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一種無霧加濕器,包括水盒、儲水槽、儲水槽內的頂柱、以及水箱,水箱包括水箱主體和蓄水部、水箱內具有浮球、橡膠塞、以及彈簧;水箱被取出加水時,所述橡膠塞在所述彈簧作用下封堵所述出水口,所述浮球受浮力作用上浮,直至封堵下水口;加水完畢所述水箱被裝配于所述水盒內時,所述橡膠塞被所述頂柱頂開,所述浮球隨著所述蓄水部內水位的降低而下落,所述水箱主體內的水依次通過下水口與出水口流入所述儲水槽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提供的無霧加濕器為上加水式無霧加濕器,為用戶加水過程提供了便利;同時還具備自動蓄水功能,使產品的自動性提高,并且該結構的工作過程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使本產品具備較高的可靠性與穩定性。穩定性。穩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無霧加濕器
[0001]本技術屬于加濕器
,尤其涉及一種無霧加濕器。
技術介紹
[0002]近年來隨著健康生活理念的提升,人們對加濕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加濕器多采用下加水方式,加滿水后密封加水蓋,再將水箱安裝到底座上,用戶操作非常不方便并且會產生因密封不好易漏水現象。此外,傳統的加濕器在加濕器工作狀態下不具備自動蓄水的功能,通常采用電磁控制裝置對加濕器內的水位進行控制,結構復雜,成本較高,且散播的水滴中易攜帶水中細菌及礦物質,影響用戶的身體健康。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提出了一種無霧加濕器,兼具上加水與自動蓄水的優勢。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4]一種無霧加濕器,包括:
[0005]水盒;
[0006]儲水槽,設于所述水盒底部,所述儲水槽的槽底設有頂柱;以及
[0007]水箱,設于所述水盒內,包括:
[0008]水箱主體,為頂端開口的腔體,其底壁上設有下水口;
[0009]蓄水部,為底端開口的腔體,設于所述水箱主體的底端,且裝配于所述儲水槽內,所述蓄水部的頂壁環繞所述下水口設有活動槽;
[0010]水箱底蓋,蓋合于所述蓄水部的開口端,所述水箱底蓋于所述頂柱位置設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與所述下水口錯位設置;
[0011]浮球,設于所述活動槽內,可沿所述活動槽的軸向上下浮動;以及
[0012]橡膠塞,設于所述出水口處,并通過彈簧連接于所述蓄水部的頂壁上;
[0013]所述水箱被取出后,所述橡膠塞在所述彈簧作用下封堵所述出水口,向所述水箱內加水時,所述浮球受浮力作用由所述蓄水部的底部逐漸上浮,直至封堵所述下水口;加水完畢所述水箱被裝配于所述水盒內時,所述橡膠塞被所述頂柱頂開,所述浮球隨著所述蓄水部內水位的降低而下落,所述水箱主體內的水依次通過所述下水口與所述出水口流入所述儲水槽內。
[0014]本技術所提供的無霧加濕器,其頂端具有開口,用戶可直接從無霧加濕器的頂端開口處向水箱內加水,并且其能夠在加濕器工作過程中向內加水,為用戶加水過程提供了極大便利;同時本技術所提供的無霧加濕器通過在水箱內配合設置浮球與橡膠塞等結構,使無霧加濕器具備自動蓄水功能,產品的自動性提高,并且該結構的工作過程不易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使本產品具備較高的可靠性與穩定性;并且自動蓄水裝置的設置有效規避了傳統加濕器散播的水滴中易攜帶水中細菌及礦物質的缺陷,使用戶的適用過程更健康安全;另外,本技術所提供的無霧加濕器整體結構簡單且生產成本低。
[0015]根據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浮球的直徑尺寸大于所述下水口的直徑尺寸。確保浮球上浮后對下水口的封堵效果。
[0016]根據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下水口的邊緣處環置有橡膠墊。橡膠墊的設置一方面對浮球上浮靠近下水口的過程起到減振緩沖的作用,另一方面橡膠墊具備密封效果,確保浮球對下水口的封堵作用。
[0017]根據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蓄水部的頂壁上設有與所述出水口對應的定位槽,所述彈簧裝配于所述定位槽內,所述橡膠塞可沿所述定位槽的軸向運動。定位槽的設置一方面可以對彈簧起到支撐作用,防止彈簧變形,另一方面可以確保橡膠塞沿出水口的豎直方向運動,防止其運行過程出現故障,確保橡膠塞對出水口的封堵效果。
[0018]根據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蓄水部的底端與所述水箱底蓋的連接處設有密封筋。密封筋的設置可增強蓄水部與水箱底蓋連接處的密封效果,防止水箱底端漏水。
[0019]根據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水箱底蓋邊緣向上延伸形成圍壁,所述圍壁將所述蓄水部的側壁包裹在內。圍壁與蓄水部側壁的貼合設置有助于增強水箱底蓋與蓄水部連接的牢固性,同時進一步加強兩者連接的密封性。
[0020]根據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圍壁外側套設有橡膠圈,用于密封所述圍壁與所述儲水槽之間的間隙。橡膠圈的設置可以防止儲水槽內的水從其上方的開口端溢出,避免對無霧加濕器內的其他組件產生不利影響。
