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一種用于車輛的通氣閥,包括殼體,配置為基本沿軸向方向將氣流從進氣口引導至排氣口;空氣引導元件,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殼體內,使得空氣引導元件的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殼體限定用于引導第一局部氣流第一空氣通道,空氣引導元件的第二空氣引導表面和殼體限定用于引導第二局部氣流的第二空氣通道。第一空氣引導表面繞第一樞軸是可樞的轉以調節第一局部氣流,第二空氣引導表面繞第二樞軸是可樞轉的以調節第二局部氣流,第二樞軸與第一樞軸平行或同軸。空氣引導元件包括操縱器,配置為使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第二空氣引導表面彼此獨立地樞轉,以調節第一局部氣流和第二局部氣流之間的比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通氣閥
本公開涉及一種通氣閥,特別是一種用于車輛的通氣閥。本文描述的類型的通氣閥包括配置為將氣流從進氣口引導至排氣口的殼體,以及配置為引導和/或切斷氣流并調節例如氣流的流量和/或方向性的各種組件。
技術介紹
這種通氣閥的許多示例在本領域中是已知的。在許多情況下,在考慮布置通氣閥時需要考慮空間限制。特別地,在機動車輛的儀表板、中央控制臺、車頂、立柱、門模塊或相似的內部元件中用于通氣閥的可用空間可能非常有限。容納用于引導、關閉和調節氣流的通氣閥的各種組件可能使通氣閥太大而無法輕松地適配進可用空間中。因此,本公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避免上述缺點的通氣閥。
技術實現思路
該問題通過根據獨立權利要求1的通氣閥解決。結合從屬權利要求,優選實施例、進一步的發展和應用變得顯而易見。本文提出的類型的通氣閥包括:殼體,其被配置為基本沿軸向方向將氣流從進氣口引導至排氣口;空氣引導元件,其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殼體內,使得空氣引導元件的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殼體限定用于引導第一局部氣流的第一空氣通道,空氣引導元件的第二空氣引導表面和殼體限定用于引導第二局部氣流的第二空氣通道。殼體的內部限定了空腔。排氣口被配置為將空腔與周圍空氣流動連接。進氣口和排氣口可以相對于彼此是對立的或幾乎對立的。中心軸線被定義為從進氣口大致延伸穿過殼體的中心至排氣口的軸線。例如,如果通氣閥具有鏡面對稱設置,則中心軸線可以是對稱平面中的軸線。中心軸線可以是曲線部分。軸向方向被定義為與中心軸線平行或同軸的方向。進氣口可以是可連接的空氣管或被連接至空氣管??諝夤芸梢允荋VAC(heatingand/orventilationand/orairconditioning,加熱和/或通風和/或空調)系統的一部分。HVAC系統可以是機動車輛的HVAC系統。空氣管可以被配置為使氣流穿過空腔,例如通過流動地連接至HVAC系統的中央單元。排氣口可以被配置為允許空腔流動地連接至例如機動車輛內部的空間或需要排出空氣的任何其他空間。排氣口可以被配置為當進氣口連接至HVAC系統的通氣導管時,允許氣流排放到所述空間中。空氣引導元件可以是相對于殼體安裝在固定位置的基本剛性主體??諝庖龑г耆虿糠值匕ㄔ诳涨粌?。在空氣引導元件的相對側的殼體和空氣引導元件之間的空間形成了第一空氣通道和第二空氣通道的一部分。特別地,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第二空氣引導表面可以設置在空氣引導元件的相對側上。第一空氣引導表面繞第一樞軸是可樞轉的以調節第一局部氣流,第二空氣引導表面繞第二樞軸是可樞轉的以調節第二局部氣流,第二樞軸與第一樞軸平行或同軸。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第二空氣引導表面是可樞轉的,意味著第一空氣引導表面是第一可樞轉元件的外表面(繞第一樞軸可樞轉),第二空氣引導表面是第二可樞轉元件的外表面(繞第二樞軸可樞轉),第一可樞轉元件和第二可樞轉元件中的每一者被配置為可樞轉至關閉位置,在該位置上,相應的空氣通道被關閉,并且相應的局部氣流被切斷或是最小的;和第一可樞轉元件和第二可樞轉元件中的每一者被配置為可樞轉至打開位置,在該位置上,相應的空氣通道是打開的,相應的局部氣流是最大的。當第一和/或第二可樞轉元件處于關閉/打開/中間位置時,相應的空氣引導表面也被稱為處于關閉/打開/中間位置。在相應的關閉位置中,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第二空氣引導表面可以分別樞轉遠離空氣引導元件的中心體,進入第一空氣通道和第二空氣通道中。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第二空氣引導表面可以被配置為可樞轉至打開位置和關閉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以將相應的局部氣流調節為相應的中間值??諝庖龑гú倏v器,該操縱器被配置為使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第二空氣引導表面彼此獨立地樞轉,以調節第一局部空氣流和第二局部空氣流之間的比率。此處獨立地意味著,一個空氣引導表面的樞轉方向與另一空氣引導表面的預定義的樞轉方向無關。這意味著操縱器被配置為僅樞轉空氣引導表面中的一個,而另一個空氣引導表面相對于殼體是靜止的。獨立的樞轉不排除兩個空氣引導表面的運動的同步和/或耦合。例如,第一空氣引導表面相對于殼體可以是靜止的,而第二空氣引導表面在第一樞轉范圍內被樞轉,和/或操縱器在第一操縱器運動范圍內被移動,然而第一空氣引導表面的樞轉運動可以與第二樞轉范圍內的第二空氣引導表面的樞轉運動耦合,和/或與第二操縱器運動范圍內的操縱器的運動耦合。這樣的操縱器與如所述的可樞轉的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第二空氣引導表面結合,使得一方面能夠調節第一局部氣流和/或第二局部氣流,并且另一方面提供中央空氣引導元件。