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綠化地灌溉設施技術領域,提供一種公園城市綠化地斜坡適用的升降式下沉井蓋,包括底部固定組件,底部固定組件上連接有升降組件;升降組件包括升降筒體,升降筒體的上端口處設置有角度調節組件,角度調節組件包括搭接設置在升降筒體上端口處的托件,托件內側設置有內凹的調節球面,托件上轉動設置有調節件,調節件在豎直方向上轉動且調節件的外表面與調節球面滑動貼合,調節件與托件之間還設置有若干用于調節固定的緊定組件;調節件和托件上均設置有通道且連通至井筒,調節件上設置有蓋體。本發明專利技術使井蓋結構能夠適用于多種尺寸的井筒,且能夠進行高度調節和角度調節,使蓋體能夠與地面保持齊平,提高整個綠化地的觀賞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公園城市綠化地斜坡適用的升降式下沉井蓋
本專利技術涉及綠化地的井蓋結構,具體涉及一種公園城市綠化地斜坡適用的升降式下沉井蓋。
技術介紹
城市綠化問題一直受到關注,尤其是在人群聚集的居住地和專門打造的綠化區,針對環境綠化提出了多種多樣的可行方案。目前為了綠化地的維護,在綠化地內往往會分布設置若干井筒,包括多數為輸水用的水井或檢修輸水管的檢修井。井筒一般間隔較為均勻,因此在平坦地面、斜坡地面均有布置。當前設置于平坦地面和斜坡地面的井筒均為立井井筒,井口處設置的井蓋也均為水平設置;當斜坡超過一定的傾斜角度時,井蓋與地面的整體性下降,井蓋的一部分突出地面造成突兀的效果,嚴重影響綠化地的景觀效果。同時,現在的井筒為固定式井筒,在基建工程中進行預留,井筒的深度無法改變。為了避免后期綠化施工過程中井筒超出地面,往往預留的井筒位置較低,井口的位置偏低,在后期綠化施工的過程中,實際地面植被設置后可能導致井蓋位置過低的情況,因此造成了地面的不平整,也極大的降低了景觀效果。可知,現有的綠化地井筒井蓋的結構存在亟待改進之處,當井筒預留結構無法改變時,應當對井蓋的結構進行優化改進,以使最終井蓋的蓋面可以適應地面的高度和斜坡的坡度,避免出現地面不平整的問題。故需要提出更為合理的技術方案,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內容中提到的現有技術缺陷,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公園城市綠化地斜坡適用的升降式下沉井蓋,將井蓋設置為多個互相活動配合的部件,在連接至井筒后可實現上下高度的調整,滿足一定高度差范圍內的高差;同時能夠調整井蓋的傾斜角度,以滿足斜坡坡面的安裝需求。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具體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公園城市綠化地斜坡適用的升降式下沉井蓋,包括用于連接井筒的底部固定組件,底部固定組件上連接有升降組件;升降組件包括升降筒體,升降筒體的上端口處設置有角度調節組件,角度調節組件包括搭接設置在升降筒體上端口處的托件,托件內側設置有內凹的調節球面,托件上轉動設置有調節件,調節件在豎直方向上轉動且調節件的外表面與調節球面滑動貼合,調節件與托件之間還設置有若干用于調節固定的緊定組件;調節件和托件上均設置有通道且連通至井筒,調節件上設置有蓋體。上述公開的井蓋,通過底部固定組件連接至直立的井筒內,并通過升降組件調節蓋體最終的高度位置,以使蓋體的高度與地面的高度保持一致;同時,在升降組件上方設置有角度調節組件,用于調節蓋體設置的角度,從而可調節蓋體的最終角度以實現斜坡上的安裝,蓋體與斜坡保持相對一致,提高綠化區域的觀賞性。進一步的,本專利技術中所采用的底部固定組件用于將整個井蓋連接固定至井筒,可采用多種可行的結構,其并不唯一限定,此處進行優化并舉出其中一種可行的選擇:所述的底部固定組件包括固定筒體,固定筒體的上端口處設置有用于搭接井筒的外沿結構;固定筒體的外側設置有若干抵緊件,抵緊件與固定筒體之間設置抵緊調節部件,抵緊調節部件對抵緊件施加力后,抵緊件相對遠離或接近固定筒體并抵緊井筒。采用如此方案時,通過固定筒體進行承重,并通過抵緊件實現緊固,抵緊件數量若干并圍繞固定筒體的四周設置,通過抵緊調節部件能夠調節抵緊件與固定筒體之間的距離,這樣的意義在于可將固定筒體安裝在一定尺寸范圍的井筒上,并能夠通過調節抵緊件與固定筒體之間的距離設定固定筒體在井筒內的相對位置,提高了井蓋的適用范圍。在進一步,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抵緊件的結構可以被構造成多種,此處進行優化并舉出其中一種可行的選擇:所述的抵緊件為L形的結構鋼,抵緊件的水平段搭接于井筒的端口,抵緊件的豎直段貼合于井筒的內壁面。采用如此方案時,若井筒為圓形結構,則抵緊件的豎直段為弧面;若井筒為方形結構,則抵緊件的豎直段為平面。再進一步,當升降筒體與固定筒體相對滑動以進行升降調節時,通過直上直下的方式進行升降即可,具體可通過多種結構進行輔助固定滑動方向,此處進行優化并舉出其中一種可行的選擇:所述的升降筒體與固定筒體套接,升降筒體與固定筒體之間設置有對應配合的定向滑動結構。采用如此方案時,能夠提高升降井筒在進行升降調節高度過程中的穩定性。再進一步,調節升降井筒的高度可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并不唯一限定,此處進行優化并舉出其中一種可行的選擇:所述的固定筒體上設置有下部承受架,承受架上設置有豎直的螺紋轉桿;所述的升降筒體上設置有上部承受架,上部承受架包括與螺紋轉桿對應配合的螺套;升降筒體與固定筒體之間還設置有防墜結構。采用如此方案時,通過螺紋轉桿與螺套的配合,可使升降筒體沿螺紋轉桿的方向升降,升降到適宜位置時,通過防墜結構加強升降筒體的固定即可。