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利工程用工程板卡槽裝置,包括工程板,所述工程板頂部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L型板,所述工程板的底部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底部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第一螺栓,所述L型板的底部與工程板的頂部滑動連接,所述L型板的內側滑動安裝有卡接條,所述工程板的內部開設有與第一螺栓間隙配合的定位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工程板、L型板、連接板、第一螺栓、卡接條和定位孔的配合使用,便于使用者通過卡接條將兩個L型板進行連接,然后再通過第一螺栓配合連接板將兩塊工程板進行固定連接,解決了現有工程板卡槽裝置組裝不便捷,且固定強度低容易折彎,穩定性差的問題,具備安裝穩定便捷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水利工程用工程板卡槽裝置
本技術涉及水利工程施工配件
,具體為一種水利工程用工程板卡槽裝置。
技術介紹
工程板又稱協議板,是根據建筑工程被裝飾的面的大小與形狀,專門按設計圖紙訂貨加工的,適合于特定的建筑面積與形狀,有各種各樣的長寬尺寸與邊、角形式的花崗石與大理石板材成品,工程板在施工是安裝需要借助卡槽裝置進行組裝。現有工程板卡槽裝置存在的問題是:組裝不便捷,且固定強度低容易折彎,穩定性差。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水利工程用工程板卡槽裝置,具備安裝穩定便捷的優點,解決了現有工程板卡槽裝置組裝不便捷,且固定強度低容易折彎,穩定性差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利工程用工程板卡槽裝置,包括工程板,所述工程板頂部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L型板,所述工程板的底部設置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底部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第一螺栓,所述L型板的底部與工程板的頂部滑動連接,所述L型板的內側滑動安裝有卡接條,所述工程板的內部開設有與第一螺栓間隙配合的定位孔。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L型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滑條,所述滑條呈梯形設置,所述工程板的頂部開設有與滑條滑動連接的滑槽。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L型板右側的頂部螺紋連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表面的左側螺紋連接有螺母。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卡接條的左側和右側均呈梯形設置,所述L型板的內側開設有與卡接條滑動連接的卡接槽。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工程板的內側設置有插接板,所述工程板的內側開設有安裝槽,所述插接板的右側和底部均固定連接有卡條。作為本技術優選的,所述插接板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加強筋,所述卡條與安裝槽滑動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術通過設置工程板、L型板、連接板、第一螺栓、卡接條和定位孔的配合使用,便于使用者旋轉第一螺栓使連接板位于工程板的底部,再通過第一螺栓與L型板螺紋連接進行組合安裝,然后再將卡接條插在卡接槽的內部,再旋轉第二螺栓與螺母螺紋配合將L型板進行組合安裝,同時保證抗折彎效果,垂直安裝時,將插接板的卡條插接在安裝槽的內部,保證兩個工程板的連接穩定,同時再通過加強筋保證插接板的抗折彎效果,解決了現有工程板卡槽裝置組裝不便捷,且固定強度低容易折彎,穩定性差的問題,具備安裝穩定便捷的優點。2、本技術通過設置滑條和滑槽,便于使用者通過滑條與滑槽的滑動連接使工程板便于橫向連接,同時防止工程板與L型板分離。3、本技術通過設置第二螺栓和螺母,便于使用者通過旋轉第二螺栓與螺母的螺紋配合對兩個L型板進行組合安裝,同時加強橫向抗折彎強度。4、本技術通過設置卡接槽,便于使用者通過卡接槽與卡接條的間隙配合進行兩塊L型板的橫向抗折彎強度加強,保證安裝強度。5、本技術通過設置插接板、安裝槽和卡條,便于使用者通過插接板增強垂直組裝的邊角強度,同時卡條配合安裝槽間隙配合使工程板垂直安裝后不會變形折彎。6、本技術通過設置加強筋,便于使用者通過加強筋提高插接板的固定穩定性,防止插接板折彎,保證固定后的安裝穩定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工程板垂直安裝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L型板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工程板;2、L型板;3、連接板;4、第一螺栓;5、卡接條;6、定位孔;7、滑條;8、滑槽;9、第二螺栓;10、螺母;11、卡接槽;12、插接板;13、安裝槽;14、卡條;15、加強筋。