這使得特別地沿著軸向方向節約空間地布置調節元件(即,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第二空氣引導表面和操縱器)和相應地使殼體緊湊,因為不需要將額外的調節元件設置在通氣閥的其他部分中。在空氣引導元件處或附近的第一空氣通道和第二空氣通道中的可用空間以有效的、節省空間的方式用于容納第一空氣調節元件和第二空氣調節元件。此外,將空氣引導元件的空氣引導表面用作空氣調節元件可以減少所需部件的數量和/或改善第一空氣通道和第二空氣通道的空氣引導性能。在一個實施例中,操縱器被設置在空氣引導元件的第一端部處,第一端部朝向排氣口取向或穿過排氣口突出。該實施例使得能夠方便地操作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或第二空氣引導表面(即,第一空氣通道和/或第二空氣通道的全部或部分打開和/或關閉)。操縱器可以手動操作—例如,使用操作元件(諸如旋鈕或杠桿),或經由致動器(例如電機)操作。操縱器可以包括:第一致動元件,其可移動地設置在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第二空氣引導表面之間,用于樞轉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第二致動元件,其可移動地設置在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第二空氣引導表面之間,用于樞轉第二空氣引導表面。第一致動元件和第二致動元件可以可樞轉地和/或可滑動地設置在空氣引導元件處。第一致動元件和第二致動元件可以設置在空氣引導元件的第一端部處或附近,更特別地,設置在從空氣引導表面的樞軸移開的空氣引導表面的端部處或附近。第一致動元件和第二致動元件也可以設置在空氣引導元件的不同部分處,例如更靠近樞軸。可以例如根據第一樞軸和第二樞軸的布置來不同地選擇第一致動元件和第二致動元件的布置。第一致動元件可以繞第三樞軸是可樞轉的,并且第二致動元件可繞第四樞軸是可樞轉的,第四樞軸與第三樞軸平行或同軸。以此方式設置第一樞軸和第二樞軸允許第一致動元件和第二致動元件構造上有利設置,使得它們可以通過堅固且用戶友好的控制元件而被致動或操縱。第三樞軸和第四樞軸可以平行于第一樞軸和第二樞軸。以這種方式設置第三樞軸和第四樞軸允許第一空氣引導表面相對于第一致動元件和第二空氣引導元件相對于第二致動元件構造上有利設置。例如,當第一空氣引導表面和第二空氣引導表面分別處于打開位置時,第一致動元件和第二致動元件可以被設置在空氣引導元件的內部。在該配置中,具有相應的空氣引導表面的第一可樞轉元件和第二可樞轉元件可以覆蓋設置有相應致動元件處的空氣引導元件的內部的部分。將第一和/或第二致動元件從它們在空氣引導元件的內部中的位置朝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用于車輛的通氣閥(1),包括:/n殼體(2),其被配置為基本沿軸向方向將氣流從進氣口(3)引導至排氣口(4),/n空氣引導元件(5),其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所述殼體(2)內,使得所述空氣引導元件(5)的第一空氣引導表面(6)和所述殼體(2)限定用于引導第一局部氣流的第一空氣通道(7),所述空氣引導元件(5)的第二空氣引導表面(8)和所述殼體(2)限定用于引導第二局部氣流的第二空氣通道(9),/n其中所述第一空氣引導表面(6)繞第一樞軸(12)是可樞轉的以調節所述第一局部氣流,所述第二空氣引導表面(8)繞第二樞軸(13)是可樞轉的以調節所述第二局部氣流,所述第二樞軸(13)與所述第一樞軸(12)平行或同軸,/n其特征在于,/n所述空氣引導元件(5)包括操縱器(17),所述操縱器(17)被配置為使所述第一空氣引導表面(6)和所述第二空氣引導表面(8)彼此獨立地樞轉,以調節所述第一局部氣流和所述第二局部氣流之間的比率。/n
【技術特征摘要】
20200206 DE 102020201478.71.一種用于車輛的通氣閥(1),包括:
殼體(2),其被配置為基本沿軸向方向將氣流從進氣口(3)引導至排氣口(4),
空氣引導元件(5),其至少部分地設置在所述殼體(2)內,使得所述空氣引導元件(5)的第一空氣引導表面(6)和所述殼體(2)限定用于引導第一局部氣流的第一空氣通道(7),所述空氣引導元件(5)的第二空氣引導表面(8)和所述殼體(2)限定用于引導第二局部氣流的第二空氣通道(9),
其中所述第一空氣引導表面(6)繞第一樞軸(12)是可樞轉的以調節所述第一局部氣流,所述第二空氣引導表面(8)繞第二樞軸(13)是可樞轉的以調節所述第二局部氣流,所述第二樞軸(13)與所述第一樞軸(12)平行或同軸,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氣引導元件(5)包括操縱器(17),所述操縱器(17)被配置為使所述第一空氣引導表面(6)和所述第二空氣引導表面(8)彼此獨立地樞轉,以調節所述第一局部氣流和所述第二局部氣流之間的比率。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通氣閥(1),其中,所述操縱器(17)包括:第一致動元件(20),其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空氣引導表面(6)和所述第二空氣引導表面(8)之間,用于樞轉所述第一空氣引導表面(6);以及第二致動元件(21),其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第一空氣引導表面(6)和所述第二空氣引導表面(8)之間,用于樞轉所述第二空氣引導表面(8)。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通氣閥(1),其中,所述第一致動元件(20)繞第三樞軸(22)是可樞轉的,并且所述第二致動元件(21)繞第四樞軸(23...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布魯諾·迪南,爾旺·薩戈特杜特爾特,
申請(專利權)人:佛吉亞內飾系統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德國;DE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