再進一步,為了方便螺紋轉桿的調節,在螺紋轉桿的頂部設置多邊形的連接頭,可通過對應的套筒扳手套接在連接頭處實現螺紋轉桿的轉動。再進一步,采用防墜結構可避免升降筒體受力后自行下降,防墜結構可被設置成多種形式,并不唯一限定,此處進行優化并舉出其中一種可行的選擇:所述的防墜結構包括設置在升降筒體上的螺桿,螺桿的后端設置旋鈕結構,螺桿的前端穿過升降筒體且設置有用于抵緊固定筒體的摩擦件。采用如此方案時,需要旋動螺桿,通過螺桿將摩擦件抵緊在固定筒體上,即可實現升降筒體與固定筒體的相對緊固。再進一步,還可對升降筒體與固定筒體之間的結構進行優化,例如在摩擦件的抵緊位置處設置凹凸紋路結構以提高抵緊效果。進一步的,在本專利技術中為了實現蓋體的角度調節,在升降筒體的上端處設置了托件和調節件相互配合,具體的,此處進行說明:所述的托件包括與升降筒體配合的搭接部,搭接部向內設置有承托部,所述的調節球面設置于承托部,調節件設置于承托部,且調節球面與調節件的外表面之間配合設置有定向滑動結構。采用如此方案時,所述的調節件與托件之間發生相對滑動時,在定向滑動結構的作用下,調節件在一個方向上發生轉動,從而帶動蓋體發生傾斜角度的改變。再進一步,在升降筒體與固定筒體之間以及在托件與調節件之間均設置定向滑動結構,定向滑動結構可被構造成多種形式,并不唯一限定,此處進行優化并舉出其中一種可行的選擇:所述的定向滑動結構包括定向滑槽和沿定向滑槽滑動的滑塊。采用如此方案時,所述的定向滑槽根據所在面的為平面或弧面,可設置成平面槽或弧面槽。再進一步,調節件的球面圓心角決定了其傾斜可調的范圍,此處進行優化限定:所述的調節件外表面的球面所對應的圓心角為30°~45°。進一步的,對蓋體的結構進行優化,以使蓋體能夠覆蓋整個升降筒體和固定筒體結構:所述的蓋體的邊沿尺寸大于調節件上端的尺寸,蓋體的邊沿突出于調節件的上端邊緣。再進一步,為了阻擋雜物進入,所述的調節件的通道內設置有阻擋隔網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通過對井蓋結構進行優化設置,使井蓋結構能夠適用于尺寸大小在一定范圍內的井筒,且能夠根據地面植被層的情況進行高度調節,還能夠根據地面坡度調節井蓋的傾斜角度,使蓋體能夠與地面保持齊平,提高整個綠化地的觀賞性。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公園城市綠化地斜坡適用的升降式下沉井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連接井筒(1)的底部固定組件,底部固定組件上連接有升降組件;升降組件包括升降筒體(12),升降筒體(12)的上端口處設置有角度調節組件,角度調節組件包括搭接設置在升降筒體(12)上端口處的托件(13),托件(13)內側設置有內凹的調節球面,托件(13)上轉動設置有調節件(16),調節件(16)在豎直方向上轉動且調節件(16)的外表面與調節球面滑動貼合,調節件(16)與托件(13)之間還設置有若干用于調節固定的緊定組件(15);調節件(16)和托件(13)上均設置有通道且連通至井筒(1),調節件(16)上設置有蓋體(17)。/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公園城市綠化地斜坡適用的升降式下沉井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連接井筒(1)的底部固定組件,底部固定組件上連接有升降組件;升降組件包括升降筒體(12),升降筒體(12)的上端口處設置有角度調節組件,角度調節組件包括搭接設置在升降筒體(12)上端口處的托件(13),托件(13)內側設置有內凹的調節球面,托件(13)上轉動設置有調節件(16),調節件(16)在豎直方向上轉動且調節件(16)的外表面與調節球面滑動貼合,調節件(16)與托件(13)之間還設置有若干用于調節固定的緊定組件(15);調節件(16)和托件(13)上均設置有通道且連通至井筒(1),調節件(16)上設置有蓋體(1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公園城市綠化地斜坡適用的升降式下沉井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固定組件包括固定筒體(3),固定筒體(3)的上端口處設置有用于搭接井筒(1)的外沿結構;固定筒體(3)的外側設置有若干抵緊件(2),抵緊件(2)與固定筒體(3)之間設置抵緊調節部件(4),抵緊調節部件(4)對抵緊件(2)施加力后,抵緊件(2)相對遠離或接近固定筒體(3)并抵緊井筒(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公園城市綠化地斜坡適用的升降式下沉井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抵緊件(2)為L形的結構鋼,抵緊件(2)的水平段搭接于井筒(1)的端口,抵緊件(2)的豎直段貼合于井筒(1)的內壁面。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公園城市綠化地斜坡適用的升降式下沉井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筒體(12)與固定筒體(3)套接,升降筒體(12)與固定筒體(3)之間設置有對應配合的定向滑動結構。
<...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意,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