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異丙醇廢水的處理方法。該方法采用提升泵將異丙醇廢水分別打入活性炭固定床和活性炭固定床進行處理,所述活性炭固定床和活性炭固定床采用雙塔串聯方式連接,所述的活性炭固定床和活性炭固定床分別裝填有活性炭。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對活性炭表面進行改性,從而提高對異丙醇廢水中的有機物的吸附能力,有效降低廢水中COD和色度。本發明專利技術在制備改性活性炭的過程中,增加了水熱結晶的步驟,提高了所制備的納米金屬氧化物的分散性能,無團聚、晶型好、形狀可控,避免了高溫焙燒下金屬氧化物的硬團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異丙醇廢水的處理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是污水處理方法,具體涉及的是一種異丙醇廢水的處理方法。
技術介紹
異丙醇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和性能優良的有機溶劑,其在橡膠、油脂、塑料、涂料、電子工業等領域均有廣泛的用途。目前國內外對異丙醇的需求呈現逐年增長的勢頭,在生產和使用異丙醇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水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F有技術針對含量較低的異丙醇廢水采用催化氧化的方法將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去除。CN102173521A公開了一種高濃度含異丙醇工業廢水的治理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廢水通過管道引入到催化氧化罐內,廢水在池內停留時間為3天,通過堿液將廢水pH值從12調節到14,開啟鼓風機,向催化氧化罐中曝氣,處理后的廢水加酸調節其pH值為7后達標排放,但廢水在催化氧化罐內停留時間較長,通過鼓風機曝氣,存在耗能高的問題。CN201678471U公開了一種含異丙醇的廢水的處理系統,該系統依次包括進料輸送泵、常壓精餾塔與異丙醇收集槽,該處理系統具體適用于含異丙醇達8%~10%的廢水,但對低濃度異丙醇廢水處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現有技術在處理含量較低的異丙醇廢水存在周期長、耗能高的問題而尋找一種工藝簡單、節能降耗、處理效率高的方法處理異丙醇廢水。為了實現本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異丙醇廢水的處理方法,其處理方法為:采用提升泵將異丙醇廢水分別打入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進行處理,所述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采用雙塔串聯方式連接,所述的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分別裝填有活性炭,所述的活性炭由如下步驟制得:步驟1):將活性炭在雙氧水溶液中浸泡,洗滌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備用,得到處理過的活性炭;步驟2):將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乙醇、FeCl3溶液攪拌均勻,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步驟1)處理過的活性炭,攪拌均勻;步驟3):調節溶液的pH值,將溶液轉移至晶化釜中進行水熱反應,抽濾并干燥,將干燥后的活性炭進行焙燒,焙燒后降溫。優選地,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水熱反應,反應條件為:晶化時間4~6小時,晶化溫度130~150℃。優選地,在步驟2)中,所述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乙醇和FeCl3溶液的質量比為1:10:(20~40),FeCl3溶液的質量分數為40%~80%,所述的FeCl3溶液與活性炭的質量比(3~5):1。優選地,步驟1)中,所述的雙氧水溶液的質量分數為40%~45%,浸泡時間為40~50min。優選地,步驟4)中,焙燒溫度為450℃,焙燒時間3小時。優選地,本專利技術所述的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中裝填的活性炭,其炭層高與固定床的塔直徑為2:1~4:1,塔內流速為5~8m/h。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專利技術通過對活性炭表面進行改性,從而提高對異丙醇廢水中的有機物的吸附能力,有效降低廢水中COD和色度。本專利技術的處理工藝簡單、占地面積小,設備投資少,耗能低。2.本專利技術的活性炭負載的金屬氧化物可作為強氧化劑,可以有效脫除廢水中的有機物,活性炭特有的多孔性可吸附氨氮和重金屬污染物。3.本專利技術的改性活性炭脫除效率高,而且原料易得,價格低廉,易再生回用,水處理成本低。4.本專利技術在制備改性活性炭的過程中,增加了水熱結晶的步驟,提高了所制備的納米金屬氧化物的分散性能,無團聚、晶型好、形狀可控,避免了高溫焙燒下金屬氧化物的硬團聚。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處理異丙醇廢水的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地描述。