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至圖3所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水利工程用工程板卡槽裝置,包括工程板1,工程板1頂部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L型板2,工程板1的底部設置有連接板3,連接板3底部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第一螺栓4,L型板2的底部與工程板1的頂部滑動連接,L型板2的內側滑動安裝有卡接條5,工程板1的內部開設有與第一螺栓4間隙配合的定位孔6。參考圖1,L型板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滑條7,滑條7呈梯形設置,工程板1的頂部開設有與滑條7滑動連接的滑槽8。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通過設置滑條7和滑槽8,便于使用者通過滑條7與滑槽8的滑動連接使工程板1便于橫向連接,同時防止工程板1與L型板2分離。參考圖1,L型板2右側的頂部螺紋連接有第二螺栓9,第二螺栓9表面的左側螺紋連接有螺母10。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通過設置第二螺栓9和螺母10,便于使用者通過旋轉第二螺栓9與螺母10的螺紋配合對兩個L型板2進行組合安裝,同時加強橫向抗折彎強度。參考圖1,卡接條5的左側和右側均呈梯形設置,L型板2的內側開設有與卡接條5滑動連接的卡接槽11。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通過設置卡接槽11,便于使用者通過卡接槽11與卡接條5的間隙配合進行兩塊L型板2的橫向抗折彎強度加強,保證安裝強度。參考圖2,工程板1的內側設置有插接板12,工程板1的內側開設有安裝槽13,插接板12的右側和底部均固定連接有卡條14。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通過設置插接板12、安裝槽13和卡條14,便于使用者通過插接板12增強垂直組裝的邊角強度,同時卡條14配合安裝槽13間隙配合使工程板1垂直安裝后不會變形折彎。參考圖2,插接板12的右側固定連接有加強筋15,卡條14與安裝槽13滑動連接。作為本技術的一種技術優化方案,置加強筋15,便于使用者通過加強筋15提高插接板12的固定穩定性,防止插接板12折彎,保證固定后的安裝穩定性。本技術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時,使用者旋轉第一螺栓4使連接板3位于工程板1的底部,再通過第一螺栓4與L型板2螺紋連接進行組合安裝,然后再將卡接條5插在卡接槽11的內部,再旋轉第二螺栓9與螺母10螺紋配合將L型板2進行組合安裝,同時保證抗折彎效果,垂直安裝時,將插接板12的卡條14插接在安裝槽13的內部,保證兩個工程板1的連接穩定,同時再通過加強筋15保證插接板12的抗折彎效果。綜上所述:該水利工程用工程板卡槽裝置,通過設置工程板1、L型板2、連接板3、第一螺栓4、卡接條5和定位孔6的配合使用,解決了現有工程板卡槽裝置組裝不便捷,且固定強度低容易折彎,穩定性差的問題。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水利工程用工程板卡槽裝置,包括工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板(1)頂部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L型板(2),所述工程板(1)的底部設置有連接板(3),所述連接板(3)底部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第一螺栓(4),所述L型板(2)的底部與工程板(1)的頂部滑動連接,所述L型板(2)的內側滑動安裝有卡接條(5),所述工程板(1)的內部開設有與第一螺栓(4)間隙配合的定位孔(6)。/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利工程用工程板卡槽裝置,包括工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板(1)頂部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L型板(2),所述工程板(1)的底部設置有連接板(3),所述連接板(3)底部的左側和右側均設置有第一螺栓(4),所述L型板(2)的底部與工程板(1)的頂部滑動連接,所述L型板(2)的內側滑動安裝有卡接條(5),所述工程板(1)的內部開設有與第一螺栓(4)間隙配合的定位孔(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利工程用工程板卡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滑條(7),所述滑條(7)呈梯形設置,所述工程板(1)的頂部開設有與滑條(7)滑動連接的滑槽(8)。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利工程用工程板卡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耿亞磊,裴寒杰,張鋒,王成敏,
申請(專利權)人:王成敏,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