器53、第一定時調節按鈕54、第二溫度調節旋鈕55、第二顯示器56和第二定時調節按鈕57。
[0045]電源按鈕51設于外殼1的前側壁中央位置;第一溫度調節按鈕和第二溫度調節按鈕分別對稱設于電源按鈕51兩端,第一溫度調節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電燒烤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其內部設有空間,其上端面設有面板;面板上設有三個區域,分別為設于面板一端的第一加熱區域、設于面板另一端的第二加熱區域及設于第一加熱區域與第二加熱區域之間的保溫區域;加熱器,其設于面板的下端面,其包括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及第三部位;第一部位為設于第一加熱區域下方的第一發熱部位,第三部位為設于保溫區域下方的鏤空部位,第二部位為設于第二加熱區域下方的第二加熱部位;送風系統,其包括風扇、輸送通道及隔熱板;風扇固定安裝在外殼內部的空間;輸送通道一端與風扇的出風口連接,輸送通道的另一端與隔熱板相連通;隔熱板設于加熱器的下方;第一溫度傳感器,其設于第一加熱區域;第二溫度傳感器,其設于第二加熱區域;輸入模塊,其固定安裝在外殼上;控制器,其設于空間內部且與外殼固定連接;控制器均電性連接于加熱器、風扇、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二溫度傳感器及輸入模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燒烤爐,其特征在于:風扇通過螺栓與外殼固定連接;輸送通道端部設有進風口,輸送通道內部設有空氣流通道,輸送通道側壁設有若干出風口,進風口、空氣流通到及出風口依次連通;隔熱板設有若干空氣分流通道,每一個空氣分流通道均對接一個出風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電燒烤爐,其特征在于:隔熱板的下端面設...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天旭,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康佳智能電器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