本專利技術一種異丙醇廢水的處理方法,采用提升泵將異丙醇廢水分別打入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進行處理,所述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采用雙塔串聯方式連接,所述的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分別裝填有活性炭,所述的活性炭由如下步驟制得:步驟1):將活性炭在雙氧水溶液中浸泡,洗滌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備用,得到處理過的活性炭;步驟2):將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乙醇、FeCl3溶液攪拌均勻,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步驟1)處理過的活性炭,攪拌均勻;步驟3):調節溶液的pH值,將溶液轉移至晶化釜中進行水熱反應,抽濾并干燥,將干燥后的活性炭進行焙燒,焙燒后降溫。實施例11)將未改性的活性炭在質量分數為40%的雙氧水溶液中浸泡,浸泡時間為40min,然后用去離子水反復沖洗2次,之后放入烘箱中110℃下烘干備用;2)將表面活性劑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0.1kg、乙醇1kg、質量分數為60%的FeCl3溶液3kg,攪拌混合溶解,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預處理的活性炭0.75kg,攪拌1小時;3)加入固體氫氧化鈉調節溶液的pH值為8~9,并靜置24小時;4)進行抽濾、洗滌,于烘箱110℃干燥,將干燥后的活性炭放入馬弗爐中中450℃焙燒3小時。實施例21)將未改性的活性炭在質量分數為50%的雙氧水溶液中浸泡,浸泡時間為50min,然后用去離子水反復沖洗3次,之后放入烘箱中110℃下烘干備用;2)將表面活性劑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0.1kg、乙醇1kg、質量分數為40%的FeCl3溶液2kg,攪拌混合溶解,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預處理的活性炭0.4kg,攪拌1小時;3)加入固體氫氧化鈉調節溶液的pH值為8~9,并靜置24小時;4)進行抽濾、洗滌,于烘箱110℃干燥,將干燥后的活性炭放入馬弗爐中450℃焙燒3小時。實施例31)將未改性的活性炭在質量分數為45%的雙氧水溶液中浸泡,浸泡時間為45min,然后用去離子水反復沖洗2次,之后放入烘箱中110℃下烘干備用;2)將表面活性劑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0.1kg、乙醇1kg、質量分數為80%的FeCl3溶液4kg,攪拌混合溶解,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預處理的活性炭0.4kg,攪拌1小時;3)加入固體氫氧化鈉調節溶液的pH值為8~9,并靜置24小時;4)進行抽濾、洗滌,于烘箱110℃干燥,將干燥后的活性炭放入馬弗爐中450℃焙燒3小時。經過試驗,本工藝較佳參數為:活性炭固定床1和固定床2設置炭層高與固定床的塔直徑為2:1~4:1,塔內廢水流速為5~8m/h。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異丙醇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處理方法為:采用提升泵將異丙醇廢水分別打入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進行處理,所述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采用雙塔串聯方式連接,所述的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分別裝填有活性炭,所述的活性炭由如下步驟制得:/n步驟1):將活性炭在雙氧水溶液中浸泡,洗滌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備用,得到處理過的活性炭;/n步驟2):將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乙醇、FeCl3溶液攪拌均勻,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步驟1)處理過的活性炭,攪拌均勻;/n步驟3):調節溶液的pH值,將溶液轉移至晶化釜中進行水熱反應,抽濾并干燥,將干燥后的活性炭進行焙燒,焙燒后降溫。/n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異丙醇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處理方法為:采用提升泵將異丙醇廢水分別打入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進行處理,所述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采用雙塔串聯方式連接,所述的活性炭固定床(1)和活性炭固定床(2)分別裝填有活性炭,所述的活性炭由如下步驟制得:
步驟1):將活性炭在雙氧水溶液中浸泡,洗滌后放入烘箱中烘干備用,得到處理過的活性炭;
步驟2):將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銨、乙醇、FeCl3溶液攪拌均勻,形成微乳液,然后向其加入步驟1)處理過的活性炭,攪拌均勻;
步驟3):調節溶液的pH值,將溶液轉移至晶化釜中進行水熱反應,抽濾并干燥,將干燥后的活性炭進行焙燒,焙燒后降溫。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異丙醇廢水的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熱反應的條件為:晶化時間4~6小時,晶化溫度130~15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鳴,趙云翰,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晶協高新電子材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