[0021]根據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水盒內設置有收容腔,所述收容腔靠近所述儲水槽的一側于所述橡膠圈的下方設有缺口;所述儲水槽的側壁上設有與所述缺口對應的通水口;所述通水口與所述缺口通過通水管道連通。確保儲水槽內的水順利流向收容腔,通過收容腔內的其他組件被消耗利用,實現加濕功能。
[0022]根據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水盒上具有進風孔和出風孔,所述水盒內還設有吸水網棉和風扇,所述吸水網棉裝配于所述收容腔內且靠近所述出風孔設置,所述風扇的出風口朝向所述吸水網棉設置。本技術所提供的無霧加濕器工作時可通過風扇的轉動,將吸水網棉中的水蒸發變成水蒸氣吹到外部環境中,從而具備加濕空氣的效果。
[0023]根據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水箱的頂端設有水箱頂蓋,所述水箱頂蓋上具有進水口;所述水盒的頂端設有頂蓋,所述頂蓋配合所述進水口設有注水口。進水口與注水口的配合設置,為無霧加濕器的上加水提供方便,有助于提高用戶使用過程的便利性。
附圖說明
[002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5]圖1為本技術無霧加濕器的立體圖;
[0026]圖2為本技術無霧加濕器的剖視圖;
[0027]圖3為本技術無霧加濕器移除頂蓋后的俯視圖;
[0028]圖4為本技術水箱的剖視圖;
[0029]圖5為本技術水箱主體及蓄水部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6為本技術水箱底蓋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7為本技術水盒的結構示意圖;
[0032]圖8為本技術水盒的俯視圖。
[0033]以上各圖中:1.水盒;11.進風孔;12.出風孔;13.擋板;131.卡槽;14.儲水槽;141.通水口;15.頂柱;16.收容腔;161.缺口;17.通水管道;2.水箱;21.水箱主體;211.下水口;212.橡膠墊;213.支撐腳;22.蓄水部;221.活動槽;222.定位槽;223.密封筋;224.卡凸;23.浮球;24.橡膠塞;241.插接柱;25.彈簧;26.水箱頂蓋;261.進水口;27.水箱底蓋;271.出水口;272.圍壁;273.卡口;274.橡膠圈;3.風扇;4.吸水網棉;5.頂蓋;51.轉軸;52.卡扣;53.注水口;6.鋁合金面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34]下面,通過示例性的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具體描述。然而應當理解,在沒有進一步敘述的情況下,一個實施方式中的元件、結構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結合到其他實施方式中。
[0035]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上”、“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霧加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盒;儲水槽,設于所述水盒底部,所述儲水槽的槽底設有頂柱;以及水箱,設于所述水盒內,包括:水箱主體,為頂端開口的腔體,其底壁上設有下水口;蓄水部,為底端開口的腔體,設于所述水箱主體的底端,且裝配于所述儲水槽內,所述蓄水部的頂壁環繞所述下水口設有活動槽;水箱底蓋,蓋合于所述蓄水部的開口端,所述水箱底蓋于所述頂柱位置設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與所述下水口錯位設置;浮球,設于所述活動槽內,可沿所述活動槽的軸向上下浮動;以及橡膠塞,設于所述出水口處,并通過彈簧連接于所述蓄水部的頂壁上;所述水箱被取出后,所述橡膠塞在所述彈簧作用下封堵所述出水口,向所述水箱內加水時,所述浮球受浮力作用由所述蓄水部的底部逐漸上浮,直至封堵所述下水口;加水完畢所述水箱被裝配于所述水盒內時,所述橡膠塞被所述頂柱頂開,所述浮球隨著所述蓄水部內水位的降低而下落,所述水箱主體內的水依次通過所述下水口與所述出水口流入所述儲水槽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霧加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的直徑尺寸大于所述下水口的直徑尺寸。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霧加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口的邊緣處環置有橡膠墊。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霧加濕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暉,楊春雪,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海信電子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